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初入山西

崇禎二年,七月。

經過簡單的籌備,二十條大船沿着盧溝河而上,直奔山西。

在這之前的兩天,每晚都有趙倩暖牀!

此時此刻,身邊沒了女人,王立還有些不習慣了!

“廠公請放心,若是有了孩子,小婢會躲到鄉下將他生下來,絕不給廠公添麻煩;廠公若能不棄,小婢這輩子就知足了!”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女子,真的很純粹!

沒有後世那般勢利!

唉!

一時沒忍住,計劃中的“奏淮七絕”,加上長平公主與趙倩,將來就有九個小妾了!

撈錢的事,得趕緊了!

否則,這麼多的小妾,如何養得起?

船頭,王立正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崔應元來到身旁,低聲問道:“廠公,魏公公派屬下前來詢問,關於禁菸一事……”

“呵!全國都在抽,他如何禁得了?”

“魏公公正是這個意思,所以,特派屬下前來討教!”

王立淡淡一笑,瞥了瞥崔應元,又閉上了眼睛:“你侄子的事,我真不是故意的!”

“明白!明白!屬下早就打聽清楚了!

那日,廠公確實是朝天開槍!

所以,屬下再也沒有怨恨廠公!”

王立未置可否,崔應元接着說道:“廠公,除掉朱國弼之事,魏公公已經有了主意!”

提起這事,王立終於睜開了眼睛。

朱國弼坐擁奏淮河邊的豪宅,但他做事非常乾淨,查不到半點黑材料!

並且,他的豪宅是繼承祖上的遺產,很難找到機會將他做掉!

而且,唐世濟那個老奸巨猾的傢伙,讓他官復原職了,卻沒查到半點有用的東西!

此次,魏忠賢奉命去江南禁菸,必會在南京停留些時日!

只不過,這段時間的魏忠賢行事謹慎,做事滴水不漏,又如何除掉朱國弼?

崔應元看出了王立的擔心,正色說道:“魏公公已經查清楚了,朱國弼的父親仍然在世!”

崔應元提起朱國弼的父親,王立不知其意,卻想到個奇怪的問題:

既然朱國弼的父親尚在,那麼,他又如何承襲了父親的爵位?

崔應元很會查言觀色,他知道王立的疑問,趕緊解釋道:

“廠公,朱國弼的父親朱景瑜,也就是上一任的撫寧侯,在秦淮河偶然落水,然後就一病不起,形同死屍,卻又有一息尚存;

萬曆四十六年,經朝廷批准,朱國弼提前承襲了撫寧侯爵。”

“落水?又是落水?”

明朝的皇帝和侯臣,怎麼都喜歡落水?

而且,落水後全都一病不起!

前面,有個在清江浦落水的朱厚照!

接着,又有個在西苑落水的朱由校!

這裡,又有個秦淮河落水的撫寧侯朱景瑜!

這年頭,江河湖海都沒什麼污染,怎麼這些人落個水,要麼就一命嗚呼,要麼就成了植物人?

“廠公!”崔應元湊到王立耳邊,低聲說道:“不出三日,朱景瑜定會一命嗚呼!

屆時,朱國弼只能辭官,回鄉丁憂!

三年的時間,足以除掉他!”

“還是魏公公的主意多,夠狠!”

王立終於露出笑容,對魏忠賢的手段拍手叫好!

自漢代沿襲至今的“丁憂”制度,讓無數的官員談之色變,卻不敢違反這項禮制!

丁憂,就是“三年守孝”的意思。

這一守,就是二十七個月!

守孝期間,官員必須辭官還鄉!

而且,不允許娶媳嫁女,不允許生兒育女,不允許娛樂飲宴,不允許吃葷,不允許應試,不允許出遠門……

反正,跟坐牢沒什麼兩樣!

唐代時,進士出身,官居翰林學士、京兆府部參軍的白居易,就因在丁憂期間“賞花”和“井”,被政敵利用彈劾,最終被判“不孝”而貶官!

宋代時,名動京師的蘇東坡,正欲大展拳腳,突然傳來母親病故的噩耗,只能回家守孝!

三年後,終於“入列三等”,被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之職,但沒過幾年,父親蘇荀又病逝!

於是,蘇東坡只能辭官還鄉,再次守孝三年!

等到三年期滿,還朝之後,朝中已經物是人非!

又如萬曆年間官至首輔的張居正,正在改革的緊要關頭,驚聞父親去世的惡噩,卻沒有回老家江陵守孝,

從而上演了一場“奪情風波”,仍舊獨攬大權!

但,也正因爲這件事,成爲他死後被論罪抄家的禍根!

所以,魏忠賢幹掉已成植物人的朱景瑜,就能輕易做掉朱國弼!

要殺一個辭官還鄉的朱國弼,還不是輕而易舉?

面對魏忠賢送來的大禮,王立坦然受之。

“你轉告魏公公:萬歲爺雖然下定了禁菸的決心,但他也明白禁菸的難處;

所以,就算魏公公禁菸失敗,萬歲爺也不會怪罪!

當然,魏公公到了江南,不論大小事務,都要及時向萬歲爺上書!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必能有驚無險!”

聞言,崔應元總算鬆了口氣:“既然如此,屬下這就向魏公公彙報,多謝廠公指點迷津!”

“慢着!”

崔應剛要離開,卻被王立攔住:“魏公公去了趟陝西,那邊情況如何?

另外,魏公公返京之前,楊鶴已經到了陝西吧?

對於陝西的民變,楊總督所用何計?”

“額……差點忘了……”

崔應元趕緊返回,略帶憐憫之色:“廠公,魏公公託屬下提醒你,此去山西要千萬小心!

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跟楊總督聯繫!”

崔應元的話,已經說明了一切!

陝西的民變,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楊鶴掛個三邊總督的頭銜,手上無錢無糧無兵,如何平息民變?

所以,他的嗝屁,是遲早的事!

如果跟他有聯繫,很容易惹來一身騷!

楊鶴上任的始末,王立還在錦州的時候就打探清楚了!

他的“元氣”之說確實有道理,但不適合當前的國情!

最關鍵的是,他在大殿上說的“士大夫分門別戶,彼此相攻,後波前浪互爲起伏;

閹黨作惡不斷,屠戮忠良,死無完骨,朝臣敢怒不敢言”等言論,把衆臣全都得罪了!

此刻,滿朝官員都在“隔岸觀火”,等着看他的笑話!

若平息民變無功,朱由檢怪罪下來,沒人會幫他說話!

唉!

又一個只知道逞口舌之快,情商太低,不顧後果,自尋死路的傢伙!

……

山西連續兩年的旱災,比王立料想的還要嚴重!

桑乾河兩岸,一直到大同,幾乎是寸草不生!

衣衫襤褸的饑民,手持鋤頭棍棒立於河邊,連綿幾十裡!

他們盯着船隊的眼神,有的空洞無助,有的凶神惡煞,讓王立頭皮陣陣發麻!

幸好,船舷兩側的錦衣衛手執火槍,暫時將他們鎮住了!

否則,他們很可能跳入河中,將二十條大船整個拖回家!

王立的目的地,自然是大同的代王府。

本來,沿着桑乾河的支流合河而上,再往東行幾十裡進駐大同,是最便捷的路線。

沒想到,桑乾河的水流越來越小,大船再也無法前行!

而且,探路的錦衣衛回報,前方的合河已經斷流!

無奈之下,王立只能沙堝登岸,準備沿陸路北上。

此次的山西之行,王立帶了一個“千戶所”的人馬:一千一百二十人。

考慮到百姓對廠衛沒有好感,錦衣衛全都僞裝成了普通士卒。

並且,王立也請了個山西“巡按”的假職。

但,此時的饑民,不管你是錦衣衛還是普通士卒,就一個字:搶!

兩個“百戶”的錦衣衛剛剛登岸,馬上就被饑民圍住了!

黑壓壓的一大片!

估計,不下兩萬人!

他們,只是饑民!

但,一個不小心,馬上就會成爲亂民!

火槍大刀,對陣鋤頭棍棒,自然有勝算。

但,若是饑民一擁而上,這個“千戶所”的錦衣衛,就算不被踩死,也會精疲力竭而累死!

而自己,也會被亂棍打死!

船頭的王立,嚇得雙腿直抖!

不嚇纔怪!

大同附近的陽和衛、鎮虜衛、高山衛、天成衛,早就不復存在!

山西巡撫耿如杞、大同總兵許可立,以及大同府的其他官員,早就不知所蹤!

沒有任何後援!

所以,不能激怒這些饑民!

絕不能!

“宋哲,你去告訴這些百姓,本巡按是爲賑災而來,趕緊勸離他們!”

“諾!”

宋哲身手極好,自然不懼這些饑民,三兩步就跳到岸上。

趁機,王立趕緊回到船艙,換了身普通士卒的衣服,這纔回到船頭。

就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宋哲已經返回!

“廠公,想勸離他們,不太可能!

除非……把咱們的糧食……分一些給他們……”

分?

怎麼分?

這又不是打仗,沒有“糧草先行”的說法!

二十條大船,只有一船的糧食!

這,是“千戶所”一月的口糧!

岸上的饑民,可有兩萬多人!

就算分出一半,也不夠他們一日所需!

但是,大船是逆流而上,很難甩開岸上的饑民!

如果不分出糧食,要麼掉頭返京,要麼橫屍於此!

“咱們的糧船,還有多久能到?”

“糧船……至少需要十天!

但,運送粗糧的船,三日之內可到兩艘!”

“哦?怎麼這麼快?”

“廠公,你有所不知:上次在南京的時候,你說紅薯、土豆和玉米很好吃;

所以,有的商賈從各地運了些粗糧到京師,想大賺一筆;

沒想到,廠公隨後去了遼東,這些東西沒人肯吃;咱們的船隊出發之前,順手全都買下了!”

“原來如此!其實……這些東西真的挺好吃!

只可惜,沒有廚子會做!”

想起土豆燒排骨的香味,王立馬上就口水直流。

只要保住性命,吃到土豆燒排骨還是沒問題的!

就算廚子不會做,可以教他們嘛!

大不了,自己親自上陣!

“分吧!咱們留夠十天的口糧,剩下的再分給他們!”

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86章:三喜臨門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31章:兩道聖旨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8章:對食夫妻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29章:驛站!驛站!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35章:確實是個人才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91章:捧殺!棒殺!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8章:對食夫妻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98章:喜添二將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91章:捧殺!棒殺!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221章:羣起圍攻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