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九章 命中註定

但是,這驚喜偏偏又在不經意中發生,讓人高興激動的無法言語,李起現在就是這樣。

驚訝過後,李起忍不住便是說道:“原來你是投奔定王殿下來了,那還走什麼,你要投奔之人那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李起突然無緣無故的一句話,一時之間是讓顧炎武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喃喃念着,不知道李起爲什麼突然會蹦出這麼一句話來。

“難道?”

最後顧炎武滿臉不可置信的看着李起,心說不會吧,他是定王殿下?

這看着不像啊,而且剛纔他那般驚喜交加的模樣,一點也沒有身爲皇子殿下的王爺風範和威嚴。

李起見顧炎武不信,對劉桃樹說道:“劉叔,給他看本王的王印。”

“是,殿下。”

劉桃樹答應一聲,便是將隨身攜帶的定王之寶拿了出來,讓顧炎武一觀。

像玉璽王印這樣的高級貨,在這年代那是沒有仿冒的,

一來這材質十分名貴,仿冒成本極高,尋常有錢之人即便是買得起,也沒地方買這原材料。

二來這玉璽王印他對雕刻技藝極其的講究,一般的老師傅根本拿不下。

三來仿冒玉璽王印,那是誅九族的大罪,不問主犯從犯,一律斬首示衆,還要株連九族,這牽連實在太大,自然也就沒誰傻呵呵的去仿冒那玩意兒,

再說了,明朝的王爺那都是豬,除了吃喝享受,他的印章拿來也沒什麼用,既然沒什麼用處,那仿冒他幹什麼呢?

顧炎武看着劉桃樹手中的“定王之寶”印璽,不由得是驚駭莫名。

想這顧炎武能夠名動後世幾百年,並且還是明末歷史上數得着的大思想家,他的見識那自然也是非凡的。

他一看就知道這“定王之寶”的王印絕對是貨真價實的真品。

驚訝過後,顧炎武不敢怠慢,猛的一撩下襬,對李起恭敬跪拜,說道“學生顧炎武,不知定王殿下大駕在前,多有失禮,還請殿下恕罪。”

“起來起來,快快起來。”

李起高興的將顧炎武扶了起來,對這眼前的大思想家,傑出的愛國人士,李起對他也是越看越順眼,像這樣的人,要才華有才華,要忠心有忠心,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先生不必拘謹,放輕鬆一點,輕鬆一點。”

見顧炎武神情拘束,畢恭畢敬,生怕言語態度不敬,惹來李起的不快。

李起心中也是不禁感嘆,這年頭等級觀念深入人心,即便是像顧炎武這般大才,那也是不能免俗啊。

稍稍勉勵幾句,而後李起便是好奇的問道:“先生,你怎麼會想到來找我呢?如今這世道可不太平啊。”

顧炎武誠懇的回答:“不敢欺瞞殿下,如今那關外韃虜悍然入關,對我漢家百姓屠戮一空,對我漢家江山亦是瘋狂踐踏,

學生心中激憤難平,深知當下乃是我漢家天下生死存亡之關鍵時刻。

念及於此,學生又怎能袖手旁觀,正欲毀家紓難,號召百姓投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抗爭當中,

但就在舉事之夜,學生卻又茫然困惑,因爲學生一直在苦苦思量一個舉兵的口號,卻百思而不得。

就在此時,殿下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卻是傳廣爲傳頌,學生聽聞之後大爲振奮,亦是深感認同。

振奮過後,學生認爲應向殿下當面求得真經,以深刻體會殿下之家國情懷,

如此,學生也可以更豪邁的姿態,更勇敢的行爲,去抗爭韃奴,於是學生便是帶着家中管家,不遠千里前來尋找殿下,

不想路上卻是承蒙殿下搭救,這真真既是意外,又是奇遇啊!”

原來如此,李起聽了顧炎武這話,心裡頗爲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深究起來最初的版權還是在你顧炎武的手裡,沒想到被我提前拿來用了,

現在竟然還讓你這個正主跑來向我請教,這倒真是讓我有一點把你賣了,你還給我數錢的感覺。

不過既然事實已然如此,李起自然也不可能去多說什麼,調整了一下心態,李起便是坦然接受了顧炎武對自己的崇拜。

而後李起說道:“先生,本來你來了,我是要對你熱情迎接好好招待的,但是不想現在我的手中還有一點緊要的事,不如我先派人將你護送到青州,待我將手中之事了結,再回青州尋你,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顧炎武聽了,道:“殿下言嚴重了,既然殿下有要事在身,學生又怎敢打擾?不過學生比較好奇,不知是什麼事情讓殿下輕車簡從,甘冒危險。”

顧炎武問這話的時候頗爲有點忐忑不安,畢竟這時候他纔剛剛第一次見到李起,李起這樣的身份對他來說,那是需要仰視的,

面對這樣比較緊要的問題,他也是心裡不知道李起會不會對他如實相告。

李起自然是對顧炎武一千個放心,一萬個放心,哪裡會對他產生什麼顧慮,於是便將那吳三桂和陳圓圓之事如實相告,

最後李起說道:“實不相瞞,先生,這次我去濟南府便是要一探那吳山桂與清廷之間的關係,看看他們是否已經決裂,

若是決裂的話,那麼這對於我們的抗清大業,那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話自然也是得到了顧炎武的贊同,吳三桂少勇成名,手下又有四千關寧鐵騎,這般赫赫武功,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那都是不容小視的一股力量。

若是他可以和清廷決裂,那自然對於清廷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

對清廷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那麼對抗清大業來說,那自然便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這是顯而易見的。

心中激動過後,顧炎武便是直接對李起斬釘截鐵的說道:“殿下不必疑惑,吳三桂必是與清廷決裂,此時他一定是在謀取時機,以求脫離清廷控制,遠走他鄉,自成一派。”

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四百九十章 李起的態度第三百八十六章 議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起被古人洗腦第三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一百四十二章言傳身教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七章 吳三桂第七百二十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戰第一百零四章 時光流逝 物是人非 跪求訂閱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七百零六章 內疚的李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戰果不俗第六百零一章本王一力承擔第三百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八十章 整的就是你第兩百九十七章 小不點神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禮部有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馬家堡第三百零七章 多爾袞的心性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壯烈第八十六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三百零一章 萬丈怒火第七百一十二章 母愛氾濫的陳圓圓第七百八十一章 猛獸和花朵第兩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第五百八十八章 鍋與蓋第兩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的罪過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駕光臨第五百四十四章 奸商小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只能如此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情激動第四百零三章 最是負心讀書郎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五百八十四章 難道我要葬身以此第四百四十四章 義薄雲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你願意嗎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大怒第五百三十九章 野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徹夜長談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比賽第五百三十四章 吃驚的堵胤錫第一百零七章 事遭突變第七百七十八章 時代的覆滅和新生第八十一章 落湯雞第七百一十六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二十九章 氣急敗壞第三百七十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一章 什麼事情就怕有第一次第七百二十七章 驚訝的李起第兩百九十一章 中計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六百四十九章 驚訝的李定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苦衷第一百六十二章 古人處世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訓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義第七十四章 躲過一劫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義黃廷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死置於度外第二十二章 死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韃子是吹出來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也許是衝動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戰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八十章 尚有轉機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兩百五十章 你懂帝王術第六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七十四章 苦命人第四百零八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君見駕第兩百四十六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百八十八章 驚恐牛金星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叔第六十七章 我不怪你們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理的推斷第一百六十二章 古人處世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四十章 糧食和鐵最重要第五百八十三章 戰果不俗第兩百六十章 廷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四百九十五章 皇妹別生氣了第七百零二章 堵胤錫也靠不住第兩百五十一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五百八十二章 鹿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堵胤錫添堵第三百七十二章 面上功夫第四百九十一章 信人不如信己第三百一十九章 殿下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