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沒道理啊

黃得功見李起竟然賞賜他隨身攜帶的皇家御用配劍,不由得是大爲震驚。

震驚過後,黃得功跪在地上叩頭不止,“末將多謝殿下,末將多謝殿下。”

這時候,那黃得功說話都有一點結巴了,可見這時候他是激動成了什麼樣子。

自古以來,老百姓對皇家之物都有一種分外的崇拜之情,皇上用過的東西穿過的東西摸過的東西,那無不是被賦予的神秘色彩,更不要說欽賜的一把寶劍了。

這寶劍在老百姓眼中那就是上方寶劍啊,很多戲文裡甚至說這尚方寶劍可上斬昏君,斬下讒臣,那可是威風的很。

不過這也就是看着威風而已,真要說這劍有什麼很大的權力,那卻是扯淡。

別說斬昏君了,就是斬一個官員都很難。

就比如說七八品六七品的官員那殺一個也還可以的,畢竟能夠得到尚方寶劍的人,那他本身官位就很大,

再加上又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這樣的小官殺了也就殺了,皇上也不會太過計較。

但要是到了四品三品那樣的大官,那就不行,那就必須要經過朝廷的審議。

四品三品尚且如此,那二品一品就更不要說了,在他們這樣的大佬面前,這所謂的尚方寶劍也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不過縱然尚方寶劍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但是他的象徵意義卻是非凡,這象徵着皇帝對一個人的信任。

就比如說現在的李起能夠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賜予黃得功一把寶劍,這就說明李起對黃得功是足以信任的

這也足夠安黃得功的心,讓他可以一心一意的去打仗,不要再去想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黃得功感動非常,李起也是很滿意。

把黃得功送走後,李傳便傳下命令,命令手下士兵嚴陣以待,只等三天後對高傑所部發起攻擊。

現在雖然說時間比較緊急,李自成那邊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控制,但是李起還並不打算違背自己的諾言,說等他三天,李起就等他三天。

有道是男子漢大丈夫,言出必行,行必果,更不要說現在的李起那還是未來的大明皇上,那更加是言出法隨一般的存在。

若是剛剛說了三天之後纔開戰,現在就推翻,那損失的是自己的威信。

時間過得飛快,日落黃昏,很快夜幕便是降臨。

一直在時刻期盼李起大軍動向的刑氏,還有李成棟,他們見李起大軍久久的都是沒有動靜,心裡不由得是產生了疑惑。

“李將軍,這定王殿下爲何按兵不動?李自成聲勢浩大,定王殿下不可能沒有得到消息,這卻是爲何啊。”

刑氏一臉擔憂模樣。

一邊的李成棟比刑氏也好不了多少,意料中李起大軍伐拔營而走的場面並沒有出現,

相反,李起大軍反而是踏踏實實的在那裡紮營,彷彿是要打一場持久戰一般。

這樣的做派也是讓李成棟感到一陣疑惑,心中也是涌起一陣恐懼之情。

“難道說定王殿下就不把那李自成當回事嗎?這不合道理啊,好歹李自成那也是成名已久的人物,而且又是逼死崇禎帝的元兇,他出來鬧事,定王殿下不可能袖手旁觀,更不可能等閒視之啊。”

這一點,不得不說讓李成棟感到極其的困惑。

李起大軍越是看不出要走的跡象,這就越是令李成棟感到匪夷所思。

李成棟一邊說着,心裡的疑惑之情更加凝重。

“難道說定王殿下是怕他行走匆忙,擔心我們會在後面領軍追擊?所以這才做出一副安營紮寨的模樣,實際上是障眼法,爲的就是在深夜時分突然悄悄溜走?”

李成棟想到了一種可能。

不過當他把這種可能說出來的時候,那話語中底氣不足的神情卻是一聽便知。

刑氏聽了也是下意識地說道:“也許是吧,要不然就說不通道理了,畢竟我軍也有十幾萬人馬,而定王殿下也不過兩萬餘人,真要打起來,不可能一時之間就能結束。

若是這時候再被李自成偷得時機,趁勢坐大,那天下局勢就要大變樣了,定王殿下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不得不說,人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生物,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他發生的機率極低極低,但是他們也選擇去相信。

就比如說這時候的李成棟和刑氏,就是選擇相信自己這樣一個荒謬的判斷。

沒辦法,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只有這樣的一個解釋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也是他們最希望的,他們自然也是會在心裡下意識地排除其他的可能,而選擇相信這一點。

“傳令,時刻注意定王大軍動向,一有異動,隨時來報。”

傳下命令,手下一衆夜不收自然是奉命前去負責監視。

這一夜李成棟沒有睡下,可以說他連眼都沒有合一下。一回到自己的府邸,他就一直是坐立不安,在房中不停的來回渡步。

時刻都在緊張的等待消息。

但是這消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幾次三番的催人前去探聽,但回報過來的信息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李起的大軍依然在那裡按兵不動,沒有悄悄撤離的跡象。

最後李成棟實在是忍不住了,披掛上陣,又來到了城頭親自前來查看。

查看的結果也正如手下彙報的那樣,確實李起沒有走,他的大軍也沒有走。

不但沒走,似乎他們心情還不錯,竟然是搞起了篝火晚會,在那裡唱着歌謠,烤着火把,喝着酒,似乎是在這裡遊玩打獵一般,哪裡有半分戰場的嚴肅模樣。

而與李起大軍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高傑大軍士兵。

別看高傑大軍有十幾萬人,但是這時候面對着李起兩萬人,他們卻依然是感到壓力陡增

李起那邊表現的越歡騰,越不在乎,高傑這邊的士兵便是越感到恐懼。

這就是軍事上的士氣對比,這一點往往非常關鍵,因爲打仗總要有一個理由。

高傑這邊沒有名分在手,這心裡就是沒底。

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兩百二十五章 朝議第三百零六章 爲大清江山清理門戶第六百七十二章 前夜第二十一章 見到手下人第兩百七十七章 感動的陳圓圓第五百八十八章 鍋與蓋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兩百零一章 可敢一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難道我要葬身以此第十八章 降而復叛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五百七十一章 困境立解第三百九十二章 事有反常即爲妖第七百六十九章 你的頭還是昏的第七百三十章 心中滿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西招撫使第兩百六十三章 好狠的心啊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戰滿達海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結局第五百九十八章 痛心疾首第六百七十一章 謀事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戰第六十二章 軍隊名號第七百四十五章 當局者迷第五十四章 罵了也是白罵第一百二十章 憤怒又有何用第四百零三章 最是負心讀書郎第三百二十一章 莫要失了本分第一百一十七章 氣極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都不想死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四百五十三章 洪承疇諫言第四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兩百六十二章 殺意起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十三章 黎玉田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再見寇白門第三百零一章 萬丈怒火第四百二十章高風亮節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七百零六章 內疚的李起第兩百六十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擴編第兩百七十二章 幹一票第七十六章 鋼柔並用第一百六十八章 計較議定第五十八章 你們自己想一想吧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第四百一十一章 難道是她第五百七十章 該說的還是要說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七百二十一章 名滿天下只在今朝第五百八十章 整的就是你第一百零六章 好運第八章 找死第兩百六十四章 暗號第三百五十八章 親密合作第四百二十七章 惱怒的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五章殺第三百四十六章 宮門發威第兩百三十九章 借東西的變債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不遂人願第三十六章 嶽來第一章 國破家亡第五百四十章 突變第兩百七十六章 何苦自己嚇自己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七百零六章 內疚的李起第兩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相信他第六百五十五章 女人都好騙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敢威脅本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靈第七百五十一章 命裡有時終是有第七十五章 俘虜第五百八十四章 難道我要葬身以此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合時宜就要廢除第三百四十五章 無需關注太多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一十一章 爾等責無旁貸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一百零三章 吳三桂大怒 跪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六百二十九章 瞬間萬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殺第五百二十九章驚變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六百零八章 夫妻相第九章 蒙古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建王朝的帝王就這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