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名府的名人

經過一番斟酌,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正確主張,於當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爲都城,定名爲“北京”。

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

於是,新建的陪都北京成爲宋朝第四個京城,史稱北京大名府。大名府分爲外城和宮城,外城周長有四十八里之多,宮城周有三裡,整個北京大名府建設得相當雄偉壯麗。

人們都用“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等來讚譽這大宋第二大的城市。

因爲大名府掌控着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有衆多名人賢士曾被派來這大名府治政安邦。寇準、王欽若、呂夷簡、韓琦、歐陽修等名臣都曾在這裡相繼供職。

如今在這北京大名府鎮守的樑中書乃是當朝宰相蔡京的女婿,也算是本朝的另類名臣。

蔡京將自己的女婿安置在這北京大名府擔任留守,當然是因爲此地的繁華僅次於東京汴梁,讓樑中書可以大撈一筆。

樑中書果然也不負蔡京的期望,在北京大名府貪錢貪得風生水起。若非如此,樑中書每年怎能給老丈人蔡京送去十萬貫的生辰綱?

說樑中書是另類名臣,就是因爲這生辰綱給他帶來的名聲。十萬貫大約相當於後世的三千多萬鉅款,真不是個小數目。這廝貪就悄悄地貪唄,他卻每年明目張膽地給蔡京送這麼多生辰綱,還鬧得江湖上衆人皆知,擺明了告訴天下人他和蔡京都是鉅貪。

特別是楊志押送的生辰綱被晁蓋等人劫走後,樑中書還給濟州府行公文,逼他們限期破案。那意思就是:老爺我辛辛苦苦貪污來的十萬貫,是用來孝敬帝國宰相,老爺我的老丈人的,你這濟州竟然有毛賊敢劫我家的財物,你這知州還想不想幹了?識相的快將十萬貫給老爺我找出來,否則老爺立馬送你去沙門島度假!

這樑中書就是有這麼囂張,而濟州知州還真被嚇住了。後來破了案子,在追捕晁蓋等人時又丟了黃安及手下數千官兵的性命,濟州知州方纔算是在樑中書那裡交了差:樑大哥,不是兄弟不努力,實是那些強盜太過兇悍!大哥你家丟了十萬貫家財,兄弟我這裡可是丟了幾千條人命啊!

就這樣,濟州知州在樑中書這裡纔算是躲過一劫。樑中書因此事自然是耍夠了威風,在大宋官場之中更爲有名了。

這樑中書雖然是個貪官,他的手下將官卻有幾個能人。樑中書手下的兩個兵馬都監“天王”李成和“大刀”聞達都有萬夫莫當之勇,李成的手下“急先鋒”索超能與楊志戰成平手,亦是武藝高強。依靠這幾個得力的手下將領,樑中書才坐穩了大名府,讓此地未受到河北劇盜的襲擾。

西門慶知曉大名府有這麼三個武藝高強的軍官,一直也在琢磨怎生接近他們,結下一個善緣。

近來西門慶的各種生意已經從山東拓展到河北,進入了這最繁華的大名府,是以西門慶比從前更爲關注這大名府的人物。

都說北京大名府人傑地靈,此地不光有李成、聞達、索超這些朝廷軍官的傑出人物,還有盧俊義、燕青、蔡福、蔡慶這幾個日後的梁山好漢!

西門慶走在大名府的大街上,看着城裡這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心中不免有些暗自得意。這百萬之衆的大城,可是有半數人家都被我西門大官人給救了啊!

西門慶可是記得很清楚,歷史上梁山強盜宋江和吳用爲了將號稱河北三絕的盧俊義盧大官人賺上梁山,使出了最陰險毒辣的連環計策。

吳用親自扮作算命先生,讓李逵扮作醜道童,一起混入大名府中,成功吸引了盧俊義的目光,被請入府中算命。

吳用胡亂嚇唬盧俊義,說他有血光之災,須得去往泰安岱廟上香方纔能避禍。從大名府去泰安必須經過水泊梁山,吳用此計就是騙盧俊義經過樑山,再將他強擄上山。

臨走之前,吳用又在盧俊義家的牆上留了一首栽贓盧俊義造反的藏頭詩,給盧俊義下了連環套。

讓梁山強盜宋江和吳用盯上,挖空心思設計陷害,定要逼上梁山的盧俊義綽號“玉麒麟“,他不僅是富甲大名府,而且武藝高強,棍棒天下無雙,江湖人稱“河北三絕”。

盧俊義祖居北京大名府,妻子名爲賈氏,手下有管家李固和貼身小廝燕青這兩個心腹。

盧俊義武藝高強,棍棒天下無雙,名震江湖是不假,日後落草爲寇後還憑此當上了梁山的二寨主。可是在西門慶看來,盧俊義那廝明顯是打磨筋骨用力過猛,腦袋裡長的都是肌肉,智商嚴重不夠。

吳用在盧俊義家當着他的面在牆上題了一首藏頭詩,連起來就是“盧俊義反”這四個字,可是盧大官人愣是沒有看出不對來。

吳用走後,盧俊義的妻子賈氏和兩個心腹都看出多半是梁山強盜作祟,勸他不要理會吳用的胡言亂語,去那山東泰安。

盧俊義此時雖然也懷疑是梁山強盜在騙他去山東,可是剛愎自用的他不聽身邊人之言,竟然以爲自己天下無敵,想憑一己之力掃蕩梁山泊。

賈氏、李固與燕青都攔不住這一心作死的盧俊義,最倒黴的管家李固還被盧俊義強拉着一同去梁山泊尋死,當真是欲哭無淚。

吳用騙盧俊義到山東的計策並不算高明,可盧俊義這個二百五認爲可以憑藉一雙拳頭走天下,還真的大搖大擺,打着挑戰梁山強盜的旗號去了梁山。

盧大傻子送上門來,梁山羣賊自然是不客氣,圍着盧俊義就是一頓羣毆,毫無懸念地將他捉上山去,倒黴的李固也沒有走脫。

上得梁山後,此後的發展就由不得盧大傻子了。宋江、吳用等人放走了李固,卻將盧俊義強留在山上兩個月,軟磨硬泡地逼他入夥。

盧俊義身爲大名府首富,好好的大官人當着,自然是不肯在梁山入夥。可是,他還有回頭的機會麼?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西夏騎士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軍休矣第六百零八章 再赴會寧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宋徽宗提供的鐵證第五百八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之盟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功彪炳程萬里第五百一十九章 方臘的妙用第九百一十一章 六賊當誅第三百四十章 我好想割須棄袍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四十八章 武松歸來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軍的和談條件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國使臣北歸第三百五十章 大宋朝很盛世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八百六十四章 朋友多了好辦事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戰岳家莊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保境安民任得敬第四百九十五章 東坡酒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六十五章 燕青甘拜下風第八百五十七章 奇襲奚王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好漢們借糧的煩惱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一百章 雁翎甲與鉤鐮槍第七百八十九章 說戰就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潯陽江邊來挖坑第二百零一章 罪有應得第五十五章 爲知縣排憂第八百一十章 受邀北行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五百七十七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三十六章 我不會作詩詞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九百一十八章 無望的等待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代的古德里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搶赤發鬼的人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張邦昌禪位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證見第三百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六百八十五章 遼東重鎮黃龍府第四百零六章 大官人的真傳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五百零八章 轟轟烈烈學外語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六十五章 進入扈家莊第五百四十九章 招西門慶爲女婿第七百一十五章 山不在高第六百一十九章 文化武器第八百六十九章 宋朝統治的滋味第二百六十一章 募兵防亂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七章 武大郎的好鄰居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人渣團伙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餑餑西門慶第五百二十二章 這屆殺手不太行第七百零六章 蹲點撿大魚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七章 武大郎的好鄰居第七百零五章 突襲越王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抄家是老本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九百一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顯神通第九百一十七章 楊志的謀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刀下留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軍的和談條件第九百五十七章 金軍北撤第二百三十七章 點撥黃文炳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陽的餘暉第四百三十三章 童貫的平燕策第一百一十章 遭遇宋徽宗第八百二十章 反勝爲敗第五百五十三章 未來岳父找上門了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六百八十五章 遼東重鎮黃龍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歸扈家莊第七百八十八章 遼軍應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金牌商人西門慶第五百二十四章 有錢就是可以任性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聯手破敵第九百五十二章 救了許多美女第九百一十章 狂犬耿南仲第七百八十一章 渾水摸魚的時代第八百四十二章 向強盜炫富第五百零六章 江賊必須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完顏宗翰遇伏第一百八十四章 撞上宋江團伙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平府的安全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