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熊本師團

當一晚上過去後,太陽的陽光重新照射在這片大地的時候,龔坡北出了指揮部,伸了伸那已經痠痛的腰

在看看自己眼前的戰場,現在陣地上還殘留着昨晚激戰的痕跡,尤其在第一連的陣地外面,密密麻麻的日軍屍體鋪滿了第一連前面寬敞的空地上。

那早上的露珠不但在那些草葉上有,就連那些已經僵硬的日軍屍體上也是溼溼的一層。那血跡已經凝固,不在鮮紅,而是一種漆黑的暗紅色,就像那種棺材上的油漆顏色一樣。

龔坡北用舌頭舔了舔乾燥的嘴脣,隨即問向身邊的人道:“這對面的日軍情況怎麼樣了?”

一個偵察兵回道:“自從作夜日軍停止進攻後,他們就已經撤離到了五里外的一個地方,並且建立了防禦工事。”

“呵呵!看來這日軍已經被我們打怕了,你們看,連自己人的屍體都不拉回去。”龔坡北笑了笑說道。

龔坡北的確有笑的理由,雖然自己連傷亡慘重,但是,不管怎麼樣,自己都頂住了日軍兩千多人的進攻,從而成功的守住了金泉。而自己方面的大部隊就算再慢,等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到達。

按照龔坡北從昨夜的戰鬥力來看,龔坡北認爲,只要自己的大部隊到來後,上萬人的東北軍完全有能力把那只有兩萬多人的日軍給幹掉。

不過,當龔坡北看着那鋪滿野地的日軍屍體的時候,雖然心中還是有些輕視,但是也還是有些震撼。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中,還屬於一個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過度的時代,而在冷兵器時代中,如果部隊傷亡超過了一成就要敗退。而超過兩層就是大敗,而超過三層的傷亡,那麼就根本不用敵人來攻打,這支部隊都已經完全崩潰了。

而就算在龔坡北見過的清軍中的淮軍以及那些綠營中,淮軍還好。還能頂上兩成左右地傷亡而不敗。而那些八旗綠營的話,不要說傷亡幾層,稍微出現一些傷亡,那剩下的人基本都要當逃兵了。就算是東北軍,也不可能承受超過半數以上的傷亡的時候部隊還能繼續作戰。

就像以前地第三師一樣。一場內鬥使得部隊的傷亡接近了四成,而第三師到現在還沒有緩過氣了,使得了第三師從一支東北軍的王牌師團一下就變成了和其他師團沒有什麼區別。

而眼前的這些日軍中,龔坡北可是知道,他們的傷亡已經超過了五層,也就是一半。日軍地先頭部隊中,一共也就兩千人出頭。而通過第一連的初步統計。單單在外面野地上的日軍屍體就已經超過了七八百人。而其他的那些傷亡的人數還沒有辦法統計。但是,就算按照最爲保守的估計,日軍的傷亡也在一千三百人左右。

這樣一來,日軍地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了他們部隊地半數了。可是,傷亡成這樣的日軍還能夠有序的撤退,並且在不遠的地方構築防禦陣地,而不是像淮軍一樣敗退。這怎麼能讓龔坡北不驚奇,震驚。

當太陽高高的掛在頭頂,把把守在陣地中的第一連士兵都曬的大汗淋漓的時候。龔坡北等候已久的第六師主力終於趕到了。

“好小子,乾地不錯!”第六師的師長宣海胡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拍了拍龔坡北的肩膀。眼神中帶着讚許說道。

“謝師座!”龔坡北挺着筆直的腰桿,臉色有些紅彤地說道。

“恩,來做下!”宣海胡對着站立着地龔坡北說道。

在金泉城內,第六師臨時的指揮部中。龔坡北看着衆多第六師地高級軍官。臉上浮現有些猶豫,但是而後。他就徑直走到椅子邊上,屁股一落,就坐實了下來。

“龔連長,按照你剛纔說的,那日軍的戰鬥力並不是很強了,是嗎?”等龔坡北坐下來後,第六師的參謀長項餘問道。

龔坡北用略定的聲音穩重的說道:“是的!在昨夜我第一連和日軍戰鬥的過程中,日軍的先頭部隊足足有兩千人,而且,他們也有使用了相當數量的後裝步槍,但是,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用的還是那種排着隊列進攻的戰法。可以說,在我軍的絕對優勢下,日軍完全不足爲懼。

在昨夜一戰中,我連近有不到六十人的陣亡,八十人的重傷就擊退了兩千日軍的進攻,並且,還讓日軍陣亡了至少八百人,按照我們的估計,日軍的傷亡人數最少都超過了一千三百人。可以說,他們和我們的戰鬥力完全不成對比。”

而這個時候,宣海胡就帶着一臉的嚴肅說道:“那不是說,那日軍的戰鬥力連淮軍都比不上了。”

“屬下是這麼認爲的。”龔坡北說道。

事實上,龔坡北說的並沒有錯,現在的這個時候的日軍纔剛剛發展沒有幾年,自從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在七十年代時期以前可以說的風波不斷。雖然那個時候的日本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但是,在衆多的反對勢力的抗拒下,日本的發展之路可謂艱難之極,這其中的艱難不必中國的洋務開辦。

而在七十年代後期,明治維新的開創人員西鄉隆盛因爲不滿明治天皇政府在維新後對待士族和農民的政策,以鹿兒島縣爲中心,集合了大批不滿政府之士,於1877年6月18日發動了西南戰爭。而明治天皇政府在把這一次的武裝叛亂鎮壓下去後,國內反對的聲音才小了下來。

而這樣一來,可以說,日軍的發展也他日本國內的維新發展一樣道路艱難,在1877年以前,日軍的發展基本上還屬於冷兵器向熱兵器過度的時代。

而在1877年以後,少了國內反對的聲音,日軍也開始了正式的發展,而後。日軍的軍費也是一步一步地提高。

但是,這些提高的軍費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在了海軍中。而陸軍,直到現在,常備的七個師團中。也只有近衛師團和熊本師團裝備了比較好的武器,大部分的士兵都用用上後裝步槍。但是,其他地師團卻沒有了這樣的待遇。

而在日軍中裝備算頂尖的熊本師團在東北軍眼中,卻比淮軍還要差很多。事實上,也的確差很多。這一年多來,不但東北軍的武備在提高,淮軍中也在提高,不要說那數量衆多地野戰炮,就算是步槍中,也有相當數量的士兵裝備了連發快槍,而大多數的士兵都裝備了後裝步槍。而那些原本還有的那些前發槍現在在淮軍中已經基本上見不到蹤影了。

當然。這清軍中的部隊也只有淮軍有了改變。其他的綠營八旗基本上還是老樣子。

“看來,上天給了我們一個獲得提高軍銜的最好機會。各位!已經有消息透露,我們東北軍還要新組建幾個師團。這對於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我相信各位都很清楚!機會就在眼前,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你們自己了。”

宣海胡笑眯眯地說道,並放出了一個可以讓下面這些軍官瘋狂地消息。

在以往的兩次東北軍的擴編,這些人還是記憶猶新,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在擴編的時候從其他師團中抽調過來升級擔任部隊主官的。而這一次的東北軍擴編如果成爲事實的話。那麼他們中的一些人中,就有了機會到新師團中擔任更加高級別地部隊軍官了。因爲抽調升級也已經成爲了東北軍中軍官升級的捷徑。

在第六師的主力到達金泉後,在金泉外圍南方,日軍的熊本師團的主力也已經到達。

“什麼?你整整兩千人地部隊還拿不下只有幾百人防守地陣地!不但拿不下來,而且部隊還傷亡了一千多大日本的士兵?”熊本師團地師團長熊本池口中將冷色的問鈴次三野道。

“哈咦!”鈴次三野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後。開始解釋道:“對面中國人的火力強度已經完全出乎了我們的意料。雖然他們只有不到四百人,但是他們的火力強度比我們是兩千人都要強。

他們的火力太強也是我軍作戰失敗的最重要原因。並且,我聯隊的士兵並沒有辜負天皇的期望,雖然沒有拿下中國人的陣地,但是他們都以獻出了生命的方式向天皇證明了他們的忠誠。五郎少佐發起了自殺攻擊已經證明了我們士兵的勇武。”

“八嘎,那你的意思就是說,你們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爲敵人的武器太強了嗎?何況,五郎少佐都已經爲天皇獻身,爲什麼你鈴次中佐還在這裡?爲什麼?”熊本池口已經是咆哮着大聲吼道了。

在他看來,這鈴次三野完全就是因爲害怕承擔失敗的責任而故意找理由,而大日本皇軍中,不需要這樣膽小懦弱並逃避責任的人。

這個時候,鈴次三野臉色發白:“卑職並不是畏懼死亡,而是想要把我知道的報告給中將您”

“那好,現在我已經知道了,你現在已經可以爲天皇盡忠了。”熊本池口把自己的指揮刀拔了出來,仍在了鈴次三野的面前。隨後,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冷笑。

笑話,要是大日本軍隊中都是像你這樣的膽小畏死之人,那麼我們怎麼爲天皇開創國土,爲我們大和民族爭取陸地的生存權。

等熊本池口出來後,裡面屋子裡面傳來了一生怪叫聲,然後就在沒有了聲息。

鈴次三野的死並沒有給熊本池口帶來多大的影響,而鈴次三野的話也同樣的沒有給熊本池口帶來什麼作用。

現在的熊本池口還是認爲這鈴次三野完全是爲了推卸責任而故意誇大東北軍的實力。至於鈴次三野說的東北軍的火力異常強大的事,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在他認爲,在這個世界上,火力比自己部隊好的不是沒有,但是,那些部隊中都是西方洋人的部隊,而在遠東,除了俄軍外,日軍已經自認爲在無敵手,而那淮軍,就算武器比日軍好上一點,但是,在1884年的朝鮮動亂中,日軍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了淮軍的戰鬥力並不是和他的武器裝備成正比。

而眼前的這東北軍,在不久前的情報中,熊本已經得知,在他們的東北北方的地區,俄軍和東北軍交戰,並且已經順利的突進了東北軍境內幾百裡的地方。這一點,也帶給了熊本不少的信

憑藉着自己的兩萬多人的主力師團,絕對有可能把東北軍在朝鮮的那幾萬軍隊消滅,從而佔領朝鮮。這樣一樣,大日本帝國開創大陸據點的夢想就會在自己手裡面成爲現實。而自己必定會成爲一代名將。

而帶着這樣的心思,熊本池口下達了部隊正式進攻金泉的命令,不管心中在怎麼樣的輕視,但是金泉的重要性他還是很明白的,於是,在響午過後,日軍就已經開始準備進攻了。

當日軍的第一破攻擊隊列整整五千多人衝向東北軍陣地的時候,已經集合了主力部隊的第六師在構築好的陣地裡面。也傾射出了他們那兇猛的火力。

一顆顆子彈帶着死亡的氣息撲向日軍陣型當中,而第六師的那幾十門迫擊炮發射出來的迫擊炮彈帶着呼嘯聲給日軍帶去了死亡和痛苦的呻吟聲。

第21章 埋伏第12章 盛京援軍第10章 戰始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36章 沵古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32章 呼聲第4章 包圍第8章 戰還是退第12章 全營進攻第94章 確定戰略第28章 帝國海軍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28章 擴大會議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90章 北洋水師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34章 抵達吉林第44章 郭雪第9章 穿越一族?第2章 清軍騎兵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71章 玩具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20章 勝利了嗎?第6章 出發第14章 新時代始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14章 新時代始第40章 西狩第58章 炮兵第77章 讀書人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8章 擴大會議第37章 政治中心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43章 迫擊炮第59章 真相大白!第24章 山雨欲來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42章 南下第53章 清軍撤退第19章 帝國銀行第53章 清軍撤退第61章 要投降嗎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12章 汝南之戰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62章 滿清投降第48章 俄國革命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11章 合擊第63章 成婚第7章 危機第四十七章第33章 貪污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1章 被包圍第89章 夜戰——炮擊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33章 朝鮮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43章 迫擊炮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42章 石油第7章 我發財了第5章 錢糧危機第10章 打秋風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13章 烏龍之戰第66章 確定計劃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章 清軍騎兵第21章 東北有後第20章 調情受苦第22章 壓俄製日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37章 政治中心第30章 城破第12章 盛京援軍第46章 瘋狂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31章 工商條例第35章 人口問題第72章 法律第30章 裝甲部隊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