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

而後李起在四川又是呆了半個月,加上此前的半個月,到目前爲止李起在打敗張獻忠後,已經在四川呆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面,四川漸漸的也是走上正規。

許多藏在山林裡的土匪強盜,他們都是紛紛出來向官府投降,官府也依照李起的大赦令,對他們免於處罰,讓他們重新做人。

而許多跟隨大西軍造反的百姓,這時候也是被勸回家,並且官府還許諾很快便會有救濟給他們的,讓他們可以重新耕種土地,養家餬口。

這些救濟的錢糧都是李起前翻抄沒山西商人得來的,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

得到朝廷的保證,再加上又有皇帝親自在這裡看着,老百姓自然也是相信。

所以四川在恢復秩序這方面速度比李起想象的要快的多,這也讓李起感到高興。

不過再如何,也到了該回去的時候,雖然李起也很想就這樣一鼓作氣,帶着手下人馬直接去把李自成給滅了。

這樣一來,大明王朝內部基本上就算是太平了,但很可惜,現在時機真的不合適。

這次四川之行前面有黃廷顧炎武之敗,後面又有李起的大營被張獻忠端掉,這兩次慘敗損失人馬四萬多人,可以說是傷筋動骨,

李起也得回去舔傷口。

若是以這樣的軍隊再去打李自成,這也是不現實的,那就真有一點窮兵黷武的意思了。

離開四川的這一天,四川數十萬百姓紛紛前來爲李起送行。

百姓們一眼看不到盡頭,漫山遍野,人山人海,放眼看去到處都是人頭攢動。

這還是第一次老百姓以這樣的熱情去送一個人,可見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面,李起在四川還是收穫了不少的人心。

李起見此場景也是感動。

百姓現在已經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也釋放出了足夠嚮往安定生活的誠意,接下來就是看官府的了。

如果這一次官府還和崇禎帝時期那般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真要是這樣的話,那李起也就只能是一頭撞死算了。

四川百姓熱情爲李起送行,而作爲四川土著秦良玉秦老將軍,這時候也是親自率領數千白桿兵爲李起送行。

這時候的秦良玉已經有七十四歲高齡,別看年紀大,但精神真是不錯,再加上她這一身的盔甲森森,更是給人一種威嚴赫赫的感覺,讓人不敢小視。

“秦老將軍,以後這四川還得麻煩您照看一點。”

“不敢,不敢,末將定爲皇上守好四川,若四()川再出亂事,末將必以死謝罪。”

李起笑了笑,“沒有這麼嚴重,老將軍你記住,凡事盡力就好,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太過強求。

朕以爲人可以承認失敗,但是絕不能接受失敗。失敗一次沒有關係,失敗兩次也沒有關係,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失敗了我們依然可以再戰。”

老話說得好,官大一級壓死人。

在古時候,上官對下面攤派任務那都是一級一級層層加碼,到最後便猶如泰山一般將任務壓在了具體實施的人身上。

所以這也就導致具體執行的人壓力巨大,往往能辦成的事,這時候反倒是辦不成。

而李起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壓力要有,但是也不能太過,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秦良玉一生戎馬征戰,事情輕重緩急她都明白,只要讓她知道自己很重視四川,這就可以了,沒必要給她太大的壓力。

再說她已經這麼大年紀了,還要勞煩她爲國效力,守護四川,李起已經感到心裡過意不去,哪裡還會多做強求。

本來一開始李起見秦良玉年紀這麼大,還打算讓她回家養老,好好享受晚年時光。

不過轉念一想這話又不能提,連稍稍露出這麼一點意思都不行。

因爲這話落在像秦良玉這樣手掌兵權的將領耳朵裡,那就變成了提防,怕他們擁兵自重。

這樣一來,碰到新思靈活的自然也就選擇解甲歸田,但若是碰到耿直的,一根筋的,只怕就要以死明志了。

聽到李起這善解人意的話,秦良玉果然也是頓感身上的壓力減輕不少。

“皇上放心,末將定不辜負皇上期望。”

“很好,那一切就有勞將軍了,時候不早,朕就出發了,老將軍好好保重身體。”

“謝皇上關切,末將恭送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秦良玉帶頭跪地,恭送李起,數十萬軍民百姓也是齊齊跪地,山呼萬歲,聲音撼天動地,響徹雲霄。

一直在李起身邊的李定國這時候也是心中感慨。

因爲他很明顯的感受到這數十萬軍民百姓,那都是發自內心地在恭送李起,

絕不像以前張獻忠那般,以前只要張獻忠出現的地方那絕對是要提前淨街,方圓數裡之內你都別想看到一個百姓。

而百姓知道張獻忠要來,那也是有多遠跑多遠。

如此兩相一比較,可謂雲泥之別。

告別秦良玉,李起帶領着大軍浩浩蕩蕩便是班師回朝。

在一條破敗的鄉間土路上,有一行四人騎着高頭大馬慢慢打馬而行。

四人時不時的左右打量着這沿途的景象。

見土路兩邊盡是殘敗,草葉凋零,稀稀拉拉的有一些房屋,不過這些房屋東倒西歪,沒什麼生氣,顯然已經荒廢了許久。

不過再繼續往前走,漸漸地這人漸漸的多了起來,一些殘破不堪的房屋現在也看到有人在收拾,顯然是要重新居住。

“看見了嗎?只要朝廷出一個好政策,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就會真心真意踏踏實實的開始過日子。”

四人之中爲首的一人指着那些正在收拾殘破房屋的百姓,高興的地說着,臉上也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此人不是李起又是誰。

而跟在李起身邊的那三人則是李定國,還有兩名近衛軍士兵。

本來這時候應該是魏千章魏萬章他們兩人跟在身邊,不過他們傷還沒完全好,自然是不能同行。

第五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八十二章 馬長樂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五百二十九章驚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消災第四百八十四章 急不可待第七百二十九章執着的陳圓圓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四百五十三章 洪承疇諫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止步不前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母愛氾濫的陳圓圓第六百八十八章 脣槍舌戰第兩百九十九章 可以執行戰場軍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惡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囂張跋扈保裡哈第三十七章 密室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吳三桂大怒第四百四十四章 義薄雲天第兩百一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九十六章 得妻如此 夫復何求第六百一十四章 李起的心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第七百六十四章 崩潰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三十四章 夏起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六十二章 使者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五百章 最是無情負心郎第三百四十二章 禮部有司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四百二十四章鰲拜第七百零七章 這裡面有事第一百零八章 李起之謀第六百三十四章 要走一起走第六十章 佔領縣城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失意的史可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家的天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七百六十九章 你的頭還是昏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親密無間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兩百零一章 可敢一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義薄雲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吳三桂大怒第七百零五章 再見陳圓圓第七百章 警示世人第三十五章 遇襲 求收藏求推薦第七百零六章 內疚的李起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兩百零四章 這怎麼可能第六百七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八十四章 急不可待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六百七十章 密謀第七百七十二章 破天的恩寵第一百六十八章 計較議定第四百九十三章 我自有分寸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兩百七十七章 感動的陳圓圓第七百三十章 心中滿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官第八十五章 連哄帶嚇第三百九十五章 我就是要你死第兩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小不點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一十五章 李起入川第一百二十九章 氣急敗壞第四百八十七章 姐妹情深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升之驚第三百七十六章 定王,你就不要嚇我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多爾袞的末路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兩百二十六章 罷官第七百四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兩百三十一章 公主苦啊第九十一章 騎虎難下第兩百九十六章 不堪入目的阿濟格第兩百九十七章 小不點神功第七百二十六章 還是早作打算好第五十九章 反清復明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總是天真的第一章 國破家亡第兩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七百四十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六百五十六章 師徒第五百五十六章 螳臂擋車第兩百零六章 身份已顯第四百七十四章 苦命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五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七百五十三章 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