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當局者迷

布木布泰隨意的說了一句,“花母,出什麼事了嗎?本宮並未召你啊。”

花母踩着細碎的步子走到布木布泰面前,見左右無人,說道:“皇太后娘娘,花母是來向你傳達大明皇帝的口訊的。”

布木布泰一聽這話,不由得整個人都驚住了,眼神驚訝的看着花母,說道:“花母,沒想到你竟然是大明的人。”

是啊,由不得布木布泰不驚奇,要知道若算時間的話,布木布泰從蒙古嫁過來的時候,花母就已經是盛京皇宮裡面一個資格頗老的宮女了。

而沒想到這個宮女竟然是大明的釘子,可想而知,大明之無孔不入。

驚訝過後,布木布泰自然也是大概猜出來花母來見自己的原因了。

如今大明皇帝提兵三十萬,要與八旗決戰。

而這幾年大明蒸蒸日上,八旗則是每況日下,這確是不爭的事實。

若沒有把握取勝,大明皇帝也不會如此興師動衆。

“大明皇帝有何口信?”

花母對布木布泰輕聲耳語了幾句,細到只有布木布泰一個人可以聽見。

“本宮知道了,你下去吧。”

“遮。”

花母轉過身去走了兩步,而後不由的又是回頭對布木布泰說道:“皇太后娘娘,這是你和你的孩子唯一一次活命的機會。

皇上說了,只要你照辦,不論成與不成,你和你的孩子都可享受一生富貴。

若是娘娘不辦,那麼皇上也不會遵循他對你做出的承諾。”

“本宮知道了。”

待花母走後,布木布泰便是走出宮殿,來到外面,看着那大明京城方向,喃喃自語,說道:

“皇上啊皇上,你可真是手段高明啊。連花母都是你的人,那這皇宮還有多少你們的探子,沒想到貴爲皇太后的我,卻也生活在你的眼皮子底下。”

這真的是布木布泰的有感而發。

確實,這花母藏的太深了,若是花木要行不軌,或在各宮娘娘,或皇上貝勒的飯菜裡面下毒,亦或是做一些其他的什麼事情,那簡直是太輕而易舉了。

也正是因爲花母藏的深,所以布木布泰更感覺到大明的可怕與強大。

而此時,她自然也是別無選擇,只能遵照李起的意思辦。

畢竟在之前她就已經被李起說服,作爲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她這時候又能做什麼呢?

面對着一定敗亡的八旗,難道要她和她的孩子一起殉葬嗎?

千里之外的山海關,此時的李起也同樣在仰望星空。

此時,李起和布木布泰兩個人都是在看着同一輪明月,不過此時心情卻是截然不同。

李起那是意氣風發,特別是看到多爾袞已經攜帶大軍前來,李起更是如此。

還想着可以直接出關,去沈()陽和八旗打一仗。

沒想到多爾袞卻是急不可耐,自己跑上門來,這不但減輕了自己的後勤壓力,此消彼漲,自然也就增加了八旗的後勤壓力。

而這,也正在李起之前的算計當中,只是沒想到事情會進行得如此順利而已。

“這真是天助我也。”

很快,李起相信多爾袞就會嚐到他這個錯誤決定所帶來的後果。

第二天清晨,隆隆鼓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八旗韃子在多爾袞的盛怒之下,開始了對山海關的進攻。

這一次確實也是多爾袞被氣壞了,先是代表大清國出使的寧玩我被殺,狠狠的抽了他們一巴掌。

氣極之下,多爾袞知道議和無望,只能開戰。所以立即提兵而來。

怎知路上洪承疇又跑了,這又是打了他一個耳光。

連如此重要的謀臣重臣都跑了,這無疑是在告訴所有人,他洪承疇不看好這場戰爭,

這結果無疑會給本就有些人心惶惶,軍心士氣低落的八旗雪上加霜。

爲了挽回局面,多爾袞剛剛趕到山海關外,便急不可耐的發起進攻,目的就是要一口吃掉李起布在關外的十萬人馬。

多爾袞觀察過了,這十萬人馬離山海關關城有一段距離,

關城上的大炮若是要配合這十萬人馬作戰,那麼難免就要造成他們自己的死傷。

所以關城上的大炮自然也是無法使用,大炮都無法使用,那麼弓箭火銃就更是想都不要想。

也就是說這十萬人馬就猶如被人遺棄一般,無法第一時間得到支援。

只要能夠將其一口吃掉,不但可以振奮自己八旗大軍的軍心士氣,同時也可打擊明軍,使其受挫。

到時候議和不議和的,那可就由不得明國皇帝說了算。

於是多爾袞果斷下達了攻擊命令,以一萬真八旗騎兵爲主力,三萬蒙古八旗和漢八旗爲輔,四萬騎兵大軍向那明軍十萬人馬鋪天蓋地的衝擊而去。

乍一看數字,韃子在人數上並不佔便宜,還差一倍還多。

但是要知道李起布在關外的是十萬步兵,並無騎兵。

多爾袞的這四萬人卻是騎兵,來去如風,戰力強大無比。

若是能夠衝破明軍步兵方陣,那麼便可一舉將這十萬人的大陣搗毀,一戰即下。

在步兵面前,騎兵的優勢太大,別說此時明軍在關外佈置的只有十萬步兵,

便是一百萬,多爾袞也敢派這四萬騎兵衝殺過去。

反正騎兵奔跑靈活,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就算戰事不順,自己也不會有很大的損失。

此時,如果是洪承疇在多爾袞的身邊,心裡必定會對多爾袞一陣怒罵了。

多爾袞啊多爾袞,這麼簡單的問題你能想到,難道明國皇帝會想不到嗎?

既然明國皇帝敢把那十萬大軍擺在關外,那必是有所憑仗。

是的,李起當然是有所憑仗的,否則,難道真的會傻乎乎的放十萬人在外面,讓韃子來殺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怪只怪多爾袞在盛怒之下,同時也是在心底絕望之下,恐懼之下,迷住了自己的眼睛,喪失了自己的理智。

這便是應了那句老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此時,指揮城外那十萬人馬作戰的是李起座下大將李定國。

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變則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五十九章 反清復明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一百二十九章 氣急敗壞第一百一十三章 手起刀落第三百零八章 兩軍陣前 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七章 氣急敗壞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訝不已第六百三十四章 要走一起走第七百五十八章 和以前不一樣的多爾袞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起的承諾第三百七十九章 縣官不如縣管第一百九十六章 劇烈反轉第五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五百八十一章 棄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七百三十九章 古往今來難找第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是個陰謀第四百九十六章 得妻如此 夫復何求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結嗎第三十六章 嶽來第四十四章 一直在這裡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一百章 大義陳圓圓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六百六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五百三十七章 爾等更待何時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起的承諾第三百零五章 意圖聯手第兩百九十七章 小不點神功第兩百五十八章 公開審判第兩百九十九章 可以執行戰場軍法第三十九章 好漢饒命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七百零五章 再見陳圓圓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見第四百二十五章殺第十章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第七十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值萬金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三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五百六十七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腳大亂第五十三章 未請教好漢大名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第三百六十七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消災第兩百四十三章 乃祖風範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七十八章 時代的覆滅和新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使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跌眼鏡第九十三章 可笑至極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兩百四十三章 乃祖風範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能落人後面第三百七十六章 定王,你就不要嚇我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跌眼鏡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三百七十六章 定王,你就不要嚇我了第兩百九十二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手一搏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四十章 糧食和鐵最重要第兩百九十二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二十三章 這地方的百姓不一樣第兩百一十二章 人生難得一回博第四百四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六百五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七百五十八章 和以前不一樣的多爾袞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五百三十七章 爾等更待何時第四百二十章高風亮節第九十八章 陳圓圓第七百八十二章 無怨無悔第七章 吳三桂第七百六十七章 發瘋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兩百六十四章 暗號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變第兩百一十一章 爾等責無旁貸第六百四十五章 明珠蒙塵第五百七十六章慎言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跌眼鏡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