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童貫的平燕策

其實鄭居中還有一些沒有說的,那就是澶淵之盟不只是約定大宋給遼朝歲輸歲幣,還約定了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而由於宋朝對遼朝的貿易長期處於“出超”地位,每年的歲幣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裡。通過對遼貿易,宋王朝每年可獲八十萬貫價值的順差,數額超過送出去的歲幣。

所以實際上,大宋是經濟上真正獲利的一方。這個情況,掌管大宋經濟的宰相蔡京又如何能不知曉。

遇到太宰鄭居中這種執拗之人,蔡京也無可奈何,只得對他說道:“上意巳決,豈可沮乎!”

蔡京這是拿皇帝壓人啊!鄭居中作色而起,對蔡京說道:“使百萬生民肝腦塗地,公實使之!未知公異日如何也?”

蔡京被鄭居中質問以後,發作不得,心中也好是無奈。

自王安石變法以來,黨爭激烈,無論新黨舊黨,都需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其結果就是皇帝的權力變得更大,逐漸無人制約了。蔡京號稱權傾朝野,可宋徽宗還不是想罷他的相位就罷,沒有錢用了想起用擅長經濟的蔡京就起用。

現在的政事,宋徽宗可一言而決,蔡京唯有四處搜刮錢財滿足皇帝的需求而已。並且日後人們還不會說皇帝不聖明,大多隻會說奸臣誤國,身在其位,就要給皇帝背黑鍋,這個宰相可不好當啊!

鑑於朝野上下都有反對聯金伐遼之策的人,宋徽宗爲了平息分議,讓現在統領大宋最大的軍團西軍,對軍事有經驗的太尉童貫建言獻策。

當年獻上聯金伐遼之策的趙良嗣本就是童貫從遼國帶回來的,宋徽宗問計於童貫,這傾向已然很明白。

童貫掌管西軍多年,這些年對西夏採取步步爲營的堡壘推進戰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不能說不知兵。他領命後,就給宋徽宗上了平燕策,大概意思是對於大宋來說,雲中是根本,燕薊是枝葉。若要取燕雲,當分兵騷擾燕,而後以重兵取雲中。攻取雲中後,則燕薊亦在掌中。

童貫所上的平燕策從軍事上而言,不無道理,雲中是牧馬之地,相對於平原地帶的燕薊有居高臨下之勢。大宋若當真能夠奪取雲中之地,厲兵秣馬,再取燕薊當事半功倍。

得到童貫所上的平燕策後,宋徽宗大喜,朝堂上就定下了聯金伐遼之策。廷議的結果,是蔡京等人負責派出使臣與金國跨海商議,訂下盟約,而太尉童貫則受命做好伐遼的軍力籌備。

太尉童貫是宋徽宗最親信的重臣,爲了幫宋徽宗完成伐遼取燕的豐功偉業,童貫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往蘭州。那裡是童貫的中軍所在地,童貫此番欲一鼓作氣地解決西夏國之患,然後揮軍北上河東,謀取遼國的雲中。

……

大宋西北邊疆的湟州,三月的珠固峽裡暖風襲來,河水已經解凍。峽谷中浩門河水蜿蜒急流而下,濤聲不絕於耳。峽谷兩岸峭壁聳立,松柏樺樹遮天蔽日;林間鳥聲鳴囀、鹿獐隱沒;山澗小溪潺潺,野花競豔,清香撲鼻,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然而,一陣陣腳步聲擊碎了珠固峽的寧靜,薄霧中,只見一隊頭戴范陽帽,身穿步人甲的宋軍全副武裝地走出了峽谷,沿着浩門河左岸迤邐而下。

這支宋軍,正是西軍名將,熙河經略使劉法統帥的兩萬大軍。此番劉法軍從古骨龍城出發,要趕去癿六嶺上的統安城,再從那裡出擊,與蘭州出發的童貫主力軍夾擊西夏的卓囉和南軍司,之後再北上攻擊西夏核心地帶的靈州。

去年六月,西夏國夏崇宗李乾順爲了抵禦童貫的堡壘戰術,也於癿六嶺夏、宋分界處,修築割牛城,屯重兵防守,以守衛南部的卓囉和南軍司。童貫得到諜報後,命廓州防禦使,“神箭”何灌由膚公城星夜出兵,將割牛城攻破,改名爲統安城。如今劉法軍星夜趕往統安城,就是準備出其不意地對夏軍發起攻擊。

老將劉法頂盔貫甲,騎馬統領着黑壓壓的中軍匆匆前行,他眉頭微蹙,想着自己的心思。對於此次的分進合擊,劉法心有疑慮。

童貫趕回蘭州之後,立即策劃對西夏的攻擊計劃,命熙河經略使劉法率兵攻擊西夏。

劉法認爲西夏軍隊這幾年雖經宋軍重創,但是元氣未傷,貿然出兵勝數不大,不願冒險進兵。

童貫急於了結西夏戰事,將兵力調動到河東,但此時還不能將朝廷的平燕策宣之於衆。所以童貫只能強迫劉法,對他說道:“君在京師時,親受命於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難之,何也?”

童貫的這句話,讓劉法無言以對。因爲劉法在東京汴梁朝見宋徽宗時,的確是誇下海口,說對西夏必勝,所以才被加官進爵,授以重任。現在總不能說大話將官職弄到手後,就擁兵自保,畏敵不前了吧?

眼看再不出兵,就有“欺君”之罪,劉法無奈之下只好率兵兩萬向前線的統安城進發。

“父親,你看,癿六嶺!我軍登上此山,就可到達統安城了!”劉法的兒子劉正彥指着左手側遠方因爲霧氣散去而露出來的雪峰,對父親說道。

因爲天氣尚寒,雖然河水已經解凍,但時至午時,癿六嶺的山峰才雲開霧散,在陽光下露出了本來面目。

劉法辨認了一下山峰,對劉正彥說道:“傳令下去,全軍離開浩門河向左邊的癿六嶺進發,日暮之前進入統安城!”

劉法軍前軍,衣甲鮮明,刀槍林立,軍中兩面大旗迎風招展,一面大書“前軍楊”,另一面上書“雄勇將軍”。

前軍都統制,大將楊惟忠威風凜凜地騎在馬上,看着身後的精兵,顧盼自雄。

楊惟忠乃是西軍猛將,在這西北邊境與西夏作戰數十年,屢立戰功,宋哲宗朝時,爲了表彰楊惟忠的戰績,官家特賜“雄勇將軍“旗幟給他,以示恩寵。

當收到中軍劉法的傳令後,楊惟忠立即率領前軍向左邊的山嶺進發。此時,他身邊的一員副將對他說道:“劉法老將軍怎地如此操切?莫如就在這河邊埋鍋造飯,讓軍士們吃飽了再登山不遲。”

楊惟忠聞言答道:“兵貴神速,劉法老將軍定是想打西夏軍一個措手不及吧!王進,登上前方那個山嶺後,讓軍士們就地歇息,吃些乾糧。”

第一千零八章 世事難料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好心指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潯陽江邊來挖坑第二百八十五章 山賊的火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價第九百八十七章 神秘禮物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門慶的保護傘第九百章 “小太尉”姚平仲獻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錯過改變歷史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五百零六章 江賊必須死第二百三十三章 潯陽樓上贈好酒第三十六章 我不會作詩詞第八百四十四章 永垂青史的勝利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白魚西門慶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江發配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第九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軍的威脅第八百二十二章 被拋棄的孤軍第七十三章 此地乃是快活林第九十六章 東京往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八百九十四章 菩薩太子的善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楚國領土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進臨潢府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一百二十章 神火將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高夫人來訪第五百零一章 打虎英雄西門慶第二百二十二章 該死的黑旋風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交接俘虜第二百二十三章 給李逵送賭資的好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村夜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人都愛打馬球第二百三十章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逢蔣門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九百二十一章 叛將耿守忠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的鬧事圖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佈局滄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山賊,分錢糧第九百六十一章 張邦昌出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學射箭法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九百七十章 全城沸騰第七百九十三章 种師道不想打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草原各部的威脅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之交臂第六百五十二章 精於算計的趙良嗣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八百九十七章 趕鴨子上架的張邦昌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三百章 做鬼亦不會放過你第七百一十四章 給秦檜的信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九百六十六章 讓帽子再飛一會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六百六十四章 全能火槍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人渣團伙第一百九十三章 孔亮寄書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皇帝就是能任性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西夏騎士第九十二章 入東京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九百三十一章 魯智深投奔西門慶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零二章 總有鳥賊要鬧事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九百二十九章 滅國之戰的序幕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皇帝就是能任性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備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國來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三百四十六章 客從何方來第五百零九章 遼金前哨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金牌商人西門慶第四十六章 你得先戰勝我扈三娘第四百四十八章 草原上的獵鷹第九百九十五章 西門慶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