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罷了。”
榮華富貴嗎?寧婉是不稀罕的,甚至還覺得就連皇帝都不一定有她有錢。
如果不是因爲心裡有了那一份猜測,她根本不會到這後宮裡來。
但她又求到了什麼?雖然有了答案,但是答案卻不是她想要的。
朝思暮想的人就在眼前,她卻沒有理由衝上去抱着他。
她可以不在意身份的鴻溝,但絕對不能不在乎秦漠對她的態度。
如果當她朝他奔赴而去,而他只想離開的話,那這段感情也就沒有持續的必要了。
“是呀,這各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夠體會。縣主若是有可能的話,本宮還是希望早日離開這是非的漩渦,後宮暗潮涌動,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置身事外的。”
這是靜妃第1次跟人說這樣掏心窩子的話,也是她很久之後纔讀懂的道理。
當身處風暴之中,根本不會有人能夠倖免。
寧婉也被靜妃的坦誠所感動,皇后和玫嬪都是想利用她某得聖寵,她們都只想把她牢牢的控制在身邊,只有靜妃在勸她,在爲她考慮。
她又何嘗不知道這後宮不是什麼好地方,可那個男人還在這裡呀!
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兩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她總要有個機會出現在他面前吧。
“謝靜妃娘娘的提點,只是小女子還有未完成的心願。”
“罷了,你既然有意於此。本宮也就不再勸你了,雖然不知道你到底想做什麼,但本宮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只能祝你好運了。這串佛珠是本宮之前從濟安寺裡面討來的,如此便送你了。”
“小云子送縣主回去吧,莫要讓她在這後宮裡迷了方向。”
一般交涉之後靜妃什麼都沒有做,反倒是讓寧婉有些不好意思了,那串佛珠看起來也極爲名貴,更是讓寧婉有些受寵若驚。
難道這個靜妃當真是個避世的人嗎?她之前的判斷失誤了?
“娘娘,永和有個不情之請。眼看着這日頭也高了,能不能留在凝暉堂用了膳食再走?”
“你當真要留下來,用了飯再走?”靜妃有些訝異,沒想到寧婉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她這凝暉堂可是旁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大家都說她這裡晦氣,就連從她這裡出去的宮女都會受人排擠。
這也是她不讓寧婉多待的緣故,畢竟寧婉說的她還是想要在後宮多呆一些時間的。
萬一真的和她沾染上了,寧婉也會受人排擠。
從一開始的確實是有想要利用寧婉的意思,但兩人經過一番攀談之後,她就放棄了。
從寧婉的身上她總能看到自己年輕時候樣子,曾經的她也是這樣,風光無限,但到頭來還是落得一個孤家寡人的地步。
後宮裡比她位置高的人並不多,但這有什麼用呢?她還是沒能保住自己,唯一的子嗣。
她的麟兒那年都已經有6歲了,就這樣生生的在她面前死了,這讓她怎麼能夠接受?
都說皇恩浩蕩,爲什麼就不能庇佑一下兩人的兒子?
想到這裡靜妃紅了眼眶,她也是從那以後一蹶不振的。
別人都跟她說,她還年輕在想有個孩子是很容易的事情,可她自己知道,有些時候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也換不回來。
也是因爲這個孩子,她跟皇上也有了間隙,遲遲不願面對。
一晃18年過去了,別的妃子席下而已,公主皇子不斷,而她到頭來還是隻有自己一人。
後宮裡的人都是一些勢利眼,都知道母憑子貴,她這個沒有孩子的妃子,根本沒有人在乎。
凝暉堂就是第2個冷宮,只要皇帝一直不來,宮裡的人都敢欺負他們。
靜妃雖然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也無力阻止。
“娘娘,用永和宮外的時候有開一間化妝品鋪子,還是有一些稀罕的玩意兒的,今日永和跟娘娘也算是一見如故,不知娘娘可有興趣來看一看永和的寶貝。”
半推半就之下,靜妃也用上了寧婉的化妝品。
多年以來的無心梳妝,也是蒼老了許多,就連鬢角都多了幾分白髮。
哪有女子不愛美,但她不能,她的那些顯眼的衣服也都給換成了青色和綠色,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保住她的一條命。
這些年她都是這樣隱忍過來的,這還是第1次對於外貌充滿期待。
其實她也是知道玫嬪逆襲的事的,只是她卻不方便到人前去搶寧婉,今日也是,趁着四王爺選妃的時候,她纔有機會到外面去鬆口氣。
沒想到竟然真的在御花園裡面碰到了寧婉,還是孤身一人。
也算是無巧不成書吧!在機緣巧合之下,她也獲得到了寧婉的認可。
寧婉給靜妃格外的清新淡雅,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給人一種嫺靜無爭的氣質。
靜妃睜開眼睛,看到鏡中的自己也是愣了一下,實在是有些不敢相信,這真的是她自己。
“娘娘真漂亮。”一旁的宮女都有些激動了。
像她們家娘娘這麼好看的人,爲什麼要受到這樣的對待?
“你呀,就是嘴甜。永和,本宮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自己這樣了,你的這雙手當真是極好。”
“娘娘過譽了,這些個化妝品也給娘娘您留下吧。等一下我會告訴你該怎麼用,女人嘛,還是要對自己好一些的。要學會愛己才能夠愛人。”
這一次寧婉也算是下了血本了,原本所剩無幾的化妝品更是送出去了一半。
但她卻沒有任何的心疼,不知爲什麼,她就很想讓靜妃日子好過一些,就好像她曾經就虧欠了她一樣。
這種感覺沒有由來,但卻根深蒂固。
之前她給皇后和玫嬪化妝的時候,可從來沒有想過教授她們該怎麼用。
靜妃和一旁的宮女都學得很認真,時不時的還會提出一些自己的小問題,寧婉也不厭其煩地一一進行了解答。
時間一轉就到了下午,皇后的人找了過來,叫寧婉回去這才終止了。
“靜妃娘娘,那永和就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