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

正是因爲有了劉盡忠這個假定王大張旗鼓的吸引闖賊人馬,使得追擊李起人非常的少,這纔是讓李起,劉桃樹他們成功跑了出去。

但是李起跑了,可是那劉盡忠最後卻是被李闖人馬抓住,最後被識破了身份,李闖頭目惱羞成怒之下,便是將劉盡忠亂刀砍死。

隨同的幾個護衛也是一同被殺,只有一個護衛逃了出來,這個護衛追上的李起,將劉盡忠的遭遇告訴給了李起。

不過那時候的李起還不是李起,是那個朱慈炯,那朱慈炯聽了滿不在乎,沒心沒肺的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彷彿劉盡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

不過在這個年代,劉盡忠的行爲確實也是理所應當,每一個人都不會感到有什麼不妥,畢竟劉盡忠作爲護衛,他的生命就是用來保衛皇家的,

但是不管怎樣說,劉盡忠都是代李起死的,儘管那時候的李起還不是現在的李起,但是繼承了身體本尊朱慈炯的全部記憶,劉盡忠這樣的遭遇還是讓李起感到心痛莫名。

這時候的李起做不到像身體本尊那樣泰然自若,所以李起對劉盡忠的行爲倍加感動,對劉桃樹,也是更加的感到心中有愧。

劉桃樹猛然間見李起一臉愧疚的看着他,還稱呼他爲“劉叔”,不由得是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他不知道爲什麼李起會突然之間這樣稱呼他,等他反應過來後,他趕緊是嚇得跪在了李起的面前,說道:

“殿下,末將當不得殿下這樣的稱呼,還請殿下收回。”

李起鄭重的將劉桃樹扶了起來,看着劉桃樹,李起幾乎是一字一頓的說道:“盡忠兄弟是待我而死的,我對他心中有愧,以後你就是我的叔父,我給你養老送終。”

劉桃樹聽李起這樣說,莫名的便是心中一陣感動,原來李起稱呼他爲“劉叔”,是因爲恢復了記憶,知道了劉盡忠的遭遇,這纔是對自己這般。

不過縱然李起如此,身爲臣子的劉桃樹還是不敢仰仗這份功勞,接受李起的稱呼,畢竟這身份地位擺在這裡,那可是不能有絲毫逾越的。

只聽劉桃樹說道:“殿下,盡忠是爲殿下而死,這是他的本分,殿下不必覺得心中有愧,我們都是王府護衛,職責就是保護你的安全,只要你安全,我們每一個人即便粉身碎骨也值得!”

說到這裡的時候,劉桃樹不由得便是在腦海中回想起了最後一次和兒子劉盡忠的對話。

那時候劉盡忠剛剛和定王朱慈炯換了衣裳。

“孩子,你怪我嗎?”

作爲父親,親手送兒子去死,這是一個無比艱難和殘忍的決定,那時候劉桃樹心中也是有些猶豫。

但是劉盡忠卻是沒有絲毫的膽怯和猶豫,毅然決然的回道:“爹,兒子我是殿下的護衛,能夠爲殿下去死,這是兒子的光榮,兒子又怎麼會怪你呢?

只是以後兒子不能陪在爹爹身邊了,請爹好好照顧自己,也請爹好好保護殿下!”

想到這裡,劉桃樹這鐵打的漢子不由得也是淚流滿面,站都站不住。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李起的十五萬大軍便是開始陸陸續續的撤離。

到這一天離去,李起包圍京城已經三天了,從時間上來看已經足夠了,儘管這三天李起一仗沒打,但是這已經足夠向天下昭示自己對韃子的態度。

而且現在也正好藉着坤興公主回來,給了自己一個從容撤軍的理由,李起讓人回稟多爾袞,說是看在坤興公主安然無恙的份上,就饒了韃子一回。

李起之所以這樣急着走,歸根結底還是擔心多鐸和阿濟格他們率軍回返,畢竟這時候曹順到現在也沒有消息傳過來,也不知道弘光朝廷會不會出兵牽制,

如果弘光朝廷不出兵的話,一旦多鐸和阿濟格提前回來了,兩相遭遇之下,只怕手下大軍會損失慘重。

正是因爲如此,李起纔是急着趕緊走。

多爾袞信以爲真,以爲李起真的是看在坤興公主安然無恙的份上,這纔是放棄攻打京城,不由的是大喜過望,

不管怎樣說,京城算是度過一劫了。

不過這時候多爾袞手下文臣武將卻是紛紛建議,請求追擊李起大軍。

這些人說的頭頭是道,說李起這樣主動撤軍,卻沒有足夠充足的理由,事情絕對沒有這麼簡單,不如追擊一下,試一試李起大軍的戰鬥力,

反正八旗軍京城這城高牆厚的城防在,追擊不成還可以退回來,若是李起大軍不堪一擊,那便可一舉破軍。

開始的時候多滾聽了也是頗爲有些心動,畢竟作爲沙場老將的他,這一次被李起逼得實在是窩火。

現在有機會追擊,他又怎會放過!

不過最後多爾袞卻是被那洪承疇給打消了念頭,只聽洪承疇說道:“攝政王大人,如今我八旗大軍主力回返尚不知確切時間,若是我軍貿然追擊,恐怕非明智之舉,

而且僞定王大軍至少也是十五萬的人馬,這麼多人這是因爲得知了他這個定王朱慈炯的身份,纔是風景雲從,前去追隨的,

這些人可說是對僞定王有分外濃烈的期望,效死之心自是強烈,若是一旦追擊不成,必將引來他們的強烈反撲,

僞定王大怒之下再度圍城,那時候可就真是不死不休了!”

在洪承疇的勸說下,多爾袞還是放棄了追擊李起的打算,畢竟這時候他能夠動用的人馬實在是有限,贏了當然是意外之喜,

一旦不能建功,輸了,那到時候不但穩定不了現在的局面,而且還將使局面更加難以控制,到時候那就真是追悔莫及了。

於是就這樣,多爾袞第一次萬般無奈的站在城頭上,看着那李起大軍一波又一波的撤離,而毫無作爲。

“朱家小兒,我多爾袞總有一天要叫你看一看八旗的刀鋒!”

對這個一而再,再而三給八旗大軍帶來慘重損失的人,多爾袞咬牙切齒,恨恨的對自己說道。

第七百一十章 不知所謂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有信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義黃廷第七百七十五章 家還是家嗎第四百一十一章 難道是她第六百二十三章 驚變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總是天真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捨我其誰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兩百七十八章 驚爲天人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止步不前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起的承諾第兩百九十章 我打仗不是爲了討好他第二章 這是哪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清的罪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殘忍好殺李自成第三十一章 什麼事情就怕有第一次第四百九十四章可敢和本藩賭一局第六百六十八章 以身同受第六百一十三章 武進侯第五百八十九章 難道飛了不成第六百六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好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鐵趁熱第六百六十一章 坤興公主大婚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場體面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奴才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訝的多爾袞第六百四十九章 驚訝的李定國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三百零五章 意圖聯手第六百五十七章治他還不容易嗎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駕光臨第兩百九十四章 敗亡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有信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怎麼進京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疑惑的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一百五十章 事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莫要失了本分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明烈士陵園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要怪罪第兩百三十二章 兄妹相見恨別離第五百六十九章 知遇之恩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第一百三十三章 軍心不穩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清的罪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二十四章 發兵山海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是個陰謀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零七章 本藩一諾千金第兩百零六章 身份已顯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訝不已第五百四十章 突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九十七章 暴行累累第五百一十五章 煌煌大明萬年青第五百三十三章 事出有因誤會生第五十七章 都是被誰逼的第兩百二十二章 懷念前朝第兩百五十二章 李起大喜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七百一十章 不知所謂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棄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戰滿達海第六百五十章 珍惜第兩百三十章 哪來的邏輯第兩百二十二章 懷念前朝第兩百五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三百五十八章 親密合作第四百六十五章 疑惑的多爾袞第三百六十章 大人高義第五百零五章 算算你還是賺了第四十一章 畜生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兩百七十四章 詭辯第三百九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兩百五十八章 公開審判第五百七十一章 困境立解第六百六十一章 坤興公主大婚第兩百四十章 衡王朱由棷第五百一十章 你太高看他們了第兩百五十章 你懂帝王術第六百四十二章 賭注第七百七十七章 爵位賞賜第三百零三章 咬牙切齒的多爾袞第十八章 降而復叛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是死路第四十八章 差點嚇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靈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