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蒙古馬

原來這來人正是遊擊將軍郭雲龍,這郭雲龍乃是遼東將門世家郭氏一族的中流砥柱,雖然郭家比不得祖家,吳家那般在遼東一手遮天,可是相對於一般小兵而言,那已經是足以讓他們一生仰望的存在了。

只見郭雲龍大步走到李起面前,看來一眼李起,微微一笑,朗聲說道:“這小子倒也是條漢子,近來我大軍長遠奔波,許多馬匹都是傷了,你小子去給我們養馬吧。”

說完,郭雲龍也是不再理會這樣的小事,帶着手下親兵就是走了。

這時候的郭雲龍不知道,今天他的這個無心舉動,竟然是將整個天下的歷史改寫,數年後,當滿清攝政王多爾袞聽聞今天這事時,便是氣的直跺腳,大聲叫罵道:“這郭雲龍真該千刀萬剮啊!”

此是後話,暫且不提,單說有了郭雲龍的這句話,誰人還敢殺李起!

那隊長王通縱然心裡不甘心,不情願,可是也不敢違抗郭雲龍的話,只得是對李起喝罵了幾句後,命令手下士兵將李起帶到養護馬匹的地方去了。

很快,李起就是被帶到了一處馬廄,這裡或站或躺着的有二十多匹戰馬,都是受了傷,邊上還有十幾個也是穿着鴛鴦戰襖的漢子在忙碌着,看來他們當是專職負責養護馬匹的士兵了。

李起被帶到一個四十餘歲的軍漢面前,幾句簡單的話,就算是完成了交接,而後,那送李起來到士兵就走了,從這時起,李起就算是成了這養馬士兵的一份子了。

“別站着了,給那匹馬喂點水。”

那軍漢是這裡的頭,名叫張四有,以前也是一個在前線廝殺的漢子,可是在一場戰鬥中受了傷,一條腿瘸了,不能當兵了,被上級軍官安排來養護馬匹,熬了幾年,在這裡也成頭了。

“哎。”

李起答應一聲,就是從水缸裡提了一桶水,走到了那匹躺在馬廄裡的馬身邊,將水桶湊到那馬的嘴裡,給馬喂起了水。

這水裡面加了鹽,爲的當然是補充馬體內的鹽分,不光是水,在餵養馬匹的所有食物裡面,都要加鹽,因爲馬經常需要長途奔襲,對鹽份的需求很大,若是體內鹽份缺失,很容易跑死。

這時候的鹽不像後世,後世幾塊錢一袋,你要是吃得下,可以當飯吃。

但是在古代,鹽一直都是貨真價實的奢侈品,很貴,哪怕是一斤粗鹽,就算是在太平年月,那也要賣到五分銀子到八分銀子,換成銅錢算,那就是五十錢到八十錢,精鹽就更貴了。

正是因爲鹽貴,所以他受到官府的嚴厲管控,但凡是跟鹽相關的官員和商人,無不是個個富的流油,

但是不管怎麼貴,在養馬的時候,鹽都不能少,因爲對於馬來說,吃多了鹽,沒什麼事,吃少了鹽,要命。

所以爲什麼說養馬費錢呢,光吃鹽這一項,養一匹馬,那都夠養好幾個兵的了。

在喂水的時候,李起觀察了這匹馬,知道這是一匹蒙古馬,身長大概在一米三左右,身高大概在一米二十五左右,看那肌肉肥實程度,估計體重有六百多斤,算是一匹各方面都比較符合標準的蒙古馬了。

這時候的大明軍馬,大多是以蒙古馬爲主,因爲蒙古馬這個品種身高不夠,以至於很多人騎上去,那還不如自己站着的時候高,所以如果不是大股騎兵衝鋒,形成那股毀天滅地的氣勢的話,那看起來也不是很威風。

這和後世影視作品裡面騎兵個個騎高頭大馬,站在那裡威風凜凜的場面有很大的不同。

那爲什麼身材矮小的蒙古馬會成爲大明軍馬的重要品種呢?

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蒙古馬耐力非常好。

我們中國不比歐洲,歐洲的軍馬大多是高頭大馬,那是因爲他們的國土很是狹小,國與國打仗,放在我們中國,那就跟這個市和那個市打仗差不多,有的還不如,要是中國一個省放在歐洲,那就是超級大國了。

所以說在歐洲騎一兩天馬,那可能就已經出了國,所以他們對軍馬,在長途耐力上就沒有那麼高的要求,自然蒙古馬在歐洲就不是主流馬種。

但是在中國就不一樣了,一箇中國,那面積差不多就是整個歐洲了,你不說打仗,光是調防,從這個省調到那個省,那動不動就是幾千裡幾千裡的,光是路上走,那高頭大馬就要累死了,因爲耐力不行啊,

所以蒙古馬耐力好,加上對嚴寒酷熱都有極強的抵抗能力,就這一點,那就把不知多少馬種給比下去了。

第二個原因是大明自己的馬政失敗了,把自己給玩死了。

大明建國之初,朱元璋建立軍民聯合養馬制度,馬的品種還是比較多的,蒙古馬,河曲馬,伊犁馬,三河馬等,開始這制度還是執行的不錯的。

可是到了中後期就不行了,因爲養馬不比養雞養鴨,那是要佔用大規模草場的,隨着官紳權貴越來越多,他們慢慢蠶食養馬草場,把草場變成耕地莊園,養馬場的數量減少,這馬的數量就自然開始逐年下降了。

再加上大明官場貪腐越來越厲害,朝廷撥下的養馬銀子,被各級官員一級一級的貪污剋扣,到了養馬軍戶手裡,已經是十兩剩不下一兩,這造成了軍戶根本就養不起馬了。

軍戶也是人,他們不但要養馬,還要養家,可是沒銀子,那就活不了了,所以不堪重負,破產後,紛紛逃亡,“響馬”一詞,最開始說的就是那些逃亡落草的養馬軍戶。

可是朝廷每年都要檢查馬匹啊,爲了應對朝廷的檢查,各級官員開始走私蒙古馬來充數,到了後來,那乾脆就直接養蒙古馬了。

正是因爲這兩個主要的原因,所以現在大明軍隊中,蒙古馬是最主要的軍馬品種,即便是很多的將領,他們的坐騎也是大多在蒙古馬裡面挑選。

第三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五百四十一章受阻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前部署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七百一十三章 迴光返照而已第六百二十二章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第三百五十一章 阮大鋮第兩百六十二章 殺意起第兩百零七章 兄弟之情萬年不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九十八章 痛心疾首第八十一章 落湯雞第兩百五十章 你懂帝王術第三百五十一章 阮大鋮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子能怎麼辦第五十章 烏達黑莫古裡第一百一十四章 進山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 跪求訂閱第兩百一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兩百章 血戰第四百零二章 震驚的李起第四百九十五章 皇妹別生氣了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得不爲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四百五十六章 也許是衝動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見李定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威武第兩百二十一章 安撫第一百八十四章 慘烈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七百二十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這地方的百姓不一樣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七百七十五章 家還是家嗎第四百三十一章這究竟是爲什麼第五百八十九章 難道飛了不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一百九十七章 動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七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百九十六章 劇烈反轉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新認知定王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兩百九十五章 你服是不服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五十四章 罵了也是白罵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兩百八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王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兩百零三章 地獄鬼魔第六百九十一章 想的美第六百零二章 虎有舔犢第五百八十九章 難道飛了不成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第五百八十二章 鹿戰第兩百八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七百六十八章 多爾袞的末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兩百一十五章 緊急部署第七百三十六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一十一章 難道是她第三百四十六章 宮門發威第六百一十七章 雙龍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兩百三十二章 兄妹相見恨別離第兩百五十五章 百密一疏第兩百零三章 地獄鬼魔第兩百八十二章 謀劃第六百四十八章無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四百一十八章 往哪走第五百一十三章 老者勸進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威武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手一搏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義名分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結嗎第一百六十八章 計較議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讒言害死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起之言第四百零三章 最是負心讀書郎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夜異主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的話不好使嗎第八十三章 軍規條例第兩百一十五章 緊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