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

西門慶要領兵遠征西夏,當然首先得穩定楚國政權,將朝政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西門慶的主持下,楚國首先對參與復辟黨的羣臣進行了降職安置。

北道總管趙野降職爲廣南西路觀州通判、汪伯彥降職爲夔州路播州通判、王襄降職爲荊湖南路道州通判、張深降職爲福建路汀州團練。

西門慶爲了安撫人心,並未將這四人一棍子打死,依然給了他們官職和重新效忠的機會。

但是,在證明自己的忠誠之前,趙野四人少不得要分散到邊僻之地去重新曆練。

對於被俘的趙野四人而言,能夠被重新起用,而沒有掉腦袋,已經足夠幸運了。

與他們一同起事造反的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向子諲在淮南派兵參與圍攻東京汴梁城,支援時爲淮寧知府的宗室子弟趙子崧爭奪皇位,但他自己並未來到東京汴梁城下。

因此,復辟軍大敗時,向子諲與宗澤一樣,在地方上還握有一定的兵權。

對於西門慶和楚國的安撫,向子諲陽奉陰違,他一面上書認罪稱臣,一面又暗中聯絡扶持宋太宗後人,曾任鄭州觀察使的趙士?,欲以趙士?爲旗幟在東南再次興風作浪。

可惜,向子諲的能力與實力跟不上他的野心。

臨淮地方豪強柳世權偵得向子諲和趙士?的陰謀,直接向西門慶告了密。

柳世權父子當年選擇投靠西門慶之後,一直是西門慶在淮南地區的耳目。

西門慶接到情報後,正欲讓南京應天府的留守程萬里直接派兵平叛,怎料向子諲軍不戰自亂。

原來,當年在湯陰縣與西門慶有一面之緣,曾經攜手剿滅牟山山賊的“穿林虎”孔彥舟已經成爲了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手下的一員大將。

孔彥舟得知楚國是西門慶在主事後,就有心來投西門慶。

正巧向子諲圖謀不軌,孔彥舟就領兵襲擊了向子諲,砍掉了向子諲和趙士?的腦袋,獻給西門慶做了投名狀。

與兩面三刀的向子諲不同,宗澤明智的選擇了放棄復辟趙氏,將希望寄託在西門慶身上。

因此,宗澤南渡黃河後,立即將兵權交出,靜候西門慶也楚國皇帝張邦昌的發落。

宗澤畢竟是歷史上的抗金名將,肚子裡也有一些真材實料,不似李綱之流只會壞事,西門慶自然是要用他的。

再者說,宗澤與西門慶也算是有交情,又是西門慶結拜兄弟馬擴的老師,有這一層關係在,西門慶已經將宗澤視爲了自己陣營一方的人。

因此,西門慶並未將宗澤外派到遠惡軍州,而是讓他留在東京汴梁城中擔任兵部尚書,協助自己管理楚國的事物。

西門慶的胸襟也讓宗澤暗暗稱奇,更讓宗澤堅定了支援西門慶的立場。

馬擴文武雙全,擅長與異族交涉,被西門慶留在了自己的軍中參贊軍事,從此正式加入西門慶的陣營。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今西門慶在東京汴梁城手握生殺大權,當然要趁機將自己親近之人加官晉爵,授予重要官職。

西門慶的結拜兄弟辛贊被任命爲濟南府知府,鎮守金楚兩國邊境山東方向的重鎮。

隨後,西門慶又將孔彥舟軍調到濟南府,增強了辛讚的實力。

西門慶的老丈人,南京應天府留守程萬里本就位高權重了,此番在西門慶的安排下,直接被皇帝張邦昌請入京,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慕容彥達也從青州被召入京城,擔任參知政事之職。

由此,程萬里和慕容彥達都成了楚國的宰執大臣,替西門慶掌控了朝政。

萊州知府趙明誠進京,擔任了吏部尚書。

這趙明誠當年也是太學生中的翹楚人物,加之有個李清照這樣的妻子,在讀書人中的名聲很大。

有趙明誠擔任吏部尚書,很快就能爲西門慶拉來一幫讀書人中的可用之才,爲西門慶培養將來統治全國的文官班底。

江寧建康府知府黃文炳升爲兩江、兩浙安撫使兼建康府知府,依然坐鎮江寧建康府。

西門慶給黃文炳的任務,就是發揮他的特長,監視江南之地的各州官員,防止奸雄造反,保障東南一方的平安。

原東昌府守將張清被任命爲江南東路兵馬總管,帶着龔旺、丁得孫二將走馬上任,配合兩江、兩浙安撫使黃文炳控制江南去了。

黃文炳是西門慶明面上控制江南地區的朝廷大員,但西門慶在江南地區還布有一個暗線,那就是溫州的道教仙師林靈素。

林靈素這個便宜徒弟對於法力高深莫測的師父西門慶可是忠心耿耿,爲西門慶滲透江南地區出力良多。

林靈素髮展的那些信徒,都可算得是西門慶在江南地區的耳目。

此時如果再出一個方臘,西門慶立時可以如同捏死蒼蠅一般將他消滅掉。

登州的知府王師中、兵馬矜轄馬政和平海軍指揮使呼延慶三人雖然還不是西門慶的親信,但他們與西門慶也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因此,西門慶將王師中三人調到富庶的兩淮地區爲官。

王師中擔任了淮南東路的揚州知府,馬政擔任了淮南西路的壽州知府,呼延慶擔任了淮南東路的兵馬總管。

在外人看來,王師中三人毫無疑問是西門慶派系的官員。

杜充很滿意西京洛陽府留守之職,西門慶暫時沒有再調整他的駐地,只給他增加了一個京西安撫使的官職。

但是,除了“美髯公”朱仝留在洛陽輔佐杜充,西門慶將李成、聞達、索超三將調入了自己軍中,準備讓他們領兵跟隨自己出徵西夏。

然而,不論是程萬里、慕容彥達、趙明誠、辛贊還是杜充、黃文炳、王師中等人的升遷和轉職,都在張邦昌君臣的意料之中。接下來西門慶推出來的幾個人,纔是驚掉了張邦昌君臣的下巴。

王進領兵進京,護送着童貫、趙良嗣和秦檜三人來到了東京汴梁城。

西門慶首先帶着秦檜出現在宮中的大殿上。

張邦昌見到秦檜出現在眼前,當真是驚喜交加。

第九十二章 入東京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五十三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四章 敢打老虎的陸小乙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第三百零九章 相州的人才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五十三章 抄家是老本行第二百四十八章 搶赤發鬼的人頭第五百零八章 轟轟烈烈學外語第八百八十七章 皇帝老兒也不自由第二百五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九章 深夜奇夢第四百三十八章 踏上金國土地第七百一十四章 給秦檜的信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雄賺妻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十六章 叫我巨石.扈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一百四十章 密謀攻山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遺韻今何在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良嗣求助第七百六十章 金國好駙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十九章 女俠饒命第一千零六章 李察哥調虎離山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之交臂第三百七十章 帽子送不出去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戰鼓急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八十六章 聯手破敵第六百八十六章 岳飛開眼第七十一章 無恥度爆棚的張青第八百五十章 興風作浪李安弼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的鬧事圖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董平出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八十八章 逃與追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之交臂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國使臣北歸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一百八十章 鎮三山在此第五十七章 等待欒廷玉第九百三十四章 趙構之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炮響兮轟他娘第二百八十一章 替天行道的牟山第八十一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三獻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門慶講三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整旗鼓第六百七十三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八百五十四章 晁蓋他鄉遇故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四百九十八章 蝴蝶效應的遺憾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官人更浪第七百零七章 重逢毛子廉第八百二十章 反勝爲敗第三百四十六章 客從何方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客從何方來第九百四十四章 遲來的援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欲擒故縱大刀關勝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六百一十三章 是誰救了誰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蘇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神行太保與黑旋風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該的啓示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日本在閉關鎖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呼延灼的鐵桶合圍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價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三百七十七章 宮女月兒第五百五十六章 本府以德服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爲了世界和平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東平府的暗流第五百五十一章 王俊的前世今生第一百章 雁翎甲與鉤鐮槍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守有道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第九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軍巧奪大定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死也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