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犧牲品

折彥質絕不是投降派,而是希望罷兵息戰有利於雙方百姓,應該是有前瞻眼光的,這一點說起來和秦檜還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十一月,朝廷要求折彥質極力保守平陽府及汾州一帶,而平陽知府林積仁壓根沒有打算堅守,朝廷所差都統制劉銳也不肯用命,最終平陽府陷落,威勝、隆德、澤州相繼失守,金人長驅南下,彥質以宣撫副使領兵十二萬與同知樞密院事李回共守黃河,但未及戰鬥宋師盡潰,折彥質因此責授海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

高宗即位後,賞功罰罪,於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六月再被“責授散官,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安置”。

也就是說一直到現在,折彥質這一代將才還在海南呆着,不過折彥質本爲將門之後,自身也極具將才,但是可惜在對金兵的戰鬥中卻少有勝利,最終還被流貶海外,實在是可惜。

究其原因,是與宋朝朝廷的**和軍隊的軟弱密不可分的,而且每一次他的身邊都有一羣豬隊友,即便是軍事天才也難以扭轉根本局面,折彥質可謂是生不逢時。

李回因爲之前曾經和折彥質共事過,而且非常清楚他的軍事才能,所以這個時候纔將他給提了出來,只是看樣子現在趙構非常的生氣。

“聖上,臣有話說。”秦檜這個時候拱手上前。

“哦,秦愛卿要說什麼?”

“臣下認爲折彥質將軍可用。”

“什麼?愛卿昏頭了嗎,你知道他是誰嗎?”

“聖上,臣下曾經聽聞折彥質在到達昌化軍之後,他按照慣例給朝廷上謝表,如是說道:不知滄海之深,但見恩波之闊。說自己雖然不能領會宦海風波,但是對皇恩還是銘記在心的。”

“卻有此事,但是……哎!”趙構嘆了一口氣,秦檜看到趙構竟然此時有些無奈的樣子,這也讓他對眼前的事情有了更多的思考。

其實在現在,很多人並不知道折家將,如果不是因爲折可存的墓碑被發現,而且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的話,甚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他這個人的存在。

折可存、折彥質都是北宋最大的名將世家之後,如果不是出了個折可求和折彥文這兩個大叛徒,論功勞事蹟,以及折家涌現出的能人,楊家將、種家將和他們還差的很遠,如果單純說爲大宋作出的功績的話,甚至連岳家軍跟他們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折家將本來是鮮卑的後裔,前後延續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則歷史更加悠久,堪稱中國第一將門世家,佘太君之所以在天波楊府能有那麼高的地位和聲譽,和其家族輝煌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丈夫和兒子死了之後,折家對於楊家的幫助就更加顯現出來了。

《折可適墓誌銘》稱,折氏“其先與後魏道武俱起雲中”。這裡所說的“後魏道武”,即兩晉十六國時期北魏王朝的創始者鮮卑人拓跋珪。

《折嗣祚神道碑》也稱,折嗣祚“以魏孝文帝二十七代之孫也,世襲家聲……”這裡所說的魏孝文帝,便是北魏第六代皇帝,後來改爲元氏的拓跋宏。

由此可見,折氏是鮮卑族拓跋氏的後裔。儘管這一家族漢化程度已經很深,但直到北宋朝廷仍然以“蕃官”視之,將官們也習稱折氏統領的軍隊爲“蕃兵”。

從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數百年間世居府州,“內屏中國,外攘夷狄”。五代諸國與北宋爲減輕西顧之憂,皆許其父子兄弟相傳,襲其世次。

有名有姓有事蹟可考的折氏傳人,最早可推唐代末年的折宗本,當時任“振武軍沿河五鎮都知兵馬使”。這位折氏先人,號太山公,在當地頗有威望,“因其所居,人爭附之。”

晉王李克用爲河東節度使時,“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隸賬下,凡力所不能者,悉命統之”。折宗本“輯睦招聚”,以功封爲上柱國。

折家歷史久遠,折可存和折彥質都是功勳卓著之人,但折可求和他的兒子折彥文徹底投降了金國,折可求還差一點就當了僞齊的皇帝,只是因爲最後他是完顏宗翰的人,加上他實在是有些擁兵自重,所以最後才被罷免提名,在完顏昌和完顏宗弼的干涉下改立了劉豫,同樣狀況的還有楊進。

趙構爲什麼如此不喜歡聽到折彥質的名字,說白了也還是因爲折可求的叛國投敵,所以使得他對於折家整個家族都記恨上了,因此纔會有之前將折彥質發配到海南這樣的行爲。

歷史上因爲折彥質乃是抗金之人,所以被秦檜所憎恨,又加上趙構對於折家的不喜,因此一直被秦檜及其黨羽所打壓,一直到秦檜死之前都沒有能夠重新回到朝廷效力。

現在忽然聽到這個名字之後,秦檜倒是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做些什麼,畢竟這個人是南宋少有的能夠打仗的文武雙全之才,而且現在剛好五十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留在海南島實在是太可惜了。

“聖上,臣下在金國時,亦曾聽說過折將軍的名號和議論。”

“折彥質?”趙構好奇的問道。

“是的,而且當時還是聽完顏宗翰所說。”

“哦!完顏宗翰是如何評價他的呢?”

“完顏宗翰說他作戰悍勇無畏,每戰必衝鋒在前,乃是讓人敬佩的名將,同時又吝惜自己的士卒,關心治下的百姓,是難得的帥才。”

“但是在朕看來,這折彥質就是一個屢戰屢敗的廢物。”

“聖上,臣下斗膽一問,這折將軍爲何屢戰屢敗?”秦檜忽然問道。

“這……朕不知,愛卿有何高見呢?”

“臣下認爲折彥質將軍之敗並非因爲其無能,而是因爲他完全就是一個犧牲品,一個其他將領和士卒無能的犧牲品,是本來不應該打敗仗的良將。”

“犧牲品是嗎?”趙構眯起了自己的眼睛,看向秦檜的眼神都不好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如何處理扈成?第三十七章將領入見第三十章鄭宗孟慘敗第七十七章消除阻力的想法第七十一章劉含殉國第一百一十七章再臨虔州第九十九章真假公主第四十四章七戰七敗第六十五章楊沂中第五章秦魯長公主(下)第一百二十六章見張用第一百三十六章濟南東門第七十一章劉含殉國第一百一十六章宋江家人任爾處置第四十二章偷襲糧道第三十章楊再興出戰第一百五十九章矮腳虎王英第一百一十六章宋江家人任爾處置第二十一章轟天雷凌震第五十五章完顏晟的提議第八十三章大名府陷落第九十一章參知政事第二十四章黑影第一百四十三章小乙哥樑青第十一章虞允文的婚事(中)第一百零三章大刀聞達第十章可敬的太監第八十一章收二嬌第一百三十八章防災第六十二章劉豫第八十三章兩件事情第一百四十四章樑青投靠岳飛第五十二章農業專家第四十章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五章萱蠻的追擊第一百七十四章兩件大事第七十一章劉含殉國第七十三章沒有勝算的大戰第一百八十一章烏蒙王羅星第七章必死的決心第六十五章楊沂中第七十三章沒有勝算的大戰第七十五章圍殺第一百零一章驗明正身第四章所謂的商議第一百五十一章趙構很生氣第九章押去金國第五十六章出兵濟南府第一百八十章楊再興出馬第三十五章聖上多慮了第一百五十三章忠義社之人的安置第一百四十章經濟戰第六十三章我想要個孩子第一百七十三章大宋的真實目的第一百七十一章包餃子第一百一十五章盧賁衛第七十章改變了的富平之戰第四十章目標海州第一百四十四章樑青投靠岳飛第一百七十四章兩件大事第一百一十一章逼急了第三十六章信州平定第一百三十七章農業第九章押去金國第二十一章問對(下)第十八章看法第一百四十章誓死一戰!第八十五章折可求降服第二十七章再見張驢兒第十五章死了兩個大人物第一百一十七章再臨虔州第二十六章差點嚇死的小吏第三十六章大將進京第兩百零二章你會不會一陽指第九十一章參知政事第九十八章回憶故事第三十四章青州開戰第十一章年輕的趙構第十七章皇上的賞賜第二十七章再見張驢兒第三十四章犧牲品第十五章三個承諾第六十六章借題發揮第四十八章投石攻城第五十一章奇襲功成第一百一十一章逼急了第一百九十三章準備渡河第九十七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八十三章兩件事情第十八章看法第十五章死了兩個大人物第六十八章完顏宗磐吃癟第一百二十三章啓程第七十章改變了的富平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理國的救兵第七十三章沒有勝算的大戰第五章禮部尚書第一百三十四章如何處理扈成?第九十三章議事第一百五十八章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