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國會選舉前夕

對於第一屆國會選舉,張漢卿不相信人民黨會翻盤,因此他在這種重要時刻還能夠夜夜笙歌,有人卻要迫使他相信。

無數的反對力量在盤算着這場選舉。由於人民黨已經完全控制了軍隊並穩定了國家政局,軍隊和行政力量都已經穩定地掌握在其手,經過多場戰爭的洗禮,用武力的辦法奪取政權已經成爲不可能。在現在的中國,人民軍堅不可摧。

但是由於有張漢卿一手締造的國會制度在,只要將來在兩會佔有多數,即可名正言順地左右中國的政治,從而施加自己的影響。這是許多實力較弱的“幫派”的共識,其中以國民黨爲甚。

自從孫逸仙逝世,國民黨便如同過氣的英雄無用武之地。雖然目前就國民黨議員人數是國會中略次於人民黨的第二大政|黨,但是由於孫逸仙的過早逝去,國民黨內部的整合還遠遠不夠的弊端開始顯現。不說左、中、右三大派系矛盾重重,就是同一派系內部,也有許多人在打小算盤,比如上海宋家、山西孔家。

本來以宋慶齡爲主的宋家就是堅定的左派,又有宋美齡和張漢卿的關係在,所以他們與人民黨的聯繫很密切,關係一直融洽。

右派胡漢民起初還是希望打起孫中山的大旗的,可是親眼看見張漢卿在上海與英國人、日本人鬥智鬥勇的手段,明智地表示要與人民黨攜手,讓他這個右派領袖似乎比左派還激進。

加上左派領袖廖仲愷的傾向性,如果再不在國會選舉中有所表現,這個黨有被人民黨吞併的可能。

好在他們也都知道,自己被人民黨重視的原因是在政壇還有一定的分量。想繼續握有話語權,就得有所表現,所以對此次選舉還是很認真的。

因爲孫逸仙在桂、閩、湘、贛、粵、滇、黔、川、鄂、渝、蘇、皖、浙、滬、京、津等省的巨大影響力,即使在他去世後的兩年裡,國民黨在這些地方的話語權仍然很大----根據摸底,這一次國會選舉時,衆議院482個席位中,國民黨將會擁有150個左右。

這是因爲此次選舉,考慮到皿煮行爲暫時缺少普選的土壤,所以方法簡化。在從各省選舉出來的國會議員中,各黨派的比例是按照各省省議員的比例初步計算出來的。

因爲按照選舉法,衆議員在各省的人數是由各黨派在省議會中的比例決定的,即各黨派按照本黨黨員在省議會中的人數爲基礎比例,按等額選舉的方法,推選自己的候選人,這些人頭將會直接成爲國會的衆議員。

每個黨派如果有多出的小數點,就將和其它多出的黨派重新進行差額選舉,由票多者勝出----一般來講,都會是強者恆強。

因爲各級議員都是由地方上一級一級選出來的,所以擁有雄厚羣衆基礎、控制領域較大的黨派容易佔有優勢,特別是人民黨----這纔是執政|黨的地位優越性的表現嘛。國民黨因爲其在成立民國時的巨大功勳,在一些省份仍然有機會和人民黨一較上下。

正因爲如此,所以國民黨不甘心做人民黨“統戰”的對象。經過2年的變化之後,在黨內有很大威望的左派領袖廖仲愷本着對孫逸仙遺願的尊重,在人民黨“始終不渝地執行‘三皿煮義’政策”的鼓舞下,已經徹底倒向了人民黨,只差沒有退黨而已。

基層的國民黨員看不到本黨的一點出路,所有實現其理想的途徑基本上都由人民黨在陸續實現中:經濟建設、行政治理、扶持民族資本、爭取主權獨立…因此許多黨員已經轉而投向人民黨的懷抱,造成國民黨員一年銳減1/4的驚人事件。

國民黨如果不能重整士氣,隨着國家形勢越來越好,他們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差。作爲國民黨的元老汪精衛與胡漢民,共同的壓力促使他們摒棄舊有分歧,爲國民黨的繼續存在與發展同心同德。

對這種有機會抗衡人民黨的有力黨派領袖,日本人不是沒有動過他們的主意。不過胡漢民認爲人民黨與國民黨之爭是中國內部問題,不宜有外國勢力介入,否則便失去了皿煮的意義,因而回絕了日本人的“好意”。

而汪精衛對日本人的支持則保持樂觀的態度,與日本人的聯繫不斷。

在辛亥革命初期成立的一些皿煮黨派也義無反顧地爲自己“天然”的參政議政權力而各自努力,這些政|黨中間不乏有廣泛影響力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態度有機會讓選票有更大的歸屬機會。

同樣在國會有一定實力的力量還有閻錫山、馮玉祥、吳佩孚和段祺瑞等政壇老人。

其中以閻錫山地位最高,爲國家副主席----當然是虛銜,這是當初張漢卿爲調其離開山西老巢實施的軟招。因爲遠離在山西的老巢兩年了,原本根深蒂固的地位開始變得鬆散,山西全省14票的衆議員席位,他的力量並不被看好。

吳佩孚值得一提。他在四川“逃難”之時果斷勸說劉湘歸順中|央,算是在大原則上不失赤子之心、有過有功。西南統一後,他平安回到北京。雖然已經在軍隊中無兵無權,但因爲他在直系地方盤踞多年,且其作風正派,很得人心,竟然被選爲河北省議員了。

搖身一變爲國會議員後,他的個人魅力開始顯現。但是觀察人士認爲有曹錕賄選的惡例在先,河南、河北與北京三省的64張選票他最終很難獲得多少。

同樣地段祺瑞也期望復出。在作爲張作霖的傀儡擔任有名無實的執政一年之後,這位左右中國幾十年政壇的老將不得己退位,落戶於天津。

息影津門的段祺瑞曾表示只談佛經不問政治,實際上在政壇活動了幾十年的他豈甘寂寞,並且,“政治”不時地來過問他。日本特務土肥原等企圖拉他出山,組織一個與北京國民政|府相對立的完全效忠於日本人的傀儡政權。

令人欽佩的是,段祺瑞沒有答應。段祺瑞親日,原先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日本人挑唆中國人再次打內戰是他不願意的,他不願被日本人牽着鼻子走。

爲不使段祺瑞落入日本人手中,並促使舊皖系的力量能夠爲人民黨所用,張漢卿不斷派遣民間人士出京做段祺瑞工作,勸其入京“頤養”,“俾得隨時就商國事”。但是段祺瑞左右搖擺,思考未定。

相比而言,馮玉祥是實力和根基最淺的。但是由於其毅然發動“北京政變”,結束了中國最大的兩個派系之間的內鬥的巨大功勳,以及其矢志追隨孫逸仙的決心,爲他贏得了人心,包括已在人民軍內擔任要職的多位原馮系將領都對這位老上司抱以尊敬和負疚的心態。

在被迫解除兵權之後,他歷遊蘇聯、西歐,實質上在兩年多的期間無所事事,遊離於中國政壇之外。

本來他曾經不止一次憤怒地要繼續進行對人民黨的抗爭,也有多方人民黨潛在的反對派來遊說其進行反對人民黨的主政,但在回國後所見所聞,都使他漸漸動搖了這種決心。

國家持續穩定發展,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再進行一場戰爭來打破這種多年來之不易的局面對國家發展何益?

如果能夠聯合國民黨系、段祺瑞(皖)系、吳佩孚(直)系、閻錫山(晉)系及至馮玉祥系的力量,將有機會在國會中期選舉中罕見地以300多票的絕對優勢打敗人民黨,從而在臨時憲法規定的狀態下真正成爲議政|黨併合法奪取權力!

因爲當初各黨派只是草簽了這些條款,具體細項還是要等到這一屆國會成立再行討論表決。現在是時候了!

這些派系也各自打小算盤:由於人民黨已經在實質上領導整個國家,主動投向人民黨無非是錦上添花而已,而如果將手中的選票投向屈居第二的名爲參政實爲在野的國民黨,則無疑有雪中送炭之意。國民黨爲了拉攏各選票,必然要對各方利益有一定的照顧。

於是在這種誘惑的帶動下,各個政|黨和派別在各自的算盤下不約而同開始了倒向國民黨的集合,給選舉憑添了許多變數。

在各地的人民黨組織部源源不斷上報的信息中,關於不利形勢的情報越來越多,證據也越來越全面和確鑿,使張漢卿的神經一下子就緊繃了起來。中外歷史上陰溝裡翻船的事兒不少了,辛辛苦苦打下來江山,倒頭來卻爲他人做嫁衣裳的事兒不是張漢卿的風格。

當然張漢卿不是沒有機會徹底解決這件事情,就像他彙報給他的便宜老爸後,張作霖所講的“媽了個巴子的,老子派一個師,全部把他們清理掉”一樣。

殺人容易,清除因此而產生的影響卻很難。不用說日本人乘機起事,連自詡“自由、皿煮、人權”的英美國家也不會答應;此外,此一行動會讓中國好不容易纔上正軌的皿煮制度倒退幾十年,更開了一個惡頭,遠非張漢卿本意。

既然決定皿煮,就要光明正大地贏得這一局,因爲在人民黨的主導下,它本來就是一次乾淨的選舉。

第813章 就緒第185章 少帥的點子第952章 問計第135章 洗腦第922章 休戰第126章 梟雄之死第720章 半生緣第32章 撩刺第429章 迷失第492章 用兵檄文第34章 惺惺相惜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152章 變生不測第35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214章 擠兌第416章 故人來第736章 進退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58章 舞者魅也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737章 放人第248章 摻沙子第362章 求賢若渴第705章 三權分立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207章 交易第363章 班底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3章 提親第299章 投門子第1010章 停戰協議第137章 軍紀第418章 亮相第930章 吃醋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520章 一場影響深遠的宴會第155章 匪亂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757章 壓力第162章 一戰成名第39章 變生卜測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256章 各立山頭第276章 賑災(下)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571章 風暴前夕第655章 趁熱打鐵第346章 進門之辯第464章 三權分立之雛形第60章 錯裡錯弟弟姐姐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279章 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上)第650章 溫順的黑幫第934章 撞破第560章 做生意(下)第547章 定贛第51章 禮物第84章 論英雄第792章 紳士與野獸第277章 爲什麼我的眼裡滿含淚水第179章 擦屁股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83章 喝花茶第378章 請尊重司法獨|立第307章 示弱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799章 政治家的行徑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569章 博弈第202章 引狼入室第897章 純屬自衛第14章 戲文第365章 奉系初長成(上)第718章 決心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436章 球緣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561章 雅事第791章 熱絡第334章 雙管齊下第440章 再會周學熙第976章 統戰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373章 說客(下)第26章 釣戲第238章 悲第69章 王爺賣王府第570章 送上門的交易第311章 前後夾擊第157章 動員第94章 聽黃調第96章 三個有利於第802章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