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兵臨城下

李起正要開口怒罵,怎料李起還未說話,那陳圓圓便已是撲通一聲,跪倒在李起面前,哭道:

“殿下,求殿下爲我姐姐做主啊,這個朱國弼千刀萬剮都死不足惜。”

李起和寇白門的這個賭局,來龍去脈陳圓圓都是清楚知道。

當時陳圓圓心裡就納悶兒,爲什麼李起會和寇白門定下這樣一個賭局,莫不是李起真的看上了寇白門。

陳圓圓雖然心中疑惑,但也是不敢下決定。

不過憑着對李起一如既往的信任,她認爲這種可能性極低。

若李起真的是這種好色之輩,那麼自己每天在李起身邊打轉,李起又怎會無動於衷。

思前想後,陳圓圓知道李起一定是另有打算,

而這時候,見寇白門如此可憐模樣,陳圓圓如何還忍得住,也管不了許多,便是哭求李起爲寇白門做主。

“陳夫人快快請起。”

李起趕緊是一把虛扶,將陳圓圓扶起來,

“陳夫人你這是做什麼?此事我心中自有計較。朱國弼的德行,本藩對他了如指掌,否則,也不會和寇白門立下如此賭局。

你放心吧,她的事情交給我。”

說着,李起不由得又是看向那寇白門,見她一副楚楚可憐,淚眼婆娑的模樣,心中也是不忍。

“陳夫人,煩請你好好照顧寇小姐,她遭遇如此變故,想來也極是傷心,正是該你在旁慰問。”

陳圓圓自是不住答應,這些自是不用多說。

而後李起心中憤然,也是不敢耽誤,立即便是帶着大軍,繼續趕路,向南京京城而去。

單說李起一路浩浩蕩蕩,路上是跨州過府,過縣躍堡,路過了許多的州縣城池。

但是對於這些州縣,李起全然不在意,絲毫沒有攻打這些沿途城池主意,

因爲在李起的眼中,這些地方都不重要,他們不可能成爲自己的威脅。

原因有二,第一,潞王王朱常淓登基之事實在太過蹊蹺,值此天下大亂之際,許多地方官員自然對此極其敏感,心中自然也是會有疑惑。

而這時候李起突然起兵,這更加是加深了他們的疑問。

不管是爲了忠心大明,又或是爲了忠於弘光,又亦或是爲了自保,他們這時候都不可能急於表明自己的立場。

所以他們的態度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坐在山頭觀虎鬥,趴在橋頭看水流,這是明則保身的一貫伎倆,他們不可能不用。

而第二個原因,自然也是李起對自己極有信心。

李起的身體本尊是崇禎帝三皇子,定王朱慈炯,身份之顯赫尊貴自是不必多說。

而現在自己更是經過一連串的大戰,戰績彪炳,足以名留青史。

如此身份,再加以如此戰功,再加以如此時刻起兵,可以預見李起的成功性將有多大。

一旦李起登基稱帝,那麼這時候所有跳出來阻擋李起的人,都將受到李起的懲罰。

所以綜合以上考慮,李起認爲這時候沒有人會這麼笨,敢在自己的身後捅刀子。

即便有,這樣的人也是極少數極少數,對自己的大軍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而事實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李起帶着大軍單刀直入,直奔南京京城,沿途所過州縣大多城門緊閉,作壁上觀,完全沒有一絲出來抵擋李起的意思。

不但不抵抗,相反,甚至還有許多的城池還打開城門,公開表態擁護李起。

而且沿途還有許多的鄉紳大戶,豪門大族,他們更加是號召本族青壯,積極響應李起大軍,隨同李起一道征伐。

不但如此,他們還積極主動地捐錢捐糧,使得李起的後勤物資分外充足,減輕了李起許多的壓力。

對於這些鄉紳豪門的擁護和支持,李起自然也是很樂意接受,不管怎樣說,他們現在的態度已經決定了一種民心的所向。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都是皇權不下鄉,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是幾千百年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維持統治的一種固有模式。

而這些鄉紳直接面對的就是老百姓,他們對老百姓的影響最大。

甚至很多時候,這些鄉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甚至已經蓋過了朝廷的威嚴,使得許多百姓只知有鄉紳,而不知有朝廷。

所以此時的鄉紳擁護李起,實際上代表的也是民心所向。

當然,鄉紳這般的勢力龐大,以至於朝廷的威嚴都不能下達至每一個村落鄉鎮,這樣的局面是李起所不能接受的。

以後必須要做出改正,但是這些並不是當務之急,所以李起自然也是隻能將此事暫時按下,留待以後再做處理。

就這樣,在許多鄉紳大戶的支持下,在許多沿途州縣官府的支持下,李起的大軍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剛出發的時候不過是一萬五千人馬,

但是等到李起兵臨南京城下的時候,大軍人數已經是超過十萬。

這還是李起謝絕了許多老弱婦孺的加入,否則,人數還遠不止於此。

有道是衆人拾柴火焰高,這人一多,走出來的這氣勢自然是格外不一樣,給人感覺便是人多勢衆。

這十萬人別說有李起一萬五千大軍壓陣,氣勢熏天。

便是沒有李起大軍在,這十萬人往那裡一擺,那烏央烏央的接地連天,有如人海一般,看着那也是嚇人。

這也是爲什麼在早期李自成張獻忠帶着一羣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流民,竟然可以一路攻城略地,迅速成事的原因。

這原因不外乎其他,自然是因爲他們人多勢衆而已,別人看他那麼多人,沒打就已經嚇得慌了手腳。

正好又碰上明末這些官軍爛到了底子上,一塌糊塗,兩相一結合,這就給李自成有了成事的機會。

只是後來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在經過了許多的大小戰爭後,這才慢慢開始變化,手裡有了百戰老兵。

而初期的他們,毫無疑問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但就是這樣一羣烏合之衆,愣是給李自成和張獻忠打下了事業的基礎。

第一百一十三章 手起刀落第二十六章 多爾袞第六百四十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義名分第兩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第四十章 糧食和鐵最重要第五百零七章 本藩一諾千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議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論罪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三百八十章 尚有轉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揚名是個技術活第兩百四十章 衡王朱由棷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兩百一十四章 讓你死個明白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用人也沒什麼講究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三百七十七章 客氣不得第三百三十六章 史可法第六百七十四章李定國歸心第一百六十章 吳家圍第七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百二十章 憤怒又有何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囂張跋扈保裡哈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見第六百九十七章 可以回家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子能怎麼辦第四十九章 老於世故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兩百七十六章 何苦自己嚇自己第五百八十五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客氣不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得意的馬士英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兩百七十九章 一股火氣直衝天靈蓋第一百零六章 好運第五百三十八章 單刀赴會第四百零四章 訣別第六百三十二章 窩裡鬥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七百六十二章 沒那麼容易第四百二十七章 惱怒的多爾袞第三十八章 死能改變什麼第一百三十章 曹順第七百一十章 不知所謂第兩百二十六章 罷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豈容你一死了之第八十章 訓練第四百九十八章 局勢大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只能如此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六百九十四章 汗流浹背的洪承疇第兩百八十六章 偏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廣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李起立誓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四百三十九章 壯烈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五百零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威武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起瞬間石化第兩百五十八章 公開審判第兩百四十一章 囂張跋扈趙應元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五百六十一章 統籌規劃第二章 這是哪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是死路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結嗎第兩百九十三章 阿濟格死於此地第三十一章 什麼事情就怕有第一次第七百七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兩百零一章 可敢一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明烈士陵園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見李定國第七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廣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結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五十六章 也許是衝動了第兩百零一章 可敢一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怎麼進京了第兩百五十三章 刀斧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五百九十九章 尷尬的李定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心第五百二十章 四大軍頭進京第五百六十六章 論勢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必過分看重第一百零七章 事遭突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膽子何其之大第七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