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反清復明

但是失望也是沒有辦法,正如那掌櫃所言,現在這時候正是兵荒馬亂的時候,有錢能夠買到糧食,那已經是不錯了,哪裡還能在奢求那麼多。

於是李起也就不再糾結,對那掌櫃說道:“那好,我要五十石小米,但是還請掌櫃安排人手給我送至城外十里餘處,行嗎?”

“可以可以,客官放心,鄙人一定派人給客官送到。”

而後,李起把買糧食的二百兩銀子付賬了,但是李起是用那十三兩的黃金付的。

如今這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例,大概是一比十,有的地方是一比十二,甚至還有一比十三的,但是不管在哪裡,一比十,這基本是最低的了。

所以這十三兩黃金等於一百三十兩白銀,李起再湊了七十兩的銀子,算是把賬給結清了。

五十石糧食,這可不是一時半會有的,掌櫃還需要到倉庫去調,所以一時之間,李起也拿不到貨。

於是李起便先告辭而去,他還要再去買別的物資,比如說衣服和鐵料什麼的。

出了糧行,李起便是在大街上走着,尋找那賣衣裳和鐵料的地方,突然,就在這時,只聽得一陣大吼傳來。

“狗韃子要我們剃髮,我們反他孃的!”

“反他孃的,我們是大明朝的人,我們憑什麼要聽他的!”

“反了!反了!”,,,

大街上,七八個人突然大聲吼叫着,手裡也是紛紛抽出了傢伙,有菜刀,也有斧頭和木棍,他們不停的向來往的路人吼叫着,希望可以煽動路人加入到他們舉事的行列。

那些路人見他們這樣,下意識的便是連連後退,躲到一旁,一時之間,竟然無人響應。

李起見狀,這怎麼行?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啦,萬一這些人舉事得不到響應,那豈不就失敗了,

到時候他們一旦被抓,那他們的血豈不是白流了,這樣一來,對老百姓反抗的意願,也是一個大大的打擊。

不行,這種事情只要遇見了,那自己就責無旁貸。

於是李起趕緊打量四下的情況,見旁邊有個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手裡拿着一張布帆,

見此,李起猛的便是上前搶過那布帆,而後大步走到那七八人面前,大力搖動着手裡的布帆,大聲吼叫道:“反清復明!反清復明!反清復明!,,,”

那七八人先是一愣,而後很快便是大喜,因爲李起的帶頭響應,這讓他們都是精神陡然一震。

並且李起喊出的那個口號,意思簡單明瞭,又朗朗上口,並且還能勾起老百姓對大明朝的回憶,這樣的口號簡直是絕了。

“反清復明,反清復明,反清復明,,,”

於是他們也是紛紛加入到了大聲呼喊的行列。

慢慢的,老百姓經過剛開始的那陣驚愕之後,也是一一反應過來,這是有人帶頭要舉事了。

自古以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只要有人敢帶頭,那麼一定會有人敢跟着,這是一定的,無非就是跟着的人多少而已。

現在見有人帶頭舉事,打出的口號又是反清復明,這一下便是勾起了老百姓對韃子兵的無盡怨恨,

於是,大街上的百姓們也是紛紛加入到了舉事的行列,加入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漸漸的,那呼喊聲隔着幾條街都能聽得到。

李起一看有上百人加入到了舉事的行列中,而後便是對那開始舉事的七八人說道:“我們現在趕快去打縣衙,把縣衙的狗官殺了,把縣城佔了。”

那幾人聽了,爲首的漢子張初九便是贊同的點點頭,而後帶領着衆人,向縣衙殺去。

幾百人一到縣衙,只見這時候縣衙已經是大門緊閉,裡面還傳來了縣令的勸說之聲。

“百姓們,我是縣尊畢志洋,你們不要被奸人蠱惑,他們這是造反,這是要殺九族的,這是要掉腦袋的,你們趕緊回去吧,朝廷大仁大義,不會追究你們的!”

古代老百姓對官員的畏懼都是發自於骨子裡的,這是幾千年上下尊卑塑造的,一時之間,很難改變。

所以當這時候,老百姓聽見那縣令的喊話,本能的便是感到一陣畏懼,剛纔“反清復明”的叫喊聲還震耳欲聾,現在卻是減輕了好多,稀稀拉拉的,氣勢下降了好幾個臺階不止。

張初九顯然也是一個楞頭青,第一次舉事,估計這也是他憑着一時的熱血,邀朋喚友,這纔是搞出了今天這一出。

這時候聽縣令這樣說,他也是感到有一點畏懼和慌張,一下竟然是沒有采取應對手段。

李起見此,一下就是把張初九的能力給看明白了,心裡不由得有點失望,開始還以爲是哪一路英雄豪傑帶頭舉事呢,現在看來,不過是幾個少年一時氣憤之舉。

見此情況,李起當仁不讓的便是站了出來,接過領導大權。

只聽李起對張初九他們說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撞門!殺人!”

說完,李起帶頭便是向着那縣衙大門衝過去,一腳便是狠狠的踹在了上面。

張初九他們見李起這樣,也是紛紛跟了上來,對着大門就是猛烈的撞擊。

熱烈的氣氛最是容易感染人,也最是容易讓人癲瘋,開始那還有些畏懼和慌張的百姓,這時候見李起他們在猛烈的撞擊縣衙大門,也是受到了感染,紛紛跟着一起撞擊。

“轟”“轟”“轟”,,,

大門被衆人撞的轟轟響,最後在衆人的合力下,只聽得“譁”的一聲,大門便是撞開了,裡面幾個頂門的衙役也是被撞飛在地上。

李起第一個衝了進去,然後搶過衙役掉落在地上的一把腰刀,對着旁邊一個衙役就是一刀砍了過去。

“咻”的一聲,一股溫熱的血箭彪濺在李起臉上,讓李起顯得是那樣的猙獰恐怖。

羣體(事件),最怕的就是見血,一旦見血,那麼情緒將會瞬間爆棚,開始還有些畏畏縮縮不知所措的百姓,這時候瞬間便是陷入癲狂狀態。

第兩百二十六章 罷官第五百四十章 突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得不爲第一百四十四章 擴編第九十八章 陳圓圓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七百六十章 步兵戰騎兵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訓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兩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的罪過第四百九十一章 信人不如信己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情激動第七百章 警示世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要走一起走第五百三十三章 事出有因誤會生第七百八十章 必須要做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四百九十四章可敢和本藩賭一局第兩百五十八章 公開審判第六百一十五章 李起入川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廣王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四百四十四章 義薄雲天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怎麼進京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尚可喜之死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七十三章 殺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要怪罪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理的推斷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義第五百零九章 爾等何以安社稷第六百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奴才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四百五十章 戰場突變第兩百八十九章 這是真的嗎第兩百九十五章 你服是不服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放軍建功第四百五十章 戰場突變第一百九十章 退敵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囂張跋扈保裡哈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建王朝的帝王就這德行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五百一十章 你太高看他們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意氣風發李定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假亂真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六十一章 軍事編制第六百九十八章 軍民一心第六十二章 軍隊名號第三百一十七章 殿下三思第五百一十六章 聲望卓著第三百七十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八十三章 鄭森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一百四十六章 訴苦大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前部署第三百零三章 咬牙切齒的多爾袞第十九章 第一次感受戰爭第三百六十七章 驚弓之鳥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得不爲第一百六十五章 貴有天下第七十二章 中計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見第七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第兩百九十六章 不堪入目的阿濟格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兩百五十八章 公開審判第四百八十一章 奇女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李起不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讒言害死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汗流浹背的洪承疇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七百二十三章 這地方的百姓不一樣第十章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第五百零四章 送上門找死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六百四十二章 賭注第四百七十四章 苦命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兩百二十三章 弘光帝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再見佳人第兩百零二章 殺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起入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五百三十章上天選中的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辯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場體面第十六章 唐通第六百零五章 李起也爲難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