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西夏軍突圍

當面臨楚軍和金軍的威逼時,興慶府中的西夏國君臣也不比當年東京汴梁城中的趙桓君臣強多少。

固然,李乾順的三萬多中央侍衛軍還有一戰之力,可是,羣臣中卻找不出一個領兵之將了。

李乾順如今有些後悔了,怎地不重用老將仁多保忠?

聽聞老將軍戰至最後一刻,沒有丟掉党項勇士的尊顏。

若是有仁多保忠指揮這三萬中央侍衛軍,能否掩護我拼死突圍呢?

李乾順心中暗自想到。

回頭再看這些跪伏於地,嗚呼哀哉的羣臣,李乾順嘆息一聲,開口問道:“如今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是戰是降,諸君可有主意?”

羣臣聽得李乾順問話,都以頭搶地謝罪,卻對是戰是降不置可否。

“朕明白諸君之意了!諸位都回府收拾,明日與朕一起出降吧!謀寧克任,你帶朕的國書出城,向楚軍和金軍請降!”

李乾順拂袖而去,謀寧克任急忙起身,跟在國主李乾順身後離開了。

羣臣如得大赦,在李乾順走後紛紛起身,各自回家藏匿財物,再無人關注宮中的這個皇帝陛下。

很快,西夏國國主李乾順寫好國書,蓋上印璽,命謀寧克任出使金軍和楚軍大營,表明願意歸降之意。

金軍主帥完顏宗翰告知謀寧克任,此戰因西夏國入侵楚國而起,因此明日命西夏國君臣向楚軍投降。至於戰後處置,待受降後由自己與楚軍主帥西門慶商議決定。

完顏宗翰安撫謀寧克任說,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宋國太上皇趙佶,皇帝趙桓投降金國後,或封王,或封侯,都得到了金國的優待。只要西夏國主李乾順開城投降,金、楚兩國必會優待西夏皇室和宗親貴族。

當謀寧克任到達楚軍大營時,西門慶也給予了他同樣的承諾。

西門慶請謀寧克任轉告李乾順,只要舉衆歸降楚國,仍不失公侯之位,子孫亦得保全。

謀寧克任代表國主向西門慶致謝後,帶着二位元帥的口信回城去了。

待那謀寧克任走後,西門慶卻將馬擴叫來,讓他前往金軍大營提醒完顏宗翰,小心李乾順狗急跳牆,趁着夜色突圍。

馬擴走後不久,完顏宗翰也派人來提醒西門慶,說舉國投降的大事,西夏國國主李乾順不派皇族宗親來獻降表,卻派一個異姓大臣,實在令人懷疑他有幾分誠意。

完顏宗翰與西門慶英雄所見略同,他同樣是提醒西門慶紮緊籬笆,防止李乾順那隻狡猾的狐狸趁亂突圍。

西門慶重賞了金軍來使後,立即召集衆將,暗暗地在興慶府外佈下天羅地網,靜待夜幕降臨。

寒風瑟瑟,此時已是秋去冬來的日子,再過些時日,這賀蘭山下也就該下雪了。

儘管天氣寒冷,但西門慶軍佈置的防線上,將士們輪流守夜,西門慶的賞賜又厚,倒也讓人熱血沸騰,不懼寒冷。

然而,一夜過去,興慶府城中並未有甚麼動靜,似乎西夏軍並無突圍的打算。

焦挺讓侍衛將西門慶叫醒,然後就跟着西門慶去替換值守大營半夜的王進。

王進見西門慶來了,與他閒談了幾句,說西門慶何須起得這麼早,只要讓自己守到這晨霧散去,那興慶府城中的李乾順自然無計可施。

西門慶對王進說道,拂曉時分是最容易讓人放鬆警惕之時,也是騎兵逃跑的好時機。自己此時就是要激勵約束全軍,不可大意放走了李乾順。

王進當然明白西門慶所指。

夜色固然是容易藏匿身形,但卻不利於李乾順的西夏軍騎兵突圍逃跑。

因爲在看不清道路的情況下,策馬狂奔就是自己找死。

利用晨曦逐漸明亮的天光和薄霧,即可發動突然襲擊,也利於騎兵破圍而去。

二人正在談論中,突然有探馬從營外飛奔而回,口中大叫道:“西夏軍!西夏軍來了!”

饒是諸軍早有準備,聽到示警後還是爲之一驚。

果不其然,片刻之後,就聽得霧色中馬蹄聲如雨點般響起,赫然是有大量騎兵衝向了西門慶軍的營寨。

西門慶軍的營盤堵住了興慶府的兩個南門和一個東門,西夏軍要從這兩個方向突圍,必然要與西門慶軍發生正面交鋒。

此時,西門慶軍散佈在護城河邊的遊騎探馬細作被西夏軍的騎兵壓迫,已經退回了大營裡。

西門慶聽得馬蹄聲逼近,立即向岳飛等將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在岳飛、王貴、張憲幾人的指揮下,弓箭兵有條不紊地發動了齊射。

一陣陣箭雨穿過薄霧,落在了影影綽綽的西夏軍騎兵頭上。

前方“叮叮噹噹”,人仰馬嘶的聲音傳來,顯然大多數箭支都被西夏軍騎兵的甲冑和盾牌擋住了,只有爲數不多的倒黴蛋中箭落下馬去。

岳飛等人早已料到是這樣的結果,命人用神臂弓發動了攢射。

此時,西門慶軍的將士隔着營寨已經看清,奮不顧身殺向西門慶軍大營的乃是一羣重甲騎兵。

這支西夏軍重甲騎兵,應該就是西夏國國主李乾順的三千親信衛隊。

這支重甲騎兵身穿冷鋼札甲,尋常弓箭難以穿透。可是楚軍的神臂弓正是破甲利器,正好可以剋制西夏軍的重甲騎兵。

當然了,西門慶軍中還有更厲害的火炮與火槍,但是現在薄霧瀰漫,視野不夠開闊,不適於使用那兩種殺死力極大的武器。

在西門慶軍神臂弓的射擊下,身披重甲的西夏軍騎兵也紛紛中箭落馬,衝鋒隊形變得散亂了。

緊接着,衝在最前面的西夏軍重甲騎兵又一個個地連人帶馬落入陷馬坑,再也爬不起來。

西夏軍重騎兵見楚軍大營早有準備,也是又驚又怒,立時放棄了突襲楚軍大營的計劃。

在西夏軍將領的指揮下,這支鐵甲騎兵丟下數百具屍體,向着西門慶東邊大營和南大營之間的連接地帶衝去,似乎要選擇從那裡突圍。

西夏軍騎兵此時也是孤注一擲,在進行軍事冒險。

因爲西門慶人多勢衆,東面大營與南面大營相距不足兩箭之地。

這意味着,即使兩個營地之間的那塊空地上沒有陷阱,西夏軍騎兵也必須面臨兩個軍寨強弓硬弩的交叉射擊。

那空隙或許是生路,或許是楚軍張開的一張虎口。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難分伯仲第四百零一章 接盤俠西門慶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八十三章 燕順的廚藝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仙保佑船火兒第一百六十章 各有所長第一百零一章 小御街第三百四十五章 送給董平的禮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明的尷尬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名府猛將第八百五十六章 兵貴神速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門慶的保護傘第九百一十六章 各有各的打算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三獻計第五百零五章 “活閃婆”王定六第七百一十五章 山不在高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綱被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老丈人排憂解難第五百七十三章 先放火,再攻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九百六十五章 復辟黨雲集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宋江的去向第八百五十五章 晁天王以死謝罪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八百零二章 中興四將第八百五十五章 晁天王以死謝罪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門慶滄州密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六百四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盧彥倫的鬱悶第一百九十八章 先坐下來分一分贓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軍巧奪大定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救命稻草西門慶第七百四十七章 佈局岳家莊第六百零六章 四大家族的叛徒第八百九十四章 菩薩太子的善意第九百二十二章 种師中的榮譽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五百零四章 安道全與李巧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契丹雙雄的抉擇第五百七十七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四百二十章 盜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八十三章 結拜兄弟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在郭靖的面子上饒了他第八十七章 飛雲浦的埋伏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證見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六百九十七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夏求和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藥師的高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一百五十六章 皇族血脈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六百八十一章 蔣敬認主第八百七十四章 馬擴無力的強辯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五百三十二章 史大郎奪營放火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毛八十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契丹雙雄的抉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國來人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點化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五十章 縱馬胡凱山第九百七十七章 童貫復職第六百六十九章 天涯共此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小旋風的野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完顏宗幹跑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燕青很浪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官人惜才第七百五十章 該發戰爭財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延慶之敗第七百零八章 臨潢府混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金軍援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頭不夠呀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六百四十五章 半日破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七百零五章 突襲越王城第六百零一章 貧道來也第九百五十章 大官人需要替死鬼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門慶的祖宗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幫我養兒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高夫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