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訝的多爾袞

見手下一衆文武奴才都是到齊了,多爾袞便是對衆人問道:“如今我八旗大軍十萬人馬已經兵臨山海關城下,你們對此後戰事如何看?

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即便說錯了太王也絕不降罪。”

多爾袞在經歷了對李起的一連串慘敗後,往日那個勇敢果決,辦事絲毫不拖泥帶水的風格,漸漸的也是發生了變化。

更多的,他現在也是在開始詢問別人的意見,這對於一個主帥來說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帳下的一種文武奴才聽到多爾袞的問話,他們還能說什麼,讓他們去殺人放火,那還能指望的上,

但指望他們出謀劃策,這不是笑話嗎?

所以這時候許多人不由得便是將目光看向那洪承疇。

現在范文程死了,能夠在謀略方面說得上話的,也就只剩下這洪承疇了,別人都差的遠。

洪承疇見衆人目光看來,也沒有扭捏,直接便是站出來對多爾袞說道:

“回攝政王大人,如今的情形和我們出發之前預料的一模一樣,李自成已經直奔滎陽,一旦滎陽失守,那麼對於大明朝廷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而如今我軍又兵臨山海關城下,如此便對大明朝廷形成了兩線作戰之勢。

大明皇帝雖然武功赫赫,但是卻也分身乏術,無法應對兩線作戰的窘境。

再加之此前剿滅張獻忠,雖然張獻忠之患已經平息,但是在此過程中那皇帝卻也是傷筋動骨,損傷人馬四五萬之衆。

如此,更無法使他擁有兩線作戰的兵力,故,臣以爲對大明而言,如今李自成的威脅要遠遠大於我八旗。

因爲大明有山海關可以阻擋我八旗,但李自成一旦攻克滎陽,便有可能引發天下震動,造成天下大勢的逆轉。

所以如今對大明皇帝最有利的選擇就是籠絡我們,和我們搞好關係,商談停戰事宜。”

多爾袞聽了也是不由得贊同的點了點頭。

“洪大人說的不錯,你們漢人兵法有句話說的好,兩戰之交,乃兵家之大忌。

這大明狗皇帝雖然武功頗爲能耐,但也無法支撐同時對抗我八旗和李自成的大戰。

如果他有這能耐,本王就是給他當奴才也心甘。”

不過多爾袞說到這裡,不由得也是話鋒一轉,頗爲有些懷疑的對洪承疇問道:

“只是不知道這大明狗皇帝會不會接受我們的條件,把我們八旗的家眷送回來?”

原來這一次多爾袞別看氣勢洶洶,足足帶了十萬大軍來,但其實他也不敢真的跟李起打一場硬碰硬的戰爭。

畢竟這時候清廷經過一連串大敗,已經是損兵折將,動搖了根基。

而且李起的手中還握有數萬八旗韃子的家眷,這些人那也是一個重要的籌碼。

真要打起來,李起一發狠,這幾萬人的性命就沒了。

這些韃子家眷,許多人甚至都是韃子的皇族,就連韃子皇帝順治這時候也在李起手中。

這些人的安危直接牽扯到八旗大軍的軍心是否平穩。

所以多爾袞也是不敢貿然開戰。

如此,他多爾袞此行的目的也不過是想把這些家眷要回去,好使自己那已經跌到谷底的聲威能夠再恢復一點。

洪承疇聽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回道:“攝政王大人放心,如今和我們議和,這是大明皇帝唯一的選擇,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而且此次我軍兵臨城下,打得旗號也是爲大他大婚賀喜。這是給了他臺階下,也算是給足了他面子。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最愛的就是面子,只要面子給的足,即便裡子虧大發了,他們也是心甘情願。

所以微臣敢保證這一次大明皇帝一定會和我們議和,並且迫於我們的壓力,大明皇帝不但會釋放所有家眷,而且還會對我們給予賠償。

當然,這朱家王朝將面子看得比命還重要,所以這賠償將會以“賞賜”的名義給我們。

但這無所謂,不過是換個名義而已,我們得了好處,到時候在言語上對大明皇帝客氣幾分也無妨。”

“哈哈哈,,,”

多爾袞和大帳中的一衆奴才都是爆發出鬨堂大笑,顯然他們也對洪承疇的真知灼見感到十分認同。

也確實如此,中原王朝給他們的印象那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丟什麼也不能丟面子。

流傳最廣的一個笑話就是當年土木堡之變,那大明皇帝被瓦剌抓過去了,後來有幸被放回去後,他又繼續當他的皇帝。

而對於這次經歷,中原王朝給予的解釋是皇帝“北狩”。

意思是說我們皇帝到北方去守獵了,打完了獵就回來了。

然而事實大家卻是心照不宣。

由此可見中原王朝對面子這是看着有多大,差點連命都丟了,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竟然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在“北狩”,真是笑死人。

然後就在大帳中人鬨堂大笑的時候,一陣山呼海嘯的聲音卻是突然傳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聲音一浪接一浪,震天動地,大帳中人都是人人震驚。

“怎麼回事?難道那大明狗皇帝來山海關了嗎?”

多爾袞滿臉不可置信,大步走出帳外,遙望着那山海關城頭。

可城頭上他除了看到那歡呼雀躍的士兵,還有那黑洞洞的大炮洞口,卻也是看不到其他。

“洪大人,剛纔你聽到了?這是不是大明狗皇帝來了?”

洪承疇也是滿臉驚訝之色,很顯然李起突然出現在這裡,這是他沒有料到的。

而李起出現在這裡,這也就意味着他之前的預計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這樣一來後果就難料了。

“是的,攝政王大人,這句話在中原王朝是沒有人敢亂喊出來的,可既然喊了,那便錯不了。”

聽到這話,多爾袞不由得是臉色鐵青,和剛纔那意氣風發,得意無比的模樣是形成了鮮明對比。

而這前後也不過是一兩個眨眼的時間而已。

第三百一十三章 毒計生第兩百三十九章 借東西的變債主第四百七十章 人要朝前看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發瘋的女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英烈不如戲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九章 蒙古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三百二十七章 揚名是個技術活第八十一章 落湯雞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七百二十四章 用人也沒什麼講究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一百零一章 吳三桂回京第兩百七十章 最後贏的一定是我第兩百二十八章 誰能想到呢第兩百九十九章 可以執行戰場軍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我自有分寸第五百九十章 其中必有關節第五百七十六章慎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李起立誓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字害死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四十二章 刑氏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誰能想到第六百零七章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第六百二十八章 雙李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難當大任第六百九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起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 絕路陳永福第兩百四十九章 李起大怒第十五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一十八章 猶豫不決的李自成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五十九章 辦法也有第兩百九十四章 敗亡第三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放軍建功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難抉擇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一百零七章 事遭突變第七百五十一章 命裡有時終是有第十八章 降而復叛第三十四章 夏起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結局第兩百四十九章 李起大怒第五百六十一章 統籌規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事不好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殺第兩百二十三章 弘光帝第三百四十二章 禮部有司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百七十章 儘可能的幫助他們第兩百一十三章 直取武清第一百二十六章 鬼神莫敢近身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五十四章 罵了也是白罵第三百五十四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六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兩百九十章 我打仗不是爲了討好他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定國的決然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兩百六十四章 暗號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二十八章 崩潰第七十二章 中計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七十七章 進雲蒙山第五百八十四章 難道我要葬身以此第六百零二章 虎有舔犢第六百五十章 珍惜第三百六十二章 豈容你一死了之第三百六十章 大人高義第五百五十三章 聽天由命第五百一十四章 捨我其誰第五百七十六章慎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計較議定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助我也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五十章 戰場突變第六百一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一百三十章 曹順第七百一十六章 是真是假第兩百九十章 我打仗不是爲了討好他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定國的決然第五百六十七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五百八十三章 戰果不俗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胤錫勸進第二十九章 高一功第二十六章 多爾袞第兩百二十六章 罷官第六百八十一章 倒要看看他們耍什麼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