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

而陳冬生看仔細的看過了這兩份的計劃以後,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一份計劃,也就是那個,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快速進攻山東,然後乘機爭取北洋水師。然後在分兵伺機奪取山西,陝西以及河南等地。

儘管陳冬生願意聽從下面人的意見,也願意說讓他們自主獨立的完成作戰任務,但是,這也僅限於一些戰術方面的,在大的戰役方面,陳冬生可沒有想過要讓他們來決定。

所以,這一次,和往常一樣,當陳冬生決定了採用第一份計劃以後,下面的東北軍從多將領都採取了無條件的服從。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東北軍將領對於陳冬生的個人崇拜已經到達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

自從東北軍起事以來,可以說在陳冬生的帶領下,從未有過失敗。即使那個時候的第三師叛變,也不是說因爲陳冬生在戰略上的失策的,而是另有他因。

歷史的車輪繼續的向前進,而同時,東北軍也結束了南下以來的第一次短時間的休整,開始整軍備戰。

而更加重要的後勤方面,遠在盛京的韓章更是放下了其他的政務院的工作,全力投入到東北軍的後勤運輸上來。到目前爲止,東北已經一共徵集了超過五十萬人的民夫來擔任東北軍地後勤運輸,而在東北軍佔領了北京城後。東北軍更是在北京離山海關一帶強迫召集了超過十萬的免費青壯勞力。

而在第一批大量地裝備物資到達北京城郊東北軍設立的一個大型物資中轉站以後,作爲南下大軍的第一波。第一軍在領到了足夠的彈藥補給後,就在陳光偉的指揮下,經天津而直下山東武定府。而第二軍,也緊隨其後,從北京直插保定府。

而其他剩下的兩個師團,也會在不久後一個師團西向山西大同,而另一個則是繞過保定。直奔石家莊。

以上的四個部分地東北軍中,無疑,第一軍和第二軍是東北軍的絕對主力,而他們的對手也就是李鴻章的淮軍新軍。

就在東北軍開始展開了大規模行動以後,在山東濟南。李鴻章卻和他的手下們愁眉苦臉。

李鴻章端坐在大廳的上首,而下面,就站着十多個李鴻章的心腹幕僚。在不久之前。李鴻章他們剛剛得到北京城周圍地探子用快馬送回來的情報,情報上顯示,目前盤踞在北京的數十萬東北軍已經開始開波大軍南下,而在山東的方向上,就有了超過十萬的大軍。

對於東北軍戰鬥力的強悍,在整個大清的部隊中,恐怕也只有淮軍知道了,而在這些的淮軍新軍的將領中,有不少是在山海關和東北軍交過手的。深知東北軍部隊那強悍地變態的戰鬥力絕對不是自己地這些剛剛編練沒有多久的淮軍新軍能夠抵擋的。何況,東北軍的兵力超過的十萬。不管怎麼樣,單靠着四萬的淮軍新軍是絕對沒有可能抵擋住東北軍的。

“中堂大人。你看,是不是向兩江救兵啊!”下面地一個武將眼看着大廳裡地氣氛越來越沉悶,忍不住的向李鴻章提議道。

李鴻章看了看那個說話地人,發現只是自己屬下的一個副將,雖然那個副將說的話很有誘惑力,但是李鴻章卻是做不到,早在東北軍還沒有佔據北京的時候。李鴻章就已經向兩江總督曾國荃提議過讓兩江抽派新軍前來防禦東北叛軍。

但是。那個曾國荃也不是傻子,也是知道東北軍的厲害的。所以是一再的推遲。而後,曾國荃一得到說東北軍也派往了部隊向山西進攻的時候,就更是把頭搖的厲害了。

山東好歹還有四萬多的淮軍新軍,但是,在山西,卻並沒有多少新軍部隊,也就只有三千左右的山西地方新軍。這一點人馬,誰都知道,還不夠東北軍填牙縫的。

作爲一代封疆大臣,曾國荃也是明白,如果山東和山西不保,那麼接下來的就是自己了,不管是說爲了大清皇朝,還是爲了自己。曾國荃都必須要保住山西,這樣才能夠保住他的河南,他的兩江。至於山東,如果連李鴻章的四萬多淮軍新軍都無法抵擋的話,那麼,自己的那一萬多湘軍新軍能有什麼作用呢?

於是,曾國荃一狠心,把兵力全部都派到了山西南部以及和山東交界處,愣是沒有給李鴻章派去一個小兵的援兵。

“求救,這還有可能嗎?現在湘軍目前在山西,河南一帶,就算他們立馬趕過來,也不可能幫上我們什麼忙,因爲那個時候,十萬的東北叛軍就已經橫掃山東了。”一個同樣是李鴻章心腹的將領也站出來說話,但那時,很明顯這個人是一個悲觀分子。連打都沒有打,都已經斷定,山東必敗了。

人都是有跟衆之風的,一有人帶頭說話,那麼,剩下的人也都打開了話匣子,不分是非,不變黑白的說了起來。

內容是千奇百怪,說什麼把兵力都集中在濟南固守,也有的說,直接放棄山東,收集兵力南下兩江,和兩江的湘軍合併一處……

而李鴻章和一些稍微聰明點的人都是苦笑不得,只濟南固守,萬一東北軍不來硬攻濟南的話,就留下一部分的部隊圍城,然後大部隊繼續南下的的話,那麼自己的淮軍新軍豈不是叫天下人恥笑。而更加重要的是,濟南並不是什麼堅城,用來防守有點不適合。

但是李鴻章卻認爲,自己的濟南的防禦在怎麼強悍也比不上山海關,但是,山海關東北軍都能毫不費力的拿下來,就已經說明了,堅城對於東北軍來說不會成爲任何的障礙。何況,現在的部隊中,不管是東北軍還是自己的淮軍新軍都已經普遍裝備了大批量的火炮,而城牆面對上火炮,基本是和豆腐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李鴻章就已經把部隊派了出去,在東北軍和淮軍交戰的這麼長時間中,如果李鴻章還不知道東北軍的戰法的話,那他就不是李鴻章了。淮軍新軍在編練的時候,除了聽從外國教官的訓練意外,還參與了淮軍將領在和東北軍交戰的過程中學到的一些東西,比方說散兵線,戰壕,步炮配合攻擊等等。

所以,李鴻章現在也是讓淮軍新軍們學着東北軍去打野戰,至於淮軍新軍這個學生能不能打過東北軍這個老師,只有天知道。

李鴻章看着下面的人越說越激烈,越說越離譜,乾脆一聲輕喝,大廳內馬上就變得鴉雀無聲。

後,李鴻章慢慢的開口說道:“東北叛軍勢大,只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因爲敵人強大就不去打。所以,這一場戰爭,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這個的確是事實,淮軍新軍的兵力也就只有這麼多,但是,卻需要防守整個山東的各個戰略要地,原本就兵力稀薄的淮軍新軍就更加的變成了缺兵少將。但是,這能有什麼辦法呢?

淮軍新軍的部署現在已經失去了任何的調動價值和機會,在一開始的時候,李鴻章把四萬多的淮軍新軍分成了幾個部隊,分別駐守保定,武定,石家莊三個點上面,組成了一個尖三角的防禦陣型,而在山東內部,則是已經是兵丁都看不見了,唯一能看見的就是,那些被抓來的壯丁們增加接受淮軍新軍的訓練。這是李鴻章爲了補充淮軍新軍兵力不足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至於武器,李鴻章可沒有擔心過,因爲英國已經答應了他,允許讓他先拿武器彈藥後付款,並且,還是大量的武器彈藥。

而英國爲了保持遠東的平衡,也很慷慨的答應了李鴻章,而李鴻章付出的代價出了真金白眼外,就是李鴻章和英國簽訂的秘密條約多了幾條而已。

武器可以少,但是使用武器的人卻不是那麼容易就帶來的。那些士兵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衝擊後纔有可能成爲一個合格的淮軍新軍士兵。

可以說,困擾李鴻章的也就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山東地區的淮軍新軍的兵力遠遠不夠。

李鴻章只腦煩的時候,東北軍的先頭部隊,第一軍中的第一師團,依舊走在全軍的最前面。輪戰鬥力,不用說,只要是東北人都知道,第一師的戰鬥力甚至可以比得上後期設立的兩個新師。

而兵力上,第一師也已經得到了陳冬生的特別允許,滿編人員是兩萬三千人,足足有四個步兵團,而且,這些團中放在其他師團的話,基本上都是加強團了。

而第一師的目標就是,武定。

第32章 戰前準備第19章 出擊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5章 進攻兩江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12章 盛京援軍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68章 危機四伏第14章 夜戰第16章 金泉第19章 熊本師團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2章 清軍騎兵第75章 招攬人才第52章 援軍到來第8章 戰還是退第11章 合擊第42章 南下第21章 東北有後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60章 戰後第20章 調情受苦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2章 大勝而歸第62章 滿清投降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94章 確定戰略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11章 官軍來繳第43章 迫擊炮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61章 要投降嗎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21章 東北有後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9章 熊本師團第5章 進攻兩江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15章 繼續前進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7章 我發財了第90章 北洋水師第7章 汝南之戰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52章 援軍到來第18章 大戰前夕第29章 飛龍一號第6章 牛角山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42章 石油第1章 第一戰第14章 認父第43章 迫擊炮第23章 又招人馬第46章 金華鎮第19章 帝國銀行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43章 立儲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46章 金華鎮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73章 伯樂和馬第15章 土匪進城第2章 清軍騎兵第4章 援軍之戰第7章 危機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11章 合擊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2章 壓俄製日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45章 “海風計劃”第38章 中日之戰第81章 俄國插手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42章 石油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1章 被包圍第21章 東北有後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20章 調情受苦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56章 戰局有變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32章 雪…女人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27章 賣身第29章 飛龍一號第23章 又招人馬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7章 對日本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