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頭市演武

在金軍消滅渤海人高永昌的戰鬥中,遼國的瀋州城作爲倒黴的絆腳石,被金軍順道收拾了。

瀋州城的守軍統帥張琳,因丟失瀋州城池,而受到遼國羣臣的一致抨擊。

於是,遼國的契丹貴族們一致強烈要求:對金國作戰,漢臣不頂用,還是契丹貴族管用。應該讓皇叔耶律淳率軍東征金國。

在契丹貴族的建議下,遼國天祚帝授任耶律淳爲都元帥,允許他在遼東招募“怨軍”。

金國興起之後,遼東的契丹貴族和遼軍紛紛逃亡。遼東民衆淪爲難民,飽受流離失所、飢寒交迫之苦。

爲求生計,他們紛紛投靠軍隊。

表面上,投軍的遼東民衆怨恨金軍入侵遼東、燒殺搶掠,所以,耶律淳把這支軍隊稱爲“怨軍”。

耶律淳統帥的怨軍共有八營,二萬八千多人,另有五千名禁軍、兩千名武勇軍。

耶律淳原本留守在遼國南京,也就是幽州的燕京城。爲了準備對金國的戰爭,他下令全力征集幽州燕京地區的糧草馬匹。

因此,現在再從河北北上遼國南京地區買馬,已是困難重重。此時若是輕易北上進入遼國境內,甚至有可能被強徵入耶律淳的“怨軍”。史文恭認爲應該多待一些時日,等北方又了新消息後,再商議北上事宜不遲。

聽了史文恭之言,西門慶打消了近期北上遼國的心思。現在正是大遼國被新興的金國女真人打得節節敗退之際,西門慶可不想糊里糊塗地在那裡當了炮灰。

知道遼國最終被金國所滅的歷史的西門慶,此時自然明白那契丹貴族給予厚望的甚麼皇叔耶律淳也不濟事。跟着這等必敗之人,是沒有出頭之日的。

以後若有機會,不如渡海去遼東金國那邊去買馬,與女真人做生意。站在勝利者的身後,自然要安全得多。

……

史文恭的一通話,還讓西門慶感到增強軍事實力和聯合各地豪族、各種勢力的緊迫性。

未來在金宋大戰,女真人南下時,自己能夠發展成甚麼樣,西門慶現在心中也沒有數。他只知道要利用一切機會壯大自己的實力,以此來迎接不確定的未來。

西門慶等人與史文恭他們聊完北上買馬的見聞之後,又藉着酒意聊了些江湖好漢傳聞以及馬上馬下槍棒拳腳之術。

西門慶三人與史文恭爲首的曾頭市諸將都是精通武藝之人,在酒宴上說得好不投機,彼此情熱。

酒後,西門慶三人告辭時,餘興未盡的史文恭和曾家五虎一齊邀約西門慶三人明日到曾頭市的演武場上一會,彼此演練切磋武藝。

還不待西門慶答話,扈三娘就喜笑顏開地一口應承下來。

這次從陽谷縣城跟着西門慶出來,扈三娘可不只是來遊山玩水的。她帶着日月雙刀,是爲了在路上行俠仗義,砍殺盜賊的。

可惜,從陽谷縣到凌州城這一路太過平安順利,既沒有遇到攔路搶劫的強盜,也沒有遇到開黑店的毛賊。扈三孃的日月雙刀真是無英雄用武之地,好不寂寞難耐。

在凌州城校場那裡,扈三娘本以爲可以騎馬上場好好地耍弄一場,興奮地帶上了日月雙刀。

誰知“神火將”魏定國在場上放了一把大火,讓扈三娘徹底傻了眼。這火勢滔天,還讓人怎生上場?

胸中激情一直未能得到發泄的扈三娘,只好每日在夜深人靜時,與西門慶纏綿溫存,在牀塌上策馬奔騰。

此番凌州之行,與扈三娘夜夜在一起的西門慶感到自己的徒手搏擊能力都大有長進。說不定再過些時日,也可以去找焦挺兄弟切磋一二了?

西門慶也知道,要真正與史文恭這樣的人結交,只靠殷勤送禮拜訪是不夠的。須得拿出真本領來,方纔能讓性格狂傲的史文恭把自己當作兄弟看待。

是以,當扈三娘應承了史文恭他們幾人的邀約時,西門慶也沒有反對,而是爽快地與他們約定了碰面的時間。然後,他就哈哈大笑着,帶着扈三娘和焦挺離開了曾家的府邸。

次日起牀後,西門慶、扈三娘和焦挺三人收拾停當,精神抖擻地趕到了曾頭市的演武場。

西門慶擡眼望去,只見演武場周邊圍滿了曾頭市的鄉兵,場地邊擺着插滿十八般武器的兵器架和一排箭靶。

演武場的閱兵臺邊有一個木頭搭建的涼棚,涼棚下一字兒坐着七個好漢:中間便是曾頭市都教師史文恭;上首副教師蘇定,下首便是曾家長子曾塗;左邊曾密、曾魁;右邊曾升、曾索。這七人——都是全身披掛。

西門慶三人越過圍觀之人,走上前去。史文恭等人見了,急忙起身迎接了出來。

衆人見面寒暄之後,史文恭將西門慶三人引入涼棚裡坐下。曾家五虎一一上場演示武藝,各自在衆人面前顯露手段。

曾塗掣槍騎馬,在場中來回飛奔,當真騎術高超。

曾密與曾魁各自手執一稈朱纓槍,騎在馬上演示對戰。只見兩條槍上下翻飛,鬥在一起,端的是難解難分。

曾升手使兩口飛刀,騎着馬繞場奔馳,兩口刀使得如同車輪一般,惹得場邊衆人齊齊喝彩。

曾索則是彎弓搭箭,騎着奔馬演示騎射之技。那馬兒四蹄翻飛疾馳,馬背上顛簸不定,曾索卻能夠十發十中,箭法出衆。

曾家這五兄弟不愧是史文恭教出來的,人人武藝出衆,實當得“曾家五虎”之名。

扈三娘看曾家五兄弟演練了一場,哪裡還忍得住?她跳上馬背,抽出日月雙刀,策馬衝入場地中去。

曾家五虎都退回到涼棚下,一齊觀看扈三孃的武藝。

但見扈三娘騎着快馬繞場飛奔,手中日月雙刀舞得迅疾如風。方開始時,還能見到扈三孃的身影,過不多時,就只能看到馬背上一團刀光,如何還分得清哪兒是刀,哪兒是手,又哪兒是人。

場地外一片喝彩之聲不絕於耳,曾家的衆人也驚得立了起來,走到涼棚邊細看。

曾升也是使雙刀的,此時他嘆息一聲說道:“端的是好刀法!我不如也!”

聽說還有月票這種東東,有喜歡本書的朋友打賞一張嗎?

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門慶講三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童貫的平燕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三百九十一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零六章 誰是反賊第一百八十七章 宋江的毒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頭不夠呀第一百六十七章 送師兄一壺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契丹雙雄的抉擇第三百六十五章 燕青甘拜下風第九百八十六章 聯手破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奪寨之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皇帝就是能任性第一章 我是西門慶?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八百二十九章 童貫的難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搶赤發鬼的人頭第九百四十章 有功不賞第五百三十七章 程萬里退出東平府第九十二章 入東京第六百七十三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八百八十二章 郭藥師反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欒廷玉初顯威第三百零五章 老本賠乾淨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三百零六章 射我者何太尉乎?第七百六十九章 賽因的斤的仇恨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二十八章 單挑鬱保四第九百三十三章 康王北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六百五十九章 宋江的去向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門慶計誘宋公明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九百一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一千零九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官人招惹不得第一千零二章 秋天裡的一把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九百二十六章 蠟丸密信反間計第八百零三章 李處溫的奮鬥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出所料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在郭靖的面子上饒了他第五百一十六章 小旋風的野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未來軍官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過崗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四十三章 小女子嫁給最強的人第三十九章 日夜操勞的大官人第六十三章 糾纏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四十一章 深夜採花賊第六百五十一章 盟約初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詳預感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遺韻今何在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九百零四章 總有刁民要害朕第四百九十六章 沂嶺問虎第三百四十章 我好想割須棄袍第一百二十八章 焦挺的本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金國長公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迫降韋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死也要女人第九十六章 東京往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八百零三章 李處溫的奮鬥第二百三十四章 哪位高人忘了落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張邦昌禪位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二十六章 山賊送人頭來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遺韻今何在第三百五十章 大宋朝很盛世第二十章 哥哥真神人也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七百三十九章 拐走王重陽第四百章 九紋龍拯救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扈三娘與西門昕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波未平第一千零四章 各懷心事第六百四十章 圍獵祖州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波未平第四百五十一章 獵虎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