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我不想不想宮鬥

一向謹慎的元妃, 實在受不了親孃的死纏爛打,決定就冒一把風險。

賈薔很快了就聽到了風聲,他想, 這事要是給他二叔說了, 不免讓他生氣。要是讓他二嬸子知道了, 只怕二嬸子要氣個絕倒。誰不知道二嬸子現在是有了身子的人, 萬一氣出個好歹可不是玩的。裝作不知也不行, 時間久了就沒有不透風的牆,他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別人敗壞他二叔家的名聲。

左右想了一下,他和薛蟠玩的比較好, 薛蟠又是王家的外甥。要是通過他給王家傳個口信,讓王家的人教訓王仁一頓, 他再在外頭周旋一下, 只說王仁是喝醉了酒, 口沒遮攔的亂說。好歹是能止住,以後別人慢慢的就淡忘這事了。

薛蟠也懂得賈薔來找他的意思, 想想爲了鳳姐姐,他是義無反顧。

周夫人聽了薛蟠一番拐彎抹角的提示後,馬上就明白她的混賬在兒子在外頭又胡唚了。你說你信口雌黃的也就算了,爲什麼好好的你把你妹妹也給污衊了呢?不爭氣的混賬!

薛蟠透完風聲就在外王仁沒有回來之前溜之大吉了。要是被他表哥看見,王仁該懷疑是他搞的鬼, 以後表兄弟就不好見面了。

王仁喝的醉醺醺的回到家, 幾乎是見了老孃也沒有認出來。

周夫人一見他這個樣子, 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吩咐家下的幾個人把兒子捆了, 親自扇了幾個嘴巴子。

王仁被打的酒醒了一半, 結結巴巴的問:“娘,你爲什麼打我?我做錯什麼了?”

周夫人氣的捂着胸口問道:“你個孽障, 你妹妹何曾虧待過你?你做生意賠了錢,還是鳳兒和璉兒給你幫的忙,裡裡外外給也出了多少的力,好歹讓你賺回來了本錢。要不兄妹,誰會來幫你。你非但不知恩圖報,竟然還會說你妹妹的閒話?壞了良心的東西!”

王仁被罵的說不出話來,支支吾吾了好久,他才道:“我原來也沒覺得妹妹不好,是姑媽說妹妹花上萬的銀子給奴才買官,竟然捨不得給親哥花。因爲這個我才氣的。”

周夫人心裡大驚,她沒有想到這裡頭會牽扯到她的小姑子。以前和小姑子不能說是情同姐妹,也是相處的十分融洽,完全沒有嫂子容不下小姑子的戲碼。

王仁又說:“姑姑讓我多和珍大哥來往,也好結識一些世家子弟,以後對我當官也有幫助。”

這下週夫人不只是氣,簡直是要吐血了。京裡有幾個人不知道威烈將軍賈珍是個什麼貨色。和他往來的,不是無事生非的清客相公,就是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她的小姑子按說該規勸侄兒原來這樣的人。誰知,非但沒有規勸,她還慫恿王仁去和他們結交。這不是在教壞他,讓王仁和他們爲伍嗎?王仁也不是好人,一和這羣人搞在一起,就是徹底的完了。

周夫人氣急反而冷笑,原來你也會背後捅一刀。以後就別怪嫂子不給你面子!兒子必須要教育,像薛蟠一樣改邪歸正也許不會立竿見影。但是周夫人真的下了狠心,還是會有一些成果的。

時隔不久,王夫人上門來找嫂子借屏風。說是借。其實是要,還,是沒影的事。

原來,南安太妃生辰的時候,賈府送了一個炕屏。南安郡王妃十分喜歡,可是她婆婆也喜歡,壓根就沒有送給媳婦的意思。

這個郡王府就讓人找來禮單,一看是賈府送的禮物。要是平時也就算了,最近王夫人上趕着巴結她們,跟她們要一個屏風,還不是小意思嗎?

郡王妃就讓長史去賈府找了王夫人,大概的意思說了一下:郡王妃非常喜歡貴府送的炕屏,過幾日有個緊要的客人來,要是還有的話,暫且接來去擺一擺。

王夫人也知道她們這是變相的索要,但是絕對是不能拒絕的。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這有什麼,郡王妃要是喜歡,儘管留着。只是炕屏暫時不在我這裡,被我孃家嫂子借去擺了。這樣吧,我讓人去取來,然後着人給府上送去。郡王妃可千萬別提還的事,不然我心裡可就過意不去了。”

反正人家也不會還你,不如把話說的好聽慷慨一點,讓你一看就是滿滿的誠意。

等長史一走,王夫人就開始犯了難,庫房裡的炕屏不少,就是都沒有那個上檔次。別說是郡王妃,就是宮裡的娘娘也沒有半點看不中的。其餘的,再也沒有能和這個相比的了。賈母有一個,她總不能去要。珂珂的嫁妝裡也有一個極好的,只是目前這種情形,她可不好去借,借了也不一定能借到。眼前要買,可不一定能買到這樣貨真價值的東西。就算能買到,幾千的銀子也讓她心疼啊。

忽然想起她的嫂子周夫人曾得了兩件,一件陪送給了女兒,一件還留在她的手裡。

爲了不得罪南安王府,王夫人還是決定厚着臉皮去了孃家。這個嫂子對她還是有求必應的,想想一個屏風她嫂子還不至於不給。

誰知她話剛一出口,周夫人就淡淡的道:“妹妹說遲了一步,鳳兒的舅舅前天來借了去。你也知道我嫂子對我是恩重如山,既然他們拿了去,就沒有再搬回來的理兒,只當我是送給她了。”

世上怎麼會有這麼湊巧事,王夫人一聽就知道這是在推辭。可東西是人家的,她不信也沒有辦法。

南安王府她又得罪不起,之前已經放了人家一次鴿子,現在你要再敢放一次試試。王夫人絕對不敢再試,乖乖的拿了六千銀子買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給送了過去。

王夫人或多或少的也看出來了,嫂子是對她有了不滿。至於原因,不言自明。

從這件事上,王夫人真真切切的感覺到沒有實力真的不行。好的是,南安王府給打聽了宮裡的消息,說是宮裡已經風平浪靜。賢德妃娘娘也甚的聖上眷顧,皇后對她如同親姐妹一般。這讓王夫人吃了一個定心丸,女兒這裡穩了,她纔有翻身的砝碼。

凡事要快,王夫人想,再不給賈政一個機會,他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再不爭氣,賈政也是她老爺,誰再厲害,她還是都靠不住的。下定決定,修書一封,託人帶進宮,求元妃儘快給她親爹一個爵位。信裡還說邢夫人常常藉着一品夫人的爵位來壓他一頭,她沒臉沒事,可這樣躲讓做了娘娘的閨女沒面子啊。

元妃嘆了一口氣,人心不足!她現在是巴不得別有這樣的命運,只是今生在也求不了。略迴應的慢了點,王夫人又急不可耐的修書一封,話語裡可憐巴巴,大有女兒要是不幫一把她就活不成的意思。唉親孃啊,你這不是往絕路上逼我嗎?罷罷罷,你養了我一番,我也不能做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拼着身敗名裂我就聽你的一回,只是不知,這番要是有了閃失,會不會讓賈府跟着受牽連?

就是元妃自己也覺得宮裡最近平靜了許多,聖上體貼,皇后慈愛,大不了賭上一把。真的事敗了,大不了降了她的位份,一輩子再不能出頭。如果是這樣,她母親也就死了心,以後也再也不會來讓她找門路了。

一向謹慎的元妃,實在受不了親孃的死纏爛打,決定就冒一把風險。

拿出自己的體積銀子,給她爹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兒。王夫人是不明白就她女兒的身份一擺出來,誰還會收她的銀子。她忘記了,貴妃的上頭還有皇貴妃,最重要的是還有皇后在。因此,官場上的事根本就不是她想象中這樣的。

下頭的人卻是看的清楚,該拿的銀子他們是一點都不會放過的。所以,元妃就花了五千兩,託人把他父親給升到了三品(一品大員不好拿)。王夫人雖說不是客氣很滿足,至少以後叔叔不必和侄子一個等級上混日子了。

一副元妃知道她母親早就眼紅一品誥命的銜了,可惜,她真的無能爲了。就算皇上能答應,她都不敢去求。去求,不是在求死嗎?

爲了給王夫人一個安慰,元妃覺得能讓母親光光鮮鮮的做上三品誥命也是好的。

王夫人心情不大好,也不是多麼盼望這個三品 的淑人。太輕易得到的總是不好的,而且還有一個邢夫人老是站在她前頭給她做對比。她越想越憋屈,尼瑪,爲毛我就沒有一品誥命的命?我是比她姓邢的差了哪一點!一個繼室,竟然也高我一頭!憋屈!

令王夫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她三品誥命的聖旨下來,宮裡就傳來元妃薨了的噩耗。

麼?貴妃薨了?王夫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她才和女兒私底下通信沒幾天,,一點關於貴妃不好的信兒都沒有,怎麼能說沒就沒了呢?

王夫人也是身經百戰,在宅斗的大道上奔跑了幾十年的人。她第一個想法就是宮鬥,有宮鬥就是死傷。後宮每年因爲種種原因死傷幾個是很平常的事,而誰都知道死傷的原因。不管什麼樣的理由,也不管多麼巧妙的藉口,都不能掩蓋宮斗的事實。

王夫人有點害怕了,宮裡的皇貴妃對誰都沒有危害,也形不成危害。除了她,就只有……王夫人身子一冷,該不會是我哪裡惹了這尊大神了吧?

她忽然間想到,女人的直覺都是狼。也許,皇后是嗅出了什麼也不一定。王夫人覺得她的半邊天塌了。又忽然間,她想到,奶奶的,我的三品淑人的誥封還沒下來呢。現在,三品的誥命也成了香餑餑。以後沒有人做她的靠山了,皇上就是不敕封你,你又能怎麼滴?

王夫人淚奔!當初應該表現的積極一點,大小的先拿到手再說。以後的事兒誰也說不準,要是這次崩了,很可能就沒有以後了。

後悔啊,悔青了腸子啊!!!

王夫人仰天長嘯,尼瑪,尼瑪,我就不明白了,好好的你們搞什麼宮鬥啊?女人在一起就不能不都嗎?以前不是說聖上和皇后真的就對她很好嗎?這個女婿質問不得,人家的正室你連看的資格都沒有,有想法也沒有用。王夫人很快就爲賈府的未來擔憂起來了。

誰都不知道,皇后等這一天等了很長時間,她還得謝謝王夫人。要不是她逼着女兒去買官,皇后如何能輕易的把這個眼中釘給拔了。還是聖上親自吩咐的。

也許是皇上覺得元妃跟了他一場,沒有留下個一男半女,情分還是有一點的,依舊以貴妃禮給厚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