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裁撤邊軍,北地內亂

大唐的軍事力量,主要分爲中央軍和藩鎮軍。

中央軍就是十六衛,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其中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主要職責是督京師兵馬,起到警衛京師的左右,而其餘各衛,除了督京師兵馬之外,同時還兼領着關中三百多府的府兵。

可以說十六衛的存在,就是大唐長治久安的關鍵,沒有十六衛的震懾,大唐無法統御各地。

除了20~30萬的中央軍外,大唐人數更多的軍事力量則是藩鎮軍了,這個隊伍常年保持着49萬上下的軍事力量,分屬於九大節度使和一經略使。

對於藩鎮軍,稍微瞭解大唐的人都知道,那就是直接導致大唐滅亡的根本原因之一,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就是起於藩鎮。

只不過眼下藩鎮力量還沒有大到能夠抗衡中央的地步,所以大唐的繁榮還在繼續。

當三郎陛下看到了馬蹄鐵的效果之時,立即想到了武裝後的大唐騎兵將是什麼模樣。騎兵在戰爭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對於培育戰馬不易的大唐來說,馮元一想出的馬蹄鐵絕對是意義重大了。

三郎陛下對於大唐的軍事力量是自信的,中央軍加上戍邊的藩鎮軍,合計超過了60多萬的軍隊,這樣的戰力放眼天下除了大唐,還有誰能做到?

突厥?控弦者不足十萬。

吐蕃?更是不濟!

只有大唐,纔有成兵百萬的實力!

這是三郎陛下的底氣所在,曾經受制於戰馬的短缺和戰馬質量的差距,三郎陛下時期的大唐在面對突厥和吐蕃的挑釁時,沒有出現漢武帝時期冠軍侯將匈奴逐至漠北,而是選擇了防禦或者,把進家門的惡客趕出去,僅此而已。

可是眼下,當三郎陛下看到了馬蹄鐵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屬於大唐的時代要來臨了,屬於他的時代要來了!

中原王朝的百姓是勤勞的,也是擁有者智慧的,總是能夠通過雙手來彌補自身的不足。

比如,草原文明中,部族出生就與戰馬打交道最終培養出來的將士騎術了得,可中原王朝卻是能夠通過技術上的研究,鍛造出了更爲先進的武器,進而彌補了在騎兵上的弱勢。

與大唐戰馬有損耗一樣,作爲草原部族的突厥也同樣面臨着這樣的情況,只不過由於草原部族先天的優勢,戰馬的補充比之大唐要容易的多,所以在階段性內,大唐是永遠也無法企及突厥的騎兵優勢的。

只不過,有了馬蹄鐵,一切都出現了可能!

三郎陛下興致頗高,直接讓匠人把自己心愛的御馬釘上了馬掌,然後騎着就往長安城奔馳,高力士與一衆便衣護衛則是緊隨其後與左右。

三郎陛下雖然出身高貴,但在幼年那隻青年時期,卻是吃了不少的苦,對於騎馬趕路的辛苦他是再有體會的,只不過此番對於馬蹄鐵的出現,讓來來了濃厚的興致,想要親自驗證一下這馬蹄鐵的效果。

“駕!”三郎陛下揮舞着馬鞭,驅趕着胯下的胡馬飛奔疾馳。

“大家,您慢些!”高力士在後面緊隨其後,一邊驅趕着馬,一邊叫喚道。

面對三郎陛下騎馬騎的飛快,他這心可都提到嗓子眼了,這可不是兒戲啊,若是三郎陛下出了什麼閃失,那天下怕是會大亂去。

“無妨,你們跟上就是!”三郎陛下的聲音在前方順着風微微傳來,高力士就更緊張了。

“駕!”高力士也急了。

一路打馬疾馳,當三郎陛下一行趕到長安城時,時間堪堪過了大半個時辰而已,三郎陛下親自檢查了御馬馬蹄鐵的情況,發現幾乎是沒有任何的磨損,對御馬也沒有任何的損傷。

心中對於馬蹄鐵的作用,頓時十分信了實打實。

心情不錯的三郎陛下,晚飯都多吃了一碗,夜晚在牀榻之上輾轉難眠,使得邊上的武婕妤有些不滿了。武婕妤在生下了李瑁後身子虛弱,可在人蔘的抱養之下,身子是逐漸的恢復,眼下已然又懷上了龍種。

懷了孕的女子本來就有些睡不好,加上三郎陛下翻來覆去,就更是難以入眠了。

原本來說,武婕妤有了身孕,三郎陛下應該會夜宿其他妃嬪寢殿的,可三郎陛下想與武婕妤分享心中的喜悅,可武婕妤卻因爲懷着孩子的緣故,情緒與興致都不是很高,使得三郎陛下高昂的情緒,頓時就有些泄氣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微微亮,三郎陛下早早起來。

三郎陛下頂着黑眼圈,在高力士的服侍下,吃了早膳,去了宣政殿,今日是朝參日,三郎陛下也正好想與羣臣們分享一下激動的心情,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找幾個宰相商量一下對外作戰的可能。

馬蹄鐵的出現,給了三郎陛下無限的遐想。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明宮頂的琉璃瓦上時,文武百官齊聲參拜三郎陛下,朝會開始了。

朝參日的流程都是差不多的,每個部門開始各自彙報工作,三郎陛下坐在高位之上,認真的聽着。作爲大唐這個帝國的老闆,下面的臣子彙報工作,即便是聽起來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在他着卻是能夠不出門就瞭解帝國的情況。

終於在各部工作彙報結束之後,三郎陛下打算散了朝會,留下宰相張嘉貞源乾曜還有兵部尚書張說,商討馬蹄鐵之事,馬蹄鐵事關機密,暫時越少人知道越好。

“陛下臣有本啓奏!”就在三郎陛下正打算散了朝會的時候,張說突然出班說道。

“張卿有何事?”三郎陛下對於張說還是很欣賞的,所以聽張說有本啓奏,又收了收心,說道。

“陛下,邊鎮軍力過剩,時無強寇,不假師衆,臣請裁撤邊軍!”張說說着遞上了自己的奏摺。

這本奏摺是他思考了許久的結果,並非做了兵部尚書後,突發奇想的。

在他做天兵軍大史的那些年裡,他走遍了北地多處,對於邊鎮軍隊的情況極爲了解,深刻的認識到,目前大唐的軍事制度存在着不小的問題,若是放任下去,絕對會滋生出大麻煩。

特別是大唐的府兵制,每個家庭成年的男丁,都需要服兵役,而服役期間所有的武器裝備又都需要自己準備,這對於許多普通的家庭來說,是極爲沉重的壓力,加上家庭裡的主要勞動力去服了兵役,家中的生產就會受到影響,進而直接導致了大唐底層出現問題。

所以,即便現在是大唐盛世,但是邊鎮中還是有不少兵卒逃逸!

逃逸的兵卒,不但會影響着軍隊的穩定,同時那些逃逸的也會成爲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因爲逃逸,他們將無處藏身,只能是成爲流民或者落草,而對於那些背後的家庭來說,必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所以張說,覺得很有必要裁撤邊軍!

“裁撤邊軍二十萬!”三郎陛下看着張說的奏摺,不由的驚出了口。

“什麼?裁撤邊軍二十萬?!”張嘉貞也是一驚,他作爲大唐的宰相老大,張說裁撤邊軍這事,竟然也不跟他商量一下,而且是一出口就二十萬。

邊軍有多少,合計起來也不過六十萬,這一下子裁撤掉二十萬,若是外敵來犯,該如何應對。

“張卿,何來此言啊?”三郎陛下心中是驚着了,驚的連馬蹄鐵帶來的喜悅都忘記了。

“陛下,現如今大唐威震四方,少有外地來犯,與其陳兵大軍於邊鎮,不如放府兵返鄉,參與到農事當中來,沒了農事就沒有了基礎!”張說認真的說道。

“張尚書,你所言之事不過是個人臆想罷了,若真有外地來犯,裁撤了二十萬邊軍,何人來禦敵?你嗎?”張嘉貞心中對於張說不與他商量,就挑起了這事,心中很是不滿。

“中書令也是領過兵的人,應該知曉邊鎮無戰事,大量的軍隊陳兵對朝廷來說意味着什麼!先不說軍兵被私用,就是那每日消耗的糧餉,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張說回道。

“大唐富甲四方,多樣二十萬軍隊又有何難!再說,邊鎮少了二十萬軍隊,你能確保外地不會趁機來犯?”張嘉貞針鋒相對道,他這話算是說出了三郎陛下心中的顧慮。

三郎陛下內心對於張說的話是認可的,只是他更擔心的是,若這邊纔剛裁撤軍隊,那邊外敵酒來入侵該如何?沒有軍隊的抵擋,如何禦敵?

以往,大唐就是因爲軍隊數量和武器先進上,佔據了優勢,這才能夠禦敵於國門之外,震懾的突厥和吐蕃不敢擅自扣邊,可若是大唐主動裁撤了軍隊,會不會使得突厥和吐蕃覺得有機可乘,進而扣邊呢。

“陛下,此事臣請私下向您稟明!”張說沒有急着其解釋,反而是緩緩說道。

三郎陛下一聽,心中若有所思,於是主動散了朝會,把張說張嘉貞還有老好人源乾曜交到了偏殿廷英殿。

“說吧,爲何有裁撤二十萬邊軍的想法?”三郎陛下坐在案臺之後,同時給三位宰相賜了座。

“陛下,此前臣與新豐侯世子所謀之事,有了進展!”張說一臉的興奮說道。

“哦,有何進展速速說來!”三郎陛下也是面色一喜。

張嘉貞卻是面色變的有些難看,因爲張說與馮元一搞的事情,他在這個中書令卻並不清楚,只是事後三郎陛下找他來說話,簡單的說了一下情況,具體的操作是絲毫沒有透露,可眼下張說竟然還作出成績來了。

張說作爲張嘉貞曾經的領導,這次迴歸中央之後,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中書令,原本張說以爲憑藉着曾經的共事的關係,張嘉貞多少會照顧到自己的情緒,可沒想到實際的情況是,張嘉貞處處與張說爲對,似乎有意將他拍擠出去一樣。、

這樣的結果,張說哪裡願意承受,於是索性就跳開了張嘉貞,與三郎陛下親自對接,闡述自己的施政思想。

這纔有了瞞過了張嘉貞,與馮元一合謀北地的事情。

“陛下,據探子來報,北地多部族已經對於我們所實行的【牛羊政策】興趣極高,已經有不少部族與商隊結成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他們養的牛羊,與商隊交換所需!”

張說神色有些激動,“而且,探子還說,似乎突厥內部出現了情況,似乎出現了一個什麼神物,導致內部爭奪的厲害,雖然沒有直接爆發正面的戰爭,但是局部的爭鬥卻是已經發生了多起,死傷不少!”

“哈哈……看來是馮小子的計策出現成果了!”三郎陛下一聽,頓時就樂了。

什麼神物,那鐵定就是水晶神狼了,三郎陛下舉得馮元一簡直就神了,坐在長安就能調動北地內耗,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年所做出來的呢。

可是對於馮元一,他其實早就詳細的調查過了,根本就沒有什麼可疑之處,若真要說可疑的地方,那就是在被武成渝之子武文行打了半死,被孫神醫救回來後,整個人也脫胎換骨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馮元一是可靠的,這是三郎陛下最後的論定。

“陛下的意思是說,北地內亂是新豐侯世子所爲?”張說立即意識到了什麼,作爲馮元一的搭檔,在對付北地部族的事情上,他與馮元一經過了深入的探討,深刻的認識到了馮元一絕非年齡看起來的那般簡單,甚至一些觀點,遠在自己的認識之上。

若非馮元一實實在在的就是十六七歲,張說都以爲對方是五六十歲的行家裡手呢!

“沒錯,此事正是那小子所爲!”三郎陛下說到馮元一,就覺得心情好,果然是自己的福星啊。

“他是如何做到的?”張說好奇。

“那小子用什麼玻璃,做了一些水晶狼神,悄悄的投放到了北地,當然會引起北地各部的內亂了!”三郎陛下笑着說道。

“水晶狼神……狼神……是了,草原部族自詡爲狼神子孫,看到了水晶狼神自然會爭奪!”張說說道。

“世子真是大才啊!”張說感嘆道。

“還有讓你更想不到的……”

三郎陛下說着,就讓高力士把一副馬蹄鐵送了過來,“你們看看這個!”

第200章 你腦子有病吧第11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一更】第057章 馮家可是善良之家第195章 高力士與馮元一第058章 搖椅,舒服第190章 父子月下談心第001章 聲名狼藉第169章 侯府被圍了第203章 鏡子與玻璃第065章 願賣身入府爲僕第162章 第1名,編號4320,杜甫第137章 挖個坑埋個人第008章 誰看誰笑話第134章 魚已上鉤第162章 太原王子昂第242章 焰火第208章 釘馬掌第152章 元日大朝會第085章 皇宮裡耕田第191章 說玉佩第239章 菀兒我來接你下車了第192章 張說歸來第199章 生日,禮物第128章 砍誰的腦袋第162章 太原王子昂第051章 醉千君是你?【求推薦收藏】第047章 陛下心情如何【求收藏推薦】第008章 誰看誰笑話第141章 都捐出去了第236章 迎親,伴郎團第084章 東西帶來了嗎?第053章 難道是馮元一欺騙了朕?第225章 竟然真的回來了第145章 老叟宴第073章 元一兄大志第101章 喝酒不騎馬,騎馬不喝酒第206章 狼神引發的擔憂第025章 皇帝點菜第135章 進宮給陛下送禮去第160章 新思想的萌芽第020章 小偷第167章 狀元已是囊中物第050章 《西廂記》熱賣【求推薦收藏】第197此言大善第155章 財富再分配第236章 迎親,伴郎團第236章 迎親,伴郎團第063章 王維求見小侯爺第104章 土豆熟了第237章 接新娘子第230章第096章 隻身犯險收降戶第062章 杜甫是我小弟第100章 講在開學前的話【百章了,求推薦收藏書評投資】第043章 大興善寺會記着小侯爺的善舉第159章 糊名法第078章 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第146章 開始你的表演第213章 織布坊,女相撲第215章 捷報,隱憂第056章 王離懵了第058章 搖椅,舒服第018章 日子還在繼續【求收藏推薦】第204章 造風者第109章 刨土豆(求推薦收藏書評)第165章 陛下,你這步棋走的好啊第084章 東西帶來了嗎?第085章 皇宮裡耕田第092章 畝產十五石第027章 武文行又來了第043章 大興善寺會記着小侯爺的善舉第109章 刨土豆(求推薦收藏書評)第086章 知我者老韋啊第052章 小墨兒孫墨菀【求推薦收藏】第066章 陛下,您慢……第052章 小墨兒孫墨菀【求推薦收藏】第148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48章 醉千君是何許人也【求推薦收藏】第180章 李白,借用一下哈第180章 李白,借用一下哈第027章 武文行又來了第243章 娘子,我來了第114章 生了第211章 招募兵卒,充實諸衛第172章 狀元一定是我的第051章 醉千君是你?【求推薦收藏】第071章 缺知識第227章 造反第142章 寵臣與寵妃不得不說的故事第032章 天興伯,陛下召見第121章 神仙美食上新了【第五更】求首訂第181章 社學,教育司第211章 招募兵卒,充實諸衛第167章 狀元已是囊中物第245章 轟嚓,土炸彈第225章 竟然真的回來了第089章 姚公喜歡看《西廂記》第027章 武文行又來了第253章 陛下,你該下個罪己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