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帝國擴張計劃

關緒清說道:“印度人對我們的龍幣還有一些懷疑,他們更傾向於以貨以貨,這就意味着,交易一般都是特大宗的。對於印度的前期開發,可以先把國內過剩的一些產品運到那裡,從那裡換回我們急需的戰略物質。如果抓緊時間的話,估計兩個月可以來回一趟,利潤還是非常大的。經貿部算過了,所賺的錢不算,單單國家從裡面抽取的稅收,一趟就可以達到一千萬元龍幣左右。而且,還可以把從中賺到的錢以低息貸給軍部,甚至於不要利息也可以。如此一來。軍部每趟從中可以獲得三千多萬元龍幣,一年下來,數量驚人。這些錢全部用來支付戰爭支出,特別是那些不經意間冒出來地支出,例如這一次各個軍種對訓練費用提出來的要求。”

大家對此都很贊同,他們並不認爲每年從經貿部口袋裡掏出一億多龍幣來無息貸給軍方,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反正都是從印度身上得來的,軍費增加了好大一筆,這對軍部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次從香山回到京城後,說什麼也得讓馮相華那些人請客了。

關續清說道:“你們啊,一天到晚的只想着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事情,對經濟地瞭解還真是少了點兒。朕剛纔說的,只是表面上的數字而已。中國實際所得將遠遠過這些。大家想一下,原料從印度運回來後,我們得進行加工,進行銷售,這中間的環節不少,每一環節都可以產生利澗,國家可以從每一環節中抽得稅收。還有,所得利澗中,有相當一部分將落入國民的手中,他們將這些錢拿來消費的話,對經濟又將是一個巨大的促進。可以說,這場仗打得絕對是物超所值,我們從中得到的利益將肯定不止一年兩億個龍幣。印度過去一直採取保守的貿易政策,過多的依賴於英法,以後要打破這個局面,把印度變成帝國的一個自由貿易區,更重要的是,戰後其它經濟強國的企業來到印度的時候,一定會現他們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那裡的國民已經習慣於使用我們中國的產品了,這種影響,可不是一年兩三億個龍幣的收入可以說明的。”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載澤說道:“皇上,您能一直不肯打老百姓的主意,我覺得是不是應該變變這個規矩了。去年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二百五十億龍幣,財政收入是五十億龍幣,而軍費卻只有七億五千萬龍幣,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這在和平時期,還算是一個正常的比例,可是現在帝國打了一場印度戰爭,往後可能還要擴張,再保持這樣的比例,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臣以爲要把軍費提高到百分之六,就有整整十五億龍幣,雖然離軍方所需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是起碼也比現在的要強得多了。現在西方列強的軍費開支,大約佔國民經濟的三成左右,有些國家,如美國和蘇聯甚至更多,所有的需求都給軍需讓路,甚至於喊出了‘要炮彈不要黃油’的口號,而我們的比例,只有他們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太可憐了。還有,我們的稅收政策已經實行了十幾年,從稅率上看,簡直低得可憐,只有西方列強的一半左右,我個人認爲,是到改變稅收政策的時候了。”

關續清喝了一口茶,笑着說道:“稅收政策不能變,正因爲稅收政策的穩定,老百姓纔敢大膽的往各個行業投資,才能放心的生活就業,不能因爲戰爭就隨意改變。大家要明白戰爭的目的,我們不能爲了戰爭而戰爭,那和希特勒有什麼區別,我們發動戰爭的目的還是要壯大國力,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還有一點,如果在戰爭期間改變稅收政策,會給老百姓一個不好的想法,認爲國家已經支撐不住了,這纔會想辦法提高稅收,這對國民的信心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而且稅率一旦提高,想降下來就沒那麼容易,過慣了大手大腳的日子,想再過緊日子,難啊。頂多可以像從前那樣發行戰爭債券,把戰爭變成一種全民性的投資。倒是大哥所說的,在不提高稅收的情況下,把軍費提高到百分之六,就可以做到。我們有五十億龍幣的財政收入,其中軍費只佔了七億半,教育佔了十億,科研費用佔了七億半,單單這三樣大頭,就入的一半左右。其餘二十五億,各地文武官員的薪俸及辦公費用,花了大約五千萬龍幣,這一部分不能再少了,我們總不成讓官員們上街討飯吧。往臺灣投了五億龍幣,在全國各地修建各種基礎設施用了五億龍幣,朝鮮半島也用了五億左右,再加上其它的預算,能夠自由支配的錢只有約五億龍幣左右。單單對馬來亞半島、安達曼羣島、尼科巴羣島等地方的建設,就拔了約三億五千萬龍幣,剩下的錢不夠幾個軍種分的。不過,大夥兒也不用擔心,帝國可以暫停在臺灣和朝鮮半島的投資,把省下來的十億龍幣都用在戰爭上,應該夠用了。”

關續清思索了一下,又說:“印度戰敗是要賠款的,軍部已經拿出方案,讓印度賠償5億龍幣,朕覺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別看尼赫魯雄心勃勃,可是印度還不是一個經濟富裕的國家,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來也有困難,所以朕決定可以把賠款折換成資源,印度是一個資源大國,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據帝國的初步統計,他們有463億噸的煤,有97億噸的鐵礦石,22億噸的鋁土,1億噸的鉻鐵礦,還有豐富的錳礦石,鋅,銅,鉛,石灰石,木材、棉花也都是應有盡有,對帝國來說,印度不僅要成爲一個貿易中轉站,還要成爲帝國的能源供給地。目前,徵印軍正在對印度南省的殘餘軍隊進行清剿,待局勢穩定了,就率先派去地質勘探隊進行勘探和挖掘,另派帝國企業界的人士前往考察投資。對於印度的政策不同於日本,朕不想讓這個國家滅亡,但是在戰後印度人對中國人的仇視還會存在,所以朕要把印度分裂成幾個邦國,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這樣的話印度人就形不成拳頭來對抗帝國,另外帝國的投資建設也會帶動印度經濟的發展,印度人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無憂了,反抗的情緒也就慢慢淡了。”

載濤說:“南亞大局已定,臣弟以爲也要考慮一下北方和西方的戰略情況。目前帝國以鹹海、圖爾蓋高原、烏斯秋爾特高原這三個地方爲依託,構築了幾條互相連在一起的防線,同時重兵駐紮圖爾蓋谷地,牢牢地把守着歐洲通往亞洲的最佳道路。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畢竟我不是一個軍事專家,只能提出建議而已。讓西北軍區派出一些部隊,穿越卡拉庫姆沙漠,佔領阿什哈巴德,並以此爲基地,進軍伊朗高原。伊朗現在被列強分成了三個部分,北部爲西班牙所控制,南部爲英國所控制,中部則爲雙方的緩衝區,名義上爲伊朗國王巴扎維所控制,其實卻受英國和西班牙兩個強盜的雙重控制。無論是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被幾個強盜活生生地割成三份,成爲別人的殖民地,伊朗國王巴扎維也不例外。我想派外交人員偷偷潛入伊朗,與巴扎維國王好好談一下,一旦我們把西班牙和英國人趕出伊朗高原之後,我們可以讓巴扎維控制整個伊朗高原,恢復伊朗王國的榮光。交換的條件只有兩個,一是加入大中華聯邦;二是我們取得在伊朗境內開採石油的權利。這兩個條件,估計巴扎維國王考慮也不用考慮就會答應下來。現在在伊朗境內還沒有現石油,用沒影兒的事情換得國家的控制權,巴扎維一定會樂瘋了,說不定還會把我們中國人當成傻子呢。爲了不引起巴扎維的疑心,在談判的時候,我們得向巴扎維獅子大開口,要他們現有礦山的開採權,至於石油的開採權麼,得儘量隱蔽的取得,最好要*巴扎維籤一個條約,規定把其境內石油的開採權和經營權全部交給中國政府,連伊朗政府也不得干涉。只有條約在手,我們才能放下心來。”

載濤停頓一下又說:“與巴扎維國王取得聯繫後,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軍了。伊朗高原道路險峻,地勢複雜,如果沒有熟悉地形的當地人相幫,想要在那裡順利的擊敗西班牙人和英國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幾十年前,英國人從伊朗人手中得到格魯吉亞,並以此爲基地,逐漸向伊朗高原滲透,最終控制了近半個伊朗。但是,圖蘭平原落入我們中國人之手、並且裡海低地也由我們控制之後,駐格魯吉亞和伊朗北部的英**隊基本上與本土失去了聯繫,並且裝備差,數量少,士氣低落,應該不是我們的對手。控制伊朗北方之後,聯合伊朗國王巴扎維的部隊南下攻擊英國人,相對來說要輕鬆得多。

第583章 歐羅巴在哭泣中國在嘆息第85章 正式宣戰第56章 南海大戰五第270章 海戰之後第1006章 打破島鏈第664章 事態升級第713章 會遊香山第1223章 趁火打劫第326章 牢獄之災第348章 美人如玉第825章 天劍行動第1067章 王者對決3第279章 拉攏奧斯曼第33章 大戰之前第121章 突圍花花在哪裡掌聲在哪裡第1135章 刺殺計劃第108章 東南亞的走勢第38章 臺灣保衛戰上第1175章 春風一度第1049章 殭屍的黎明第333章 一個人的戰爭5第1073章 三千里鋼鉗2第797章 槍神下第1180章 德皇威廉第635章 列寧逝世第1069章 歷史的車輪第749章 意外的收穫第271章 西線戰爭第423章 安全局出動第812章 青雲閣奇遇第486章 中華汽車公司第981章 飛彈飛彈第975章 決死南海4第370章 江南豪賭第1117章 以和爲貴第591章 日本在哭泣天皇在躲避第151章 東京大屠殺二第1072章 三千里鋼鉗1第75章 蒙古小勝二第954章 部長的賭注第320章 神秘的來客第8章 效忠第111章 購艦第235章 諜海女王2第67章 日本的野心第186章 遠東股份公司第1145章 家國第1000章 大空戰2一千章了第261章 燃燒吧海參崴3第49章 炮毀人亡第935章 黑拳下第28章 一網打盡第920章 帝國錦衣衛第188章 陰謀第1232章 皇帝的決斷第318章 癲狂的日本第214章 中華帝國第38章 臺灣保衛戰上第973章 決死南海2第890章 歷史悲劇不能重演第370章 江南豪賭第712章 棋如人生第73章 選秀第428章 政治避難第1336章 極地雄獅第553章 用錢砸出來的戰爭修改版第1013章 命運之矛第327章 中法人質事件第836章 超級單兵第703章 閃電再次出動第952章 空前的挑戰第293章 重磅轟炸第1120章 喪權辱國第967章 鋒利的狼牙第793章 投奔怒海第1229章 巴黎大洗劫第1063章 圈套都是圈套第1359章 勝利大集結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048章 未知的災難第738章 英國使館的舞會第645章 洞房花燭第608章 東條英機的下場此章血腥第574章 戒護任務第193章 起駕南巡第314章 航空母艦第35章 進攻山西第1172章 巴勒斯坦工黨第1071章 巨人的碰撞第1169章 投降是最好的選擇第78章 中俄關系第395章 政壇新星第1176章 神秘的好消息第952章 空前的挑戰第363章 李鴻章的奏摺第1137章 收服三k黨第383章 情迷北海第696章 奇蹟第323章 外交摩擦第266章 怒海爭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