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

關於對各大軍區的設立,陳冬生想的很簡單,完全是參照以前共和國的大體規劃。至於各個軍區的軍力部署。在目前來說,很大一方面都是按照現在各個部隊的所在地進行部署的,並沒有特地的安排在裡面。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不會對帝國的國防系統造成很大的妨礙,首先說華南,南部,西南這三個軍區,這三個軍區中,由於地處帝國南部,加上部隊地區是沿海地區。基本上註定了不會發生很大規模的陸地戰爭。如果非要說有,也就是西南地區的靠近南亞,東南亞邊境地區,不過,這兩個地區即使才只有兩個軍,不過,這兩個軍中,一個是第一軍,另外一個就是第二軍。可以說,這兩個軍是帝國的王牌軍團。他們的戰鬥力比起那些新編成的新軍,要強大的多,甚至可以做到以一敵二的地步。這樣一來,也就可以確保帝國在南部的按照,因爲在東南亞,南亞地區,還有着法國的越南軍團,英國在印度的軍團。這對於帝國來說都是威脅。

另外,就是東北軍區。東北地區對於帝國來說,他的重要性比其他的任何一個地區都要重要,甚至,比帝國首都,北京所在的直隸地區都要重要,因爲可以說,帝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業都集中在東北地區。而這東北地區在朝鮮對面,是帝國的敵人日本,而在北部,就是俄國,就算說帝國目前和俄國因爲各種交易,使得了關係處於一個比較緩和的地步。但是,在陳冬生的腦海裡面,這俄國始終都是帝國的敵人,俄國對帝國的威脅甚至比日本對於帝國的威脅要大的多。

帝國北方領土當中,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邊境是和俄國接壤,這也就說明了。萬一兩國發生戰爭,那麼,兩國在這長達上萬公里的邊境線上地任何一點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役。所以,帝國把新編成的軍團基本上都集中到了北方地區。

東北軍區的第四軍,第九軍。第十軍。直隸軍區的第七軍,第八軍,北方軍區地第五軍,第十一軍。一共有七個軍。超過二十五個師地部隊部署在帝國北方。

以上的帝國關於對軍隊的部署中,很大一方面都是按照目前的帝國對於潛在敵人地安排。而潛在敵人不多。只有幾個而已。分別是俄國,日本,英國,法國。但是這幾個敵人中,除去日本這個可以實在沒有能力的敵人外,其他地三個全都是實力強勁地國家。俄國的陸軍。英國的海軍。這都是對於帝國來說有着極大的威脅。而法國的陸軍和海軍都還處於一個比較差勁的階段。海軍就不用說了,陸軍的還也因爲海途過於遙遠而無法大規模向亞洲派遣兵力。

總的來說,對於帝國最大威脅地就是英國地海軍。俄國的陸軍。

帝國地軍事安排中。並沒有包括帝國前期也一向來用足作戰部隊的地方警備隊。按照陳冬生的想法,這些地方警備隊缺乏足夠的武器。以及足夠的訓練。已經完全不適合用來作戰,只能用來維護地方而已。

所以,帝國把地方警備隊分解掉了,在地方警備對當中,挑選了一些素質較好的,組成地方警備隊。而剩下的則是組成各個地方的帝國警察。同時,把地方警備隊同樣的也納入軍事統帥部的領導範圍,他們的主要任何還是維護地方治安,打擊一些小規模的叛亂,土匪等。警察的話,就是直接歸入國務院的新成立的警察部領導,並不作爲軍事統帥部的管轄。

以上這些條列,當帝國頒佈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說話,因爲,帝國對於軍事安排,其他二年,包括國務院的都不能說什麼。但是,接下來頒佈的一系列的條令,就讓普通民衆足夠震驚了。

帝國國務院第一號命令。帝國所屬範圍內的領土權全部歸屬帝國所有,任何人,任何集體不得擁有土地權利。而帝國將會按照目前各人所有用的土地發給土地使用權,限期五十年,到期後,必須根據帝國土地法令重新申請使用權。

以上這一條,就是大名頂頂的收土地國有。而下面,還有一些附屬條列

各人必須在限定日期內給自己原有的土地申請土地使用權,同時限定每人擁有的土地不得超過一百畝。原有的超出部分,必須轉讓他人。同時規定,一旦確定土地使用權後,每次轉讓使用權將按照地價的增長不同,徵收不同數額的交易費。

同時,帝國將向無地農民免費分發土地的使用權。同時,無地農民向地主租種的土地租,不得佔據一年總收入的四層,不得超過帝國對於土地徵收的稅兩倍。最後一句就比較有意思了,各地的執行監管將有各地部隊,各地警備隊聯合監管。

以上就是帝國對於土地政策的基本策略,因爲在帝國的衆多高層想了N多辦法後,還是沒有辦法徹底解決這一難題。而陳冬生想了多遍以後,也是感覺到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後來乾脆,搬出了土地國有的這一套。

事實上,這一法令基本上對於那些中小地主基本沒有什麼左右,因爲,那些中小地主雖然也有一些土地,但是,也不回說有很大的數量,帝國的土地法令中規定的一百畝上限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多大的影響。而帝國的土地法令的真正目的的對於那些擁有數千畝,甚至上萬畝田地的那些大地主。這也正式爲什麼帝國在土地法令當中的最後面會加上一條,又各地部隊,警備隊監管。爲的就是防備這些擁有兩土地的家族。地主的不臣之心。

當各地的數十萬已經沒有仗的的帝國士兵們,現在都已經變成了土匪,真正的土匪。因爲在帝國軍事統帥部的命令當中,這一次地行動,將會給與參加行動的部隊一定的獎勵,而這些獎勵很豐厚,比方說,優先裝備帝國的秘密武器。馬克機槍,大量的重炮,以及多數地武器彈藥有限補給。以上地這些都是用來吸引部隊指揮官的。沒有那一個指揮管會願意讓自己手下的部隊的武器裝備比比地部隊差。而還有專門針對士兵的獎勵。很簡單,在行動中,如果遇到一些意圖謀反地大世家。地主。中,繳獲所得,也就是說炒家得到地什麼東西,其中的百分之九十要上交帝國外。剩下的百分之十將會留給下面的部隊,作爲士兵的專門津貼而發放。

利益。永遠是最爲有效的武器。而陳冬生正是經常把這一武器用在他的部隊身上,從清雅山時代的高額戰場獎勵,到東北軍時代地分土地,高額軍銜津貼,到現在地特別津貼。可以說,陳冬生對於他的部隊士兵一向來都很大方。

因爲陳冬生知道,他地最大依靠不是那些什麼自己的威望,或者說是帝國民衆的支持。(帝國民衆幾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對陳冬生各人沒有什麼好感。)他陳冬生的最大依仗就是近百萬的帝國士兵。他們纔是陳冬生的依靠,帝國的支柱。

從以前到現在。這樣的情況一直都沒有改變。陳冬生現在也不期望說,帝國的普通民衆有多麼的支持擁護自己。這個是需要時間來慢慢改變。現在陳冬生需要做的就是,保證軍隊對他的忠誠,保證軍隊的戰鬥力。這就已經足夠。

當數十萬的大軍在帝國各地開始執行帝國最新土地法令的時候。也就表明了,又一場腥風血雨在帝國展開。

從前年的東北軍時代的針對各大地主,世家,前滿清貴族的大掃蕩,到去年的對直隸,北京,山東等地的清洗。再到今年年初的土地法令。枉死在帝國軍,軍情局手中的無辜民衆絕對超過了一百萬。事實上,具體的數目已經無法計算。

陳冬生對此,有時候也會感覺到自己很冷血,這從下面的各個官員面對自己的時候就可以看的出來,那些跟着自己久些的下屬還好一點,而那些剛剛進入帝國高層,或者說第一次見到陳冬生的人,幾乎都是心懷恐懼。陳冬生甚至見過一個財政部的官員在向自己回報事情的時候,竟然被自己嚇的尿褲子。也許,自己這些年來,做的事情太過?陳冬生有時候會這麼想。

但是,陳冬生從來都不後悔,因爲他的,只有鐵和血,才能給帝國,給自己開闢出一條沒有任何阻礙的道路來。

帝國的土地法令從一開始實施到結束,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而這中間的一年多時間裡面,各個的帝國軍和地方警備隊出動了千人以上的大規模行動就已經超過了五百多次,平均每天有一個地方的地主或者世家發生暴亂。

而最爲嚴重的一次就是,在湖南地區,湖南,這個曾經涌出了無數英傑人物的省,在這一次對抗帝國的土地法令的鬥爭中,同樣的表現出了他們的頑強,整整超過了半個省的地區發動了暴亂。在帝國剛剛頒佈土地法令的時候,就已經有幾個地主暴亂,然後就是一個縣,幾個縣,然後就是市,而三個月後,竟然組織起了一支人數高達八萬人的叛軍,名爲“湘土護衛軍”

那一次的暴亂的影響可以說很深刻,就連其他國家都在大力的報道,說是:“這是遠東人民爲了自由而戰鬥可惜的是,這一次中國歷史上近代規模僅僅比天平天國小的平民暴亂,只維持了短短的四個

當帝國高層接到了這湖南發生的暴亂的時候,南方軍區,江南軍區,西南軍區三個軍區聯合派出了三個師的部隊,從三面包圍進攻。那些只是拿着砍刀,長矛,和部分槍支的叛軍在面對已經裝備到牙齒的帝國軍的時候。連表面上的頑強抵抗都沒有做出。

只是爆發了一些小規模的戰鬥,然後就是土崩瓦解。而帝國軍用在平亂的一個月時間裡。幾乎都是用在趕路上。

隨後,陳冬生黑着臉,下達了帝國開國以來的第一個大規模處決令。那些參與叛亂的首領,特別是那些地主,世家們,幾乎全部被滅門。沒有一個例外,而那些無辜,或者說無知的參與叛亂地普通人。也都全部被壓向帝國北方。進入那些礦山,鐵路修築工地當中。

這一次的叛亂後,湖南的所有地主,世家,幾乎被連根拔起。什麼都沒有剩下。而後。帝國把湖南重新的整理清洗過後。就把那些土地全部分發給無敵農民。

有了湖南的經驗,其他省市地地主,世家都學聰明瞭,一夜之間。幾乎所有地叛亂都停息了下來,而帝國的土地法令也可以說真正的開展。

而那些失去了他們最爲看重的土地地世家。大地主們。拿着帝國補貼的錢,在帝國地有意引導下,相當一部分投入到了帝國大力推廣地工業當中來。

這也就使得了帝國的工業,或者說經濟活動第一次,大規模的開展。短短的兩年時間,也就是一八八八到到一八九零年,帝國的民間工業資本增長了三十倍。他們生產的範圍除了重工業意外,幾乎包括了所有種類。其中。最爲出名的就是江南世家,孫家。孫家。這個可以說的江南傳統地世家,擁有大量地土地,以及其他的商鋪,還有銀號,當鋪,等等,幾乎囊括了杭州,揚州周邊地茶葉,銀號,當鋪,等營生。而在帝國成立以後,孫家就已經開始接觸帝國政府。

雖然取得了帝國科學院對於水泥,燈泡,等高技術產品的技術支持,而孫家出資,帝國出技術,分別佔據股份的模式下,創辦了江南集團。涉及了內河航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以及其他民生輕工業。剛註冊資本爲兩億華元,而僅僅在半年後,資產就已經增加到了五億華元,一舉成爲江南地區最大的民間集團企業。同時,也爲帝國創造了直接稅收高達一億華元。

出去孫家的江南集團外,還有其他的一些集團,京城的,華清集團,山東的吉運集團。廣州的大中華集團。以上的這幾家可以說是目前帝國中規模諸位龐大的集團,每一個集團的資產都超過了一億華元。

同時,這些集團涉及的也只是輕工業方面,對於重工業,民間資本還沒有這個能力來主持。因爲,重工業耗資太大,而且需要先進的技術,而這技術是需要帝國向外國引進,這也就註定了民間資本沒有這個能力和機會來涉足重工業。

其實,還有很大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重工業是帝國的根本,絕對不能夠讓其他國家或者集團涉足。

即使沒有這些政治上的原因,重工業也不是這些民間資本能夠辦起來的。比方說東北礦山集團,下屬擁有大小一百多個礦山,但是,真正能夠有資金開發的也不到五十個,而爲了開發這五十個礦山,東北礦山集團前後投入了超過三千萬兩銀子,也就是約六億華元。這些錢,並不是說東北礦山集團自己全部拿出來,而是帝國銀行通過貸款,帝國財政部的支持,才能夠支撐的起來。這還只是東北礦山集團的,另外的東北鋼鐵集團,盛京的幾個兵工廠,那就更加不用說了。當初的帝國在東北的時候,可是傾全東北的力量,才弄起來的。其中的單單資本已經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試問,帝國目前最大的民間集團江南集團的資本也才五億華元,在沒有帝國的強力支持下,怎麼能夠涉足這些重工業。

當然,民間資本沒有辦法涉足重工業也只是開始的時候罷了,在以後,當帝國的民間資本增長到一到的程度的時候,對於鋼鐵等重工業也有可能涉足。

說到帝國的重工業,就有一點很重要的事項,必須要提到。那就是帝國的鐵路,和礦山,以及大量的基礎工程的開發。

它們的統稱就是“帝國大開發計劃”

在帝國拋出這個計劃以後,就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甚至,一度讓德國,俄國,等國家和帝國確定了正式的外交關係和展開了各方面的合作。讓英法爲主力的遠東干涉艦隊從上海撤到香港,再從香港撤到新加坡。利益,永遠是最有效的武器。

但是,這些合作也只是表面上,真正的大規模合作都還沒有確定,除了給德國的一條北京到盛京的鐵路線以爲。

當帝國在過年後,也就是剛剛拋出土地法令的時間裡,帝國外交部就已經邀請世界上各個國家前來北京商討“帝國大開發計劃”的內容。

而那些得到邀請的國家,幾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強力國家,當然,日本除外。因爲日本已經連世界末流國家都算不上了。

一八八八年的四月,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外交部長,甚至是政府頭腦齊聚北京。這中間,包括了美國的國務卿,法國的副總理,德國外交部長,英國副首相和外交大臣,俄國的外交大臣,意大利首相,等等。而一些報紙報道:“這絕對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爲龐大的聚會,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五個國家的高層代表齊聚北京。商談各種事務。”

當然,雖然參與國很多,但是真正有歷史分割蛋糕的國家不會很多,基本上就是德國,英國,法國,美國,俄國,等其他的中小國家或者會有一些小利益,但是絕對拿不了大頭。因爲,這一次的蛋糕分割完全是靠着國家力量來爭奪。而不是說單純的資金,技術。

在第一次召開的集體大會當中,在新落成的帝國國務院大廈當中的主會會議大廳裡。陳冬生對着衆多的國家代表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爲了能夠順利而有效的和各國展開有關於對帝國開發的項目。成立一個聯合組織。

名字就是:“聯合國”

而各國對於這個聯合國基本沒有什麼概念,因爲在以往是世界歷史當中,還沒有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國際聯合組織。而更加重要的是,基本每個人都知道,只有加入到了這個聯合國,纔有機會說和中國展開關於大開發項目的合作。

所以,各國基本都是沒有意見的都選擇了加入,並選出了包括,中華帝國,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意大利,在內的六個國家作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其中的意大利能夠進入完全是運氣,因爲在確定了六個國家以後,陳冬生腦袋一熱,冒出,如果日後常任理事國對各種事務投票的時候,出現三比三怎麼辦?於是,就提議,把意大利也拉進來。

當然,目前的這個聯合國基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重要的還是帝國的那一份“帝國大開發計劃”

第55章 兩個計劃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0章 調情受苦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32章 戰前準備第81章 俄國插手第54章 親臨前線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60章 戰後第28章 錢這東西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72章 法律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27章 賣身第7章 我發財了第19章 熊本師團第41章 東北地主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20章 調情受苦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30章 裝甲部隊第16章 賣身爲奴第26章 初步決定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37章 政治中心第29章 吉林第56章 戰局有變第40章 騎兵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58章 炮兵第3章 三河鎮第10章 琴聲第64章 籌備第25章 風滿樓第60章 戰後第14章 滿清新軍第31章 秋易白第22章 錢這東西第7章 危機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44章 郭雪第14章 夜戰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2章 清軍騎兵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43章 戰初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86章 朝鮮行省第1章 建國登基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41章 別無選擇第56章 戰局有變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6章 金泉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25章 電報談判第41章 別無選擇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2章 清軍騎兵第68章 危機四伏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67章 稱王通電第32章 呼聲第37章 協議=利益第16章 賣身爲奴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5章 進攻兩江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45章 躲避尷尬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12章 盛京援軍第60章 戰後第22章 大戰第45章 西逃第45章 西逃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72章 法律第1章 第一戰第8章 戰還是退第55章 兩個計劃第51章 絕境中第44章 郭雪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41章 東北地主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1章 合擊第87章 仁川之戰第37章 協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