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保境安民任得敬

任得恭和任得仁兩兄弟說不過任得敬,只得從軍中挑選了二十個可靠的心腹武士護衛任得敬。

任得敬向全軍宣佈由任得恭暫領軍隊返回西安州後,就翻身上馬,在二十名騎士的保護下消失在黑暗之中。

西門慶在平夏城內睡了一個好覺,正要升堂點將,派兵收復西安州與會州時,馬擴卻入屋來報,說是城外的探馬攔截到一小隊西夏軍,爲首之人自稱是西夏國西安州知州任得敬,欲求見大楚國西門慶樞密使。

甚麼,任得敬那廝竟敢來見我?

西門慶大爲詫異,就問馬擴,任得敬帶來多少兵馬。

當得知任得敬只帶了二十騎隨從時,西門慶也有幾分佩服這西安州的叛徒任得敬了。

看來那廝也有幾分膽色啊!從前倒是小瞧了這個宋朝的叛徒通判。

西門慶對任得敬起了興趣,想要聽一聽他有何話說。於是,西門慶讓馬擴領任得敬入城來見自己。

當在知軍衙門裡見到任得敬真人時,西門慶發現這個叛徒奸臣居然還是一個相貌英俊之人!

只見那任得敬莫約三十歲左右年紀,身長七尺,面如冠玉,雖不如西門慶這般貌比潘安,但也算得是一個美男子了。

果然反派都是帶着邪氣的帥哥麼?

西門慶心中嘀咕道。

“任得敬,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來見本帥!本帥正要調兵遣將攻取西安州,你如何就將人頭送到本帥面前?”

西門慶對那任得敬調侃道。

“大帥,兩軍交戰都不斬來使,何況在下誠心來投,大帥又豈會爲了在下這微不足道的人頭而損了自己的仁義之名?”

任得敬小心地迴應道。

“本帥嫉惡如仇,不慕甚麼虛名!任得敬,你這叛徒難道不是人人得而誅之麼?本帥殺了你,天下人都會拍手稱快,何損本帥名聲?

你且與我說一番道理。說得有理,本帥暫且饒你不死。說不出道理來,本帥今日就殺了你這廝祭旗!”

西門慶手按腰間的雪花鑌鐵雁翎刀,逼視着任得敬。

任得敬聽得西門慶腰間寶刀發出微鳴聲,不由得脫口讚道:“好刀!真霸主之刀也!”

西門慶雙目微閉,暗道這廝倒是會拍馬屁!其他人見了我的刀,都贊是英雄之刀,唯有這廝贊爲霸主之刀。這廝在政治上頗有幾分嗅覺啊!

“任得敬,你的時間不多了……”西門慶幽幽地說道。

任得敬急忙行禮說道:“大帥恕罪,在下實在是爲大帥的雄姿勃發所折服,一時失態……

大帥,在下是亡宋的叛將,卻非大楚的叛臣,如今在下是以夏國知州的身份來投楚國,大帥縱然不納,也不該以叛徒治罪在下呀!

何況此一時,彼一時,當年若是有大帥這等人物雄據西北,我任得敬又怎會被迫投降夏國!”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任得敬的一番話,讓西門慶頗爲受用。

再者說,任得敬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宋朝已亡,楚國已立,任得敬叛宋投夏已經是過去的老黃曆,身爲楚國樞密使的西門慶自然沒有必要替亡宋殺他出氣。

再者說,西門慶可也是擊敗了二十萬宋軍,踩着亡宋復辟黨的腦袋上位的。西門慶與心懷亡宋的那些遺臣可不是一路人,又怎會在乎任得敬叛宋之事?

再說得現實一些,任得敬若是叛夏歸楚,他卻比那些忠於宋室,心懷舊主的西軍諸將更值得西門慶信任。

“任知州,你說得有幾分道理,且寄下這顆人頭吧!你再與我說一說,當年爲何要叛宋投夏啊?”

西門慶身上的殺氣收了起來,臉上籠罩的寒霜也消失不見。

任得敬嘆道:“不敢欺瞞大帥,在下所爲,不過保境安民四字而已!

當年西軍精銳盡數被朝廷抽調到河北、河東與遼、金兩國作戰,我關西好男兒爲保衛趙氏的江山社稷流盡了身上的熱血。

可是,他們留在這西北邊境的妻兒老小,卻失去了軍隊的保護!

當西夏國國主李乾順趁着金軍南侵而進攻陝西五路時,留守的西軍被打得潰不成軍,丟下我們這些邊境州軍不管不顧。

都說我任得敬貪生怕死,可是,西安州的滿城百姓又有哪一個不怕死呢?

若是外有援軍,我任得敬當然能夠堅守西安州,做一個人人誇讚的忠臣。

可惜當時大宋都要被金軍滅亡了,哪裡會有一兵一卒來援?

我若死守西安州,只是拿滿城百姓的性命來給我的名聲殉葬!

是以,在見不到解圍的希望時,我任得敬果斷叛宋投夏,保全了一州百姓的身家性命。

而這懷德軍平夏城的守臣堅持抵抗,以身殉國,固然博得了忠臣的美名,卻是賠上了半城百姓的性命!

大帥若是不信,可派人在這平夏城裡暗中訪上一訪,看看有多少百姓受到兩國大戰的波及,破家滅門,慘不忍睹。

大帥,這就是我任得敬保境安民的道理。”

任得敬堪堪而談,並不以自己叛宋投夏爲恥。

雖然站在一邊的馬擴不以爲然,但西門慶卻聽懂了任得敬的意思。

這任得敬顯然與亡宋那些沽名釣譽的大臣走的不是一條道。

原本的歷史上,在宋朝被金軍滅亡後,河北諸州的守城官員以忠臣自居,拒不割讓土地給金國,有的甚至坐守孤城一年有餘。

這些“忠臣”固然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可是他們堅守的城池中,被挾持的百姓卻凍餓而死。到得最後,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悲慘場面。

爲了成全幾個“忠臣”的名節,城中百姓淪爲軍糧,甚至留不下一個名字!

換作你是這樣的“忠臣名將”治下的百姓,你願意用自己一家人的人血去裝點他們的功績嗎?

與之相比,反是任得敬這種不在乎個人名聲,甚至可以說他“貪生怕死”的叛徒,卻真正做到了保一方百姓平安。

聽聞當年任得敬叛宋投夏時,滿城軍民都追隨於他,並未發生內亂火併。城中百姓的心思,已然清楚明白。

“好一個保境安民的道理!任知州,我來問你,今日你冒險來見本帥,說要叛夏投楚。

莫不是因爲夏軍大敗,你自知難保西安州,又一次行你的保境安民之舉麼?”

西門慶對任得敬意味深長地問道。

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四百三十三章 童貫的平燕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九百六十六章 讓帽子再飛一會兒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關門打狗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三百二十九章 宋江拜訪李家莊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日本在閉關鎖國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習武第三百三十四章 祝家莊的俘虜待遇第九百八十一章 狡兔三窟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九百三十一章 魯智深投奔西門慶第二百四十章 梁山好漢劫法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九十二章 入東京第一千零九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門慶滄州密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第五百零八章 轟轟烈烈學外語第七百三十九章 拐走王重陽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萬里相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官人招惹不得第一百四十章 密謀攻山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八百三十七章 爲了世界和平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難分伯仲第六百零九章 各行其是第九百五十章 大官人需要替死鬼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五百九十五章 指南針與水泥第八章 大宋第一書法家西門慶第五百九十一章 地圖的重要性第八十三章 結拜兄弟第四百四十章 酒後殺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戰第五百零六章 江賊必須死第一千零四章 各懷心事第四百零五章 鄆哥兒發絕招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人渣團伙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四百五十五章 技驚全場第四十七章 陸小乙的榮幸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七百六十章 金國好駙馬第二百二十四章 任原義救黑旋風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見師尊第七百九十六章 前倨後恭第四百五十章 縱馬胡凱山第九百三十九章 郭京是個好神棍第三百八十六章 給你一份山賊職業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蘇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戰岳家莊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人有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官人名聲在外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見師尊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國使臣北歸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餑餑西門慶第三百五十章 大宋朝很盛世第七百八十三章 指點馬擴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明與黃信第二十六章 山賊送人頭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拯救完顏撒改第八百七十一章 西門慶埋下的炸彈第四百一十九章 斡離不的馬第九百五十七章 金軍北撤第二百六十一章 募兵防亂第七百九十四章 蕭大王的追擊藝術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州岳飛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一千零五章 喜從天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灑家一杖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輸給一匹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智多星的疑惑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白魚西門慶第九百八十六章 聯手破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替天行道的牟山第六百四十三章 盧彥倫的鬱悶第五百二十四章 有錢就是可以任性第七百七十九章 宋軍巡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李乾順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高夫人來訪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七十八章 酒肉店換了新主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文化武器第八百三十章 置身事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