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

朝廷的辦事效率,王立實在不敢恭維!

就如,這次的山東叛亂。

說起來,孔有德叛亂的消息,朝廷在去年就知道了。

那時候,王立正在去往錦州的路上。

得知孔有德兵變的消息後,他第一時間向朱由檢上了奏書。

然而,直到今年的二月初,朝廷才商定了以“招撫”爲主的戰略方針;

又過了一個月,經過無數次的吵架與推諉,新任山東巡撫徐從治、登萊巡撫謝漣,終於姍姍上任;

由於登州城還在叛軍的手中,謝漣只能去往萊州上任。

也就是這時候,“山東道巡按”王道純,終於帶着朱由檢的詔書,開始了前往登州的招撫工作。

原登萊巡撫孫元化,確實被免去了死罪,並且被王立借用了。

不過,在去福建“戴罪立功”之前,朱由檢也給了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真正的機會!

畢竟,孫元化不僅是孔有德的老上級,還跟他有一定的私交!

如果孫元化跟王道純一同前往萊州,對孔有德的招撫,應該十拿九穩了!

只不過,對叛軍的招撫,王立始終不抱希望!

就算招撫成功,他也會尋個機會,做掉孔有德與耿仲明!

當然,還有東江的尚可喜!

其餘的事,王立毫不關心!

因爲,這個大明已經爛透了!

後世的專家都說了,就算有神仙降臨,也沒救!

專家的話就是權威,肯定是正確的!

咱小民一個,自然不敢懷疑!

所以嘛,在撈錢的同時備好退路,再順手除掉幾個漢奸,也不枉穿越一場!

確實是順手!

就如,已經被除掉的錢謙益、朱國弼和吳三桂!

根本就沒費什麼功夫!

歷史上的這三傢伙,到底是真漢奸還是假漢奸,是主動降清還是逼不得已,已經不重要了!

要怪,只怪他們搶了自己的柳如是、寇白門和陳圓圓!

“廠公,山東的兄弟傳來最新消息:叛軍正在往萊州城開進!

從時間和路程來看,新上任的巡撫謝漣大人,很可能被圍在城中!”

“無所謂!”王立漫不經心地拆開信封,隨口笑道:“前去招撫的孫元化與王道純,不是已經出發了麼!

正好,他倆,可以少行百十里路!”

王立的回答,讓宋哲哭笑不得。

其實,王立也沒有說錯!

登州城在山東半島的最北邊,萊州城在登州的西南方向!

如從京師出分發去往登州,中途必會經過萊州!

確實省了近百里的路程!

拆開信封,閱後,王立眉頭緊鎖。

“我去!

這個王承恩……不是一直在司禮監麼?

這傢伙,啥時候跑到臨洮去了?

我去!

一個太監還能做總兵?

那我,不也能做督師了?”

“廠公,這個王承恩,不是萬歲爺身邊的王承恩!

而是另一個同名的王承恩!

此人,祖籍西寧衛王家莊,祖上因抗倭有功,被封爲世襲的西寧衛指揮僉事;

王承恩生於萬曆十五年,於萬曆三十三年承襲西寧衛指揮僉事一職;

不久後,因多次南擊退“海夷”,升任甘肅三岔關守備;

天啓初年,升任“莊涼大靖參將”,崇禎二年,再升任臨洮總兵;

在京師保衛戰時,王承恩率領一千五百邊軍,不遠千里進京勤勤王;

在擊退建奴的慶功宴上,王承恩也有參加;

只不過,因爲勤王的邊軍太多,萬歲爺重點表彰了秦良玉和盧象升;

其他各路勤王軍的升賞,衆臣都沒怎麼關注了;

所以,廠公不知道此人,不足爲奇!”

王立點點頭,拆開另一封信。

閱後,又是眉頭緊皺。

“前陣子的情報不是說,最能打的三個賊首,好像是王左桂、王嘉胤和神一魁麼?

有了洪承疇和曹文詔,再有寧夏總兵賀虎臣、臨洮總兵王承恩的幾路圍剿,流賊怎會越剿越多?

還有,這個“三十六營”,又是什麼鬼?

到底從哪冒出來的?”

“廠公,你怎麼又忘了?

王左桂,早就被洪總督給咔嚓了!

還有那王嘉胤……”

“慢着!慢着!”王立趕緊打斷宋哲的話,滿腹疑惑:“洪承疇不是延綏巡撫麼?

他……啥時候升任總督了?”

“廠公,你怎麼又忘了?

去年,咱們在督建大淩河的時候,洪總督還特意送來信函,邀你去陝西喝喜酒呢!”

“哦,對啊,是有這麼回事!”

王立猛拍自己的腦袋,鬱悶不已。

這段時間,四川的捲菸廠、南京的天音閣、南方的釀酒作坊、絲織作坊和製糖作坊,整天都在上報賬目和各種瑣事,搞得實在頭大!

這一忙,還真忘了洪承疇升任三邊總督之事!

對了,王左桂這傢伙,自己還見過的!

他被洪承疇“咔擦”的時候,嘴裡還銜着一塊雞腿!

不過,王嘉胤和神一魁好像也挺牛的,怎麼也掛掉了?

“廠公,賊首王嘉胤的死……呃,前陣子送來情報時,你正在向朝臣們銷售博美犬和玄鳳鸚鵡,沒來得及看!

你不是說過,只要不是南方的事,全都讓我自己處理麼?”

“對,我確實說過!你是西廠的二當家,是該幫我分點憂嘛!

對了,你是怎麼處理的?”

“廠公啊,都是曹文詔和各路錦衣衛的捷報,還能怎麼處理?

都是看一看,然後以西廠的名義,呈給萬歲爺唄!”

“嗯,不錯!你辦事,我果然放心!”

王立點點頭,還是眉頭緊鎖。

見狀,宋哲繼續解釋道:“王嘉胤被洪總督和曹文詔盯上,狂追了他二十天;

他的部下實在支撐不住,趁夜砍了他的腦袋,向曹巡撫投降了!”

“呵!他的部下,還挺有本事嘛!

不僅砍了自己的老大,還懂得審時度勢!

呵!

如果他們向洪承疇投降,那可死定了!

對了,砍王嘉胤腦袋的傢伙,曹文詔是如何處理的?”

“這倆傢伙,一個是王家胤的妻弟張立位,另一個是他的族兄王國忠;

這個張立位啊,早年是曹巡撫的部下;

至於曹巡撫怎麼找上他的,又給他承諾了什麼,咱就不得而知了;

信上說,曹巡撫沒有殺他們!

投降的三千多人,都被扔到山裡挖煤去了!”

“嗯,不錯!既沒有殺降,又能廢物利用,曹文詔幹得不錯!”

“嗯!”

宋哲點頭稱是,繼續說道:“這個神一魁,其實是神一元的弟弟;

他的隊伍也挺能打,從陝西打到甘肅,輾轉幾年間,勢力發展到十幾萬人;

神一元駐於保安縣時,遭到延綏副總兵張應昌的圍攻,死於亂軍之中,其弟神一魁僥倖逃離;

不久後,神一魁所部被逼無奈,只能向洪總督投降;

只可惜,洪總督雖然斬殺各級降將三百餘人,仍被神一魁僥倖逃脫,遁至寧夏;

在去年的十二月,洪總督調集各路兵馬,四面圍攻,神一魁亦被部下所殺,被迫投了寧夏總兵賀虎臣。”

宋哲簡單解釋一番,王立對西北的賊首和剿賊進展,有了大致的瞭解。

原來,三大賊首被殺之後,民變卻沒有徹底平定!

就在仙客謹巡撫山西期間,趁着明軍的兵力空缺,各路流賊西渡黃河,在山西獲得了喘息之機!

碰巧遇上山西的特大洪災,饑民四起!

於是,流賊進一步地壯大了!

原有的三路賊首,變成了此時的三十六路!

也就是信中的“三十六營”!

紫金樑……

八大王……

曹操……

闖塌天……

掃地王……

黑煞神……

闖將……

呵,闖將!

闖王……

闖王!闖王!闖王!

尼瑪!

好熟悉的名字!

好恐怖的名字!

王立倒吸一口涼氣,再也不淡定了!

捧着信紙的手,顫抖不停!

就連說話的聲音,也顫抖不止!

“這個闖王……他的真實名字……是否打聽清楚了?”

“這個……另一封信中好像提到過,叫什麼來着……好像是……高什麼來着……”

宋哲不停唸叨,撓頭苦思,試探着說道:“這個闖王……好像叫高迎祥……對,應該是高迎祥……”

高迎祥?

我去!

闖王變成了高迎祥?

難道,不是李自成?

奇了怪了!

不知道王立爲何緊張,宋哲不敢怠慢。

把所有信函查了個遍,終於有了確切的答案!

闖王,真名確實叫高迎祥!

紫金樑,真名叫王自用!

闖將,真名叫李鴻基!

闖塌天,真名叫劉國能!

曹操,真名叫羅汝才!

因爲賊首流竄各地,其餘的多路首領的真名,暫時還沒弄清楚。

至此,王立稍稍鬆了口氣!

但還是不敢放鬆!

這個大明,跟自己略知的大明,真的不太一樣!

闖王,竟然不是李自成!

高闖王!

呵,高闖王!

恕我孤陋寡聞,“高迎祥”這個名字,真的沒聽過!

其他的各個首領的名字,也沒聽過!

不過……

闖將!闖將!

有點意思!

如果“闖王”被剿滅,“闖將”會不會升級成“闖王”?

無妨,無妨!

這人的真名是李鴻基!

就算他升級成了“李闖王”,也不是歷史上的李自成嘛!

所以,怕他個毛啊!

接着混日子,接着撈!

“立刻給曹文詔傳令:剿賊的同時,儘量搞清各路賊首的真名!”

宋哲領命而出,王立剛要閉上眼睛,卻見司禮監的王承恩匆匆趕來。

“廠公:有人彈劾你拐帶了五萬人口!

大殿上,魏公公跟朝臣們,已經吵翻天了!

萬歲爺令你速速進宮!”

“什麼?”

王立蹭地彈起身,幾乎是咆哮着問道:“略……略賣?老子何時拐帶人口了?

還拐帶了五萬?

這特麼可能麼?

上摺子的,是哪個不長眼睛的傢伙?

還真想弄死我啊!

這不是信口開河嘛!”

王承恩來不及解釋太多,緊拉着王立的手,匆匆往外走。

直到上了馬車,這才緩緩說道:“彈劾你拐帶人口的,是四川巡撫張論大人……”

“我去!這狗日的!”

王立憤憤罵着,基本猜了個大概:

奏書中彈劾的“略賣人口”,正是從山西遷往四川的五萬青壯男子!

究其原因,必是他要求加租一倍,王立沒有答應罷了!

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8章:對食夫妻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7章:阻攔聖駕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74章:京師保衛戰(4):危機暗藏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82章:峰迴路轉(1)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225章:左右爲難第82章:峰迴路轉(1)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44章:誤打誤撞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185章:這又是何必呢?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101章:“版權”之爭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67章:皇命難違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8章:對食夫妻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31章:兩道聖旨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210章:去意已決!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39:孤城的守將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70章:大敵將至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82章:峰迴路轉(1)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03章:逼上“梁山”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86章:三喜臨門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221章:羣起圍攻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