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

王立嘴上說着“話已至此”,但面對衆人的詢問,卻不厭其煩地解釋,耐心十足。

唾沫橫飛,解釋了老半天,就連王承恩和曹化淳都被哄得雲裡霧裡,卻沒一人掏錢!

人已散盡,王立還愣在當場,一臉懵逼!

“廠公,這下好了吧?酒菜錢賠了一千多兩!

耽誤翠紅樓半日的生意,又賠了三千多兩!”

王立本就鬱悶,宋哲還哪壺不開提哪壺!

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獨自喝着悶酒!

本以爲,經過自己的巧舌如簧,把“川西大開發”的前景描繪得天花亂墜,必能收割一波腦殘粉!

哪知道,那些傢伙,全都狡猾狡猾的!

一個也沒上當!

本以爲,有朱由檢作爲擋箭牌,又有司禮監在現場“打掩護”,必能大賺一筆!

哪知道,一個銅板沒撈到,還賠了幾千兩!

本想着,在幾十個“錦衣業務員”跟前展示自己的推銷技能,哪知道,自己打自己的臉!

此時的大明,各級官員,各地的皇室宗親,各地的門閥世子,富戶豪強,全都富得流油!

讓他們深陷龐氏騙局,鈍刀割肉,必能賺得盆滿鉢滿——從邏輯上來說,應該沒有問題啊!

可是,爲什麼沒人上當?

想不通,實在想不通!

“報……廠公:京師著名的鹽課商人鮑天琦,得知廠公在翠紅樓飲酒,特來詢問“川西大開發”的報名之法!”

哦?

有人主動找上門!

這是幾個意思?

王立本以爲自己喝醉了,或者自己聽錯了!

正在疑惑,又有人來報,京師棲鳳樓的老鴇,也來詢問“川西大開發”的報名之法!

緊接着,京師的藥材商人,瓷器商人,皮貨商人,酒莊掌櫃……

昌平的絲綢商,順義的茶葉商,通州的陳鐵匠,三河的趙掌櫃,房山的陳瓦匠……

來了,來了,爭先恐後地,全都來了!

這架勢,數量何止五十!

恐怕,兩三百都不成問題!

“趕緊的,把他們分流到各個包廂“詳加考察”,一個都不要放過!”

宋哲一臉懵逼,王立卻想到了其中緣由!

在西廠面前,在王承恩和曹化淳面前,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哪敢透露自己的身家?

只能借用別人的身份來參加,以保自己真實的財產不被發現!

幸好,王承恩和曹化淳早早地離開了!

要是他們看到這一盛況,朱由檢又要想辦法徵稅了!

這一晚,王立新激動得徹夜難眠!

只邀請了五百來人,卻收割了七百多個腦殘粉,累計收五千多萬!

不必說,有人購買了兩份,三份,甚至更多!

這樣的撈錢速度,比幾百年後的石油大亨快多了!

如果沒有猜錯,這還只是開始!

隨着龐氏騙局蔓延到江南,蔓延到全國,腦殘粉必將越來越多!

在“三次冥”的瘋狂增長下,自己的財富,很快就能超越和珅,成爲封建時期的頭號富翁!

大明啊大明,遍地都是銀子!

取之不盡!

對了,自己拉了多少腦殘粉,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

特別是朱由檢!

趕緊的,讓“錦衣業務員”通知自己的下線,就說……就說“川西大開發”的發財項目,現在只是試點!

如果參加的人數太多,很可能引起朱由檢的妒忌,隨時可能被叫停!

從今日起,“錦衣業務員”只能採取一對一的方式發展下線,絕不能像昨天那樣公開聚會!

¸Tтkā n ¸C 〇

呵!

想不到,自己的龐氏騙局如此順利!

這一個月,沒有白忙活!

對了,自己在京師,逗留的時間實在太久了!

雖說沒影響西北的剿賊,朱由檢在心理上,始終不會舒服!

畢竟,沒有哪個上司,喜歡自己的員工成天在辦公室“吹空調”!

湖廣的荊都府,有長江穿境而過,交通便利;

荊都北部的鄖陽府和襄陽府,分別跟陝西與河南接壤,時常有流賊活動!

轄域內,沿江的巴東、歸州和宜都,皆是扼守四川的重要門戶!

將總督府設於荊都,不僅遠離京師,而且進能攻,退能守!

既然孫傳庭跟楊嗣昌有種,那就給他們幾萬兩銀子,分別到鄖陽和襄陽,給我招兵買馬!

正要起程南下,張彝憲卻匆匆趕來,請王立到武英殿議事!

……

“據聞,多爾袞、嶽託等人領兵萬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衆於額哲;

林丹汗的妻子和兒子歸降,已經交出可汗印信,向建奴表示臣服;

至此,蒙古各部,已經完全歸順建奴!

其勢力的快速增長,實在不可小覷!

另外,就在上個月,皇太極派遣使者前往朝鮮,傳達出稱帝之意願;

朝鮮國主李倧,拒絕向使者三拜九叩,可能已經激怒皇太極!

今,朝鮮國主李倧,正在命人加固城池,積極備戰!

並派使臣送來奏書,請求我大明出兵相助!

不知,諸位有何建議?”

朱由檢話音剛落,兵部侍郎唐世濟立刻進言:“皇上,朝鮮只是我大明之藩屬國,每年的進貢之物,遠遠不及大明的賞賜之物!

下官員以爲,就算皇太極有吞併朝鮮之意,亦不值得大明勞師動衆!

今,我大明外有強寇,內有流賊,兵力早就捉襟見肘,自顧不暇;不值得爲個遙遠的藩屬國,進一步激怒皇太極!”

“唐大人,此言差矣!”

監察御使張捷手持笏板,上前一步:“皇上,朝鮮雖是大明之藩屬,卻是拖住建奴之重要力量,更是威脅倭國的重要力量!

正所謂,脣亡齒寒!

朝鮮若在,遼東和朝鮮可同時出兵,對皇太極形成夾擊之勢;

朝鮮若亡,建奴將獲得大批的物資錢糧,再次犯境將無後顧之憂!

微臣以爲,我大明應該即刻發兵,援助朝鮮!”

“御使大人之言,確實有道理!不過……”

內閣輔臣何如寵上前一步,表面上支持張捷的意見,卻話鋒一轉:“下官認爲,唐大人之言更有道理!

長久以來,朝鮮雖是我之藩屬,卻從未盡到藩屬國之責任,簡直是個巨大的包袱!

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我大明勞師動衆遠征朝鮮,耗費錢糧無數,終於擊敗豐臣秀吉,力保朝鮮不失!

然而,朝鮮國主不知感恩,反而以自己的地域優勢,不停地向我要錢要糧,索取無度!

這樣的藩屬國,留之有何用?”

“何大人,你身爲內閣輔臣,目光爲何這般狹隘?”戶部尚書侯恂上前一步,指着何如寵厲聲呵斥:

“我與朝鮮既是宗藩,亦是脣亡齒寒之兄弟鄰邦!

今,建奴平定蒙古各部,再無顧忌!

如果集中兵力南下,如果大明援助不及,朝鮮必亡!

此消彼長之下,建奴的勢力將進一步增強!

再次犯我疆界之時,將再無後顧之憂!

早年,我萬曆皇帝雖然不問朝政,聽說朝鮮遭到倭國入侵,卻在第一時間發兵援朝!

由此可見,朝鮮若亡,我大明必危!

臣以爲……”

“尚書大人,尚書大人……”

溫體仁滿臉堆笑,打斷了侯恂的話:“萬曆年間的倭國攻朝,與當前的建奴南下攻朝,其實大有不同!

倭國,東邊之深海小國,以水師見長;

萬曆皇出兵援朝,其最終目的,是讓朝鮮拖住倭國水師,使其不敢長驅直入犯我疆土!

尚書大人,你可別忘了:如今之建奴,並無水師!

不論他是否吞併朝鮮,要想舉全國之兵犯我疆土,只能走山海關!”

說到這裡,溫體仁轉向朱由檢,繼續說道:“皇上,如今之大明,既要抵禦東北的皇太極,又要平定西北諸省之流賊;

兩線作戰,早已不堪重負,國力難支!

若要出兵援朝,將會面臨三線作戰之困境!

銀子從哪裡來?

兵馬錢糧從哪裡來?

況且,朝鮮,值得大明去救?

努爾哈赤起兵至今,二十年有餘,兩次越過長城侵我疆界!

其間,朝鮮是否有過一次出兵援助?

所以,臣以爲,這樣的藩屬國,這樣的兄弟之邦,不要也罷!”

溫體仁說話的同時,朱由檢的目光移到王立身上,充滿了期待!

見狀,王立趕緊低下頭!

因爲,對於是否出兵援朝,大臣們分成了鮮明的兩派,各自的話都有道理!

對現在的大明來說,東邊的倭國絕對是個威脅!因爲朝鮮的戰略位置特殊,所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時此刻,對於北方也一樣——如果朝鮮兵強馬壯,如果與大明同心同德,確實可以兩路出兵,對皇太極形成夾擊之勢!

然而,此時的朝鮮,就是一隻弱雞!

皇太極入寇大明,它只會遠遠地觀望!

指望着朝鮮出兵援助,無疑是天方夜譚!

以當前的情形來看,溫體仁、唐世濟、何如寵之言,似乎更有道理!

不論朝鮮倒向哪一邊,自始至終,皇太極都會威脅着山海關!

隨時隨地,都可以無拘無束地越過長城犯境!

所以,此時的出兵援朝,除了讓大明陷入三線作戰,毫無意義!

朱由檢的目光中,充滿期待!

很明顯,他想出兵援朝!

確實,朝鮮臣服於大明,距今二百年有餘!

若是改投了皇太極,他朱由檢的面子往哪擱?

君王,考慮最多的還是政治!

或者說,是後世對於自己的評價!

但是,此刻援朝,確實得不償失!

王立躲着他的目光,正是爲此!

朝臣的爭吵還未停止,趁着間隙,朱由檢還是想聽聽王立的意見!

“廠公,依你之見,朕該如何應對?”

靠!

躲都躲不掉!

早知如此,就該稱病不來!

不必說,朱由檢已經做了決定!

只要自己點了頭,他必會咬緊牙關,節衣縮食!

狠命撥出一筆銀兩,招兵買馬,援助朝鮮!

然而,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援朝必敗!

他日追究起來,同意援朝的人,必會背黑鍋!

這樣的事情,我可不幹!

於是,王立眼珠一轉,耍出一招“化骨綿掌”:

“萬歲爺,小奴以爲,殿上衆臣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存在誰是誰非!

靜觀其變,是基於大明國情的現實考慮;

出兵援朝,是基於大明整體國防的考慮,目光長遠,值得敬佩;

然而,攘外必先安內!

此時的大明,流賊未除,邊關不固!

如果倉促出兵,兩線作戰,確實不妥!”

王立的話,朝中兩派皆不得罪,卻是一紙空文,毫無營養!

大臣們滿意了,朱由檢卻有些失望!

正想表達自己的意見,王立又說話了:“依小奴之見,如果皇太極真有吞併朝鮮之意,我大明作爲宗主國,絕不能坐視不顧!

但是,還是應該避免三線作戰,不宜直接出兵朝鮮!

而應該,讓關寧軍做好“圍魏救趙”之準備!

待皇太極南下攻朝之際,可派一軍圍攻瀋陽,迫使皇太極從朝鮮撤軍;

同時,再派一支勁旅伏於要道,給皇太極來個“以逸待勞”!

如此一來,我大明既保住了朝鮮,又能借機重創皇太極,還不會增加軍費支出,實爲一石三鳥之上計!

當然,此計並不成熟,還需諸位大人幫忙查漏補缺,將其進一步完善;

同時,還需關寧軍諸將大膽出擊,英勇奮戰!

最終能否成功,變數頗多,還需天時、地利與人和!”

“妙計,果然妙計啊!”

朱由檢激動得猛拍桌子,滿朝官員再也不分派別,一致贊成!

至此,王立終於鬆了口氣!

沒有得罪任何一派的朝臣,自己的“龐氏騙局”必能順利推進!

朱由檢滿意,朝臣滿意,大家滿意!

最終能否成功,我已經說了“變數頗多”;

此計縱有紕漏,只能怪朝臣們沒有“查漏補闕”,或者關寧軍不夠“英勇大膽”,或者沒有“天時地利與人和”;

反正,怪不到我的頭上!

如果失敗,休想讓我背黑鍋!

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162章:皇宮刺客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29章:驛站!驛站!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230章:南轅北轍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44章:誤打誤撞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191章:捧殺!棒殺!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58章:遣使議和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10章:去意已決!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233章:大軍圍城第61章:臨時詔獄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103章:逼上“梁山”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21章:羣起圍攻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37章:她就是柳如是!第58章:遣使議和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103章:逼上“梁山”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64章:金蟬脫殼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61章:臨時詔獄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29章:驛站!驛站!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230章:南轅北轍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70章:大敵將至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62章:皇宮刺客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86章:三喜臨門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