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帝崩(一)

皇帝一病不起,朝堂中必定會生出事端,這已然是歷朝歷代都應驗的一條定律。

如今在開封城,便是暗流涌動,尹凱完全可以感覺得出來那種詭異的氣氛,憑着直覺,他覺得大楚國可能真得要換天了。

要現在在京城裡,誰是炙手可熱的人物,自然除了他之外,沒有第二個人。

京城防禦使,這個官職雖然只是正五品,但是卻掌着實權,京城的十萬禁軍都要聽從他的指令行事。

自從拿下了龍衛軍主將韓路之後,神衛軍的主將劉昱也知道尹凱下一個就要對自己動手,所以在看到樑王尉遲良也被皇上革職之後,他十分知趣地以自己身體傷病爲由,自願去職回鄉。

這正是尹凱求之不得的事情,當即批准,並且又向皇帝舉薦了他的副將張雲山爲龍衛將主將,李明嗣爲神衛軍主將,宣德皇帝也十分痛快地力排衆議,御筆批准,並且又特地提升尹凱爲四品帶刀武官,可以帶着刀走上大殿。

至此,尹凱已然全部掌握了整個京城的禁軍和殿前司、城防巡衛隊等所有京中的軍權。

鄭王還在極力地拉攏着尹凱,而令尹凱感到有些詫異的是,連整日裡大門不出的祁王府,也派人來向他示好,時常饋贈些玩意,雖然不值什麼錢,卻也不好退回。

而皇后娘娘,更是在時不時地派人給他送些吃食、衣物,這令他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尹凱的頭腦是非常清醒的,他知道當今的大楚朝中,若是宣德皇帝真得駕崩了,那麼誰能當上新的皇帝,還並不是一個定數。而他也知道,不管誰當了皇帝,他這個京城防禦使之職,估計也都作到了頭。

宣德皇帝信任他,那是因爲有平陽公主的推薦;而另外再來一個皇帝,卻未必會如此得信任他。

皇后娘娘向他示好,是爲了希望他能夠順利地擁戴將來太繼位;鄭王向他示好,那是因爲鄭王有野心,或許並不只是願意當一個攝政王;而祁王府向他示好,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在誰看來,都不會認爲祁王有坐上龍椅的機會。

當然,尹凱自己也想過,實際上,如今他也可以操縱登基,如果宣德皇帝真得駕崩了,第一個知道的人肯定是他,而且也會第一個做出反應來。

如今,尉遲王府倒是十分低調,尉遲良自從河內回來之後,便一直閉門在府中,很少出門;便是尉遲恭和尉遲儉也少了許多的應酬,整天裡在府中寫詩作畫,上朝的時候,也很少多作發言,彷彿真得向皇帝的威勢底頭了。

但是,儘管尉遲兄弟這般得低調,尹凱還是從來不敢對他們吊以輕心。只是令他有些奇怪的是,皇后尉遲溫如今倒是經常性地回到尉遲王府,在外人看來,也許是爲了商量應對宣德皇帝身後之事,但是尹凱卻覺得這個時候,皇后與尉遲兄弟更應該避嫌纔是呀!

也許被好奇心所驅使,尹凱終於在有一天晚上,忍不住穿上了夜行服,夜探尉遲王府。

他總覺得,尉遲兄弟的無所事事,肯定是在醞釀着某一種陰謀。

只是,當他潛入了防衛森嚴的尉遲王府之後,別的陰謀倒是沒有發現,卻又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這令他都有些吃驚不已。

最終,尹凱也是擔心會被尉遲王府的暗衛發現,並沒敢多作停留,又悄悄地潛了出來。

宣德皇帝的病情越發得嚴重起來,已然臥牀不起了。

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開始佈置自己的身後事,最要緊的當然還是皇位繼承人的事情。

太尚幼,登基之後肯定是要鄭王攝政,然後爲了制衡鄭王,皇后尉遲溫成爲太后之後,進行垂簾聽政。

每天進出宮的官員也多了起來,大多數都是宣德皇帝叫進宮來的。

只是,守在宮外的尹凱看着這個老皇帝一項項佈置下去,心裡頭卻又有一種異樣的擔憂,他分明看到了在宣德皇帝駕崩之後,大楚朝堂中將要發生什麼事情。

終於,在養心殿裡官員盡數離開之後,尹凱來到了宣德的病榻之前,默默的佇立着。

宣德睜開眼睛,看到尹凱的臉,彷彿是明白什麼似地,問道:“尹愛卿,你是不是有什麼事要跟朕?”

尹凱點了點頭,卻又看了看站立在宣德身後的兩個太監。

宣德明白過來,讓那兩位太監離去。

尹凱還是不放心,又在殿裡殿外轉了一圈,特意派內衛守住了養心殿,不容任何人靠近過來。

看到尹凱如此謹慎的樣,宣德也立時明白,他一定是要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

“陛下,這些日,臣也看到陛下爲了太將來能夠順利登基,而殫精竭慮,只是,臣只是擔心陛下所託非人也!”尹凱低聲地道。

宣德愣了愣,問道:“你且看?”

尹凱這才道:“太年幼,陛下將大楚國的將來實際上託給是鄭王和尉遲世家,鄭王是陛下的血親,但是,尉遲世家卻是狼野心,不得不防呀!”

宣德點着頭,道:“你所的,朕皆知曉,奈何尉遲世家根深蒂固,朕若在時,自然能夠想辦法剪除,但是此時朕已然有心無力,若是強行打壓尉遲家族,朝中必亂!”

尹凱點着頭,道:“尉遲世家所仗者,不過是皇后的蔭澤,若是皇后倒了,那麼尉遲世家也便自然而落!”

“皇后主持後宮,一向自持清高,並無過錯,又如何能夠廢就廢得了呢?”宣德無奈地道。

尹凱道:“爲臣倒是聽聞了一件事情,只是此事若要作實,還需要秘密調查!”

“哦?”宣德皇帝不由得一愣,忙問道:“不知是何事?”

尹凱道:“陛下難道就沒有察覺?尉遲姐弟過於親密了?”

“你所指的是……?”宣德一時間也不知道猜到了什麼。

尹凱點着頭,道:“皇后與尉遲良過於親密了,這些時皇后經常往尉遲王府跑,難道陛下不懷疑嗎?”

明明感覺到了什麼,宣德皇帝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脫口問道:“到底有什麼?”

尹凱終於還是緩緩地吐出口來:“亂——倫——!”

宣德皇帝只覺得自己的心頭一跳,猛地一陣咳嗽,一口痰險些沒將他噎死。

* 首 發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廣 告少

第167章 乘龍(二)第67章 談判(二)第162章 金刀(二)第31章 選婦(一)第288章朝論(三)第171章 朝鬥(一)第449章 對槍(四)第274章保州(四)第397章 搶親(二)第234章謎局(四)第365章 攪局(五)第286章 朝論(一)第91章 逼婚(一)第340章 求證(五)第140章 過年(五)第130章 夜襲(五)第106章 秋收(一)第482章 喜事(二)</p>第152章 奪權(二)第139章 過年(四)第406章 商隊(一)第479章 子歸(三)</p>第218章 若離(三)第276章顏毅(一)第205章 燕京(五)第265章帝崩(五)第207章 舊情(二)第344章 大名(四)第403章 刀神(三)第305章結盟(五)第62章 瓦橋(二)第163章 金刀(三)第421章 內弟(一)第107章 秋收(二)第409章商隊(四)第478章 子歸(三)</p>第7章 康王(二)第378章 安身(三)第32章 選婦(二)第325章風雲(五)第470章亂京(五)第426章 和約(一)第164章 金刀(四)第484章喜事(四)第318章擒王(三)第380章 安身(五)第377章 安身(二)第428章 和約(三)第168章 乘龍(三)第261章帝崩(一)第476章 子歸(一)</p>第440章 軍制(五)第30章 契合(五)第67章 談判(二)第450章 對槍(五)第433章 織布(三)第40章 奪巢(五)第436章 軍制(一)第169章 乘龍(四)第93章 逼婚(三)第481章 喜事(一)</p>第192章 謀奪(二)第458章請罪(三)第422章 內弟(二)第145章 團圓(五)第381章 買賣(一)第234章謎局(四)第315章地雷(五)第25章 入潛(五)第109章 秋收(四)第350章 持戰(五)第324章風雲(四)第417章 商人(二)第392章 對峙(二)第295章 火器(五)第474章換天(四)第112章 玻璃(二)第139章 過年(四)第480章 子歸(五)</p>第268章復仇(三)第475章 換天(五)</p>第279章顏毅(四)第306章鬥智(一)第404章 刀神(四 )第415章 朝貢(五)第452章 負荊(二)第187章 喜事(二)第59章 規劃(四)第381章 買賣(一)第360章 敗潰(五)第191章 謀奪(一)第410章 商隊(五)第33章 選婦(三)第114章 玻璃(四)第290章朝論(五)第428章 和約(三)第118章 晉陽(三)第313章 地雷(三)第135章 退婚(五)第34章 選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