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

基本上,現在所有的大事都是慈禧決定,就算是光緒想要做的事,也要先經過慈禧的同意。而就現在,世澤就上慈寧宮去徵求太后的意見去了,如果說光緒的意見不重要的話,那麼這老佛爺的話絕對是夠分量的。

在慈寧宮,世澤說的還是一番老話,然後就把一份李鴻章摺子的抄份給了慈禧。而慈禧看摺子的時候,卻並沒有和光緒一樣,一開始是什麼話都不說。

而是沒有看多久就把摺子放下,問世澤道:“世澤啊!那李鴻章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一定要十萬的淮軍才能把叛軍給滅了嗎?”

“回老佛爺!現在的叛軍的確勢大,前些日子,劉銘傳的三十萬大軍就一場大戰後就沒有了二十萬。”世澤恭恭敬敬的回道。

“對了,皇上那邊怎麼說啊!”慈禧隨手拿起瓜子仁丟進嘴裡,臉上因爲最裡面的動作而變的不斷扭曲,就如同活動着的老樹皮一樣。

“皇上沒有多說,只是說要建,錢的事就等明天早朝的時候在討論!”

“哀家現在已經是安享晚年的人了,你們這些人也不要什麼事都來找我這老太婆子。現在皇帝已經親征了,有什麼事都找他去吧!”慈禧說完了後,又加了一句:“告訴李鴻章,說朝廷沒有銀子,讓他自己多擔待着點。“遮”

第二天,在朝會上,當光緒問道該怎麼樣處理李鴻章提出來的編練新軍的時候,下面的那些個大臣一開始還踊躍的擁護。

可是當光緒又說了李鴻章現在沒有錢要朝廷給解決那高達數千萬兩的銀子後,下面的一個個大臣的話語就馬上變了。

“皇上,奴才以爲,現在朝廷也沒有多少銀子,如果要辦新軍地話。朝廷是拿不出來銀子來啊!”說話的是戶部尚書翁同。

“那戶部現在還有多少銀子!”光緒一聽這話,臉色就有點不好看,其實光緒也知道,現在戶部裡也沒有多少銀子了。在先前的西海工程裡面。就已經花費了大量的銀子,甚至是把原本定位北洋水師購買新艦地錢也給挪去用了。現在戶部裡可以說是家徒四壁。要想在朝廷裡面拿出那高達數千萬兩地銀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戶部目前尚存六百萬兩。估計等秋收銀子押解上京地話,除去明年的各種預計用度,也可以剩個一千萬兩多點。”翁同繼續說道。

光緒想了想,雖然沒有錢,但是,絕對不能不建新軍,朝廷沒有錢,還可以想其他的辦法。於是問道:“諸位有什麼辦法?”

可下面的人看來看去也沒有一個人說話。錢這種事,可不是說說就可以的。萬一說個什麼建議的話。光緒就直接讓你去執行的話,那你到時候要是弄不出來這麼多錢的話,那不是要哭死、何況,現在地這種情況,要想弄錢。肯定也得得罪不少人。在朝廷爲官的第一準則,就是不能得罪人。不管那人是官大還是官小。

可是就在光緒看地下面的人都不說話。差點發怒之際。卻又人站了出來。

“皇上,臣以爲,可以讓李中堂自主籌辦。”說話的不是某個大名鼎鼎的大臣,而只是下面的一個小官罷了。

大殿上地人一看人就知道,這人肯定不是自己想說這樣地話,而是有某個人自己不敢說,讓這些下面的人說地。可是這話一出,造成的反應卻是不小。

“皇上,不可,新軍一事,乃是事關朝廷根基的大事,怎麼可以讓下面的臣工自主籌辦。在說了,要辦這新軍要數千萬兩銀子,試問,李中堂怎麼說拿的出來。”下面有一個人出來反對了。

不管是什麼建議,不管是好的壞的,總會有人出來反對,這些事都已經成爲了定律了。

“皇上,臣也以爲此舉不妥,新軍就算要編練,也要朝廷自己編練。”

“皇上…………”

下面的人一下子就彷彿都活過來了一樣。立刻在大殿上活躍了起來,但是讓光緒更爲冒火的是,他們只會反對,爭吵了半天,連一個人都沒有說,如果不讓了李鴻章辦的話,那麼,該怎麼辦,錢那裡來!一個人都沒有說。

“好了!不要再說了,此事押後再議!”

退朝後的光緒明顯心情很不好,並沒有直接會後宮,而是到了南書房。此時因爲這新軍而鬱悶不已的光緒可以說是看見什麼人都不爽。拿起筆真打算練書法打發心中鬱悶的他還沒有寫上幾個字。

就聽的外面一太監說道:“皇上,禮親王求見!”

“宣”

不一會,那禮親王世澤就來到了這南書房,行禮完畢後,光緒問道:“剛纔在朝中,怎麼不說話。”

“回皇上,臣下以爲,私下說好,因爲臣有一建議。”

一聽說有辦法,光緒就立馬來了精神,忙問道:“可是有什麼法子?”

“皇上,現在東北叛軍是越來越囂張了,編練新軍已經是刻不容緩的。”禮親王慢慢的說道。

而上面的光緒一聽,暗想,這還用你說,現在誰不知道東北叛軍已經成爲朝廷的心腹大患。而禮親王就好像沒有見到光緒那臉上的不滿之色一樣,依舊是慢吞吞的說道:“現在朝廷是沒有銀子,而要等到秋銀的話,恐怕害的年底,就算,到時候朝廷也那不出多少銀子。但是編練新軍是刻不容緩的事,所以,臣以爲。”

“……”光緒

“臣以爲,可讓下面的封疆大臣們都來辦,分開辦,這樣的話,就可以不會讓李鴻章獨大,而朝廷也可以得到數十萬的勁銳。”世澤說完後。就直盯盯的看着光緒。

“這樣……”現在光緒想的是,這會不會又想當初的地髮匪之亂一樣,造成未大不掉的局面,要知道。當初朝廷爲了砍掉湘軍可是花了不少的力氣。即使這樣,一樣從髮匪之亂髮展而來的淮軍也成爲了李鴻章一人地軍隊。這不管是朝廷中地那一個人,包括光緒和慈禧都不能接受的結果。

“皇叔認爲這樣可好?”

世澤一看光緒地表情,就已經知道,這似乎已經行得通了。又說道:“現在朝廷沒有錢,所以,我們朝廷自己來辦的話,最多也就是一兩完人,但是東北叛軍可是有數十萬的精銳之師啊!但是。如果讓,直隸。兩江等地自己辦,而且是限定額度給他們的話,又可以不花朝廷的銀子,有可以得到數十萬的精銳之師,還可以不會像之前的淮軍。湘軍一樣。讓他們可以相互牽制,這樣就不會造成一家獨大的局面。等到東北之亂過後。我們就可以把這些軍隊像之前地湘軍一樣,但不是裁撤,而是讓他們歸於朝廷掌管。”

世澤的話,很明顯,已經超出了這個時候光緒地接受能力。光緒說了聲:“你讓朕想想,退去吧!”

現在光緒的腦子裡面還有一點點的亂,的確,現在的情況已經超出了他地接受能力,並不是說這不可行,而是,這執行了後會有什麼樣地後果。如果不執行,又會有什麼的後果。

這一些,都不能不仔細地考慮清楚,何況,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點,就是那太后到底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同意。

要知道,現在雖然說是光緒已經親征,但是,大權基本上還是在慈禧這一邊,如果太后不同意的話。那說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想起這件事,光緒就更加鬱悶了,光緒從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可以比肩康熙,乾隆的盛世明君。儘管,光緒一直向這方面努力,但是,現在的光緒依舊看不看一點點希望。他現在已經深深的知道,沒有權力在手的皇帝還不如一個親王。

眼睛有些微紅的光緒,放下手中的筆:“起駕,慈寧宮!”

“兒臣叩見太后!”

“皇帝啊!這早朝完了,來!陪哀家一道走走,現在已經是夏天了,御花園裡的花兒可是開的爭豔!”慈禧見光緒來了,當下也起身,也沒有理那光緒,說完就自己出去了。

光緒緊緊的跟在後面,可一路上,慈禧也就沒有了話語,而光緒也不好開口說。當行至一亭的時候,慈禧才停了下來,待後面的宮女們弄好了後。她才說道。

“這天氣,熱的慌,來,皇帝,吃這酸梅湯。”

“是”

等喝完了酸梅湯後,光緒才抓住機會說:“老佛爺,現在東北叛軍勢大,李中堂請求說要朝廷編練新軍來着。”說罷,就把李鴻章的那個摺子給遞了上去。

慈禧看了兩眼後就說道:“下面人怎麼說。”

而這個時候,光緒才把世澤拿來的那個摺子給慈禧看。而那慈禧同樣是只看了兩眼,就閉着眼睛說道:“這世澤倒是會想,皇帝啊!這事是朝廷大事,你自己看着辦吧!哀家一婦道人家,說多了,可有人會亂嚼舌頭。”

光緒一聽,心頭一震,馬上就想起了,前些天,他和老師翁同在商討事情的時候,翁同就曾經說起過,目前來大權旁落等話,恰好,當時光緒就發現了有太監在門外偷聽話。現在像起來,定是這太后派來的人了。雖然心中不滿,可是臉上卻是不能這樣子。

“老佛爺,兒臣知道了!待等些日子,讓下面人商討好了,朕在來給太后請安!”光緒面色恭敬。

“恩,朝廷大事繁忙,皇帝,忙去吧!不用陪着哀家這老婆子。”

“兒臣告退!”

光緒重新回到了南書房,並且叫來了翁同,這些大事,是一定要和他的老師商討的,畢竟,在這個朝廷裡面,光緒能夠信任相信的也就只有翁同了。

“皇上,臣以爲。禮親王的計劃可以採納,但是,可以有一點,掌軍的人。必須是由朝廷的人派出去。而且,一開始的時候。只能在北方,也就是直隸,陝西等地,南方地,就兩江,其他的地方就可以暫緩執行。十萬大軍,分攤到每個省的話,一個省最多也就兩三萬人。還有。我們朝廷自己也要辦,不但要辦。而且還要大半。依臣看,最少也是要辦個五萬,以備不時之需。”翁同老成的說道。

其實在內心裡,翁同是不願意讓下面地封疆大臣來舉辦新軍地,翁同作爲兩代的帝師。對於光緒地忠誠可以說比朝廷上的任何一個人都要多。何況,這還關係到他的死對頭。李鴻章的勢力的增長,如果李鴻章可以繼續舉辦新軍的話,那麼他翁同可以說就永遠沒有機會把李鴻章拉到地低下。這對於翁同來說,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不能讓翁同考慮那些,雖然他很討厭李鴻章,但是他也知道,東北地叛軍可是比李鴻章更可怕,李鴻章還能時不時的敲打兩下,可是那是東北地叛軍如果一不小心,就會讓他直接攻下京師。到時候,國將不國,這萬里江山恐怕就要遭受生靈塗炭。

可是他不知道,現在的中華大地,就已經遭受了生靈塗炭。國將不國。

“可是這樣的話,下面的封疆大臣會不會……”光緒的話還沒有說完,翁同就說了:“皇上,到時候,東北叛軍一除,就按照禮親王地建議,到時候,難道手握大軍地朝廷害怕下面的大臣嗎?何況,我們也會編練新軍。至少五萬精銳之師,不管是那個大臣都要想想。”

其實,翁同地這番話也是說的不由心,現在誰都是知道,現在是時局動亂,自從髮匪之亂後,朝廷對於地方上也就掌管不了多少了。很多地方大臣對於朝廷的政令都是陰奉陽違的。都已經完全沒有把朝廷看在眼裡的意思。

可還是,現在有什麼辦法呢,現在的朝廷是要錢沒有錢,要人沒有人。能怎麼辦呢?如果讓這幾十萬大軍都讓朝廷來辦的話,估計把朝廷給賣了也不夠錢啊!

而翁同和光緒這對師生商討了半天也沒有一個好注意。暫且不說他們,現在慈禧,卻已經見了另外的人。

“六爺,身體可安好!”慈禧對着下面坐着的一人說道。

下面的人就是恭親王奕,在去年,自從他被慈禧罷免一切職務以後,就一直深居簡出,不問事物。可以說,當時的恭親王奕已經車隊朝廷失去了希望。同時也對於慈禧的一些做法越來越不滿。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剛剛竟然是李蓮英這個熱鬧親自到他親王府上說,慈禧要見他。

當他一得知慈禧要見他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慈禧是要問他關於新軍的事了,好歹說在這朝廷裡,還沒有一個人能比的上他六爺懂洋務。

當初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人要辦洋務的時候,朝廷上上下下都反對,而就只有恭親王奕贊同,並且是大力支持。可以說,如果沒有恭親王奕的話,李鴻章等洋務大臣根本就不可能發展而來,髮匪之亂也不可能平亂。如果說的客氣一點。說他恭親王奕爲開創近代中國洋務事業的領袖也不爲過。沒有他恭親王奕在朝廷中央支持。不管是湘軍還是淮軍,還是說江南製造局,北洋水師,還是天津製造局等等一些洋務工程。根本就沒有可能成功。

在恭親王奕看來,這次的見面,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東山在起的機會了,東北軍之亂已經波及到整個東北三省,甚至已經可以說比當年的髮匪之亂更加嚴重。而且的東北之亂並不是普通的叛亂,那十幾萬的叛軍都是和淮軍一樣的新式軍隊。可以說,在朝廷中,沒有那一個滿族親王能比恭親王奕更加懂得這些了。

要想滅了那東北叛軍,就必須要他恭親王奕。

可是當恭親王奕信心慢慢的來見慈禧的時候,慈禧卻什麼都不問。只說一些不管痛癢的話。這着實讓恭親王奕有些鬱悶。

“回老佛爺,奕身子骨還行,還可以蹦個十幾年。”

慈禧讓奕做下了後,就開始打發感嘆:“這人啊!不知不覺都已經疑惑之年了,可是還是沒有一件讓人省心的事。”

恭親王奕一聽,心頭一震,立馬打起精神來,因爲他知道,真正的話就來來了:“老佛爺說的是。”

“對了,六爺,你可聽說那東北叛軍的事了?”

“聽的到一些。可是不太瞭解。”這句話也是放屁,作爲一年還是一個朝廷絕對重臣,把握朝廷大權到讓慈禧都要顧忌的恭親王奕怎麼會不知道這些重要的大事呢?就算他的勢力集團已經被慈禧這人全部都逐出了朝廷的重要位置。但是,恭親王奕在朝廷還是存留着一些勢力的。今天早朝一結束,就有人急急忙忙的給他稟報去了。

“恩,現在東北叛軍已經禍及東北三省了,現在下面人說要編練新軍,可是現在朝廷那裡有錢啊!要是讓下面的地方辦的話,實在是不能讓哀家放心啊!”慈禧也當作沒有聽到恭親王奕那廢話,而是直接說了。反正,面對這些個人,慈禧可以說是很放心的很,就算他們有什麼小想法,也是一些不痛不癢的事。憑他們?能做出什麼事來?

恭親王奕還是沒有說話,他等着,等着慈禧說。

“以前都是你和各國公使打交道的。你去問問,看看那個能夠幫我們大清平了這次亂。”慈禧平靜的說完後。

可是恭親王奕的心情就有點不太好了,當初,他恭親王奕簽訂的條約可是已經不少了啊,已經被人罵作了“鬼子六”“賣國賊”。如果在能幾個的話,那自己恐怕是到了地低下都沒有臉見列祖列宗了。

“這個,老佛爺,現在那些個洋人可都不好受啊,萬一請進來,要想送出去就難了。”

慈禧擡頭看了看恭親王奕,繼而說道:“洋人最多也就是要點銀子,可那叛軍要的是我大清的江山。”

等停了停後,慈禧又接着會說道:“你和各國公使說去,至於條件,你自己就看着辦!到時候在給哀家說”

等恭親王奕出了皇宮的時候,上馬車回府的時候,連走路的退都有點顫抖。想起最後慈禧跟他說的話,恭親王奕就背後不停的冒出冷汗:寧予友邦,不予家奴。

第44章 郭雪第63章 成婚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35章 人口問題第4章 “秋風計劃”第43章 迫擊炮第55章 兩個計劃第54章 親臨前線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14章 夜戰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40章 西狩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28章 帝國海軍第73章 伯樂和馬第69章 溫情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6章 出發第12章 盛京援軍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45章 大戰來了第41章 東北地主第3章 三河鎮第8章 大勢所趨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20章 調情受苦第8章 俄軍援軍第10章 戰始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81章 俄國插手第43章 立儲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6章 牛角山第47章 瘋狂第46章 叛徒第45章 西逃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64章 籌備第21章 埋伏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73章 伯樂和馬第7章 危機第41章 東北地主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28章 登臺講課第4章 “秋風計劃”第8章 大勢所趨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23章 又招人馬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56章 戰局有變第78章 盛京學院第36章 沵古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46章 金華鎮第59章 真相大白!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21章 埋伏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1章 官軍來繳第62章 滿清投降第71章 玩具第44章 郭雪第33章 朝鮮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1章 被包圍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4章 “秋風計劃”第45章 “海風計劃”第41章 別無選擇第4章 援軍之戰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73章 伯樂和馬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67章 稱王通電第29章 吉林第1章 成了土匪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