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二)

“諸位也都知道,最近本公司投資興建的南鐵面粉廠已經正式投產了。”莫茗站起了身,在採光還算不錯的餐廳內走來走去,只聽他用不大的聲音說道:“南鐵附屬地面積狹小,且土地貧瘠,農業條件不算很好,因此糧食的產出是相當有限的。我們在進口秘魯糧食之前,每年要從羅洽港進口三千餘噸麪粉,才能將將保證本地居民及外來勞務工的日常所需,僅此一項,南鐵附屬地每年就要外流超過十五萬元的資金,這本是能夠節省下來的。”

“南鐵草創,萬事都要從頭做起,因此之前有些疏漏,可以理解。”莫茗繼續說道:“但現在鐵路、公路、碼頭建設都已走上正軌,也是時候搞一搞經濟建設了。否則,我怕在座的諸位都忘了,我們南鐵並不僅僅是一家鐵路公司,而是有着鐵路附屬地及其行政權的大型殖民貿易企業。因此,利用本地有限的資源,爲公司謀取最大的利益,是我們南鐵永遠追求的目標。而這第一步,就是建立起我們自己的工業,嗯,先從麪粉加工業開始。”

其實真要說起來,如今東岸上下28.4萬人口(截止1651年7月底的最新數字,不包括無國籍勞務工及南鐵附屬地人員),每年所消耗的麪粉數量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根據工商部的數據測算,如果加上奴隸和外來勞務工的日常消耗,這個產業的毛利潤總額當在120-130萬元左右,目前基本上被國內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磨面作坊給瓜分掉了。

當然了,隨着競爭的日益激烈,麪粉行業的利潤率也在逐步下滑之中,不過這是一個緩慢的長期過程,和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相比,這就不算什麼了,仍然能夠吸引很多投資者的目光,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南鐵公司,畢竟生活必需品的生意,總是最受投資者關注的。

南鐵公司雖然預計1651年依然會大幅度虧損——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移民安置費用及新的投資項目——但看好這家公司前景的投資者卻是絡繹不絕。其中最有名的投資者當屬財大氣粗的東岸公司了,這家已經有了財團雛形的企業連續兩次增資擴股,目前已經將自己的股份提升到了7.5%,成了繼東岸政府之外的第二大股東。

東岸公司的舉動無疑給國內衆多中小投資者們帶來了充足的信心,因此,南鐵公司的債券、股權在青島金融交易市場上非常好賣,尤其是那些五年期、七年期、十年期的商業債券,基本上每次一發售就會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收益率也屢創新低。

如此之火爆的融資環境,自然給南鐵公司帶來了充足的現金,因此該公司目前開始同時上馬多個項目,其一是在智利南部的漁業項目——比如蒙氏港一帶的捕鯨、捕魚及鮭魚養殖;其二是火地島南部的捕鯨、捕海獸制皮業務,其中也包括深加工的肉製品醃漬、油脂的提煉;其三就是深加工從秘魯進口來的各種初級產品,其中主要是農產品。

“麪粉加工業是農產品裡面短期來看最具發展潛力的項目,同時也是國內現在非常成熟的產業。我們涉足這個行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是事先做過充分調研的。”莫茗習慣性地給自己點了個菸斗,然後夾在右手食指與中指之間,一邊走路一邊說道:“秘魯的小麥,據我們長期觀察,普遍比本土的價格要低上10%-20%左右。之前即便有着進口關稅以及運費的因素在內,南鐵附屬地內的一些作坊或個人依然有着很強烈的進口秘魯小麥的衝動,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如今我公司一旦取消對秘魯農產品的進口關稅,再加上機器大工業生產線的低成本運作,即便出口回本土,依舊是有不小的競爭力的。”

莫茗說這話,其實並不是和誰商量什麼,而只是單純地和底下人說明而已。蓋因此時南鐵面粉廠已經投產,該廠的生產線照搬的是國內最具生產效率的大豐食品公司的小麥制粉線,因此生產成本極爲低廉。畢竟在小麥制粉這種行業中,生產規模越大,往往意味着各方面綜合成本最低。

位於阿勞坎港的南鐵面粉廠的這條生產線,年處理小麥的能力是一萬噸,出粉大約在接近六千噸的樣子,僅此一項差不多就已經滿足了南鐵附屬地一半以上的消耗量了。現在該廠在上第二條一模一樣的蒸汽制粉線,準備將年產能擴充到一萬二千噸,這就基本能夠滿足本地消耗外加部分盈餘了。這些剩餘的產能,自然可以向外出售,就目前來看,本土也許不是很適宜(面臨着複雜激烈的競爭以及可能帶來的政策風險),但秘魯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特別是東岸人這些年來不斷改進的磨粉機器,已經能夠做到將小麥中絕大部分的麩皮、胚乳、胚鱗都剔除在外,磨出的麪粉又白又細,深受當地的半島人、克里奧爾人(土生白人)、梅斯蒂索人(印第安混血白人)、穆拉託人(黑白混血)以及印第安酋長等有消費能力的羣體的喜愛,售價不低,利潤率極高。

西班牙人受限於技術因素,他們的風力或水力磨坊磨出的麪粉又粗又黑,只能用來製作黑麪包。而在體面人這個羣體當中,黑麪包顯然是沒有太多市場的,他們還是喜歡酥軟的白麪包,更別提還有宗教儀式及貴族宴會上所需要的高質量的精製麪包了,以前他們靠從舊大陸進口,但現在可以就近問東岸人購買了。

東岸人真是神奇,他們磨出的麪粉白得嚇人,摸起來手感也特別細膩,看着就像是高級貨。而且這種被稱爲“南鐵粉”高級麪粉比起舊大陸的所謂精製麪粉來要更“有勁”,即用這種麪粉和成的面更有黏性,能夠吸收更多的水分,而這往往意味着同樣的麪粉能夠製作出更多的麪包。而且,這種麪粉還有一個更突出的特點,那就是不容易敗壞和生成麥芽,儲存時間比舊大陸麪粉要更長(裡面的麥油和澱粉酶較少)。

賣相好、更見用、易儲存,這麼多的優點擺在這裡,同樣的價格,如果再競爭不過秘魯本地乃至舊大陸的所謂“精製麪粉”,那麼裡面就有問題了。東岸人與秘魯之間的走私貿易目前正越來越火熱,自然沒什麼問題,因此,進口秘魯糧食製成麪粉後再伺機返銷回秘魯——同時也試着向東岸本土出售參與競爭——自然是一件極好的生意了。當然東岸人也懂規矩,會拉那些糧食種植園主與西班牙商人買辦們一起發財,畢竟幾百萬人口的大市場,這其中的利潤可大得嚇人呢。

而除了這兩條制粉線以外,南鐵面粉廠還在與國有大豐食品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一套風力制粉生產線(技術專利歸兩家共有)。在南鐵附屬地很多地方,終年颳着凜冽的西風,且風速較快,其中蘊含着豐富的資源。這如果不好好利用起來,豈不大爲可惜?

之前阿勞坎港、興南港這兩座繁華城市的市郊就已經出現了少許磚石砌就的風力磨坊、風力鋸木機械了,這些由私人投資或多人集資建成的風力機械,生產效率相當不錯,也沒什麼額外的成本(至少六七毛錢一噸的煤炭錢是省下了),非常受衆人的喜愛。如今南鐵面粉廠打算上的這條生產線,打的也是利用風力資源的主意。只不過這個項目所需的固定設施投資不少,前期研發成本也不低,何時能夠上馬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既然上頭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搞這個,那估計也不會拖很久就是了。

“麪粉如此,將來等南鐵附屬地的人口更多的時候,我們還要從西班牙人手裡進口別的東西進行再加工,比如可可、咖啡、菸葉、蔗糖等等,都是可以涉足的生意嘛。”莫茗看着衆人略有些期盼的面容,笑着說道:“秘魯以後就是我們的大寶庫,是滋養我們南鐵的營養源泉。南鐵要發展,秘魯是生命線,這一點諸位要有深刻、清醒的認識。”

午餐會結束後,莫茗立刻帶着手下官員馬不停蹄地參觀了下南鐵面粉廠,然後又跑到碼頭邊,視察了多家制作鹹魚的手工作坊——託西班牙國王的福,如今的秘魯人坐在世界三大漁場上方卻仍要向東岸進口海產品,這種人爲扭曲的經濟怪現象也是夠奇葩的。

視察完這些鹹魚加工作坊後,莫茗打算乘船去喬恩斯羣島的蒙氏港、藍鯨港、慶豐港一帶巡察下,以實地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最後,他還打算去一下位於麥哲倫海峽內的山毛櫸堡,以及正在後世阿根廷烏斯懷亞城原址上興建着的山後堡(意爲隱藏於連綿羣山之後的堡壘)——一座未來以海獸捕獵、煉油、制皮爲主要支柱產業的新定居點——總之,要將這些關係着南鐵未來的基業全部轉一遍。

第一百五十七章 序曲(三)第三章 新起點(三)第五章 鴨子湖(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巴西局勢再平衡第三十五章 戰爭機器(四)第一百十八章 鬆前藩第四十八章 恢復性發展(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口飢渴症第九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一)第四十二章 貿易與殖民(一)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準備(二)第三十章 聖奧古斯丁(八)第九十章 表兄(三)第九十五章 附屬地建設(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策應(二)第五十四章 波爾多風雲(十一)第八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十一)第四十四章 戰爭結束的曙光(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穩固的後方第十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與航運(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男爵的回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二百六十三章 網(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日(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過海(五)第二百三十章 新市場(二)第一百十七章 烏江之畔(六)第六章 狼羣(一)第十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二)第四十七章 恢復性發展(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創業與發展(三)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島,新生活(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六十二章 決戰:插曲(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帥的臨別獻禮(二)第七十七章 西線無戰事第四十一章 海試第八十六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二)第四十九章 波爾多風雲(六)第四十二章 貿易與殖民(一)第十七章 深固根本(三)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六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一)第三百零三章 戰爭歲月(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棄的土地第二十七章 詭異的局勢第五十章 南非駐屯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後方(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亞(一)第九十六章 遠航船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印度公司(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後方(三)第六十一章 非洲航線(續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社會變遷(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印度公司(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拉普拉塔暗流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方戰區(七)第九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風險(二)第二百零六章 血肉磨坊(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經濟學(三)第八十八章 表兄(一)第八十三章 財富與銷贓(一)第四十一章 河中堡的困境(五)第八十八章 表兄(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國離鄉(二)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一百零七章 哥薩克與滿洲人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亞(六)第六十六章 海軍與海盜(一)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渾水(五)第四十八章 火地島之行(上)第八十六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二)第三十七章 產業發展規劃第六十二章 非洲航線(續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燒營房事件(三)第七十三章 斬波第四十四章 戰備第六章 鴨子湖(二)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五十章 南非駐屯軍第五十六章 齊洛埃島第七十四章 探險船隊的出發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勢(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華夏、新危機(五)第五十二章 波爾多風雲(九)第一百十九章 見聞(二)第四十八章 恢復性發展(二)第七十三章 海軍與海盜(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虛的山東第一百七十八章 渾水(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二十三章 聖奧古斯丁(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五十八章 決戰:發展第六十四章 決戰:主題(二)第五十一章 戰備之船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