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朝貢(四)

雖然心裡面罵着順昌皇帝這個老色棍,但是許八郎還是平靜地告訴着他:“我姐姐是鄉野村姑,哪裡敢見龍顏,陛下見笑了!”

尹凱也忙道:“這第一個貢品我們都看過了,陛下很滿意,許寨主,再拿出你們的第二件貢品,讓大家開開眼!”

“好!”許八郎轉身對着張玉虎道:“你去把第二件貢品拿來!”

張玉虎點頭出了大殿,不一會兒,抱着一個把刀走了進來。

這把刀從刀鞘上看去,與大楚的制式橫刀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無非是刀鞘比普通的刀鞘華麗了許多,上面鑲金帶銀,並且還有兩顆寶石。

許八郎接過刀來,雙手遞出,尹凱從他的手中取過刀來,也是雙手獻到了順昌皇帝的面前。

順昌皇帝按過刀,對於這個刀鞘,他並沒有太多的在意,畢竟在他的宮中,比這種刀鞘還要華麗的刀鞘還是有的。

他小心地拔出了這把刀來,拿在手中細細地查看,只是覺得這把刀與大楚國兵器司所打造的橫刀相比,亮了許多,其他的地方,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他將刀遞給了尹凱,道:“尹愛卿,你是習武之人,對刀肯定有所研究,也來看看這把刀,到底是怎麼一個好法呢?”

尹凱只得按過刀來,細細地察看,一邊看,一邊點着頭 ,贊着:“不錯,是把好刀,刀刃薄如紙,彷彿透明,並且從頭到尾,都十分得均勻,沒有一處過薄,也沒有一處過厚。另外,刀身輕盈,拿在手中應該比我們的模刀還要輕巧了不少。”

說着,又將這把刀遞給了其他們,諸位大臣,也不管懂不懂刀,都拿在手裡細細地看了一遍,但是連尉遲儉也傳到了,他仔細地看了看,也不得不點着頭:“此刀作工的確精良,猶如烏茲所產一般。”

烏茲,那可是天下聞名的鋼刀產地,所出產的刀具無人能及。只是烏茲遠在大食之西,離着華夏足有萬里之遙。

尉遲儉也是通過海外貿易,才認識得烏茲刀具,他自己就珍藏着一把烏茲小刀,那種刀可以削鐵如泥。

只是,這朝中的大臣們,多是聽說過烏茲刀,卻沒有幾個人真正得見過。

一個道:“我聽聞烏茲刀可以吹毛斷刃,不知道太平寨的刀如何?”

另一個也道:“是呀,還能夠削鐵如泥,不知道太平寨的刀又如何呢?”

許八郎微微一笑,道:“烏茲刀雖好,但是卻不及我太平寨的刀,別說吹毛斷刃,削鐵如泥。我們太平寨的刀都能夠做得到,更有一點兒烏茲刀無法可及的是,我們的刀放在水裡一兩年也不會生鏽,但是烏茲刀卻不能。”

湯燦道:“口說無評論,那就由許寨主先演示一下如何個吹毛斷刃,削鐵如泥,如何?”

“這有何難?”許八郎卻是轉身對着張玉虎道:“二哥,那你就演示一下吧?”

張玉虎點着頭,從尉遲儉的手裡接過了這把刀來,將自己的頭髮割也了一撮,然後將刀向上拿住,刀刃對着自己,另一隻手將幾根毛髮橫着吹過去,那頭髮一碰刀刃,便紛紛而斷。

“果然是吹毛斷刃。”順昌皇帝也讚歎着。

張玉虎問道:“不知道哪位大人可帶着刀來,可與這把刀進行比試,看看能不能削斷?”

只是在這個養心殿裡,是不允許別人帶刀而入的,尹凱道:“這有何難?我去外面找幾個護衛尋兩把刀來!”

他說着,便快步而出,不久又轉了回來,手裡拿着兩把大楚制式的橫刀。

張玉虎道:“大人可與我這把刀,刀刃與刀刃互擊!”

“好!”尹凱答應着,拿着一把刀與張玉虎準備好,喝了一聲之後,兩個人齊齊出手,只聽得“當”的一聲金屬的撞擊聲響,大家定睛看時,尹凱手中的刀已然斷成了兩截,而張玉虎手中的刀還完好無損。

尹凱也怔了怔,丟下了斷刃,道:“把你的刀拿來我看!”

張玉虎將手中的刀遞給他,他沿着刀刃細細地察看着,竟然沒有發現有一點兒的缺口,連一個裂紋都找不到。

“果然好刀!再來一次!”尹凱已然來了興趣。

當下,兩個人又交擊了一次,第二把橫刀依然應聲而斷,但是這把刀卻還是沒有事發生。

尹凱將手中的刀交與順昌皇帝,順昌皇帝也在查找着缺口和裂紋,半天也沒有看到,不停地讚歎着。又將手中的刀交給臣下觀看。

所以有的大臣們依次看過之後,這把刀最後落在了尉遲儉的手裡,他看得更是細緻。

許八郎在邊上道:“可惜我也沒有見過烏茲刀,不知道哪位大人能夠忍痛割愛,將烏茲刀與這把刀一起放入水中,無須多久,只用三日,就可以見出分曉,我們太平寨所出的這種刀是不會生鏽的!”

尉遲儉是有一把烏茲刀,但是那可是他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可不願意作這種比試。

“呵呵,生不生鏽,就不用比了!”尹凱笑道:“若是我們大楚的軍兵,都能夠用得上如烏茲刀一樣的橫刀,在與敵對陣之時,定當無往而不利!”

“是呀!是呀!”兵部尚書湯燦也道:“不知道你們太平寨有多少這樣的刀具呢?”

許八郎笑了笑,道:“我們送與皇上的朝貢品,當然是最好的。這把刀是我們的樣品,也是我們精心製作出來的第一把樣刀。雖然後繼在大批量生產時,不可能做得到如這把刀一樣得精細,但是卻也相差不多,最少能夠保證與別的刀相鬥之時,能夠斷敵刀,而自己不受損傷。”

尉遲儉也有些動容起來,就算是打鬥之後刀刃上有了缺口,只要是能夠削斷敵人的武器,那也是十分不錯的。

尹凱問道:“你們太平寨何時可以製作這種刀呢?”

許八郎道:“適才我也說了,這把刀是第一把樣刀,若是要批量生產,卻也不難。呵呵,如今我們主要生產的是老百姓用的菜刀。”

“這麼好的鋼口,只製作菜刀,太可惜了!”尹凱道。

尉遲儉不由得一動,尹凱的話已然提醒到了他,他知道,這其實並不是太平寨的刀有多好,而是太平寨所生產的鋼要比他們大楚國的治鐵司所生產的鋼,強了許多倍。

他忽然想到了他們在仿製太平寨火槍的時候,所遇到的難題。

太平寨的火槍槍管可以用上幾百次,上千次而不彎不變形;而他們製作的槍管,也只能用上十幾次,然後不是裂開,就是變形彎曲了。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所用的鋼料不同。

第98章 毒婦(三)第207章 舊情(二)第384章 買賣(四)第416章 商人(一)第12章 鬼騎(二)第414章 朝貢(四)第259章尋(四)第425章 內弟(五)第202章 燕京(二)第327章討價(二)第308章鬥智(三)第13章 鬼騎(三)第396章 搶親(一)第40章 奪巢(五)第178章 京城(三)第107章 秋收(二)第138章 過年(三)第376章 安身(一)第16章 往事(一)第78章 偷寨(三)第474章換天(四)第485章喜事(五)第200章 臥底(五)第462章 突變(二)第369章 復地(四)第398章 情殤(三)第274章保州(四)第363章 攪局(三)第398章 搶親(三)第254章驚變(四)第410章 商隊(五)第80章 偷寨(五)第204章 燕京(四)第10章 康王(五)第20章 往事(五)第356章 敗潰(一)第109章 秋收(四)第314章 地雷(四)第239章突變(四)第466章亂京(一)第337章 求證(二)第41章 排座(一)第135章 退婚(五)第106章 秋收(一)第216章 若離(一)第60章 規劃(五)第482章 喜事(二)</p>第74章 孟州(四)第318章擒王(三)第114章 玻璃(四)第264章帝崩(四)第412章 朝貢(二)第375章 合戰(五)第87章 易貨(二)第442章 三攻(二)第333章忍謀(三)第24章 入潛(四)第466章亂京(一)第385章 買賣(五)第44章 排座(四)第459章請罪(四)第287章 朝論(二)第382章 買賣(二)第265章帝崩(五)第445章 三攻(五)第441章 三攻(一)第104章 求和(四)第289章朝論(四)第21章 入潛(一)第42章 排座(二)第306章鬥智(一)第83章 俘虜(三)第436章 軍制(一)第122章 離合(二)第244章苦(四)第268章復仇(三)第281章 破城(一)第315章地雷(五)第185章 明約(五)第108章 秋收(三)第242章苦(二)第323章風雲(三)第361章 攪局(一)第479章 子歸(三)</p>第240章突變(五)第325章風雲(五)第507章 大結局(二)第227章歸途(二)第121章 離合(一)第440章 軍制(五)第136章 過年(一)第108章 秋收(三)第29章 契合(四)第91章 逼婚(一)第125章 離合(五)第420章 商人(五)第303章結盟(三)第157章 焰火(二)第45章 排座(五)第236章突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