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南方戰區(九)

1651年8月,車廄堡外炮聲隆隆。蔡華澤穿着一副東岸輕便全身甲,在親兵的衛護下,親臨一線,指揮着麾下兩千五百餘兒郎與清軍死戰。

這裡是慈溪江邊的一處小碼頭,建有一圈小圍牆,圍牆上還架着幾門4磅火炮,大順中營蔡華澤部便駐守在這裡。這個碼頭平時用於東岸運輸船(民間蒐羅的小船)及淺水炮艇靠泊,型制不大,不過此時卻成了清軍的眼中釘。帶隊的浙江提督田雄親自督率萬餘人馬圍攻不輟,打算先拔掉這個與後方聯繫的關鍵節點,然後再徐徐啃掉車廄堡這個釘在他們前往鄞縣必經之路上的棱堡。

只不過這又談何容易!先不說他們圍攻碼頭的時候會不斷受到車廄堡城頭髮來的火炮炮彈“問候”,就說今天清晨緊急從後方開過來四艘“阿穆爾河”級淺水炮艇加入戰鬥後,清軍圍攻碼頭的行動基本上就已經宣告失敗了。

無論田雄甘不甘願,他這次歷時兩天的攻勢都已經進入了尾聲,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在傷亡了兩千餘人的情況下,還能如何安然撤出前線。留守在車廄堡內外營寨的大順劉國昌部四五千人,加上堅守碼頭營寨兩晝夜、主力未損的蔡華澤部,可都不是什麼善茬。田雄要能順利撤出前線,後方陳泰率領的萬餘滿漢蒙八旗(部分跟隨其南下福建的綠營兵已被編入漢八旗)的接應是關鍵。

不過不管能不能讓田雄撤退之際再撂下點人馬,清軍的這次攻勢再度以失敗告終是確定的了。而這次,也是自從車廄堡、田螺堡防線(加上海軍炮艇在江中巡弋,構成聯合防線)建立以來,清軍的第六次失利了。無論是張存仁、陳泰還是濟爾哈朗,他們費盡了無數心力,前後損兵折將逾萬,卻始終拿這道駐兵不過九千五百餘人防線沒招。

而清軍啃不下車廄堡、田螺堡封鎖甬道的防線,對於繞過五磊山——香山(達蓬山)這片山區,迂迴攻擊慈溪這座寧波府北線的門戶,卻也進展有限。他們除了最開始依靠從荷蘭人那裡購來的火炮擊破了第十師丁維嶽部三千餘人、解除了側翼觀海衛的威脅外,便再無任何進展。

目前他們頓兵於慈溪縣城下,與以挺身隊第五大隊、新建陸軍第三師(孫守正部,2000兵)、第十師(丁維嶽部,額兵3000,尚餘2500人)爲主的東岸軍隊計七千戰兵(輔以一定數量的炮手、輜重部隊)鏖戰不休,不但人員損失頗大,就連火炮都被擊毀了四五門,讓領兵的梅勒章京董阿賴、固山額真金礪、寧波總兵張傑等人是灰頭土臉,心痛不已——這可是朝廷花大代價從紅毛那裡購來的軍械啊,分到閩浙的一共才十幾門,而今在個小小的慈溪縣城下便損毀了五門之多,這回去之後如何向鄭親王交代呢?

在慈溪縣城下前後損失了四千餘兵馬,黃衣賊的炮火又很兇猛,炮子不要錢般砸在我大清將士的頭頂上,這仗真是沒法打下去了——他們一直就鬧不明白,這黃衣賊是如何有這麼多的大炮可用的——如今面對黃衣賊加固過的堅城和數目多得嚇人的火炮,強攻實在有心無力!再加上黃衣賊的水師艦船一直在海上游弋出沒,保不齊哪天就有大隊人馬在他們後方登陸,那樣前線的我大清將士豈不坐蠟?還是儘早撤退吧,至少退守觀海衛、臨山衛一線,先堵住黃衣賊可能的西進道路,再圖其他。

兩路清軍分別在車廄堡——田螺堡、慈溪縣外受挫,這攻勢便被抵消了大半。其他一些穿越山區間道而來的清軍,一來身體疲憊,二來也缺少輜重火炮,馬匹也甚少,很快就被嚴陣以待的東岸陸軍主力部隊(他們充當了事實上的總預備隊)消滅,給百無聊賴的他們又增添了一絲功勳。

聚集在杭州府境內數量多達八萬(其中滿蒙八旗一萬三千餘人,漢軍旗亦有數千)的清軍,竟然奈何不了一個僅有兩萬五千餘雜七雜八戰兵的寧波府,這讓以鄭親王爲首的一干滿漢大臣們情何以堪?當然不是沒人說他們這八萬大軍算是堵住了黃衣賊出外劫掠的途徑,可問題是你這八萬相對善戰的軍隊被拖在杭州府,時間長了也不是個事啊。素聞黃衣賊行蹤詭異,海上巨舟也飄忽不定,這機動性清軍自問是比不了,萬一他們盡起大軍四處攻打他處,然後再閃電奔回,這麼點時間夠清軍做出什麼反應麼?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清軍的這種矛盾焦躁的心理,東岸人也不是看不出來,而這也是他們本身的目的:如同吸鐵石般牽制住大量南方清軍有生力量,給之前陷入頹勢的魯王所部、鄭氏、李成棟、王得仁等部明軍創造機會,至於他們能不能趁勢反攻收復地盤,這就不是東岸人所能控制的了。機會給你們創造出來了,但能不能把握住完全是你們自己的事,我大東岸又不是你們的奶媽,我們只不過是來撈人口、書籍、藝術品和一些其他有用物事的。

不過呢,就目前的戰局走向來看,各部反清軍隊的攻勢還算可以,其中魯王所部已經壯大到數萬的人馬攻陷了台州府大部、溫州府一部,各地零散抗清勢力紛紛來投,浙東抗清形勢頓時再起新高潮。而且,魯王所部在大陸立足,不但衛護了東岸寧波府的側翼,還有效消弭了他們內部的裂縫,比如舟山守將黃斌卿此刻就很安分,不再如以前那般驕橫。爲何?因爲張名振、阮進、王朝先等人在大陸上打下了偌大地盤啊,實力已經不是他可以比擬的,因此對魯王也變得特別乖順。當然了,前提是張名振等人不要侵染他已看作自家後院的舟山島,不然早晚還會翻臉。

至於東南沿海另一大勢力——鄭森率領的鄭氏武裝,此時也正在漳、泉二府攻城略地,進展頗速。鄭家在福建經營多年,勢力根深蒂固,此刻鄭森趁清軍主力被陳泰帶走北上援救財賦重地杭嘉湖三府,福建綠營又在潮州府被李成棟擊敗,迅速率軍攻入福建。其本人現坐鎮海澄,麾下小十萬人馬(或者說是十萬民夫……)已經深入漳州、泉州二府多地。各地地方勢力甚至清廷將官,聞打着南明旗幟的鄭氏歸來,紛紛來投,使得清廷在這兩府的勢力瞬間土崩瓦解,再不復成爲威脅。

收復這兩府後,獲得喘息之機的鄭氏已經與南明李成棟部連成了一片——但這很難說是不是好事,兩部關係似有不睦——進佔了漳、泉二府大部的鄭氏一邊招兵買馬,一邊積極準備水陸並進,打算先取興化府、再克福州府,擊潰清福建提督趙國祚(漢軍旗固山額真)領有的不多的綠營。在他看來,十萬大軍如山般壓下,趙國祚手裡區區兩萬蝦兵蟹將定然成齏粉矣,如何能是他鄭家大軍的敵手?興化、福州既下,漳州、泉州又已握在手裡,建寧、延平、邵武諸府也不難攻取,這樣掩有全閩,自己怕不是要從郡王晉爵爲王了吧?

唔,戰中俘獲的清軍能用則用,不能用則售與黃衣賊好了。這些北人,來我福建多造殺孽,本是要明正典刑的,如今能將他們賣給黃衣賊換取一些急需的軍械,算是他們爲自己以身贖罪吧。百年後到了地府,多多少少也有些顏面見祖宗,算是便宜他們了!

除此之外,率軍進入江西的大順中營右果毅將軍郭升所帶的人馬在鞏固佔領的袁州府地盤,並迅速擴軍至五萬餘人後,開始東進佔領臨江府,然後與從贛州北上的王得仁部夾擊吉安府的清軍,擊敗數千清軍,收復吉安全府。做完這一切後,郭升又率軍火速北上臨江府樟樹鎮,以嫺熟的火器戰法擊敗聞訊趕來鎮壓的耿仲明部大將徐得功部數千人,並追擊至豐城縣,大掠一番後方才返回出發地。此役大大扭轉了江西戰場的頹勢,有力打擊了清軍的囂張氣焰,目前江西清軍主將耿仲明、沈志祥二人固守江西北部南昌、瑞州、九江、饒州、廣信諸府,再不敢輕易南下進攻,佔據着江西南部地區的王得仁部因此也大大鬆了一口氣。

“江南韃子全線潰敗,正是我輩奮起之時。來人哪,把本將的安達盧西亞寶馬牽來,本將要率兒郎們出城追敵!”蔡華澤想到自己在會議上聽黃衣軍長官通報的江南軍情,頓時覺得韃子朝廷已搖搖欲墜,形勢一片大好。

恰逢此刻田雄圍攻碼頭營寨兩晝夜不克,正欲引軍退去之時,車廄堡城頭已打起協同追擊的旗幟,蔡華澤頓時覺得時機已經到來,因此向自己的親兵下令,打算帶千餘精銳人馬出城擾敵,使其不得自如退去。反正現在東岸炮艇封鎖着江面,倒也不虞老巢丟失,清軍也撤兵心切,這功勞不撈白不撈。

第四章 安齊拉納納(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炮臺,三日而下!(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九十七章 山間的戰鬥(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棄的土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區(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線不容侵犯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亂象(二)第二十五章 聖奧古斯丁(三)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五章 鴨子湖(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渾水(一)第七章 安齊拉納納(七)第八十三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島第二十三章 本土:財稅第十五章 混亂與秩序(一)第九十五章 附屬地建設(二)第九十五章 附屬地建設(二)第三百零九章 熱那亞人的目光(三)第五十一章 繳公糧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二十四章 聖奧古斯丁(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巴塔哥尼亞(二)第二章 新起點(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燒營房事件(三)第六十九章 農業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華夏、新危機(三)第九十八章 重返黑水港(二)第五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五)第三十章 本土:鄉間(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市場(三)第九十二章 表兄(五)第十九章 濟南(二)第七十八章 參謀旅行(四)第一百章 本土的準備(一)第一章 新起點(一)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五十七章 東岸主義(一)第四十二章 血河(五)第二十三章 深固根本(九)第七十三章 烏江之畔(四)第四百十章 漂洋過海(二)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二十八章 烏江之畔(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應(三)第一百十三章 物資準備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北鐵路(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國人(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二)第二十七章 大開發:“剿匪”第五十章 獵殺第二百六十五章 網(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炮臺,三日而下!(二)第三百十七章 軍隊與財政(二)第二十七章 詭異的局勢第一百十五章 河間奴(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風險(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覽會(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起義(一)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貿易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經濟學(二)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五十七章 東岸主義(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第二十四章 卡瑪部落第十三章 十二字方針第三百九十九章 西班牙的凜冬(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中護航(二)第二百四十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亞(一)第六十六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合作(四)第九十五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方(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經濟工作(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渾水(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經濟工作(四)第九十二章 表兄(五)第七十八章 割麥子第二十四章 百萬法郎戰爭(三)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濱(二)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四百零四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一)第六十五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一)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場(四)第四十二章 貿易與殖民(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催化(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亂局(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東岸人在黑龍江上(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經濟工作(一)第六十九章 農業問題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貿易第五章 波羅的海第四十九章 戰備之軌道(二)第四十一章 海試第二百四十八章 拉普拉塔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