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大名(二)

許雲起帶着楊煉和張玉龍,離開晉陽之後,騎着馬一路東行,越過了太行山,三天之後已然抵達了大名城外。

對於大名府,許雲起這已然是第二次到來,這座雄偉的城池,也是北地最大的城市、軍鎮和楚朝在北方最後的屏障。

他們並沒有進入大名城,雖然契丹人兵臨城下,卻也只是隔着漳河紮上了連營。

對於契丹人來說,圍城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爲這座城池地理有些特殊,正處在兩條比較大的河流之間,城北是漳河,城南是衛河,城東是漳河與衛河相匯點,只有城西有廣闊的平地。

漳河與衛河都是北方比較大的河流,河上都建着進出大名城的石橋,而且河面十分寬闊,足有幾十丈。在春冬的時候,這兩條河都可以涉水而過,但是如今卻是夏天,汛期還沒有過去,水多河深,足可以沒過一個人身,只能從橋上而過。

許雲起一行在大名城城西十五里的楊橋鎮住了下來,此時,原本是繁華的小鎮,也因爲戰爭的到來,而顯得格外的得蕭條,過往的客商早就是遠遠地繞開了這一片的區域,生怕自己不幸捲入到了兵災之中。

楊橋客棧的老闆對許雲起這三個人十分得熱情,因爲這三個人此時是他們客棧裡唯一的客人,他們有幾天沒有開過了張了。

鎮子上,時常會可以看到契丹人的士兵穿鎮而過,有時候他們也會停下來,在鎮上徘徊駐留。只是家家戶戶閉門懼禍,整個街道上也見不到幾個人,這個鎮子彷彿是死鎮一樣。

通過與楊老闆的詢問,許雲起得知此時大名城外的一些狀況。

契丹人的四十萬大軍,卻是分爲三個部分,從兩面將大名城包圍起來,北面是耶律休達親率的契丹鐵騎二十萬,就在漳河的北岸紮營,與大名城隔河相望,連營足有十里之長。

大名城的西面,是顏毅所率的軍隊,有十萬之多,另外還有契丹人的漢兵部隊,在契丹駙馬齊增率領之下,也有十萬之衆。這兩支軍隊分爲北營和南營,圍在大名城以西五里的地方,等於是掐斷了大名城西面的通道。

所以,大名的楚國守軍,只有南面和東面可以出入,只是東面兩水彙集,出入要靠行船,這個方向也是大名城主要的補給所在。

此時衛河下游的臨清城還在楚軍的手中,雖然滄州已失,但是德州尚在,由山東轉運過來的物資,都是通過水路而來。而南面的衛河,實則卻也是前朝所開鑿的永濟渠故道。雖然此時的水運已然不如前朝繁盛,但是從中原地方沿着衛河,也能夠很方便地運輸漕糧過來。

所以,大名城除了作爲前線,顯得氣氛十分緊張之外,對城內軍民的生活,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又問了一些事情,許雲起知道契丹人還並沒有攻城,他們的大軍雲集在大名城下,也只是一個表象,實際上只有齊增的契丹漢軍和顏毅的部隊一直守在這裡,而耶律休達所率的二十萬大軍,會是分頭出擊,向東襲奪東部的各州府,已然又攻下了鄚州、滄州和獻州,此時正在會攻德州,不過,有一個地方到現在還沒有被契丹人拿下來,那就是北面的瓦橋關,那就像是一個釘子一樣,釘在了契丹人的後方,他們不得不抽調出一支五萬人的部隊,守在鄚州,以防備腹背受敵。

瓦橋關是當初尉遲義重點加強建成的一座雄關,關內廣積糧草,足可以支撐一年之久,耶律休達幾次攻城,都損兵折將,最終只得放棄攻關,在他以爲,只要是拿下了大名城,那麼河北之地,就算是有瓦橋關這樣的頑強的楚軍駐守,也無關大局了。

守住瓦橋關的是尉遲義手下的十員大將之一的戚科,他也是尉遲義手下的十員戰將中,最年輕的將領。

在瞭解了大名城外的這些消息之後,許雲起知道,留給尉遲義反擊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一旦耶律休達在清掃了身後的諸多還沒有臣服的州府之後,便會全力以赴地強攻大名城,也不知道尉遲義什麼時候能夠抵達大名,以接任鄭王的兵權。

正在與楊老闆閒聊之時,一隊契丹兵闖進了客棧中,爲首的是一個百夫長,他一眼就盯上了抱着孩子的許雲起,不由得垂涎欲滴起來。

對於這些契丹兵來說,能夠南下大楚,就是懷着劫掠的目的,能夠搶到錢物就搶錢物,能夠搶到女人就搶女人。只是這一次的南下,卻與往常並不相同,不管是由燕京南院大王的軍令,還是從中京臨潢府那邊傳下的聖旨,都明確要求所有的將軍要嚴加拘束手下的兵士,不允許他們再行劫掠之舉。

契丹人對於這一次的戰爭很是明確,那就是真得要擴充疆域,按他們最低的要求,也要把與楚國的疆界,從拒馬河,南推到黃河一線;若是打得好的話,或許還能夠一舉拿下開封城,滅掉大楚朝呢!

所以,爲了能夠拉攏人心,便於以後的統治,契丹朝廷一致要求各軍將士善待所奪之地的百姓,因爲這些百姓以後也便成爲了契丹的子民。

但是,有句話叫作狗改不了吃屎,雖然上面的將軍們有嚴令,但是下面的這些士兵還是有人作出了劫掠之事來,雖然耶律休達也嚴懲了一些人,卻無法禁絕。

這名百夫長帶着手下的契丹兵在鎮上轉悠着,無非是想要搶些財物,只是這個街市冷清得彷彿鬼城,又礙於上面的嚴令,不敢闖入民宅殺人越貨,走到了這個客棧,看着開着門,便闖將了進來。

“好漂亮的小娘子呀!”百夫長眯着眼睛走過來,他身後的五個契丹兵也跟着圍了上來。

許雲起馬上知道自己這是惹上了麻煩,面前的這六個契丹士兵肯定是要對自己不利。

楊煉和張玉龍一左一右地擋在了許雲起的前面,那六個契丹兵怔了怔,百夫長一揮手,六個人都齊齊地拔出了腰間的彎刀來,在他們看來,只要是把面前的這兩個男人殺掉,那麼後面的那個漂亮的女人,便成爲他們的掌上玩物了。

其中的一個契丹兵毫不猶豫地舉着刀衝了過來,向着楊煉當先地揮着刀就要砍下,卻也便在剎那之間,猛聽得“啪”的一聲響,這名契丹兵已然倒在了地上,一枚子彈打進了他的頭顱裡。

楊煉此時的手裡已然多了一把轉輪手槍,此時的槍口處,還微微地冒着清煙。

第202章 燕京(二)第308章鬥智(三)第394章 對峙(四)第139章 過年(四)第10章 康王(五)第304章結盟(四)第341章 大名(一)第311章 地雷(一)第1章 逃亡(一)第389章 情殤(四)第325章風雲(五)第324章風雲(四)第64章 瓦橋(四)第369章 復地(四)第419章 商人(四)第294章火器(四)第428章 和約(三)第311章 地雷(一)第22章 入潛(二)第467章亂京(二)第501章 復仇(一)</p>第2章 逃亡(二)第338章 求證(三)第104章 求和(四)第455章 負荊(五)第69章 談判(四)第450章 對槍(五)第269章復仇(四)第109章 秋收(四)第38章 奪巢(三)第428章 和約(三)第109章 秋收(四)第55章 煜(五)第11章 鬼騎(一)第39章 奪巢(四)第496章謀略(一)第474章換天(四)第6章 康王(一)第359章 敗潰(四)第52章 煜(二)第509章大結局(四)第139章 過年(四)第132章 退婚(二)第397章 搶親(二)第482章 喜事(二)</p>第348章 持戰(三)第396章 情殤(一)第152章 奪權(二)第267章復仇(二)第55章 煜(五)第一章 買賣(一)第508章大結局(三)第29章 契合(四)第296章 首敗(一)第241章苦(一)第181章 明約(一)第340章 求證(五)第56章 規劃(一)第445章 三攻(五)第279章顏毅(四)第393章 對峙(三)第448章 對槍(三)第332章忍謀(二)第122章 離合(二)第69章 談判(四)第313章 地雷(三)第175章 朝鬥(五)第299章首敗(四)第232章謎局(二)第114章 玻璃(四)第169章 乘龍(四)第37章 奪巢(二)第6章 康王(一)第2章 逃亡(二)第470章亂京(五)第210章 舊情(五)第455章 負荊(五)第476章 子歸(一)</p>第431章 織布(一)第53章 煜(三)第48章 招安(三)第207章 舊情(二)第402章 刀神(二)第90章 易貨(五)第346章 持戰(一)第442章 三攻(二)第259章尋(四)第51章 煜(一)第475章 換天(五)</p>第98章 毒婦(三)第364章 攪局(四)第324章風雲(四)第152章 奪權(二)第345章 大名(五)第187章 喜事(二)第292章火器(二)第429章 和約(四)第85章 俘虜(五)第246章失(一)第378章 安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