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一眨眼,就已經是到了大明恆盛七年的三月初八。

李起當皇帝已經七年了,時間過的真快啊。

米脂縣縣城,時近中午,這裡已經是人聲鼎沸,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這米脂是李自成的家鄉,崇禎年間,陝西是最早流民作亂的地方,而這米脂又是陝西最早亂起來的地方之一,可想而知米脂當年之窮困。

後來李自成成勢,他們以爲米脂是李自成的家鄉,李自成當了皇帝后,米脂最少可以像大明的南京一樣,成爲新朝的都城。

但是好夢還未做多久,李自成起來的快,敗的也快,幾乎也就是幾個年頭的事,李自成就徹底敗了。

得知李自成敗了,米脂百姓人人惶恐,生怕李起會因爲當年米脂百姓全力支持李自成,而降下雷霆怒火。

但是沒想到的是雷霆之怒沒有來,反而是一場又一場的大恩惠來了。

先是米脂和別的地方一樣,照樣享受免農稅徭役的待遇,而後緊接着就是救災扶困來了。

朝廷將米脂,白水等一百個縣作爲重點救災扶困地點,對這一百個縣大力救助。

朝廷不但在這裡大力勘探礦場,以礦場開發來帶動當地發展,還將要新設立的軍器局,養馬場,鑄錢司等生產機構優先放在這一百個縣,用行政手段來促進當地的繁榮。

不但如此,朝廷還給這些地方派來了大量的農業人才,指導當地百姓種植高產的土豆,玉米,番薯等作物。

在他們的指導下,這些縣很快便是爆發出極大的生命力,恢復的極快。

自古以來,老百姓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是造反。

現在朝廷將他們當做重點照顧對象,對他們關懷備至,使得他們很快就是過上了好日子。

可以說這時候就算是有一百個李自成,一百個張獻忠跳出來,讓他們造反,他們也不會搭理。

不但不會搭理,還會毫不猶豫的將這作亂之人扭送官服治罪。

什麼是人心,這便是人心。

你對別人好,別人即便不說,但是心裡也是可以感受得到,豬油蒙了心的畢竟是少數。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不過短短七年時間,大明便是在李起的帶領下,舊貌換新顏,與那崇禎帝時期相比,簡直是換了人間。

李老漢背上兩個空籮筐,悠閒自在的走在米脂的大街上,嘴裡還哼着小曲,好不自在。

李老漢家中有兩兒一女,其實本來有七個兒女的,但是,,,不提也罷。

現在他兩個兒子老大在家中種那番薯,收成極好,現在朝廷免徵農稅,收多少糧食都是他家裡的,全是。

小兒子不願意種地,在鐵礦廠找了個挖鐵礦的事做,每個月也有一兩銀子,礦上包吃,這一兩銀子也可說是純賺的。

女兒也嫁給了一個老實巴交的漢子,日子過得也不錯。

現在的李老漢可以說是極其的滿意,這樣的日子和幾年前相比,把簡直就是跟在天上一樣,每每讓李老漢都是不敢睡覺,生怕自己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是在做夢。

一路出了城門口,又是在官道上走了一陣子,而後便是上了一條鄉間小道,差不多又是走了一炷香的時間,李老漢回到家裡。

一回家,李老漢婆娘吳氏見兩個籮筐都是空了,知道李老漢將菜都給賣完了,心裡歡喜,臉上更加是忍不住笑。

“老頭子,回來的這麼早,快進去歇歇。”

吳氏接過李老漢背上的籮筐,用布巾給他甩了幾下身上的灰塵。

李老漢一邊享受,一邊將手裡裝作銅錢的錢袋子交到吳氏手裡。

吳氏接過,看了看,喜道:“這麼多,老頭子,你可真有本事。”

李老漢聽了婆娘誇獎,只是高興的呵呵直笑,嘴裡說道:“我這一把老骨頭哪裡有什麼本事,還不是託了皇上他老人家的福,要不是現在國泰民安,哪裡還有我們這麼好的命活。”

“是咧是咧。”

吳氏不住的應承,臉上盡是歡喜。

吃飯的時候,李老漢一家都是圍坐在桌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着碗裡香噴噴的飯。

李老漢大兒子已經成婚,兒媳婦就是左近的人,現在生了兩兒兩女,目前家裡生活條件不錯,小兩口今年準備再生一個。

李老漢的小兒子則因爲性格比較的野,花錢大手大腳,每個月別看可以淨賺一兩銀子,但也一分都留不住。

因爲名聲在外,一直說不上媳婦。

不過他這小兒子也不着急,說什麼現在挺好,不要娶個人來管自己。

他不着急,但是李老漢夫婦卻是急得不行,到處託人做媒,這媒人紅包甚至開到了好幾兩銀子。

一家八口圍坐在一張大飯桌前,相互說着今天的見聞。

小老百姓也不講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都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菜是三菜一湯,只有那個湯是葷菜,白蘿蔔燉肉湯,其餘的三個菜都是素菜,都是自己家裡種的。

現在李老漢一家不但有三十畝地種番薯玉米,還開了五畝地專門用來種蔬菜,蘿蔔,青菜,絲瓜什麼的。

這個菜園子每日裡都是可以收穫許多來賣,大大的改善家裡的生活。

吃過飯後,李老漢又是來到村子中央的一顆槐樹下,和村民們閒聊着家長裡短。

這顆老槐樹,已有一兩百年的歷史,村民們早就是養成了茶餘飯後再此閒聊的習慣。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聊着天,不時哈哈大笑。

就在大家高興談天的時候,里長李茂根一臉嚴肅的走了過來。

大家一見里長來了,都是主動熱情的打着招呼。

不過里長卻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如往常那樣迴應。

見里長如此,大家心裡都是知道有事,臉上也都是變得鄭重。

里長李茂根走到老槐樹下,對村裡的一個年輕後生大聲說道:“敲梆子。”

敲梆子的意思就是要召集所有的村民來議事,不論男女老幼,只要在家裡,就一定要來。

第七百一十八章 猶豫不決的李自成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要怪罪第四百六十八章 神奇的京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李起立誓第七百五十三章 誰最大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兩百七十七章 感動的陳圓圓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合時宜就要廢除第三百四十一章 憂心的馬士英第一百一十七章 氣極第六百五十章 珍惜第五百七十章 該說的還是要說第兩百零八章 你們太看得起韃子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掃陰霾堵胤錫第六百章 張獻忠大怒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棄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定王,你就不要嚇我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代善之死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六百九十二章 君臣論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明珠蒙塵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能落人後面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四百六十二章 數典忘祖范文程第四百四十八章 李起不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前夜第七百八十七章 殺虎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議定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兩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六十四章 你以爲是請客吃飯啊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六百三十九章 無根漂萍第兩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第兩百八十三章 這沒道理啊第四十七章 **爛第四百一十四章 再見佳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尚可喜之死第四百六十八章 神奇的京城第兩百一十六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相信他第八章 找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威武第七十九章 廢除肉刑第六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八十六章 兵發山海關第五百五十四章 已無退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慘烈第九十七章 暴行累累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沒道理啊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壯膽氣第三十六章 嶽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五百九十章 其中必有關節第七百零七章 這裡面有事第三百九十章 拉下去給我狠狠的打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一百四十九章 武清舉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事出有因誤會生第兩百八十一章 重現昨日榮光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第兩百五十八章 公開審判第四百四十七章 韃子是吹出來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六百章 張獻忠大怒第十六章 唐通第七十二章 中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發瘋的女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毒計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五百六十一章 統籌規劃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可以回家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誰最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忍的韃子第一百章 大義陳圓圓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變則變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六十三章 都是騙人的第兩百八十章 反目第六百零二章 虎有舔犢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駕光臨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七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六百六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三百三十六章 史可法第六百零二章 虎有舔犢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