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金軍北撤

冊封張邦昌爲楚國皇帝后,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無心久留,決定引軍北歸。

金軍北歸時,將亡宋太上皇趙佶、廢帝趙桓二人,連同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統統隨軍押送北方,大宋宣告滅亡。

金軍滅宋發生在宋靖康年間,因此被宋朝的遺民們稱爲“靖康之變”。

太上皇趙佶這個亡國之君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但卻是一個合格的藝術家。據說,當他聽到京中財寶等被金軍擄掠時毫不在乎,等聽到皇家藏書也被金軍搶去時,才仰天長歎幾聲,深感痛惜。

只是,趙佶未免還是目光短淺了。

如遼、金這種北方的異族強國,很難用武力征服。只有用中原的文化去同化契丹人、女真人,才能真正的解決北方的問題。

因此,西門慶一直不遺餘力地向金國輸出漢文典籍,就是要將女真貴族徹底漢化。

正因爲對漢人文化有仰慕之情,金軍才從東京汴梁城中帶走那麼多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和皇家藏書。

對於想漢化金國女真人的西門慶來說,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太上皇趙佶可沒有這樣的眼界和胸襟。

至於趙桓,比趙佶都不如,此時已經渾渾噩噩,但知聽命於金軍而已。

在金軍廢掉趙桓帝位,立張邦昌爲楚帝時,宰相何?爲了表示對趙宋皇室的忠誠,在家中自盡身亡,不做楚臣。

另一個宰相孫傅身爲太子太傅,在親手將太子送入金軍大營後,爲了向趙氏盡忠,也跟隨到金軍大營中,情願隨同廢帝趙桓和太子北上。

楚國皇帝張邦昌想要救出孫傅、張叔夜、秦檜等忠臣,寫信向金軍元帥完顏宗翰討要孫傅等人。

Www● ⓣⓣⓚⓐⓝ● ¢o

完顏宗翰回覆張邦昌,由於孫傅、張叔夜、秦檜三人死忠於趙氏,因此金軍必須將他們帶走。至於其他一些對宋室沒有效死之心的大臣,可以放歸楚國。

張邦昌已經儘力而爲,此時也只能無奈地接受。

張邦昌哪裡知道,金軍準備撤離時,完顏昌就將秦檜夫婦秘密押送到了雍丘縣,將他交到了西門慶的手中。

孫傅、張叔夜這種要死忠於趙宋皇室的,與西門慶沒有甚麼交情,西門慶大官人對他們不感興趣,更不想留下來給自己當絆腳石,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當然要將他們帶走。

張邦昌救不出孫傅等人,只得出城送他們北上。

繼承皇位,並非張邦昌的心願。當初是爲了全城百姓的安危,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下才接受金國冊封,登上了楚國皇位。

但是,張邦昌登基後仍只稱“予”而不稱“朕”,公文稱“手書”而不稱“聖旨”,將自己的辦公地點設在文德殿,而不是皇帝專用的紫辰殿或垂拱殿,對於金人安排的後宮嬪妃,他更是避之如瘟疫,萬萬不敢親近。

當被廢的太上皇趙佶和皇帝趙桓被金軍押解去往北國時,已經身爲楚國皇帝的張邦昌卻特地身着縞素,率領文武百官前去送行。

看着二帝的慘狀,張邦昌跪地痛哭不止,完全遵循了人臣之禮。

這些舉動,也體現了張邦昌的無奈。

金軍從東京汴梁城撤離時,依舊兵分兩路。

完顏宗翰的西路軍押解廢帝趙桓走河東路到代州,再北上返回完顏宗翰的大本營,金朝西京大同府。

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則將太上皇趙佶一行押解北上,經過河北路返回燕京析津府。

宋俘被夾在金軍大隊中,以“亡宋太上皇”的旗幟爲導,一路北行,招搖過市。

金軍西路軍中,廢帝趙桓出發時,被迫頭戴氈笠,身穿青布衣,騎着黑馬,由金人隨押,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趙桓不但受盡旅途風霜之苦,還備受金軍的侮辱。

趙桓時時仰天號泣,卻被金軍押送將士呵止。日暮宿營時,金兵也讓他和祁王、太子、內人手足並臥”,以此防止他們逃跑。

金軍西路軍自鞏縣北渡黃河時,駕車的人對隨行的同知樞密院事張叔夜說,隊伍既將過界河,進入金國境內。

張叔夜聞言,悲憤難抑,仰天大呼,在宿營地自縊而亡。

趙桓聽說張叔夜憤而自盡,也只敢偷偷落淚而已。

在金軍撤軍後,對於金國滅亡趙宋,新立張邦昌的楚國,原宋朝境內的各方勢力做何反應呢?

曾經是宋軍中最強的西軍在金軍圍困東京汴梁城時曾經拼湊了十多萬軍隊東進解圍。

但是由於陝西安撫使範致虛不會用兵,結果被金軍名將完顏婁室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孫昭遠,王倚,王似等將退守陝州,範致虛也收殘兵退保潼關。

然而坐鎮洛陽的完顏婁室卻趁勝追擊,領兵攻克了潼關和陝州,開啓了通往陝西的門戶,對河中府和陝西五路構成了威脅。

王似、王倚等將頓作鳥獸散,各自引兵回到自己的轄區裡據城自保。西軍失去強力人物的統帥,成了一盤散沙。

因而,當金國的《行府告諭亡宋諸路立楚文字》傳遞到陝西五路後,西軍諸將一時間難以決斷,既不願就此丟掉氣節向楚國皇帝張邦昌稱臣效忠,也不敢旗幟鮮明地打出反楚的旗號進京討賊。

畢竟,完顏婁室的金軍鐵騎還在陝州虎視眈眈呢!

再者說,此時因爲西門慶的干預,已經與原來歷史上的形勢不同,那就是康王趙構已死,其他地位尊崇的皇室宗親也都被金軍擄走。

即使是西軍諸將想繼續擁戴效忠趙宋皇室,目前也找不到效忠的對象。

此時,與範致虛意見不統一而分兵的鄜延經略使張深和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劉光世部也面臨着這樣的選擇,是效忠楚國,還是殺入京城推翻僞帝張邦昌,重興宋室?

與範致虛軍的主力分開後,張深和劉光世軍避開了洛陽方向的金軍,引軍至魯山縣,與西道都總管王襄收集的襄陽軍會合。

兩軍會合後,王襄建議張深與他合兵共圖大事。

張深見王襄所部是新敗的殘餘部隊和動員後的內地民兵,都是沒有戰鬥力的烏合之衆,就沒有答應與王襄合兵。

在金軍北撤時,張深和劉光世率軍前出至東京汴梁城西南方的穎昌府。

此時,二帝被金軍俘虜北上,金朝已立張邦昌爲楚帝的消息傳入了軍中,鄜延經略使張深遂停滯不前,觀望局勢。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的鬧事圖謀第七百章 花落誰家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會宗澤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八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的後事第八百三十章 置身事外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用的心機第一百一十章 遭遇宋徽宗第九十三章 好菜好酒好女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灑家一杖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三百章 做鬼亦不會放過你第九百一十一章 六賊當誅第九百八十四章 軍權不能旁落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會史文恭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罪羔羊第八百三十五章 鬆亭關分兵第五百一十章 血戰長春州第九百三十二章 內鬥與外戰第二百三十章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支穿雲箭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出二百嚮導第八百九十二章 壓寨夫人李師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陸小乙的新任務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年背鍋俠第二章 是男人就要保護潘金蓮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八百章 李處溫的焦慮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良嗣的煩惱第二百六十七章 潘金蓮嫁入西門府第六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六十章 各有所長第六百八十六章 岳飛開眼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信我者被雷劈第六百五十三章 女大不由娘第九百八十七章 神秘禮物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言之師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一百七十五章 把岳飛找出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雙槍將中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棄暗投明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第二十五章 尋英雄不遇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靈州城易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價第九百一十一章 六賊當誅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四百章 九紋龍拯救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備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二百零八章 周通前來拜訪第三百三十章 “鬼臉兒”杜興第七百五十三章 蕭乾的奮鬥第二百一十七章 抵達江州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第四十五章 欒廷玉出手第九百五十九章 範瓊服軟第五百二十三章 梁山賊軍要圍城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遼國孤忠李合達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毛八十第六百三十六章 隔河對峙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完顏宗翰遇伏第四百四十章 酒後殺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二百四十七章 甕中的鱉跑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牟山密探孔彥舟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零七章 牟山賊覆滅第六章 是飢渴,還是求賢若渴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夏城大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錯過改變歷史的機會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老丈人排憂解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吳軍師的表演第六百六十三章 梁山泊的用途第七百八十一章 渾水摸魚的時代第九百二十三章 命運之手第四百三十五章 血戰癿六嶺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檜的功勞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九百四十章 有功不賞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徽宗看相伐遼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七百八十四章 任性的花和尚第八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的後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草原上的獵鷹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