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徹夜長談

這邊陳圓圓和寇白門兩個女子正在傷感,那邊皇宮裡,李起和堵胤錫兩人卻也是徹夜長談,

爲的便是如何向商人進行徵稅。

你要說有什麼事情最遭人恨,那估計就是收稅了,因爲在尋常人的眼裡,他看不到徵稅實際上對他是有利的,

如果沒有稅收,朝廷如何維持武力,供養大軍?

沒有大軍的守護,那麼這太平的世道也將不復存在,世道都亂了,他也當然就賺不到錢了。

所以徵稅是必須的,是利國利民的。

但是普通人卻看不到這一點,他們只認爲自己賺了錢,可是朝廷卻要活生生的在他們口袋裡,把賺的錢搶去一部分,這讓他們感覺沒天理。

所以自然的,徵稅也遭到許多人的記恨。

可想而知,李起即將對商人徵稅,那所要面臨的阻力也是相當大的。

畢竟一直以來,明朝對商稅就不重視,徵收的非常低。

特別是到了崇禎帝時期,那幾乎便已經是全部撤銷了,可以說就不存在。

以至於商稅佔朝廷財政稅收的比重,已經低到令人髮指。

而現在突然要將商稅作爲朝廷第一大稅收來源對待,由此可見這變化之巨大,

而商人作爲這一稅收的提供者,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李起不得不未雨綢繆,即便現在即將要去四川,但是這件事情依然不能停下。

“愛卿,依你之見,我們當把商稅定在多少爲合適?”

堵胤錫在心中思量一會,而後道:“皇上,其實徵收商稅這件事情微臣也一直在考慮,微臣以爲當定在二十稅一,方爲最佳。”

二十稅一,也就是說商人做了二十個銅板的生意,朝廷就向他徵收一個銅板的稅。

這樣的稅率不得不說是非常低的,這也符合古人治國的理念,那就是君不與民爭利。

所以一直以來在古代王朝,朝廷徵稅其實稅收都不高。

但是爲什麼老百姓普遍感覺稅賦沉重如泰山,苦不堪言呢?

其實這就是這年代通訊條件造成的惡果,要知道朝廷那一直以來都是要臉面的,所以對老百姓的壓榨是有限的。

可是這底層的官吏和土豪劣紳,他們確實無底線的,

他們利用通信條件落後的漏洞,利用老百姓不能及時瞭解朝廷的政策法令,所以他們從中漁利,投機取巧。

比如說明明朝廷只對一畝地徵收一分銀子。但是他們卻說四分五分,甚至七分八分十分。

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苛捐雜稅,這些其實都不是朝廷徵收的,是他們自己編造出來的,

他們說這是朝廷開的,老百姓也無從求證,只能乖乖的認了。

而朝廷對老百姓有什麼優仁政,他們也往往是欺上瞞下,上面的仁政來了,他們便中飽私囊。對老百姓卻說沒有這回事,甚至提都不會提,

老百姓自然更無從知曉。

這種事情不說古代王朝,便是在後世,那也是有很多,後世尚且如此,更不要說現在這樣的古代王朝了,那更是比比皆是。

所以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要讓老百姓對朝廷的政策法令有一個及時的瞭解。

特別是現在李起宣佈減免徵收農稅三年,徭役三年,這樣的政策必須要到達每一個鄉鎮,每一個百姓的耳朵裡。

要不然,這樣的政策到了地方一級便有可能被卡住,他們會照樣的徵收農稅,然後把徵收上來的錢財直接放進自己的口袋,

朝廷不知道,老百姓也不知道,便宜的還是他們這些吸血鬼。

有鑑於此,李起現在已經是在着手逐步的恢復錦衣衛制度,讓錦衣衛去將這個政策傳達到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並且也時刻偵查地方上個縣官衙役,看看他們對老百姓是否存在欺上瞞下。

錦衣衛這個名字李起感到有一點黑暗,恐怖,所以開始本來想把錦衣衛這個名字改了。

但是一想到錦衣衛已經成名已久,不論是對官,對民,都具有非常重大的震懾力,思前想後,李起感覺現在用錦衣衛的名號利大於弊。

所以想想還是先保留吧,等以後天下太平了,再改名不遲。

這邊恢復錦衣衛,只要一恢復,就差不多可以解決欺上瞞下的問題,那邊如何徵收商稅,便自然提上日程。

“二十稅一。”

李起楠楠說了一句,不由得一陣苦笑,“愛卿,這個稅收實在太低了,依朕看最少十稅一。”

十稅一,也就是普通商人一天做十文銅錢的生意,變要交納一文銅錢的稅收,這個稅負比堵胤錫的高一倍。

這個比例其實也不高,但是在古人看來,卻也是極高。

“皇上,十稅一,這是不是有點過高了,許多王朝對商稅的徵收都是三十稅一,微臣的二十稅一,已經夠嚴厲了,

若是再對他們壓榨,只怕他們以此而放棄經營,朝廷更是收不到一分銀子了。”

“不會。”

李起斬釘截鐵地說道。“以前朝廷徵收商稅,三十稅一,甚至到最後連着三十稅一都不收,

但往往因爲官吏的盤剝,還有一些地痞無賴敲詐勒索,所以普通商戶他們往往付出的錢財並不止這些,

只是因爲朝廷太過於不管事,不任事,這纔是在他們身上收不到多少錢。

如若朝廷可以保證官員不盤剝,地痞無賴不勒索,那麼對於商人而言,對他們進行十稅一,他們實際上並不需要多付出多少錢,甚至於還可能減少。

所以我們只要落實政策,他們就不會由此而減低經商的積極性,反而因爲得到了朝廷的保障,做買賣的熱情更高。”

李起這話如果換在商人的角度來講,那就是將本該孝敬給貪官污吏和那些地痞無賴的錢,全部都改送給朝廷,

這樣一來,商人並沒有增加負擔,而朝廷卻可以得到一大筆銀子。

當然,這只是苦了那些貪官污吏和流氓地痞,不過他們苦了,誰會有意見嗎。

他們本就不是什麼好鳥,只要他們敢站出來搞事,李起不在乎送一送他們。

第五十二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五百零七章 本藩一諾千金第一百零四章 時光流逝 物是人非 跪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兩百四十六章 高處不勝寒第七百六十二章 沒那麼容易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結嗎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讒言害死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消災第五百七十六章慎言第六十五章 燃燒罐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七十三章 殺啊第五百一十七章 馬士英的表演第九十一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起之言第六百七十七章 張獻忠之死第五百九十六章 意氣風發李定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聽天由命第十五章 你到底是誰第十六章 唐通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六百三十四章 要走一起走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助我也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一百五十章 事成第兩百八十章 反目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總是天真的第九十一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奸商小人第八十五章 連哄帶嚇第兩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五十一章 阮大鋮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該有門第六百六十五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七十八章 事遭變化第六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七十一章 傷員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你願意嗎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四百七十七章 論罪第兩百二十九章 給韃子找點不自在第六百六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兩百五十章 你懂帝王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五十章 烏達黑莫古裡第十四章 叛明歸闖第五百三十四章 吃驚的堵胤錫第七百八十章 必須要做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底子在第六百六十三章 都是騙人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用人也沒什麼講究第六百六十五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二十章 伍長第八十六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六百一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四百四十四章 義薄雲天第兩百六十七章 一招制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屬下冤枉第一百九十五章 虛僞李自成第七百七十章 儘可能的幫助他們第八十四章 宗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安排第七十七章 進雲蒙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戰第八章 找死第四十七章 **爛第二十章 伍長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兩百一十九章 古人和後世第九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六百四十八章無情第四百二十一章謀劃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一百七十四章 洪承疇第三百五十八章 親密合作第兩百二十章 哭笑不得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一百零一章 吳三桂回京第一百四十二章言傳身教第一百八十章 牛金星第五百七十九章 達成心願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