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聲望卓著

也正是因爲有了這一層關係,所以馬士英感覺自己有機會,只要拿捏的好,這一次他有信心再度立身朝堂,並且還能佔據高位。

見一衆學子都是情緒高漲,火候也是差不多了,於是馬士英大手一揮,道:

“今日我等便上門請願,請求定王殿下以天下大任爲先,諸位以爲如何?”

這些翰林院學子,哪一個人不是飽讀詩書,對古往今來的事情都是瞭解。

一聽馬士英這話,哪裡還能不知道里面蘊含的巨大機會。

要知道這上門請願,那就是傳說中的勸進啊!

一旦到時候李起登基稱帝,他們作爲勸進中的一員,那自然也是有功勞的,到時候自然也是會有賞賜下來。

若是表現的好,入了李起的法眼,簡在帝心,那一輩子的命運也將就此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而這一切,幾乎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只需要隨大流,跟着大家去喊兩句口號而已。

這般機會,叫他們如何能夠錯過。

“不錯,殿下仁義,心懷天下,然而淡泊名利之心也是實在太過猶甚,我等身爲大明士子,又怎能不去勸說一二。”

“是極是極,殿下如今身負萬千民望,乃我大明不二之主,我等身爲大明士子,怎可坐視殿下如此埋沒才華,若如此,我等絕不答應!”

一衆學子人人都是歡呼唱叫,激動的那是不得了。

“那我等今日便去定王府請願。”

說完馬士英便是昂首闊步,走在最前面,領着數以百計的學子,向那定王府而去。

很快,馬士英的舉動便是傳到了那些高官顯貴的耳朵裡。

這些人心裡直罵娘,心說這馬士英可真不是個東西,大家都跟那吳選村約好了,約定了明天才求見定王,勸進請願。

哪知道這小子今天就帶着人去了,這風頭豈能讓他一個人搶去!

於是這些人也是坐不住了,紛紛邀朋喚友,也是加入到了馬士英的行列當中。

馬士英對他們的到來,也是沒有絲毫介意,相反,他還很高興,這樣的場面落在定王眼裡,不正可以突顯自己的一呼百應嗎?

就這樣,人越來越多,隊伍又是越來越大,場面越發壯觀了。

不過和前天吳選材他們不一樣,吳選材他們是百姓自發,今天卻是以馬士英等官僚爲首,意義又是不一樣。

吳選材等人的勸進,意味着李起等到了民心。

而馬士英等人的勸誡,則意味着李起得到了這些官員的擁護和支持。

不管這些官員是真心還是假意,這都意味着如今的大明,不管是朝廷高官,還是軍民百姓,他們至少在新君的繼位人選上,都達成了高度一致。

這樣的軍民百姓,高官顯貴,極其罕見的同時擁護一個人,這在封建王朝,可是很少有過的事情。

如此也足以說明現在的李起,是何等的威望卓著。

“殿下,他們又來勸進了。”

李起聽了,頗爲有些驚訝,因爲據李起得到的消息,吳選材他們當時說三日之後來,也就是明天才會再度前來請願,

卻是沒想到他們今天就來了。

“呵呵呵,,,這幾個老人家,還真是急不可耐啊。”

“殿下,不是他們,是馬士英牽的頭,來的也是朝廷上的那些尚書侍郎,高官顯貴,還有那數以百計的翰林院學子。”

“哦,是他們,還是馬士英牽的頭?”李起不由的是來了興趣。

這個馬士英,因爲前翻李起的操作,使得他惹怒了弘光皇帝,無奈之下,馬士英只能辭官歸隱,回鄉去了。

卻是沒想到這時候他竟然突然又跳出來,而且還公然擁護自己,爲自己大唱讚歌。

這真真是頗爲讓李起感到意外。

都說政治上的人物,最是拿得起,放得下。

講的就是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在官場上,真真可謂是至理名言。

這不,現在馬士英就是個典型,要說他之所以被弄的丟了首輔之位,那都是被李起給害的。

別人興許還不知道,但是作爲當事人,而且又是人精一般的馬士英,他難道會不知道嗎?

所以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來說,他對李起應該咬牙切齒纔對。

可是現在,這情況卻是截然相反。

由此可見利益的力量有多麼的巨大,能多麼的能夠改變一個人。

“殿下,你是見還是不見呢?現在他們都在外面等着。”

“那就讓他們等着唄。”

儘管說一衆官員,他們的態度比之普通老百姓往往更加重要,

畢竟官員可以作爲一個牽頭人存在,也可以作爲一個勢力存在,而老百姓往往是盲目的,盲從的。

所以按理來說,對待官員的態度應該要更加慎重纔對。

但是在李起這裡卻是完全不一樣。

在李起看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自己始終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那些什麼官員,鄉紳,全部都是虛無縹緲的浮雲。

府外,馬士英及一衆官僚學子,他們已經在那裡翹首期盼,不過等了許久,都是不見李起出來。

這不由得是讓他們心裡發急了,有的人甚至在心裡已經開始埋怨了,

“這個定王究竟是怎麼回事?前天那一些賤民來請願,他還親自跑出來迎接,現在我等官紳學子前來請願,他卻是視而不見,這不是視我們如無物嗎?”

不過這樣的話,他們也就只敢在心裡說一說,在面上,誰敢吐露半個字?

所以臉上,他們無不是一副無比虔誠的模樣,只等待李起的到來。

“臣,馬士英求見定王殿下,祈求殿下感念天下蒼生,早日登基稱帝,還天下太平。”

此時的馬士英,因爲早已辭官歸隱,所以身上沒有任何官職在身,自稱爲“臣”,這是不合規矩的。

但是他這樣的一種自稱,無疑也是在向李起釋放一種信號,一種想要迫切投靠李起的信號。

這一點很重要,也容不得馬虎,所以馬士英在說“臣”的時候,咬字極重,也不管李起聽不聽得見。

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 跪求訂閱第六百二十章 探路第兩百四十章 衡王朱由棷第一百三十七章 吳三桂大怒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 跪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一章 安排第九十七章 暴行累累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兩百一十二章 人生難得一回博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靈第七百二十五章 這種感覺很好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刑氏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相信他第七百一十六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家的天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值萬金第三十七章 密室第五百一十四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身無貴賤高低之分第兩百八十五章 激動的雙腳打晃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死置於度外第兩百二十九章 給韃子找點不自在第二十二章 死了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五十五章 範家堡第五百七十章 該說的還是要說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六百一十章 不如意十之八九第六百七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不容樂觀第七百六十九章 你的頭還是昏的第兩百九十四章 敗亡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兩百八十六章 偏師第三百二十一章 莫要失了本分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七百七十二章 破天的恩寵第六百九十章 山海關大婚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五百七十章 該說的還是要說第七百三十七章 很好第一百五十二章 誰能想到第五百零四章 送上門找死第兩百七十三章 仙人跳第一百八十八章 驚恐牛金星第六十三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夜異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忍的韃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堵胤錫添堵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五百二十五章 發瘋的女人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位者的優勢第五百五十四章 已無退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是死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禮部有司第三百六十七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四百零三章 最是負心讀書郎第五十二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進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家還是家嗎第四百五十三章 洪承疇諫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縣官不如縣管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四百零三章 最是負心讀書郎第兩百六十章 廷議第兩百一十二章 人生難得一回博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五百一十三章 老者勸進第三百四十七章 親密無間第兩百一十二章 人生難得一回博第一百七十七章 讒言害死人第七十章 我們贏了第十九章 第一次感受戰爭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 跪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見到手下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就受不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論罪第兩百九十一章 中計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能落人後面第四百六十四章 代善之死第三十一章 什麼事情就怕有第一次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戰第兩百五十三章 刀斧手第三百四十章 直房遇上了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