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

說完,堵胤錫便是重重的磕頭,額頭一下便是磕出了血來。

有堵胤錫帶頭,其餘人等也是跟着跪了下去,山呼李起,要李起登基稱帝。

聲音響徹雲霄,令人震耳欲聾。

在衆人的千呼萬喚中,那定王府的大門終於是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一人,衆人見了,都是神情激動,此人不是李起又是誰!

李起看着眼前跪着的一衆人等,堵胤錫,嶽來,戚正。

很快,李起的目光便是被那江北四鎮的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高傑四人吸引。

這四人如今手下人馬加在一起,最少在五十萬以上,而且這個數字還是隻少不多,真實兵馬絕對要超過這個數字。

這是什麼概念,便是一羣烏合之衆,這滾滾人潮五十萬,一旦作亂,失去控制,即便最後被收拾了,其過程也必定是一個巨大災難。

這也是李起一直不接受勸進的原因了,李起雖然不怕他們,但是得不到他們的表態,這始終是一個隱患。

所以李起一直在等待他們的態度,讓他們做出選擇。

現在,他們在堵胤錫的協調下,終於是來了。

“堵胤錫,你送了我一個大禮啊。”

心裡這樣想着,李起便是緩步走到堵胤錫的面前,看着一臉誠懇而又激動無比的堵胤錫,李起道:

“堵大人,本藩無慾皇位,你又何苦如此執着呢?難道我皇明宗室百萬,你就找不出一個合適的人來嗎?”

堵胤錫直起腰來,擡頭看着李起,鄭重道:“殿下,臣知殿下無心皇位,然天下大勢滾滾而來,將殿下推到了這風口浪尖,推到了這皇位之上,殿下除了順應時勢,又能如何呢?”

щщщ ●тTk án ●CO

堵胤錫話音一落,馬士英又趕緊是說道:“是啊殿下,皇明雖有百萬宗室,但如殿下者,卻是再無一人,還請殿下以江山社稷爲重,登基稱帝吧。”

“是啊是啊,還請殿下以江山社稷爲重,登基稱帝吧。”

一衆人等都是齊齊勸導李起,場面熱情無比。

“哎!”

李起無奈嘆息一聲,“罷了罷了,本藩委實不忍再推辭爾等,便如爾等所願吧。”

這一句話,整個南,京京城便是陷入了一片歡騰之中,軍民百姓都是歡呼雀躍,敲鑼放炮,慶祝這一喜慶的時刻。

夜,定王府。

外面還是一片歡騰,但是這定王府書房,李起和堵胤錫對面相坐,卻是靜默不語,臉上都是凝重神情。

“堵大人,江北四鎮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不論其四人是否如何,本藩都不可能讓他們繼續執掌兵權,這件事情毫無疑問。”

江北四鎮也就是黃得功還算可以,其他三人,一個比一個差,德行一個比一個不堪,說句直接拖出去砍了,也絕對是便宜了他們。

但是因爲他們四人都是手下十幾萬大軍在手,而且都是一羣**子,若是貿然殺了,這數以五十萬六十萬的亂兵一旦失去控制,便是一場巨大災難了。

這個問題也不得不讓李起鄭重對待,所以李起當先便是表明了自己的底線,那就是這四個人,絕對是不能用。

堵胤錫聽罷,臉露難色,“殿下,江北四鎮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此亦是正理,但黃得功雖是跋扈,然對朝廷之心卻絕對是真,這一點,下官可以項上人頭擔保。”

“我知道,他的命本藩可以留着,但是他的兵,卻是必須要收歸朝廷所有,這一點,絕對不容置疑。”

兵權,這永遠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任何當權者,都是對此不可能視而不見。

而這黃得功雖然忠心不假,但是他爲人性格卻是囂張跋扈,許多時候不聽朝廷號令,自作行事,這實在是和李起希望看到的作風大相徑庭。

再加之黃得功手下的十幾萬兵馬,都是散漫了多年,軍紀也是敗壞,這樣的軍隊,是李起不可能容許存在的。

開玩笑,李起這邊好不容易收攏的人心,難道還容得別人來敗壞。

見李起可以不殺黃得功,堵胤錫也算是放心不少。

“殿下,江北四鎮兵馬不下五十萬,若是殿下要強行用兵,極有可能引發大亂,屆時,苦難的還是百姓啊,

所以下官以爲此事最好可以緩一緩,待得殿下登基稱帝后,在以政治手段加以解決。不知殿下以爲如何?”

李起站起身來,緩步走到窗前,看了許久天下的孤月。

“這是自然,當年劉邦對待韓信,若針鋒相對,以兵破之,難於登天。然以手段擊之,不過一個理由,一個力士即可。

江北四鎮,本藩不懼怕他們任何一人,便是他們聯手,本藩亦是不懼。

然畢竟是五十萬兵馬,一旦大戰爆發,軍民死傷無算,有幹天和,此,本藩亦是不願看到。”

堵胤錫見李起不對江北四鎮用兵,心中大爲感慨,鄭重對李起跪拜道:“殿下仁義無雙,天下幸甚。”

李起將之扶起,“堵大人,此事若想順利完成,還需大人配合,到時,少不得天下人要誤會你了。”

堵胤錫一副慷慨模樣,道:“無妨,只要我大明江山永固,韃奴賊寇覆滅,臣便是留下萬世罵名又如何?”

李起欣慰的拍了拍堵胤錫的肩膀,“難爲你了。”

說完,李起又是話鋒一轉,道:“這裡悶得慌,我們到外面去走一走吧。”

兩人而後一身便裝,在劉桃樹,魏千章,魏萬章等十餘人的暗中保護下,便是出了定王府,走在了南,京城的大街上。

“堵大人,你覺得這南,京京城如何?當年太祖爺爺本來是要將老家鳳陽定位國都的,但奈何鳳陽地勢不比南京,這纔是和大明帝都失之交臂。

然誰又能想到這南,京也不過做了幾十年國都,便也是淪爲擺設。都說世事無常,真真是一字不假啊。”

堵胤錫也是感慨道:“是啊,人生一世,世事無常,所以我們也就只能是過好當下,別的,卻是不能多想了。”

第五百一十三章 老者勸進第七百二十七章 驚訝的李起第六十一章 軍事編制第六百章 張獻忠大怒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兩百八十三章 這沒道理啊第七百零三章 聖命不可違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威武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祖真言第六百四十三章 輸了不認帳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鐵趁熱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吳軍內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不遂人願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九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放軍建功第六百七十七章 張獻忠之死第四百六十二章 數典忘祖范文程第七百四十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快第五百五十五章 這不可能第五百八十三章 戰果不俗第兩百三十一章 公主苦啊第五百零一章 再見寇白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名滿天下只在今朝第五百八十五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奴才第三百九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兩百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百八十七章 姐妹情深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心動盪第四百二十章高風亮節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四百一十二章 馬家堡第兩百二十二章 懷念前朝第六百二十一章做夢都不敢想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二十六章 多爾袞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有點不妥吧第三百四十一章 憂心的馬士英第四百零五章 毒酒一杯斷人腸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囂張跋扈保裡哈第六百章 張獻忠大怒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見李定國第四十七章 **爛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三百章 廝殺第五十五章 範家堡第三百三十九章 史可法之驚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六百九十四章 汗流浹背的洪承疇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二十九章 瞬間萬變第六百四十八章無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九十一章 信人不如信己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七百五十章 你也有這時候第五百九十九章 尷尬的李定國第一百四十二章言傳身教第四百八十四章 急不可待第六百一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三百七十章 兵敗如山倒第兩百五十章 你懂帝王術第五十章 烏達黑莫古裡第三百九十五章 我就是要你死第四百四十七章 韃子是吹出來的第七百零二章 堵胤錫也靠不住第兩百一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一十章 不知所謂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四十二章 去不去第六百六十三章 都是騙人的第八十六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一百二十二章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第三百五十八章 親密合作第五百三十七章 爾等更待何時第七百七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兩百一十七章 該當如何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怎麼進京了第五十六章 亂世存活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姐妹情深第六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五百六十九章 知遇之恩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七百八十一章 猛獸和花朵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七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三十四章 夏起 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八十八章 脣槍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