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

幾日後,在王立的安排下,陳王延算是加入了西廠。

他沒有在京師多留,匆匆領着人馬,殺氣騰騰去了福建。

同時,袁崇煥去了遼東;

魏忠賢查貪腐忙得不亦樂乎,王立卻靜靜等了一個多月。

其實,這一個多月裡,他看似整日躺在太師椅上,暗地裡卻做了許多事情。

最主要的,就是西廠的人員規模,擴大了將近一倍!

通過考察,提拔了好幾個百戶和副千戶。

二月的大運河上,二十艘大船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王立的第一站是南京,其實也算不繞路。

主要是,想看看傳說中的秦淮河,順道嘛!

船頭,王立悠閒地躺在太師椅上。

後方,一條小船加速追來。

登船後,幾名錦衣衛恭敬地行禮。

“廠公!我等查了一個月,查遍了全國的戶籍冊,就連僧錄司登記的僧人也查了!沒有叫李自成的人!”

“哦?”

王立猛地睜開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錦衣衛百戶,明顯不太相信。

“你確定?真沒有叫李自成的人?”

“廠公,屬下確定!全國登記在冊的一萬萬四千萬人口,全都查過,確實沒有叫李自成的!就連諧音的也沒有!

有可能,他沒有登入戶籍!”

“沒登入戶籍?應該不會!

一萬萬?說着不拗口麼?以後說“一億”!你先下去吧!”

“諾!”

春風拂面,王立又閉上眼睛,享受着春日暖陽。

沒有叫李自成的?

怎麼可能?

難道,自己所在明朝,跟歷史上的明朝不一樣?

但是,不大可能啊!

既然有崇禎皇帝,有魏忠賢和皇太極,有袁崇煥和西洋大炮,有錢謙益和柳如是,爲何單單沒有李自成?

難道,因爲自己的穿越,某些歷史發生了改變?

對呀,這會兒已是三月,魏忠賢仍舊活蹦亂跳的!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這老傢伙早就入土了!

應該,或許,大概,是這樣吧!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只要守住遼東,大明就不會亡?

這樣也好!

有個好拿捏的皇帝,可以死命地撈錢了!

嘿嘿!

“廠公,剛剛收到消息,魏忠賢出了京師,沿桑乾河而上,很可能去往山西!”

山西?

他去山西幹什麼?

曹化淳不是去了山西麼?

不對,曹化淳前天回來的!

沒聽到什麼消息!

難道,曹化淳沒抓到牟志夔的小辮子,換了魏忠賢過去?

對,一定是這樣!

連九龍照壁都能修的代王府,怎會只搜出幾千兩銀子?

哼!在曹化淳去往大同之前,代王府一直是牟志夔在看守!

這傢伙,膽子比我還大!

竟然,把代王府悄悄搬空了!

曹化淳沒什麼人手,肯定治不了他!

還得靠魏忠賢!

看來,朱由檢也挺狡滑嘛,認定代王府藏有銀子!

“宋謙,速速派人去山西!別讓魏忠賢獨吞了!”

“可是……廠公,咱們那點人……”

“無妨!派一個小旗過去就行!讓他知道,咱們也在盯着牟志夔和代王府,這就足夠了!”

“諾!”

哼!

你個老傢伙!

想獨吞,沒門兒!

“廠公,李高派快馬回報:在浙江的寧波和台州,福建的福州、泉州和漳州,有許多漁民聚集的海港,稍加改造就行!這是他送回的地圖!”

“靠!能把地畫成這樣,他還真是個人才啊!

這地圖,誰能看得懂?

東南西北都不標?

附近的地形如何?

有沒有水道相連?

有沒有寬闊厚實的官道?

有沒有倭寇襲擾?

全都沒寫,讓我咋看?”

王立劈里啪啦罵了許久,隨手將地圖扔到河中。

目光微閉,嘴裡卻說道:“這傢伙盯個人還行,找地盤就是路癡!他這趟算是廢了!

你,趕緊領一旗人馬去浙江!

就在杭州府的周邊找!

儘量靠近大運河!

明白?”

“諾!”

徐玉卿沒有遲疑,趕緊乘小船南下。

王立又閉上了眼睛。

既然沒有李自成這人,是不是,應該查一下張獻忠?

這傢伙雖是亂賊,但抗擊清軍毫不含糊!

不管是不是他屠的川,他的“江口沉銀”卻是有史料記載!

“累億萬,載盈百艘”!

這傢伙,哪裡撈的這麼多錢?

他到底把財寶扔在哪裡了?

讓後世的專家,找了幾十年都沒找到!

嗯!

一定要找到這傢伙,跟他學學撈錢和藏錢的本事!

“魯宗武,你再帶五個小旗上岸,就算找遍全國,也要找到“張獻忠”這個人!

記住,我要活的!

順便,再找找“李自成”這人,死活不論!”

“諾!”

唉!

這倆搞事的傢伙,到底在哪裡?

我的媽媽呀,我的老師啊,我知道錯啦!

上學的時候,我不該打遊戲……

上歷史課的時候,我不該睡大覺……

王立痛苦地懺悔着,心裡說不睡大覺,卻不知不覺就睡熟了。

而且,喜歡上了在船頭睡覺的感覺。

一連好幾天,船頭總能看到他的太師椅。

這日,王立睡得正熟,卻被百戶陳增智喚醒。

“廠公,廠公……”

“嗯?什麼事?”

“廠公,浙江巡撫張延登,聽聞廠公南巡,特攜嘉興府、紹興府、金華府、寧波府、溫州府、嚴州府、處州府……

“得,得,得,得了,直接說什麼事兒!”

“浙江巡撫張延登,得知廠公欲在浙江籌建港口,專程攜十一位知府前來覲見……”

“我去!覲什麼見?我又不是皇帝!你這話要是傳了出去,該有人說我謀反了!

對了,你剛纔說……金華和處州?我去!這些地方又不靠海,他們瞎胡鬧個啥?”

“廠公,他們說……雖然不靠海,但有河流通向大海,也可以建港口!而且,還能避免海盜的襲擾!”

“聽起來……好有道理的樣子!讓他們過來!”

得到允許,十幾人呼拉拉地涌入船艙。

這些人的來意,在王立的預料之中。

福建漳州府的月港,通商六十年來,“海舶鱗集,商賈鹹聚”,其繁華程度不亞於南都!

稅收豐盈,百姓富足,讓沿海各州各縣羨慕不已。

王立奉旨籌建港口的消息,早就傳遍了全國。

南來北往的客商欣喜若狂,浙江和福建更是炸了鍋!

船艙裡,相互間簡單的介紹後,巡撫張延登,迫不及待開了口:

“廠公,皇上選中浙江開埠通商,乃是無比英明的決策!”

張延登往北邊拱拱手,繼續說道:“廠公啊,浙江轄域十一府,水道四通八達,陸路方便易行,不知廠公的……意向如何?”

張延登看似在詢問,但他沒等王立的回答,很自然地坐下,咳嗽了幾聲。

繼而,艙內一片寂靜,十幾雙眼睛齊刷刷盯着王立。

“諸位大人,本廠公還需實地考察,不敢貿然決定,不敢有負萬歲爺之託!所以……”

王立笑了笑,剛剛端起茶杯,嘉興知府許瑤光試探着上前,遞上一張地圖。

“廠公,這是嘉興府的地圖,本府的海鹽縣緊鄰大海,交通十分便利,兩處漁港稍加改造,不出半年就能接待各路客商……”

“廠公,依下官之見,嘉興府不是籌建港口的最佳地點!”

紹興知府祝尚珍打斷許瑤光的話,也獻上一張地圖:“廠公,紹興府的蕭山縣也靠大海,且有富春江自西而來,水道十分便利,是籌建港口之不二選擇!”

“哼!你蕭山縣上月才遭海賊襲擊,知縣和典史被殺,至今也沒抓到兇手!如此混亂之地,怎能籌建港口?

廠公,嚴州府建德縣緊鄰富春江,船隊順江而下,只需兩日就能出海!此地民風淳樸,治安良好!

若廠公能在建德籌建港口,三萬青壯百姓願做免費的徭役!而且,百姓們將自籌資金,爲廠公修建生祠!”

“哪有港口建在內陸的?廠公,杭州府的海寧縣緊鄰大海,而且就在富春江江口,更有水路和陸路直通大運河,是修建港口的最佳地點,還請廠公不要猶豫!”

“廠公,金華府的觀海衛……”

“咳……咳……”

王立連聲咳嗽,打斷衆人的話,淡淡一笑:

“我對浙江並不熟悉!諸位大人,可將各府的地圖和各自的優勢詳細寫來,我再參祥參祥!”

“那……廠公……”

“萬歲爺委以重任,我不敢有半點馬虎!

就這樣吧!諸位可在艙中暫且歇息,不急,不急!”

說罷,王立投以人畜無害的微笑,向衆官員揮手示意,緩步而出。

油水!

有油水!

躺在太師椅上,王立一陣狂喜!

呵,建生祠?

我又不是魏忠賢!

你想害死我麼?

還是折現吧!

哈!竟然有現成的漁港!

稍加改造行,花不了多少銀子!

還有免費的徭役!

朱由檢給了兩萬兩銀子!

嘿嘿!

很可能,一個銀子也不用花!

很可能,還能撈上一筆!

你們那些知府知縣什麼的,趕緊報價吧!

我……已經暗示得很明顯吧?

讓他們繪圖本,不會真的在繪圖本吧?

不,應該不會!

他們一個個的,全都是老油條了!

一個個的,想要“招商引資”,總得給點好處吧!

尼瑪!

一個府就有三萬青壯百姓!

如果加上老弱婦孺,不得十幾萬?

他們都知道建港口的好處!

一人出一兩銀子,應該不難吧!

一個府就是十幾萬兩!

浙江有十一個府!

哈!一百萬到賬!

可以給兩個“秦淮八絕”贖身了!

不對!在她們委身青樓之前,提前找到她們!

這就省了一百萬!

哈!幸福死我了!

對了,還有福建!

福建有九個州府!

福建早就開了月港,福建人更有錢!

呵!這會兒不是春天麼!

哪個府給的錢多,我就在那裡畫個圈!

過個三五年,教他們唱《春天的故事》!

不對!浙江和福建,只能各建一個港口啊!

嗚嗚嗚……

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52章:被尊爲“聖人”的資本家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203章:有內鬼?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70章:大敵將至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98章:喜添二將第203章:有內鬼?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7章:阻攔聖駕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35章:確實是個人才第222章:面子,裡子!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46章:蕭山驛站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62章:皇宮刺客第152章:被尊爲“聖人”的資本家第35章:確實是個人才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221章:羣起圍攻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203章:有內鬼?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225章:左右爲難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66章:蠢蠢欲動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162章:皇宮刺客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66章:蠢蠢欲動第29章:驛站!驛站!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46章:蕭山驛站第8章:對食夫妻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62章:皇宮刺客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98章:喜添二將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229章:無奈退兵第139:孤城的守將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