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大亂(五)

尉遲義帶着子洛離開了澤州,離開了太平寨,這一次,他們連孟州都沒有去,直接回轉京城。

如今的孟州城,只有金崎的副將管十一在統領着幾萬的廂兵,金崎隻身前往江南,領着江南兩路的二十萬兵馬進行平叛,這個過程只怕不會短。

雖然與顏毅達成了半年的休兵期,但是尉遲義卻也知道,這麼一點兒的時間,他要相繼平定山東、兩淮和兩湖四處的大規模叛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爲了防止北地再出現差池,主要的還是爲了防備契丹和北漢,尉遲義只從那邊抽取了二十萬大軍出來。

這二十萬大軍,其中有十萬人交由原瓦橋關的守將戚科統領,以最快的速度趕往荊州,以封堵尹凱出川的水路,而他自己則領着十萬大軍,轉戰山東、兩淮和兩湖地區,而他手下的大將只帶着一員,那便是原孟州團練使李濤。

實際上,李濤原本也是與尹凱一樣,出自捧日軍,跟顏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也是他之所以不會重用的一個原因。

只是上一次的澤州之戰,李濤以廂兵三千死守澤州城,令欒山久攻不下,這才引起了尉遲義的注意,發現這個人的本領並不比金崎差,相反,論起守城來,應該還在金崎之上,所以便調他前往北地擔任保州的守將,以頂替崔明遠調走之後的空缺。

這個李濤做事持重,但是與北地的諸將卻又格格不入,可能是後來的原因,又非是尉遲義原本的嫡系,所以很受到別人的排擠,儘管他也明白尉遲義是要重用自己,這也令其他人對他滿是嫉妒,故而這次尉遲義要南下平叛的時候,他自告奮勇地請求跟隨。

尉遲義也不願意在他離開北地之後,這邊會出現什麼差錯,所以只好將李濤帶出來,由他擔任自己的開路先鋒官。

實際上,在尉遲義與顏毅訂下君子協定的時候,他已經用最快的速度平定了山東的叛亂,便是子洛與子煜所說的青州之戰,爲了解決後顧之憂,在主戰結束之後,尉遲義將後繼的事情交與地方官處理,命李濤帶着大軍南下徐州,直奔兩淮,他自己帶着子洛趕往了太平寨。

從太平寨往徐州去,自然要路過京城的,雖然不願意耽誤時間,尉遲義還是進城往皇宮裡來見了一下此時的皇帝尉遲儉。

兄弟三人這一次是在皇宮裡密談的,尉遲禮有些不理解弟弟爲什麼要去求太平寨和顏毅:“他們那裡只有十萬兵馬,我們京城裡也有十萬兵馬,就算是他們與北漢合流,等攻到開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據城死守,以待五弟的援軍到來,還要怕他們做什麼?”

尉遲義卻是搖了搖頭,如實地道:“這天下間的軍隊對於我來說,的確沒有什麼可怕的,但是顏毅的捧日軍已然今非昔比,我在他的手上還吃了一個大虧,若是他有太平寨許七相幫,就算是開封城外有十萬大軍,也無法阻攔他們的進攻!若是沒有顏毅的捧日軍出戰,只靠着欒山的北漢軍,我根本不會看在眼裡的!”

尉遲儉也道:“五弟是對的,此去淮南和兩湖,路途遙遠,就算是他接到了戰報,若是前面打得正急,也無法及時趕到。所以先往太平寨探探他們的口風,也是必要的。”

見到三哥也這般得說,尉遲禮只得不再吭聲。

但是,尉遲儉還有些擔心,問道:“五弟,你就那麼相信顏毅嗎?雖然你跟他簽訂了君子協議,他說半年內不出兵,若是等你一走,他食言出兵怎麼辦?”

尉遲義道:“許七之所以看上顏毅,那是因爲她認爲顏毅是一個可託負終身的老實人,若顏毅爲了報仇而撕毀與我達成的協定,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那樣的話,也便可以讓許七看清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相信許七一定會後悔嫁給他!”

尉遲禮道:“五弟,你也太癡心了,如今許七都嫁了人,你還這般得等着她,這不是在苦自己嗎?”

尉遲義微微一笑,道:“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雲!當年是我負了她,再說什麼也無用了!”

尉遲儉點了下頭,又問道:“你還未說我們怎麼辦呢?”

“是呀!”尉遲禮也道:“還有,要是你不能夠在半年內平定叛亂,顏毅再聯合欒山攻打過來,我們怎麼辦呢?”

尉遲義微微一笑,道:“自古兵來將擋,水來土囤,這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京城裡不是還有十萬大軍嗎?足可以應付他們兩三個月了!”

尉遲禮道:“那是你爲帥的時候,不是我們!”

尉遲儉也問道:“是呀,若是你不在這邊,咱們的朝中,誰可以爲帥,統領大軍與顏毅出戰呢?”

他們兩個想破了腦子,也想不出還有誰,能夠是顏毅的對手,哪怕能夠抵擋顏毅一二的人也行呀!

尉遲義卻用手一指尉遲禮,道:“那還能有誰?這個人非四哥莫屬!”

尉遲儉和尉遲禮都嚇了一跳,兩個人的臉上同時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尉遲禮苦着臉,道:“五弟呀,都什麼時候了,你就不要再拿我尋開心了!”

“是呀!”尉遲儉道:“你四哥多大的本事,你難道不清楚嗎?要是他能夠抵擋顏毅一二,在當初顏毅攻打保州的時候,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慘!”

提到當年的保州之戰,尉遲禮至今還有些心悸,想一想,當時是他跑得快,若是慢了一步,或許就跟二哥尉遲恭一般,會成爲顏毅的俘虜,早就被砍了頭。

尉遲義卻鄭重其事的地道:“正因爲天下人都認爲四哥不行,任誰在知道四哥成爲了統兵之帥之後,都會不由自主的升出輕視之心,而這,卻正是四哥絕好的機會!”

尉遲儉和尉遲禮面面相覷,已然從尉遲義的話裡聽出了什麼來。

尉遲義微微一笑,輕輕地吐出了幾個字來:“兵法雲,兵不厭詐,四哥可以按我說得辦法去做,必定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或許能夠一戰定乾坤呢!”

尉遲儉和尉遲禮一聽,都不由一喜,尉遲禮已然急不可耐地追問着:“是什麼辦法?五弟快快說來!”

第67章 談判(二)第87章 易貨(二)第273章保州(三)第384章 買賣(四)第223章 陌路(三)第55章 煜(五)第208章 舊情(三)第475章 換天(五)</p>第492章大亂(二)第328章討價(三)第112章 玻璃(二)第136章 過年(一)第443章 三攻(三)第356章 敗潰(一)第265章帝崩(五)第197章 臥底(二)第435章 織布(五)第430章 和約(五)第329章討價(四)第120章 晉陽(五)第205章 燕京(五)第447章 對槍(二)第455章 負荊(五)第20章 往事(五)第27章 契合(二)第136章 過年(一)第231章謎局(一)第454章 負荊(四)第121章 離合(一)第286章 朝論(一)第258章尋(三)第275章 保州(五)第142章 條件(二)第274章保州(四)第23章 入潛(三)第400章 搶親(五)第314章 地雷(四)第385章 買賣(五)第261章帝崩(一)第167章 乘龍(二)第383章 買賣(三)第209章 舊情(四)第391章 對峙(一)第416章 商人(一)第400章 搶親(五)第5章 逃亡(五)第495章大亂(五)第116章 晉陽(一)第324章風雲(四)第18章 往事(三)第228章歸途(三)第123章 離合(三)第154章 奪權(四)第480章 子歸(五)</p>第496章謀略(一)第269章復仇(四)第323章風雲(三)第118章 晉陽(三)第331章忍謀(一)第433章 織布(三)第440章 軍制(五)第146章 條件(一)第498章謀略(三)第425章 內弟(五)第390章 情殤(五)第185章 明約(五)第439章 軍制(四)第483章 喜事(三)</p>第68章 談判(三)第62章 瓦橋(二)第151章 奪權(一)第122章 離合(二)第207章 舊情(二)第351章 水攻(一)第283章 破城(三)第47章 招安(二)第194章 謀奪(四)第334章忍謀(四)第439章 軍制(四)第7章 康王(二)第39章 奪巢(四)第223章 陌路(三)第259章尋(四)第410章 商隊(五)第273章保州(三)第53章 煜(三)第486章改朝(一)第410章 商隊(五)第421章 內弟(一)第140章 過年(五)第474章換天(四)第132章 退婚(二)第155章 奪權(五)第335章忍謀(五)第407章商隊(二)第128章 夜襲(三)第38章 奪巢(三)第127章 夜襲(二)第117章 晉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