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陽平天塹

張衛已經在陽平關等着他了。看到蘇固,先是對他的大敗,大發雷霆,跟着關切的說:“主公的意思,你的家眷留在陽平關太危險了。最好送回南鄭去,如果你有不測,主公還可以照顧你的妻兒老小。你看如何?”

蘇固心道,他孃的懷疑我,要軟禁我的家眷:“多謝主公想的周全,就請派人送回南鄭吧。”

張衛佯笑道:“主公一定會善待她們的。”蘇固氣的差點吐血。整張臉憋得有點血紅了。

張衛可能是整個漢中最有能力和見識的大將了。他不同意軟禁蘇固的家眷。但兄長張魯堅持己見,也只好服從。從葭萌關撤回來的時候,張魯曾經和他討論過投降。張衛拍案而起,表示寧可戰死,絕不屈膝。張魯爲之感動。但心裡還是被楊松所描繪的場景深深地震撼着。

張衛不以爲然,袁軍雖然勢大,要攻下陽平關天險,不是容易的事情。這個關隘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人多沒用,這絕壁險塞之上,根本就擁擠不開。張衛在張魯面前表現的很鎮定,其實心裡也是一片翻滾的波瀾。他倒不是害怕戰死,而是想着用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勝利。張衛喜歡冒險,他的心和漢中的陡峭山峰一般,充滿了不規則,不安分。兩撇八字鬍,一副小眼睛,炯炯的目光中透出冷酷和堅毅。一個喜歡冒險的人,施展的策略,肯定也是險招——

張衛看不起老朽膽小的大哥張魯。年輕時勇於進取的銳氣都到那裡去了?!看看,他給士兵裝備了什麼?爛木頭做的槍、矛,生了鏽的大刀。還有兩片麻袋,製成的鎧甲。這樣的軍隊能夠打仗嗎?出了事之後,不思穩定軍心,第一想到的,竟然是投降。天啊!這樣的情況,要想打贏太難了。自己都沒信心嗎?張魯說的袁軍兵多將廣是事實。張衛承認,要是硬拼肯定沒戲,可是誰會蠢到去跟虎狼之師硬拼。我們完全可以依託地形,打一場漂亮的以少勝多。別的例子不說,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不就多次在陽平關下敗給蜀帝公孫述嗎?劉秀的首席名將岑彭還因此而戰死。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張衛的結論是,袁熙、郭嘉、文丑張郃之流,比之岑彭、吳漢差得遠了。想破陽平關,難比登天。他想的不錯,卻忘了一件事,那公孫述可不是張魯能比的!!

張衛即到,自然奪取蘇固兵權,並且連夜組織大軍,順着地勢搭建營寨五座。這些營寨全都依山傍林。矗立於峰巒之間,士兵們從上向下看,有種傾斜感。營寨向陽平關左右伸出的兩隻龐大翅膀,三位一體的封擋住了,袁軍的所有進軍路線。袁兵戰士需要仰頭才能看得到。張衛又上奏張魯,請求調回楊昂,只留下楊柏一人應付劉璋。

第二天一早營寨雛形基本完備,雖然設施不全,要抵禦袁軍從下至上,趨於劣勢的進攻,綽綽有餘了。

于禁、張郃第二天再來關下,情景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了。張郃大爲詫異,蘇固劫營新敗,狼狽逃竄。回到營寨裡還有這番心思。

于禁突然戟指城頭道:“那是什麼人?”張郃見一員大將,威風凜凜,手按劍柄,卓立城頭。身形高大,器宇軒昂,臉上帶着不屑一顧的冷笑。搖了搖頭。

稽顙忙從身後上來:“此乃張魯的兄弟,張衛。這人不好對付?”

于禁沉思一下道:“我去引他下關決戰。稽顙引一萬兵馬,繞到關隘側翼,待他出戰便殺出來,可以生擒此人。”“遵命。”稽顙拱手而去。

于禁便到城下叫陣:“城頭上可是張魯的兄弟張衛將軍?”張衛一看,知道不是于禁便是張郃,低頭河道;“你是姓張,還是姓於。”

“在下於禁。”

張衛冷笑道:“這陽平關,你們攻不下來,還是趁早回去吧。”于禁笑道:“久聞將軍武藝高強,敢不敢下關同我一戰。”

張衛板着臉:“誰要和你單打獨鬥,實話告訴你,老子就沒打算出戰。有本事你們就攻城。若是攻不下城池,用不了兩個月,你等糧食吃完了,還是要滾蛋。不如現在走了乾淨。”張衛這話,說給袁軍聽,同時也說給漢中兵聽。

于禁的心在胸腔裡猛然一跳,差點衝破肋骨。壞了,張衛不上當。

眼下的陽平關——于禁環視四周,覺得沒有把握,拱了拱手道:“今天和張將軍就算是認識了。咱們先禮後兵,招呼已經打了,張將軍明日還不投降,於某就不客氣了。告辭。”于禁右手揚起,打了一個手勢,袁軍陣營登時號角聲起。前排的帶甲櫓盾兵發出“譁”潮水涌動般的整齊一聲,蹲踞下去。後面的幾十排弩手,彎弓搭箭,凝目而視,蓄勢待發。城下立即形成種使人透不過氣來的濃重戰雲。

張衛大爲緊張,悍勇熱血衝入頭頂,髮根豎起,大聲傳令:“迎戰。”

袁軍中號角聲再起,傳令兵紅旗招展,後隊步兵,突然向兩翼伸展五十步,在中間擴出一條人牆巷道。重新結成兩個方陣。

前隊步兵,卻在紅旗變幻之下,一起後轉,列成每排十人的長隊,沿着後隊步兵鑄成的人牆,整齊的向後跑去,變成殿後部隊,停止結陣。弩箭機發石機和雲梯也隨之後撤。

前後軍顛倒過來,前軍忽然左右縫合,刀矛齊出,吶喊聲威。張衛在城頭上一陣頭皮發麻。如此氣勢,實在攝人。

位於袁軍陣地兩翼的騎兵,突然開始後撤,剩下中間清一色的步兵弓箭兵。張衛驚道:“這是怎麼回事?”騎兵撤走之後,剩下的步兵,才一排排的轉過身子,步伐整齊的跑動着後撤。

原來於禁下達的是撤退命令。連撤退都能保持如此高昂的士氣和如此緊密連貫的陣型。既能有效防禦偷襲,又可以隨時的把後撤變爲進攻陣型。袁軍果然是虎狼之師。張衛覺得,自己連一絲追殺機會也沒有。

于禁在關下襬出這種陣勢,一方面害怕張衛派兵追殺,另一方面想嚇唬嚇唬他。于禁在陽平關下,轉了一圈,就知道無法攻破。果斷的感到,應該撤回來,從長計議。張郃同他的想法差不多,要攻打陽平關,必須有個萬全之策。不然白死人,一點成果也看不到。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按兵不動,稟報主公。得到的回覆是,原地待命,嚴加防禦。

張衛及時趕回來了,出乎我的意料。事情複雜了。我和郭嘉一路上也看飽了危峰兀立、高山深澗、重巒疊嶂。對於于禁和張郃報告的兇險,絲毫也不懷疑。一面命兩人待命,一面快馬加鞭的趕來關下。

大隊人馬兩天後趕到,路上順便解決了氐人的威脅。派張南、辛毗將兵十萬,把武都、陰平境內的氐人西遷至扶風、天水一線。免得日後再來掣肘。

聽了張郃于禁的回報,我和郭嘉覺得有必要去陽平關下看看地形。午時剛過,帶着張郃文丑、于禁、高覽、周倉、張繡、張燕等來到陽平關下。

一座座缺少植被的,從上到下裂開的犬牙般尖利的山峰,舉目望去,都是巨大的石壁高聳入雲,目光所及全是黑色的岩石。空氣是冰冷的,在山谷間瀰漫着。蒼鷹和禿鷲展開雙翼滑翔,落在山峰尖尖上,變成個小黑點。

冰冷孤寂的山麓上,散落着幾株突兀森鬱的松柏。它們不怕高把根紮在危巖的縫隙中,身子扭的像盤龍柱子。這就更加增添了大山的詭異和死氣。

陽平關東臨險峻谷溝,西北兩面連峰接崖,根本看不到邊際,山與山之間底凹處,如同橋,連接着兩側的峰巒。而南面是羊腸盤山道,數裡有餘。根本無法展開兵力。張衛在關兩側的陽平山上處處設防,修築堡壘,把一切可以突破的關口都堵死了。

于禁指着連綿起伏,陡峭險峻的陽平山不禁嘆道:“如此險峻,若不用計,只怕無法取勝。”

張繡道;“我軍勝在人多勢衆,而這也正是缺點。人多吃的就多,糧食不夠用。陽平關不好攻,還不如攻打陽平山兩翼的營寨。”

郭嘉不說話。張繡又道:“丞相給我三萬兵,明日攻打左側營寨試試看,總不能坐以待斃。”周倉憨笑道:“不如南北夾攻,我引一路軍攻打右側。”

郭嘉還是沉默,望着峰巒溝壑發呆。

“回去再說。”一帶馬繮,我轉身離去。心裡想着,怎麼老天還不下大霧呢?

回到大營,我趁着沒人的時候,試探郭嘉:“是不是讓張繡和周倉,先去攻打一下試試。”郭嘉道:“眼下的辦法,只有繞到陽平關側翼的定軍山,從後面打一下,纔有勝算。”我心想,這倒是和曹操的想法不謀而合。

“奉孝已經有了計策?”

郭嘉道:“讓張繡和周倉去攻寨,要保存實力,不能硬來,受挫了就回來。每天攻打兩到三次,連續十天。讓敵人鬆懈。而後——”他看了看我笑道:“而後撤走。引敵軍主力來追,我軍於半路劫殺。另外派張燕帥一路軍繞過陽平前往定軍山紮下營寨,威脅陽平和南鄭,張魯一定會調動兵力顧此失彼。我軍有機可乘了。”

郭嘉這條計策和曹操差不多。只是比曹操想的更加周到完備。不過此刻還不是時候。我點了點頭:“在等等——”郭嘉道:“等什麼?”

“等到我軍糧食吃完的時候?”

欣喜的站起來,郭嘉道:“這樣也好,張衛更加深信不疑的來追趕了。”這一等就是三十天。九月中,深秋,露冷。

寒霜佈滿城頭,冷風呼嘯穿梭在羣蜂之間。萬物枯萎,生氣盡絕。夜晚的霧氣越來越濃重,這一夜重的連秋風都拖不動了。

所有的大將都失去了耐心,請戰的人,絡繹不絕。

“是時候了。”我召集衆將開會。郭嘉都有些沉不住氣了;“主公打算怎麼辦?”我笑道:“就按你說的做,誘敵偷襲。”郭嘉道:“我已經看過天象,明天應該有場大霧。不便行軍。”我笑道:“就是這場大霧纔好呢。我們可以換上漢中兵的衣服——”郭嘉恍然:“妙哉。”

我將佯裝撤退的計策,跟衆將說了一遍。郭嘉吩咐田銀、蘇伯、蔡陽在前方二十里外的雞鳴谷中埋伏下一萬人馬。“我軍撤走,敵兵必來追趕,雞鳴穀道路狹窄,大霧中無法前行。敵兵必定在那裡紮營。你三人趁勢殺出,務必全殲。”

又讓張燕、廖化、周倉、程銀率軍三萬,穿着漢中兵衣服,打着張魯旗幟。趁着大霧繞路攻打右側楊昂駐守的營寨。我記得,三國演義上說過,最後壞事的,就是這個楊昂。不找他找誰。

分派完畢,第二天,霧色漸淡。袁軍停止攻城。午後,故意揚起號角,鼓譟着拔營撤軍。都說是糧食吃盡了,不得不走。早有軍中細作,報入城中。楊昂的營寨,離袁兵最近。一看袁兵倉皇撤退,尋思着是立功的好機會。便整頓兵馬,在寨中觀察,等待時機,前去追殺。張燕和廖化等早就率領一軍潛伏在溝壑中,等着夜晚霧色濃重,繞到右側攻寨。

黃昏時分,霧色漸濃,楊昂,見袁兵主力已經撤走,後面的全是武器糧食輜重,心生貪念。集合了五寨兵馬前往追趕。想要搶劫。

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36章 重修內政第7章 陽平天塹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8章 歷史車輪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8章 霧夜偷襲第17章 伏兵四起11第11章 西涼勁旅第24章 無力迴天第24章 草原爭鋒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15章 虎豹騎兵第18章 美酒飄香第3章 烏桓騎兵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6章 巧施妙計第29章 偷襲江陽第44章 渡過難關第33章 單槍匹馬第13章 曹軍反撲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28章 歷史車輪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8章 諸葛出山第8章 霧夜偷襲第11章 街頭逞威第29章 兩雄單挑第24章 螳螂捕蟬第39章 攻防血戰第38章 火力集中第1章 臨危受命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40章 孫策之子第5章 生擒竇茂第9章 鯨吞漢中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52章 西涼鐵騎第50章 特種部隊第19章 激將大法第22章 劉備做大第40章 官渡之敗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36章 蓋世神卜第32章 曹軍潰敗第2章 困守淮南第11章 廢長立幼第33章 首戰告捷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5章 屯田修渠第6章 初露鋒芒第34章 陰謀敗露第15章 虎豹騎兵第29章 張飛關羽第17章 又一隻狼第6章 彈琴說愛第38章 火力集中第13章 險象環生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0章 義氣深重第4章 高朋滿座第16章 事出突然第39章 美人徐瑩第16章 父子生隙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25章 日夜奮戰第1章 笑裡藏刀第28章 航空母艦第22章 弩車威力第9章 追殺百里第53章 軍事改革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24章 無力迴天第10章 猶豫不決第8章 淮南多才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25章 過渡章節第6章 初露鋒芒第9章 鯨吞漢中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22章 劉備做大第25章 日夜奮戰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39章 獻帝守城第41章 兵逼吳郡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3章 黃巾四起第25章 外交政策第8章 舅甥之爭第48章 叔侄之情第17章 相思疾病第34章 三分之一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