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搶親(二)

尉遲義再一次攻城,他算準了此時燕京城中的守城物資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從上一次攻城的時候,那些契丹人的滾木擂石也只使用到了一半,然後就只剩下了火油往城下潑灑,尉遲義相信,也許這一次再攻,也許他們的火油也要用完了。

他相信城中的守軍也超不過五萬的兵力去了,按照雙方正常的攻城傷亡比例,他死傷了多少人,也能夠測算出齊增死傷了多少人。

也許這一次的攻拔,可以一舉破城。

尉遲義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爲朱文亭那邊有些頂不住了。

亮馬河邊的契丹援軍也被契丹朝中催得急了,不顧死傷地強行渡河,十萬人在漫長的河岸形成了對朱文亭的包圍之勢,幾次朱文亭都在向尉遲義求援。

尉遲義只得將他的火槍兵盡數得派往亮馬河的朱文亭大營,值得一提的是,在尉遲義採取了火槍兵護衛運輸隊之後,齊增也看出來他們的契丹輕騎再沒有什麼作用,便停止了對楚軍運輸隊的騷擾,將全部的兵力投到了守城的戰鬥中來。

儘管有火槍兵的加入,但是朱文亭部也只能勉強支撐,只怕時日久了,還是頂不住契丹人的狂攻。

尉遲義曾想要抽出主力部隊先往亮馬河,以擊退契丹人的援軍,之後再定定心心地圍攻燕京城,但是他的這個企圖很快就被齊增看穿了。

在尉遲義的大軍一動,齊增便會出城來偷襲他的大營,他只能回兵以保證自己大營的安全。如果自己的大營被齊增襲奪,那麼就可能會造成自己的大軍被契丹人兩面夾擊的困境。

曾有幾次,尉遲義試圖誘得齊增出兵來襲營,但是齊增並不上當。卻原來,如此的大軍調動,是不可能無聲無息的沒有一絲的感覺,齊增早就在監視着他的一舉一動。

曾啓在尉遲義手下之時,就是以防守穩健而著稱的,如今他變成了齊增之後,防禦能力越發得加強了,對於尉遲義來說,在這方面已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這一次的攻城,尉遲義可謂準備充足,距離上一次的攻城,已然過去了十天之久,他就是爲了想要一舉突破。

楚軍士兵們奮勇當先着殺到了燕京的城下,攻城櫓、攻城槌、衝車、雲梯、投石機,應有盡有,眼見着已然將城頭上的燕京守軍壓制得沒有了還手之力,衝車已然衝到了城門之下,卻如何也衝不開那扇硃紅的城門,那是因爲齊增早就將城門處用磚石堵死了,他就是要出城偷襲之時,也不怕麻煩,再將磚石搬開。

雲梯也一點點地推到了城牆之下,眼見着就能夠靠上城牆去,卻也在這個時候,猛聽得“啪”的齊刷刷的火槍放槍的聲音,尉遲義還以爲是自己的火槍騎兵開了火,不由得轉過頭,卻見到王小山等人就在自己的身後,動也未動。

但是,隨即他便看到了城牆上騰起了一陣煙霧來,隨着槍聲停落,只見他的攻城櫓上的那些弓箭手,紛紛地跌落下二十幾米高的櫓臺,便是沒有被子彈擊中,也會摔死。

驀然,他馬上明白過來:齊增竟然也有了火槍!

他的眼前再一次出現了當初攻打太平寨時的情景,不由得渾身一冷,目力之下,果然看到了城牆上,契丹人排成一隊交替射擊着的火槍隊。

“許七?”尉遲義馬上想到了這個名字來,直恨得牙根都痛了起來。

燕京守軍火槍隊的出現,立時令攻城的楚軍傷亡大增,眼見着大批的士兵紛紛倒在密集的火槍打擊之下,尉遲義知道如果還要硬衝的話,死傷肯定是成倍的增加,無奈之下,他只得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楚軍全面的撤了下來,尉遲義怒氣衝衝地回到了營中,馬上將孫偉叫了過來,寫了一封信,讓他緊急送往京城,同時還讓他往尉遲儉處詢問情況。因爲尉遲儉向他保證過,太平寨的火槍除了有兩千支賣與了欒山之外,所有的火槍都被他們訂購一空了,契丹人不可能得到任何一枝火槍的。

孫偉快馬加鞭地趕到了京城,先將尉遲義的信交到了樞密院,這封信是尉遲認向朝中求援軍的,到如今他圍攻燕京已經有四個多月,不敢再奢望能夠一舉奪下,所以準備就在燕京城邊築一座土城屯兵,那意思就是要跟契丹人消耗到底。

尉遲義的緊急軍情很快出現在了第二天的朝會上,順昌皇帝一臉茫然地聽着朝堂上雙方的爭峙,一時間也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了。

支持尉遲義的一方,自然是尉遲儉和諸位大臣,他們認爲如今這個時候,正是將契丹拖垮的時候,以大楚的國力和人力物力,就算是契丹幅員遼闊,也經不起這番折騰。

而反對尉遲義的一方,卻是以鄭王趙克爲首的皇室成員。如今鄭王已然回到了朝中,順昌帝深感自己在朝堂上力量不足,只有一個尹凱又是武官,所以特別讓鄭王以諮政爲由參與朝政。

鄭王的理由也很充分,如今北地的戰亂初平,燕京久攻不下,契丹人也正在各處徵兵支援,這麼打下去對於大楚國來說,也是力不從心,不若便這些與之講和,與民休養生機,以防國內生變。

卻也在這個時候,契丹的使臣也到了開封,自然是爲了尋求和解的事情,但是,朝堂上的意見沒有統一之時,順昌帝聽從了尹凱的建議,暫時沒有召見契丹的使者。

聽着殿中兩方面的人脣槍舌箭的爭吵,一直就沒有結果,順昌帝終於還是忍不住地揮手讓大家消停一下,然後問着一直站在邊上,不發一聲的尹凱:“尹愛卿,你覺得他們的意見如何呢?”

尹凱對這個順昌皇帝的問話,早就已然習慣了,他也知道,順昌皇帝就是一個沒有主意的人,一直是把自己當成了他的主心鼓。

當下,尹凱只得出班道:“尉遲元帥的話也有道理,若是能夠在燕京城下將契丹人拖住,他們便也再沒有機會南下來對我們北地進行掠奪,把戰火就燒在契丹國境,也是不錯!但是,如此一來,就怕窮兵黷武,到時國家也被拖進泥淖中無法自拔。”

兵部尚書湯燦嘲諷地道:“尹大人這話說得與沒說一般。”

尹凱看了他一眼,又接着道:“陛下,爲臣的意思是燕京之戰可以繼續打下去,但是需要有一個時間的限制,若是一年內無法拿下燕京城,那麼還是議和的好!”

順昌皇帝的眼睛一亮,如今燕京之戰已然打了快五個月,雙方都不好受,尹凱這等於是給尉遲義劃了一道紅線,若是過了一年還拿不下燕京城,那麼這仗也便不用打了。

的確,大楚朝可以支持尉遲義在燕京打上一年的仗,但是時間再長的話,也是吃不消的。先不說那些兵力的補充,便是每日運送的糧草,就足足耗費了國庫一半的庫銀了。

“好!”不再等其他的大臣們說話,順昌皇帝當即決定着道:“那麼,咱們就以一年爲限,若是尉遲義能夠在一年內拿下燕京城,那就不用說別的;若是一年了還打不下來,便退兵吧!”

“聖上英明!”鄭王當先地擁護着。

其他人見狀,也不敢再強爭什麼。

樞密院使不由得問道:“那麼,尉遲義所請求增兵一事呢?”

順昌皇帝再一次求教一樣得看向尹凱。

尹凱道:“陛下,臣以爲,在這一年之中,朝中應該全力支持尉遲元帥的征討!”

“嗯!”順昌皇帝點着頭,道:“這也正是朕的意思!”

邊上的尉遲儉心下里有些生氣,曾幾何時,尹凱這個被他大哥棄用的人武將,反而成了朝中最有權威的人。

第109章 秋收(四)第212章 花節(二)第487章改朝(二)第131章 退婚(一)第186章 喜事(一)第13章 鬼騎(三)第473章換天(三)第372章 合戰(二)第45章 排座(五)第122章 離合(二)第440章 軍制(五)第96章 毒婦(一)第59章 規劃(四)第203章 燕京(三)第300章首敗(五)第208章 舊情(三)第241章苦(一)第497章謀略(二)第235章謎局(五)第508章大結局(三)第268章復仇(三)第451章 負荊(一)第255章驚變(五)第233章謎局(三)第203章 燕京(三)第485章喜事(五)第304章結盟(四)第123章 離合(三)第440章 軍制(五)第444章 三攻(四)第415章 朝貢(五)第263章帝崩(三)第199章 臥底(四)第503章復仇(三)第332章忍謀(二)第3章 逃亡(三)第491章大亂(一)第136章 過年(一)第72章 孟州(二)第351章 水攻(一)第500章謀略(五)第442章 三攻(二)第27章 契合(二)第11章 鬼騎(一)第269章復仇(四)第410章 商隊(五)第54章 煜(四)第19章 往事(四)第129章 夜襲(四)第287章 朝論(二)第439章 軍制(四)第271章 保州(一)第17章 往事(二)第87章 易貨(二)第71章 孟州(一)第371章 合戰(一)第502章 復仇(二)</p>第19章 往事(四)第371章 合戰(一)第224章 陌路(四)第229章 歸途(四)第410章 商隊(五)第173章 朝鬥(三)第321章風雲(一)第17章 往事(二)第237章突變(二)第210章 舊情(五)第19章 往事(四)第298章 首敗(三)第226章 歸途(一)第296章 首敗(一)第69章 談判(四)第165章 金刀(五)第208章 舊情(三)第205章 燕京(五)第176章 京城(一)第218章 若離(三)第390章 情殤(五)第76章 偷寨(一)第458章請罪(三)第497章謀略(二)第142章 條件(二)第486章改朝(一)第161章 金刀(一)第251章驚變(一)第165章 金刀(五)第366章 復地(一)第227章歸途(二)第38章 奪巢(三)第162章 金刀(二)第193章 謀奪(三)第446章 對槍(一)第186章 喜事(一)第402章 刀神(二)第14章 鬼騎(四)第203章 燕京(三)第460章請罪(五)第189章 喜事(四)第346章 持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