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

不光是他們,就連朝堂下面的多鐸和洪承疇他們,一時之間也是不知所以,不知范文程爲何會這樣說。

難不成有什麼好消息?

情急之下,多爾袞便是當先對范文程問道:“範大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是那弘光小兒死了?”

“回攝政王大人話,比弘光小兒死了還要重要,還要大喜!”

范文程這一下就是將滿朝文武所有奴才的胃口給吊了起來,他們都是充滿好奇的看着范文程,都是想要急切的知道範文程究竟是帶來了什麼消息,竟然是比弘光皇帝死了還要重要。

“你這奴才,你快說啊,真是急死本王了!”

多爾袞一聽有大喜事來了,急不可耐,顧不得那麼多,便是急忙催促范文程快點說。

不怪多爾袞如此這般急切,實在是自打清廷入關後,那就沒有再接到過喜報,這時候猛然間聽聞有大喜事,如何能不急!

范文程不敢再拖沓,道:“回攝政王大人話,僞明定王朱慈炯,被弘光皇帝賜死了!”

范文程這話一出,整個朝堂鴉雀無聲,落針可聞,所有人都是呆愣住了,齊齊都是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的看着范文程,都是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你你你,,,你說什麼,那僞定王朱慈炯死了?”

好半天的,多爾袞纔是又驚又喜的,結結巴巴的對范文程問道。

“是的,攝政王大人,僞定王被弘光皇帝賜死了!”

“這大事,你當真?”

“奴才便是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欺騙攝政王大人啊,此事千真萬確,僞定王被弘光小兒賜死,當場喝下毒酒,口吐鮮血,氣絕身亡,此事乃是在衆目睽睽之下發生,絕無虛假。

而且奴才未防萬一,還特地喬裝打扮,混在人羣之中去了僞定王府中,見他躺在棺木之中,確確實實是死了,絕無差錯,還請攝政王大人放萬心!”

“哈哈哈,,,”

聽罷,多爾袞放聲大笑,心裡面那壓抑了許久的愁悶,一下子便是全部倒了出來。

“誰能想到,誰能想到,本王日日盼,月月盼,都是希望他死,可他就是不死。爲了逼弘光小兒殺他,本王還不惜派出大軍進入山東,可最終卻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沒想到現在這不指望了,他反而是死了,這真是應了你們漢人的一句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沒想到這多爾袞還知道這個詞彙,而且還極其的應景,看來這些韃子對中原王朝的文化還是學的不錯。

“奴才恭喜攝政王,賀喜攝政王。”,,,

一陣山呼,一衆文武奴才都是齊齊向多爾袞跪拜,樣子個個都是高興無比。

這也難怪,李起一直都是這些人心中的一個夢魘,真可謂是如芒在背,讓他們時刻不曾安心。

現在突然之間得知他被弘光皇帝賜死,他們如何能不高興。

“好好好,好好好。”

多爾袞高興之下,一連說了六個“好”字,“現在僞定王已死,我大清再無敵手,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了!”

自打阿濟格在山東遭遇李起的伏擊,招致大敗,清廷就一直在收縮兵力,勢力範圍也是隻有京畿之地而已,

這對於野心勃勃的多爾袞來說,真就像是猛虎被人給關在了籠子裡一般,真是奇恥大辱。

現在多爾袞一聽李起死了,想到的第一個念頭,那就是要打山東,把在山東丟的臉面找回來。

“傳令,命所有八旗將士歸營待命,本王要親自出徵,征討山東!”

這一回多爾袞決定要親自領軍出征。

這個機會實在是難得,一來李起已死,再無強硬對手,勝算大增,這可是一個難得的良機。

二來清廷久無戰果,一旦這次得勝,必將意義非凡,這也將是他多爾袞再一次豎立無上權威的一個大好機會。

試問如此良機,他多爾袞又怎會放過?而且又怎會假手他人!

一干文武奴才自然也是個個贊同,他們也是久經戰陣的人,自然也是看出了此時的時機難得。

只聽洪承疇道:“啓稟攝政王大人,僞定王朱慈炯已死,此事當大力宣揚,以動搖山東軍民士氣,爲我大清出徵山東掃清障礙。”

多爾袞聞聽此言,點頭讚道:“洪大人言之有理,這事情正應該好好宣揚一番,讓所以漢人都知道,

這樣一來,他們抵抗我大清的決心必將大打折扣,到時我大清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而後多爾袞又是極其高興的和一衆文武奴才商量了一陣,最後做出決定,十天後,大軍出發,進兵山東。

下了朝堂,一衆文武奴才喜氣洋洋的各自散去,看來受到李起消息的影響,他們的心情都是不錯。

那洪承疇和范文程因爲都是投降清廷的漢奸,加之又都是文人出生,所以在清廷裡面頗爲有點守望相助的感覺,相處的不錯。

兩人下朝後,便是結伴出宮。

洪承疇感慨道:“真是沒想到啊,這弘光皇帝竟然如此這般糊塗,賜死定王,自斷手足,自毀長城,看來弘光朝廷也是命數盡了!”

范文程也是深以爲然,“不錯,這弘光皇帝真真是癡傻,定王如此這般神勇,乃是弘光朝廷的擎天之柱,沒想到卻是死在了他的手裡,看來天命還是在我大清啊!”

別看這些人在正式場合稱呼大明爲“僞朝廷”,稱呼李起爲“僞定王”,但是在私下裡,這個“僞”字卻是用的極少。

一來說起來着實繞口,二來他們其實在內心深處還是認同大明的正統地位,只是他們自己現在做了漢奸,嘴上不承認罷了。

“依洪大人之見,此次攝政王大人出兵十萬,征討山東,戰局如何?”

這一次多爾袞爲了確保打響頭炮,也是下了血本,親自領四個旗的人馬三萬餘人,還有那七萬的投降漢軍,一共足足十萬兵馬!

這般的兵威赫赫,便是放在整個八旗歷史上,那也是少見。

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次登場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要說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殺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起的承諾第一百三十二章 夏起捉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會張獻忠第五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三十二章 夏起捉起第二章 這是哪第三百五十四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三十六章 史可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四百八十四章 急不可待第四百零九章 困惑的阮大鋮第七百二十五章 這種感覺很好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巖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五百一十一章 口口相傳 都是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該說的還是要說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大怒第四百三十一章這究竟是爲什麼第兩百一十二章 人生難得一回博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兩百六十一章 洪承疇的戰略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兩百七十六章 何苦自己嚇自己第兩百六十三章 好狠的心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囂張跋扈保裡哈第四百零九章 困惑的阮大鋮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要怪罪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好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官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七百八十七章 殺虎第兩百六十四章 暗號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三百八十八章 這能行嗎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升之驚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逼吳三桂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七十三章 殺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代善之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多爾袞的末路第兩百二十章 哭笑不得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七十二章最忌諱夜長夢多第四百五十三章 洪承疇諫言第四百七十八章 事遭變化第三百九十章 拉下去給我狠狠的打第兩百一十一章 爾等責無旁貸第六百四十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忍的韃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駕光臨第兩百八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鬥激烈第五百五十六章 螳臂擋車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第一百五十二章 誰能想到第六十章 佔領縣城第七十四章 躲過一劫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一百零八章 李起之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不敢與日月爭輝第兩百三十二章 兄妹相見恨別離第四百五十九章 齊聚一堂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果輝煌第兩百九十一章 中計了第兩百五十六章 賭一把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十五章 你到底是誰第一百八十七章 殘忍好殺李自成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中計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忍的韃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口舌之利似刀劍第五十九章 反清復明第兩百七十四章 詭辯第一百九十七章 動手第三百零一章 萬丈怒火第四百六十九章 撥雲見日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三百九十五章 我就是要你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局勢大變第兩百五十六章 賭一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駕光臨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議定計第二十九章 高一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