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到最後不勝敗

見多爾袞發問,帳下的一衆韃子奴才將領自然也是不敢多說話,

畢竟這可是事關十萬大軍的勝敗得失,而且也事關整個韃子朝廷能不能在漢人江山站住腳跟的破天大事,

這樣的事情說的好,那自然是最好,說的不好,以後一旦出了什麼事,那罪過就全是自己的了。

這樣的罪過誰承擔得起!

不過也並不是人人都是如此不敢說話,老話說事有兩面,人各不同,有不敢說話的,自然也有敢說話的,

一衆韃子奴才將領之中,這時候只見走出一人,這人長得虎背熊腰,尋常的韃子便已經是比一般的漢人要高大許多,

可是這人比尋常的尋常的韃子還要高大一圈,可見此人的身形魁梧到了何等地步。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正紅旗老旗主代善的孫子勒克德渾!

就憑着他爺爺代善在滿清朝廷上的地位,還有那在愛新覺羅家的家族輩分,別說勒克德渾只是正常的發表意見,就算是說錯了,多爾袞也不能拿他如何。

所以他自然是敢說話的。

“啓稟攝政王大人,我覺得此戰,我大清必須要進行到底,跟這羣漢狗打到底,要不然的話,如果我們就這樣班師回朝,那以後試問天下誰還懼怕我大清兵鋒!

這樣一來,根本不用這些漢狗打過來,漢人的京畿之地就要亂翻了天,到時候我們還如何在漢人的地盤站住腳跟?

而且漢人兵書上有一句話,叫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這羣漢人調虎離山,把多鐸的前鋒大軍打得如此狼狽,

他們使用計謀,這正是說明他們本身實力不足,兵馬不多,否則,依漢人那德行,又怎麼會和我們耍陰謀詭計呢?”

勒克德渾的話一下便是引來了許多韃子將領的紛紛附和,不管是心裡贊同的,還是不贊同的,這時候都是點頭,表示自己贊成勒克德渾的意見。

這些韃子將領之所以這樣,那也是沒辦法,誰叫這些人身份不高不低呢,這樣的大事,如果自己不表一個態度,那也說不過去。

不說,興許還要被問罪。

但是現在有勒克德渾把話說在前面,自己這時候跟着附和一兩句,即使說錯了,那也是勒克德渾的錯,跟自己沒關係。

所以這些這些人才是都及其贊同勒克德渾的話。

你看看,你看看,這韃子建立朝廷還沒多久,入關更加是不長,但是這些人在廟堂之上,便已經學會了這朝堂上的彎彎繞子,

可見人一旦享受了富貴,其墮落的速度是有多麼的快!

這時候的韃子,還有這些將領,那早已經是失去了當年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搏命廝殺,還有那直來直去的性格,也是慢慢的像許多的政客一樣,變得圓滑溜手。

眼裡面看中的也只是自己的利益,而不再將國家和朝廷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樣的現象,往往便是亡國的徵兆。

見一衆韃子奴才個個響應勒克德渾,多爾袞最後也是選擇了從大流,接受了勒克德渾的意見,繼續帶領大軍向前出發。

而因爲全鋒大軍失去所有糧草輜重,中軍也是一時調撥不出這麼多來,所以沒辦法,多爾袞只的是將這些人全部併入自己的中軍,

就這樣,本來是中軍的多爾袞大軍,此時竟然是變成了前軍。

本來多爾袞想另派人選,擠出糧草輜重來充當前軍的,但是有多鐸的教訓在前,多爾袞此時也是不敢貿然行事,以免被敵軍逐個擊破。

不管怎麼說,人多勢衆總是好的。

而以此同時,多爾袞也是傳令坐鎮朝廷的代善,讓他儘可能的提供更多的糧草輜重,支援大軍。

沒辦法,前鋒大軍一下子糧草輜重全部被毀,雖然說也折損了一兩千人,但主力人馬都還在,

這一出一進,自然是給多爾袞的後勤糧草增加了不少壓力。

不過好在這一次準備還算充分,再加上韃子畢竟是在漢人的地盤上,這搜刮百姓比之以前的大明朝堂來說,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甚至比大明朝堂還要殘忍幾倍不止。

所以在後勤方面,雖然說有壓力,但也不至於有多大,若是沒有,直接再去搜刮就是,根本沒有規矩王法可言。

多爾袞的這一系列舉動,很快便是被人稟報到了李起的手裡。

這一次李起對於消息的傳遞無比重視,多爾袞前中後三軍的任何一舉一動,都是會第一時間快馬加鞭的傳到李琦手中,這也爲李起掌握全局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傳令,命郭雲龍騎兵縱深穿插,繞到敵軍後方,切斷敵軍糧草物資供應。”

“再命戚正黃廷兩部人馬,不分晝夜,循環騷擾襲擊敵軍,只需騷擾,不可決戰!”

說到最後,李起還不忘叮囑一句。

因爲有了前翻黃廷大軍的勝利,李起擔心這時候黃廷和戚正兩人聯手騷擾多爾袞大軍,怕他們嚐到甜頭之後忘乎所以,貿然尋求決戰。

這樣一來,只怕好事就要變成壞事了。

戰場就是這樣,不到最後,那是沒有定論的,敵人還在,哪怕只是剩下了殘兵敗將,那也有翻盤的可能。

對於這一點,李起一直都是小心應對,什麼時候都是不可能大意。

更加不要說這時候的多爾袞大軍只是小遇挫折而已。

在李起的設想裡,這一戰那並不是一次兩次戰鬥就能決定勝敗的,這就像砍樹,得一刀一刀的砍下去,直到最後,那致命的一刀纔會落下,一刀將這顆大樹攔腰斬斷!

比起這沉穩和謹慎的表現,也是引來了旁邊堵胤錫和顧炎武兩人的讚賞,

堵胤錫道:“殿下如此這般老成持重,既有雷厲風行的一面,又有謹小慎微的一面,對此戰,下官的希望更加濃烈了。”

黃廷和郭雲龍那一日突襲多鐸大軍得手,不單是給了李起大軍予巨大的鼓舞,同時也給了堵胤錫巨大的振奮,所以使得所有人都是對此戰的前景變的樂觀起來,信心都是十足。

第六百七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四十六章 可以第七百零七章 這裡面有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謀事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進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五百二十五章 發瘋的女人第一百八十二章屠夫陳永福第四十四章 一直在這裡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徹夜長談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七百零一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四百四十三章 震驚的李起第八十七章 我是救人的啊第三百零五章 意圖聯手第七百二十九章執着的陳圓圓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起之言第九十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二十章高風亮節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兩百二十八章 誰能想到呢第五百章 最是無情負心郎第六百一十三章 武進侯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二十七章 再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位者的優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鍋與蓋第七十三章 殺啊第兩百四十八章 罪己詔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殺第五百章 最是無情負心郎第五百八十五章 絕處逢生第十四章 叛明歸闖第兩百四十九章 李起大怒第四百一十五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六百二十二章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兩百零八章 你們太看得起韃子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假亂真第三百六十章 大人高義第七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總是天真的第五百九十章 其中必有關節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負使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敢戲耍本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是個陰謀第兩百三十五章 殿下以爲如何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見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一章 棄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好第三十六章 嶽來第六章 初遇關寧鐵騎第兩百八十五章 激動的雙腳打晃第六百一十一章 徹夜長談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兩百一十九章 古人和後世第五百六十九章 知遇之恩第三百八十六章 議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都不想死第兩百六十六章 天下人當管天下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好對付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五十章 事成第六百五十六章 師徒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五百四十章 突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苦命人第兩百九十章 我打仗不是爲了討好他第兩百四十三章 乃祖風範第兩百五十章 你懂帝王術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一百八十章 牛金星第一百六十五章 貴有天下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得罪的是老天爺第三百六十章 大人高義第六百四十九章 驚訝的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動手第六百五十七章治他還不容易嗎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輸了不認帳第六十七章 我不怪你們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心動盪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清的罪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六百三十二章 窩裡鬥第兩百四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四十六章 訴苦大會第三百四十章 直房遇上了奸臣第七百二十一章 名滿天下只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