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括戶與科舉

開元九年正月二十八日,監察御史宇文融上書三郎陛下。

奏言:天下戶口逃移,巧僞甚多……臣請檢括逃戶,以增加租賦收入!

上曰:可!

於是乎,宇文融就多了兩個頭銜:蒐括逃戶使、推勾使!

武周後期朝廷吏治腐朽,土地兼併嚴重,致使許多農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流離失所,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三郎陛下登基。

到了開元初年,農戶逃亡的情況繼續發展,他們有的逃入山林或到他鄉開墾土地耕種,有的逃入城市充當僱傭,更多的則成爲地主隱匿的佃客和傭保,還有許多人制造僞勳和充當色役以逃避徭役。

全國的戶籍大大減少,嚴重影響了朝廷的財稅收入,開元年間雖然號稱盛世,但是逃戶嚴重致使賦稅減少,卻是紮在三郎陛下心頭的刺。

宇文融就是有了差不多一年的巡視郡縣的經歷,這才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問題,這才決定上書建議【檢括逃戶】,以此來增加朝廷的財賦收入,擴大徭役、兵役的來源。

在元日大朝會路上與馮元一一番交流,更是堅定了宇文融上書的決心,馮元一的掐指一算,讓宇文融覺得自己上書檢括逃戶乃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檢查色役僞濫,蒐括逃戶!

……

宇文融幹勁十足,他的上書切中要害,三郎陛下果斷把他從八品監察御史提到了正六品的兵部員外郎,並且封了【蒐括逃戶使】、【推勾使】兩個專門的官職,便於全國行走括戶。

12天之後,宇文融擬定的括戶方針及具體辦法被頒行天下。

大唐歷史上,一場轟轟烈烈括戶運動就這樣開始了……

……

廷英殿內,三郎陛下看着宇文融呈上的進度奏摺時,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朕這個蒐括逃戶使、推勾使,果然有才!”三郎陛下心情大好。

“大家慧眼識珠,方纔有能臣巧吏遍佈朝野內外!”高力士拍了一記馬屁道。

“即便朕真有慧眼,又如何能從億萬子民中辨出治國之才呢?這一點朕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三郎陛下從案臺前起身,走到大殿中央,舒展着臂膀,“說到選拔人才,朕不得不說前隋文帝了,他開創性的創設了【科舉取士制度】使得朝廷有了廣泛選拔人才機會,也給了世間的讀書人公平競爭,進入朝堂的機會!”

“不過,朕總覺得這科舉取士有些缺漏,只是卻沒有解決之法,甚是煩憂啊!”三郎陛下想着就覺得有些心裡不舒服。

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有兩個方面三郎陛下不滿意。

其一,就是生源問題。

由於時代的限制,使得讀書是一件奢侈的事,能夠讀的起書的非富即貴,所以每年的科舉,佔據生源主導的大多是世家大族子弟。

作爲大唐帝國的皇帝,三郎陛下是不希望看到皇室之外,出現太多的世家大族的,特別是那種延續數百上千年的大家族,一旦某個家族龐大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有形無形的成爲政權不安的因素。

不過好在,這一問題,已經有了解決之法,雖然是個水磨豆腐的功夫,但好歹在改變。這個解決之法,就是藉助活字印刷術,降低書本成本,讓人人都能讀的起書,通過在民間推廣私塾教育,讓更多的人有成爲讀書人的機會。

特別是經過元正假期到馮家莊見到了農戶子弟的表現後,三郎陛下心中對於更廣泛的生源,有了更爲迫切的需要。

爲此,三郎陛下已經在心裡醞釀,是不是要藉助朝廷的力量來推廣活字印刷術,讓書本變的更便宜,同時要在各州縣鄉建立普及型的私塾。

不過要做這些,又需要大量的錢財,所以三郎陛下對於宇文融括戶之事抱有極大的期望,因爲括戶成功與否,直接影響着朝廷推廣活字印刷術和私塾的計劃。

其二,科舉取士第二個讓三郎陛下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詩文投獻。

參加科舉的學子往往爲了在科舉中能取得成績,會在科舉之前把自己的詩文投獻給當朝的一些大臣,以此博得關注,進而使得在考試評判時得到錄用。

這樣做的直接結果是,該學子一旦考上了明經或者進士,他們首先感恩的不是朝廷,而是那個接受了他頭銜詩文的大臣,進而可能會使之產生更多的聯繫,甚至會因此形成朋黨,這一點是三郎陛下無法容忍的。

他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似乎找不到任何的方法。

三郎陛下心中煩憂的這兩件事,其實高力士是清楚的,所以當三郎陛下又次說出來了,這一次高力士卻是說話了。

“大家,既然此事困擾許久,一直沒有解決之法,不如問問其他人,說不得能有所收穫呢!”高力士建議道。

“你說的這個他人,指的是馮小子吧,朕承認他腦子活絡,但是科舉之事,朕都無解,他又如何能解?”三郎陛下搖了搖頭說道。

“試一試又無妨!”高力士堅持,似乎在他看來,馮元一還真有可能想得出辦法。

“那好吧,正好朕也有些日子沒見他了,讓他來吧!”三郎陛下無所謂的說道。

很多時候,在三郎陛下看來,雖然馮元一爲大唐作出了不少貢獻,但其所作所爲,不過是奇淫巧技之術而已,真說到治國理政,馮元一肯定是不行的。

這段時間的馮元一呢,正在雲居書院,忙活着開元九年的招生開辦工作呢。

有了開元八年第一班的試運作,積累了不說書院運作的經驗,這一次,經過與姚崇商量之後,決定今年擴招,招收一百名學員,生源的來源還是以農戶子弟爲主。

只不過,眼下馮元一也遇到了麻煩事,那就是他名聲太響,聽說雲居書院今年擴招,不但十里八鄉的農戶們把孩子送來了,就是長安周邊其他地方也都慕名而來,報名的人數幾天時間就突破了三千大關,而且數字還在增加……

“馮小子,現在報名的人數已經超過三千人了,數量還在增加,你看怎麼選吧!”姚崇直接把難題丟給了馮元一,就揹着手看風景去了。

“小子也沒想到書院名氣這麼大啊!”馮元一哭喪着臉,不過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三千多人啊,那就是三千多顆種子啊,若是條件應許,他恨不得全部收了,反正孔老夫子也說了,有教無類,不過能不能成才,他只負責把後世的一些知識傳授出去就行了,至於將來能長成什麼樣,那就看天吃飯了……

“書院還沒那麼大的名氣,都是你這個大唐財神爺的名氣招來的!”姚崇心裡有些不滿。

他覺得這些農戶當中,有太多的人送孩子來書院的目的不純,是衝着馮元一【大唐財神】的名聲來的,這簡直就是有辱斯文,所以老姚就有些不高興了。

“姚公,放心吧,小子自然有辦法從中選出讓您來心儀的弟子來的!”馮元一笑着說道。

“老夫拭目以待!”姚崇冷臉。

“要不,叫上孫老,小子給你們弄個火鍋,再來點好酒?”馮元一立即誘惑道。

姚崇一聽火鍋,立即就忘了前面的事情,“速去速去……”

第091章 土豆燒牛肉第074章 馮家莊第239章 菀兒我來接你下車了第089章 姚公喜歡看《西廂記》第003章 打了個鍋第006章 開酒樓第089章 姚公喜歡看《西廂記》第030章 小子無禮第248章 吃裡扒外的東西第005章 辣椒炒肉第076章 三郎陛下是酒鬼第080章 流水作業第215章 捷報,隱憂第036章 姚公大喜第020章 小偷第148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83章 解決,禍起第223章 觀念,啊……噢……第008章 誰看誰笑話第246章 土炸彈之威第225章 竟然真的回來了第251章 慾望與蝗災第185章 融合,從養牛養羊開始第182章 康待賓叛唐,王晙圍剿(四千字大章)第106章 十八石第253章 陛下,你該下個罪己詔了第032章 天興伯,陛下召見第009章 武文行第152章 元日大朝會第233章 父母命,媒妁言第195章 高力士與馮元一第174章 王子昂崩潰第006章 開酒樓第160章 新思想的萌芽第166章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236章 迎親,伴郎團第111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082章 三千張曲轅犁第233章 父母命,媒妁言第106章 十八石第188章 吃麻辣小龍蝦,從養蝦開始第061章 你是杜甫?第018章 日子還在繼續【求收藏推薦】第074章 馮家莊第086章 知我者老韋啊第217章 賞賜,張說巡邊第026章 走,去酒樓第050章 《西廂記》熱賣【求推薦收藏】第137章 挖個坑埋個人第014章 眼睛跳的厲害第172章 狀元一定是我的第182章 康待賓叛唐,王晙圍剿(四千字大章)第041章 陛下想要,送他就是了第239章 菀兒我來接你下車了第211章 招募兵卒,充實諸衛第100章 講在開學前的話【百章了,求推薦收藏書評投資】第254章 蝗災是寶貝第059章 悲催的武文行第085章 皇宮裡耕田第119章 人蔘是仙丹嗎?【第三更】第185章 融合,從養牛養羊開始第039章 新書刊印推介會第102章 神奇的天竺數字第001章 聲名狼藉第071章 缺知識第100章 講在開學前的話【百章了,求推薦收藏書評投資】第181章 社學,教育司第019章 錦袍三少年第063章 王維求見小侯爺第172章 狀元一定是我的第078章 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第200章 你腦子有病吧第188章 吃麻辣小龍蝦,從養蝦開始第139章天興伯,你還不知罪嗎第023章 我也想低調,可條件不應許啊第019章 錦袍三少年第129章 吃雞裝備第010章 生活要有儀式感第035章 活字印刷術第197此言大善第002章 空投包裹第049章 陛下催更啦【求推薦收藏】第071章 缺知識第139章天興伯,你還不知罪嗎第096章 隻身犯險收降戶第101章 喝酒不騎馬,騎馬不喝酒第215章 捷報,隱憂第090章 老小孩姚崇第245章 轟嚓,土炸彈第140章 擼掉爵位第022章 太子殿下第092章 畝產十五石第192章 張說歸來第100章 講在開學前的話【百章了,求推薦收藏書評投資】第038章 餓了麼與雲居書坊第224章 “張公”的香豔故事,張說的夢想第040章 皇帝伸手第091章 土豆燒牛肉第224章 “張公”的香豔故事,張說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