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武器和設備

不過,在努克看到了盛京的時候,努克就已經不爲先前路上的問題擔心了,現在呈現在他面前的盛京,可以說和之前的盛京有着天壤之別。

通過了這快半年的發展,此時的盛京已經成爲了東北的一個經濟,軍事,政治中心。商業部大力推行的商業政策,爲東北,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

大量的新式工廠在商業部的支持下建立了起來,其中不但有東北軍政府主導建立的一系列洋務工廠,更有原本的那些民間資本投資建立的工廠,這些工廠大多都建立在盛京的郊外,而盛京城內,就作爲了一個生活區域,以及商業中心。從東北各地,甚至越過清軍封鎖線的關內而趕來的商人們,把盛京城呈現出一副繁華的景象。

而那些大量的新式工廠不但爲東北各地提供了大量便宜使用的產品,而且還通過了關內的商人,輻射到關內的直隸,山西等地,甚至是江南一帶。同樣的,這些工廠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現在的東北中,土地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在工廠上班,同樣可以獲得不菲的酬勞,養活家人,完全不成問題。

由於工廠的快速集中建立,甚至導致了一些工廠招不到工人的問題。因爲現在的東北軍政府採取的擴荒分地措施,大部分的農民家中都有了一份土地,而由於中國人的一向來的對於土地的依賴性,讓他們離開土地走向工廠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好在,從關內來到的無地農民比較多,一些人剛來到的人也願意到工廠工作。加上東北軍在朝鮮採取的掠奪人口的措施,在導致朝鮮北部人口大量下降的同時,也爲東北的荒地上增加了不少的主人,而他們就是朝鮮人。同樣的,也有部分的朝鮮人進到了工廠。

雖然目前的東北人口問題依舊嚴峻,但是依舊初步得到了解決,並在不斷的完善中。

所以,通過了種種措施,盛京纔在短短的半年內從一個傳統的城市發展成爲一個具有初步工業城市的雛形。

而當努克看到這個城市的時候,心中的擔憂放下的同時,也對陳冬生這個人更加感興趣起來,因爲他已經瞭解到,這個城市在短短的半年內發展成爲這樣,完全可以說是陳冬生一個人的功勞。

對於傳奇般的人物,努克總有着非常的好奇心。

=====================

“軍座!冬生!”當韓章一回到盛京,就先到了陳冬生的府邸,當看到陳冬生的時候,看上去已經老了許多的韓章,表情有點不太自然。

“乾爹,你終於回來了,路上可好!”陳冬生也是有點激動,不單單爲了那隨同韓章回來的武器設備,還帶有着對韓章的關心。

現在的陳冬生已經越來越融入到這個世界中來了,一開始的時候,陳冬生就像在玩一個單機遊戲,即使是面對強大的敵人的時候,也沒有這樣失態過,但是現在,陳冬生已經把自己融入了這個世界中,開始爲這個世界裡面的變化所高興,擔心。

而韓章,這個在陳冬生剛剛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給予了陳冬生很大幫助的人,在陳冬生的心裡,對於韓章一直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像是朋友,也像的朋友,雖然隨着東北軍的強大,崛起,而變的有些變質了,但是現在,陳冬生卻找回了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對於韓章的感覺。

“恩,回來了。”

而後,韓章就和陳冬生獨自兩人進了書房,因爲這個時候,感情只能表現一時,現在的陳冬生更想知道的是,韓章這次的出行,帶給自己的能有什麼。而韓章也有着許多的東西需要回報。

陳冬生的書房裡。

說過貼己話後的韓章已經恢復了他的嚴肅神情,正色道:“軍座,我這次帶回來了價值約八百萬兩白銀的武器和設備。一共有毛瑟步槍兩萬五千支和相配的每支步槍一百發子彈,(此毛瑟步槍在毛瑟公司在1871式的基礎上改進型號,增加了彈倉供彈以及發射無煙火yao槍彈的新式毛瑟步槍,型號依舊爲1871式,而此前的東北軍從淮軍手中搶來的毛瑟步槍多爲舊式1871式毛瑟。),另外還有十門克虜伯公司的野戰火炮以及相配的彈藥。另外還有一些工業設備,其中有我們需要的成套的毛瑟步槍製造設備。這些設備雖然是舊的,但是還是可以用的。我們已經支付了我帶去的前期款項四百萬兩銀子。剩下的,將在交貨之後在我們東北交付剩餘款項。”說到這裡,韓章看着陳冬生的臉色。

發現陳冬生的臉色已經變得有些泛紅,的確,現在的陳冬生已經有興奮的感覺,一年多來,吉林製造局加班加點,花費了銀子無數也才只造出了幾萬條槍,而且都還是老式的步槍。花費的銀子已經是上千萬,而這一次,韓章帶回來的毛瑟步槍不單單是價錢的問題,更爲重要的是,現在的東北軍面臨的巨大壓力,急需槍支彈藥,只要有了這批彈藥的支持,馬上就可以讓新組建的第五師成軍,這樣的話,錦州一線的第一師就能得到增援,將極大的緩解第一師和騎兵師的壓力。

而更重要的是,這是設備的到來,東北就有可能建立起初步的工業體系,而不是目前的那些看上去繁華,但對於軍隊的裝備一點用處也沒有的輕工民生工業。要想支撐軍隊的裝備消耗,沒有一個系統化的重工業體系是絕對沒有可能的。單靠外購的話,也只能維持一時,長時間下去是絕對不可能的,不說有沒有那麼多的錢,單單是戰爭爆發的時候,人家到時候不賣了怎麼辦?

而如果有了自己的軍工體系的話,受制他人的機會就會少很多,這也是爲什麼陳冬生一再強調軍工體系的重要性的原因。何況,這東北,有着大量的煤炭,鋼鐵以及其他的金屬資源,對於發展重工業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雖然陳冬生並不清楚東北到底那裡有這些資源,但是以前的他確實知道,東北從建國前就一直成爲了中國的重工業最集中的地區。而現在如果不在東北利用這些有效資源的話,連陳冬生都不能原諒自己。

“軍座,軍座……”看到已經陷入到幻想當中陳冬生完全聽不到自己說話,韓章不由得再次提高聲音叫了起來:“軍座。”

“哦,剛纔想事情,恩,還有那方面的事!”陳冬生顯然是太過於興奮了,以至於在韓章的面前流露出了那種很久以前纔會有的表情。

“我在上海的時候,已經聯絡上了德國大使克林德,和他交談了一次,我按照你當初給我的說法和他說了一下,並把你的把個計劃書也給他看了,而他表示對我們東北很感興趣,而且這次還派了他的一個代表來東北和您舉行詳細的會談,對了,那的代表就是賣給我們武器的德國商人:努克。”剛說完的歐陽天就聽的陳冬生說道。

“那就快點就那個努克的德國人來見我。”現在的陳冬生已經有點意外了,之前的韓章並沒有在電報上說明他已經和德國大使聯絡上了,而陳冬生也沒有想到韓章會和德國大使接觸上,這實在是太意外了。

現在的陳冬生已經開始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解釋:關於槍支成本問題,不完全資料顯示,清末時期國內槍支造價17兩,外國的約爲11兩,加上運費和其他,估計在15兩以下,但在本書前面部分中,有所誇大。後文中吉林製造局所造的槍支成本包含了高價購買鋼材等原料的費用,以及爲了提高產量所花費的大量銀子,一支槍支摺合的話約爲100兩銀子左右。而這次的購買的槍支價格將高出市價很多,具體原因各位可以自己想想,所以購買武器槍支花費巨大。另外,本書中的吉林製造局的生產能力有所誇大,事實上,連江南製造局在這個時期的年生產槍支也就幾千支左右,後文中將不對這個時期的生產能力是否過高而解釋。附:百度百科資料,到20世紀末,江南製造總局一年可以製造子彈9萬發,地雷200枚,槍支2000支)

第89章 夜戰——炮擊第62章 滿清投降第13章 烏龍之戰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0章 調情受苦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63章 清帝退位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8章 中日之戰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68章 危機四伏第38章 中日之戰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4章 認父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64章 籌備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94章 確定戰略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33章 朝鮮第38章 中日之戰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14章 滿清新軍第34章 抵達吉林第8章 俄軍援軍第21章 埋伏第22章 壓俄製日第19章 出擊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34章 抵達吉林第86章 朝鮮行省第37章 政治中心第14章 夜戰第14章 夜戰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63章 成婚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64章 籌備第1章 被包圍第1章 成了土匪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3章 三河鎮第1章 成了土匪第11章 長春之戰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4章 包圍第19章 熊本師團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16章 金泉第60章 戰後第6章 出發第7章 汝南之戰第67章 稱王通電第62章 滿清投降第15章 繼續前進第40章 西狩第15章 科舉選撥第4章 “秋風計劃”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25章 電報談判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15章 土匪進城第42章 南下第28章 錢這東西第23章 沈家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7章 危機第16章 賣身爲奴第68章 危機四伏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4章 “秋風計劃”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23章 沈家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74章 當今之勢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4章 援軍之戰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26章 亂起第14章 夜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43章 立儲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13章 舊時代逝第15章 繼續前進第79章 賣國-救國第48章 俄國革命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81章 俄國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