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

德國,柏林。

段尚文手中夾着支雪茄,站立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柏林城區。不時的深吸一口那香濃的雪茄。

自從去年段尚文遵照了陳冬生的命令率團一路經過上海,在和當時在上海的德國公使克林德商談過後,就帶着二十多人的代表團乘船往歐洲而去。

並且一路上還隱瞞着身份,當段尚文的率領的代表團在法國登陸後,在法國境內遊歷,並以商人的身份參觀了不少地方,而法國人對於段尚文隨團攜帶的數量衆多的資金也是非常的感興趣,招待的也算不錯。

代表團直到去年年底的時候纔到達德國。

一到達德國後,段尚文就秘密的會見了德國當局,但是因爲那個時候東北軍還沒有南下,德國對於東北軍的態度雖然說不差,但也不至於說到達一個很深的程度,所以,並沒有取得了先前陳冬生預期的目標。

雖然和德國簽訂了一些秘密的關於經濟和技術上的援助條約,但是,這是在東北軍需要付出大量的銀子的前提下。

對於陳冬生想要的和德國展開全方面的軍事技術,經濟等合作,德國對此閉口不談,並且,在東北軍準備南下的時候,歐洲颳起了由英國主導,法國附從的遠東干涉行動。德國爲了保持自己於歐洲的統一性。不但避開了和段尚文等人地繼續談判。反而中斷了之前所簽訂的經濟,技術等條約的執行。

這讓段尚文氣悶的同時,也是無可奈何。

然,時間又過去四五個月的時候,當德國受到了從遠東傳來的消息。說東北軍已經拿下北京,並南下山東,山西等地,以數十萬大軍威迫兩江的時候。德國方面終於意意識到,中國的未來還是和之前陳冬生那自信的預言一樣。將掌握在他陳冬生手中。

於是乎,對於段尚文等人也是和氣起來,並重新地展開了談判。而這次的談判的主要內容並不是恢復之前簽訂的條約,而是根據陳冬生之前提出的藍本進行談判。

對於陳冬生之前的那個合作計劃的藍本,不管是段尚文還是德國方面的人士,都抱有同一個意見。測試文字水印5。那就是這個計劃實在太過於龐大。而單單靠德國一家絕對沒有辦法做到。

因爲在之前陳冬生提出地計劃藍本中,最爲主要地就是鐵路以及各種礦產地開採。但是,那個時候。計劃的內容僅限於東北地區。

但是。自從帝國政府成立後。陳冬生又給段尚文發去了新的指示,之前的計劃藍本中不但包括東北,也包括了帝國軍目前控制地所有區域。

不管是德國方面還是段尚文,都一致認爲。將來中國偌大的領土,將一定會控制在中華帝國的掌控下。而這個東方擁有領土上千萬平方公里帝國。他單單將來修築的鐵路就非同一般,這將比美國,甚至整個歐洲的鐵路規劃都要龐大。

而那計劃中,不但有着鐵路,還有着各種礦產的合作開採,以及各種基礎工程的建設。

無意。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爲龐大地計劃。

試問。如此地狀況下,德國一家怎麼可能獨自承擔。

“段先生。我認爲,我們德國完全有能力承擔在東北境內的所有鐵路修築地任務。”德國的外交副部長威亞特帶着德國人特有的嚴肅表情說道。

段尚文吸了口雪茄,深吸後,才吐出一口煙霧,自從到了歐洲後,段尚文就迷上了雪茄這玩意。這雪茄比起東北所產的香菸來的更加有味道。

段尚文並不懂任何一門的外語,但這並不影響他擔任帝國外交部長的職位。聽過翻譯說過後。段尚文道:“東北三省,還包括朝鮮行省在內,其面積將超過德國。”

“段部長閣下,雖然東北三省的面積超過德國,但是,貴方計劃中,計劃修築的鐵路是從寧古塔到吉林,經長春然後到盛京的盛寧線,以及盛京到安東之前文中所稱的丹東實爲安東,丹東是解放以後的名字的盛安線。以及盛京到山海關然後到北京的,盛北線。這三條線路都地處北方,並且,經過的地方大部分是平原地帶。而我們德國在凍土以及平原上修築鐵路已經有着非常多的經驗。而德國的技術也是世界一流的。”維亞特繼續說道,。

段尚文並沒有反駁,而是提出了一個新問題:“那貴國對於俄國有什麼看法?”

這一次,維亞特卻沉思了起來。

這世界上,誰都知道德國和俄國之間的關係不太好,而事實上,這個時候,不但德國,就連英國,和法國都對俄國沒有什麼好感。

當段尚文和德國方面進行了長達半個月後的談判後,才確定了一些初步方面的事宜。而當段尚文見過已經年老無比的威廉一世和奧托?馮?俾斯麥。終就雙方的談判初步確定了下來。

雖然這個時候的俾斯麥已經年餘七十有餘,單是他的眼光還是和他年輕的時候一樣的犀利。一眼就看出來了新成立的中華帝國對於帝國的發展有多麼大的好處。也正是俾斯麥的極力周旋,才使得了威廉一世同意會見段尚文。

而段尚文在和德國方面談定了初步的意向後,就給國內發回了報喜的電報。這可以說是段尚文出國一年多了,第一次取得的成功。

而段尚文在接到了國內陳冬生的指示後,就理解和德國方面簽訂的秘密條約。條約規定,德國將退出八國組成的遠東干涉軍,並在中華帝國在抵擋住了遠東干涉軍後,正式發表聲明承認中華帝國。

而相應的,德國得到了東北的一條鐵路線路,盛京到山海關延伸至北京的中國第一條大規模的鐵路合作修築權。以及數個礦山的合作開採權。

在鐵路修築和礦山的開採中,陳冬生提出的是合作,就是由中國帝國政府從德國方面採購必須的設備,以及付費引進技術,同時,修築鐵路所需的資金向德國銀行貸款。

而礦山方面,也是採取同樣的政策。

而作爲交換的條件,德國除了退除聯合遠東干涉軍外以及承認中華帝國的地位外。還需要向中華帝國政府提供大量的設備,而其中部分是無償贈送。對於這些贈送的設備來說,雖然對於德國或者說已經老舊,但是對於目前工業上尚且一片空白的中國來說,卻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當然,中華帝國和德國方面簽訂的秘密條約在近期內內絕對不會公佈的。這一點上雖然陳冬生和段尚文都極力要求,但是,德國方面卻把中華帝國能否成功的抵擋住遠東干涉軍作爲了先決條件。

也就是說,如果新成立的中華帝國無法抵擋住聯合遠東干涉軍的話,那麼這一個條約就作廢無用了。

當段尚文把條約簽訂後,在德國留下了一個辦事處後,也就搭船回國了,而在回國前,就給國內發去了報喜的電報。

陳冬生看着電報,微笑的說道:“雖然不盡人意,不過,段尚文做的還不錯。現在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情了。”

韓章也說道:“是啊,只要我們把兩江南下,然後威逼閩浙,這洋人的干涉軍如果真的要和我們幹一仗的話,估計也就是那個時候了。如果他們那個時候不行動。恐怕永遠都沒有機會干涉我們遠東事務。”

“呵呵,說的對,吩咐下去,讓第一軍做好戰鬥準備,準備南下。”

在第二軍和第三軍還在進攻兩江的時候,中華帝國又發佈了一個代號爲“秋風”的大規模的作戰計劃。

計劃中,包括了第二軍,第一軍,第三軍,以及剛剛組建不久的由袁世凱的第十五師,以及另外三個先編練而成的師團註冊還能夠的中華帝國第六軍在原第二師的師長魏奎盛帶領下,趕赴南方戰場。而魏奎盛也順利的由中華帝國少將升爲帝國中將。成爲了中華帝國的第五位中將。一舉成爲中華帝國的高級將官中的前幾位熱門人物。

帝國日報甚至發表了一遍魏奎盛的個人專訪。而在專訪中,魏奎盛說道:“我是一名軍人,是一名中華帝國的軍人。我爲中華帝國而驕傲!”而他的照片中,那胸前的勳章和肩上的閃閃發光的將星。都成爲了時下年輕人的偶像,由此,也掀起了一番參軍的熱潮。

第7章 我發財了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21章 東北有後第23章 沈家第81章 俄國插手第34章 抵達吉林第48章 俄國革命第26章 初步決定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72章 法律第32章 戰前準備第7章 危機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32章 呼聲第43章 戰初第12章 全營進攻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6章 賣身爲奴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38章 沒錢沒兵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38章 中日之戰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5章 人口問題第19章 熊本師團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73章 伯樂和馬第37章 政治中心第14章 新時代始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61章 戰後續第28章 錢這東西第30章 裝甲部隊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23章 沈家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81章 俄國插手第44章 郭雪第43章 喝酒下棋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14章 夜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10章 戰始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10章 戰始第35章 人口問題第75章 招攬人才第15章 科舉選撥第13章 烏龍之戰第25章 風滿樓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14章 認父第61章 要投降嗎第18章 大戰前夕第12章 大勝而歸第5章 錢糧危機第43章 戰初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87章 仁川之戰第21章 埋伏第33章 貪污第33章 朝鮮第79章 賣國-救國第45章 西逃第87章 仁川之戰第12章 全營進攻第64章 籌備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2章 大戰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48章 俄國革命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14章 夜戰第6章 牛角山第28章 擴大會議第69章 溫情第10章 打秋風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51章 絕境中第59章 真相大白!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8章 大勢所趨第43章 迫擊炮第7章 汝南之戰第69章 溫情第81章 俄國插手第14章 新時代始第33章 貪污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90章 北洋水師第29章 換點口味第8章 俄軍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