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機會來了

細問之下張獻忠才明白,原來是那一直被引爲自己心腹大患的秦良玉,

這時候秦良玉竟然糾結起許多土司,聯合進攻自己的國都。

成都是大西的國都,也是大西的命脈所在,如果一旦成都失守,那麼大西王朝也就不存在了。

這對於新近建立的大西政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如此重要的地位,張獻忠離開後自然也佈下了重兵,留了定北王艾能奇及其十萬大軍鎮守。

不過這十萬大軍說是說的好聽,其實哪裡是什麼大軍,不過是一羣老弱殘兵而已,真正能打的估計也就兩三萬而已,其他的都是湊數。

這也是大西軍普遍存在的現象,就張獻忠手下四五十萬的人馬,真正刨去老弱婦孺,殘兵弱將,那麼估計能打的有個七八萬就算不錯了。

當然,這種情況也是這年代義軍普遍存在的,李自成那也一樣。

艾能奇就帶着這些人鎮守成都,成都如此重要的地方,許多地方都要佈下重兵防守,這樣一來便就顯得兵力單薄了。

而秦良玉乃是四川土著,成名已久,可以說在四川,最近的這兩三代人都是在秦良玉的威名下成長起來的。

這時候秦良玉聯合其他土司進攻成都,意義自然非同凡響。

一路上便有許多人踊躍加入,使得秦良玉的大軍越來越大,等到了成都城下的時候,兵馬己經不下十幾萬。

而這其中便以秦良玉的五千白桿兵爲最主要戰力。

這五千白桿兵你可不要小看了,人數雖然不多,但真要是在外野戰,便是對上李自成張獻忠他們五萬十萬,這白桿兵也絲毫不懼。

果然,大軍一到成都,秦良玉便指揮大軍開始攻城,負責防守的艾能奇面對一代名將秦良玉,倍感壓力。

並且這成都城內也是出現人心不穩的局面,一旦到時候有人裡應外合,只怕成都破城在所難免。

所以艾能奇即刻命人前來請援,請求張獻忠回軍救援成都。

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張獻忠更爲怒火交加,

“秦良玉好大的狗膽,竟敢攻我國都,壞我大事,待將你擒拿,我張獻忠定要將你五馬分屍,挫骨揚灰,以泄我心頭之恨。”

張獻忠怒不可揭,帳下一衆人等也是不敢說話,人人都是噤若寒蟬,生怕張獻忠遷怒到自己頭上來。

“如今如何是好?你們說。”

張獻忠氣急之下便是徵求衆人意見。

這時候誰還敢說話,人人都是保持沉默,生怕一句話說的不對,便惹來災禍。

但是衆人之中卻還是有人敢說話的,有人一心爲公的,此人不是李定國又是誰。

只見李定國站了出來對張獻忠說道:“父皇,秦良玉在四川影響巨大,此次公然起兵攻打我大西國都,並且還勾結了許多土司,可見必然是蓄謀已久。

而如今我大西軍主力盡在於此,一旦讓秦良玉偷襲得手,只怕我大西軍便要淪爲無根飄萍。

爲今之計唯有回師,救援成都方爲上策,還請父皇火速回軍,以安國都,以安大西政權,以安江山社稷。”

李定國說的明白,但這麼淺顯的道理張獻忠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然後若是就這樣回軍,那李起怎麼辦?

“定國,你說的父皇當然知道,可一旦我軍回軍,這狗皇帝如何辦?若是讓他就此逃脫,便猶如飛龍昇天,再難困住了。”

李定國自然心中也是不甘心,但還是說道:

“父皇,擊殺狗皇帝如今時機已然不合適,若是我們還要強行而爲,只怕到時狗皇帝殺不了,我大西朝廷反而先滅亡了,

到時父皇辛辛苦苦一輩子打下的江山,只怕要在旦夕之間傾覆,還請父皇以大局爲重,回師成都,以安社稷。”

李定國這話說的也確實是事實。

要知道成都那地位對於大西朝廷來說實在太過重要,李起之所以命令秦良玉攻打成都,便也是考慮到這一點。

這便是兵法上說的攻敵所必救。

這樣的地方敵人是必須要救的,不論有什麼樣的顧慮,都必須要回軍救援。

否則,即便張獻忠把李起這兩萬人吃掉,那他也難逃覆滅的危險。

張獻忠憤憤難平,不停的在大帳之中來回踱步,嘴裡那牙齒咬的也是咯咯作響。

“這狗皇帝害我損失如此多的人馬,現在要讓他逃出昇天,這叫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

“父皇,江山爲重,大局爲重,且叫這狗皇帝再猖狂一時,待我大西軍平了秦賊,在回身收拾他不遲。

說到底他也只有兩萬人馬而已,父皇儘可安心,只要保下成都,兒臣定領軍來擒拿這狗皇帝,爲父皇分憂。”

“罷了罷了,爲父便暫且饒這狗皇帝一條性命。”

最後萬般無奈之下,張獻忠還是做出了班師回朝,保衛成都的決定。

“回朝。”

張獻忠一聲令下如山倒,手下十幾萬大軍立刻便是在李定國,劉文秀,孫可望等人的指揮安排下開始撤離,向那成都趕去。

“皇上,皇上,大喜,大喜,張賊撤兵了。”

很快,張獻忠撤軍的消息也是被報到了李起的面前。

李起聞聽此消息,也是大爲振奮。

第一感覺,李起便知道一定是黃廷顧炎武他們見到了秦良玉,而秦良玉也遵照了自己的命令,開始攻打成都,

要不然,以現在這樣的局勢,張獻忠是絕對不可能撤兵的。

不過李起也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好消息衝昏頭腦,實在是這些時日被算計得狠了,虧吃的多了。

李起不敢大意,親自帶着魏千章,魏萬章幾人便是悄悄登上一座還算高拔的山峰,跳目遠望,查看那張獻忠大軍的情況。

果然,只見整個大西軍都已經是在撤離,樣子都很匆忙,彷彿時間來不及一般,這樣子不像是在引自己上鉤。

“好,機會終於來了,張獻忠,李定國,這下該看我的了。”

李起很高興,一臉激動模樣,顯然對此也是期盼已久。

第七百三十七章 很好第二章 這是哪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聽天由命第四百八十七章 姐妹情深第七百六十八章 多爾袞的末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汗流浹背的洪承疇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兩百四十三章 乃祖風範第五百四十一章受阻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清的罪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憂心的馬士英第五百五十五章 這不可能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好對付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訓第三十六章 嶽來第兩百九十二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三百九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胤錫勸進第五百零三章 城頭議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能否打響頭炮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八十四章 宗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是死路第二十八章 崩潰第五百一十三章 老者勸進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心動盪第一百三十七章 吳三桂大怒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十九章 第一次感受戰爭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九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定國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訝的李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議定計第六百零一章本王一力承擔第五十七章 都是被誰逼的第四百九十章 李起的態度第六百三十九章 無根漂萍第一百八十八章 驚恐牛金星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掃陰霾堵胤錫第三百一十三章 毒計生第五十五章 範家堡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七百三十八章 你願意嗎第五百九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二章 去不去第二十九章 高一功第兩百七十六章 何苦自己嚇自己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位者的優勢第五百五十六章 螳臂擋車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七百七十章 儘可能的幫助他們第一百九十章 退敵之策第十三章 黎玉田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擴編第六百八十一章 倒要看看他們耍什麼把戲第兩百九十五章 你服是不服第一百零九章 口舌之歷第三百四十六章 宮門發威第六百二十一章做夢都不敢想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結局第五百零九章 爾等何以安社稷第四百三十六章 如何能忍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好對付第一百零六章 好運第六百七十章 密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五百零八章 朱慈炯狗賊拿命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六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所畏懼第四十七章 **爛第三百零四章 多爾袞忌憚的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尚可喜之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皇妹別生氣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一百四十章 懂事的曹順第兩百七十章 最後贏的一定是我第十四章 叛明歸闖第兩百六十章 廷議第五百零九章 爾等何以安社稷第兩百一十九章 古人和後世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訓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負使命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訴苦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