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金融市場(一)

普通農戶、國家儲備糧庫以及爲二者提供金融服務的西北墾殖銀行,這三者便構成了東岸經濟的底層部分,即廣大的農村經濟部分。這部分經濟以農業活動爲主,地方性也比較強,雖然有着商品化農業的些許特徵,但從總體上來說,這依然是一個前資本主義時代的社會經濟體系。

而在東岸經濟的上層,則是以國家和少部分私人資本構成的一種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體系。具體表現在上層社會生產各種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並且壟斷了農產品的貿易,整個農村的底層自然經濟完全從屬於上層的資本主義經濟。

底層經濟和上層經濟之間,不說涇渭分明吧,但區別依然是巨大的,表現到貨幣上,就是兩者之間同行的貨幣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在底層農村經濟中,比較多見的是各種面值的銅幣、銀幣,紙質的一年期、兩年期銀行承兌匯票較少,民間認可度也不是很高;但在上層工業經濟中,最多見的自然是各類面額(很多都是大面額)的銀行承兌匯票了,這些匯票在企業與個人間來回流通、不斷背書,相反硬幣卻不多見。

這兩類貨幣體系之間的聯繫,大概就是通過輸出特產品(農產品)和輸入消費品的貿易貨款、公共費用(稅收、水利建設攤派、國防特別費等等)以及工資支付(農閒時打工,一般是建築工地)等數種渠道來進行的。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機構,大概就是國家儲備糧庫、地方百貨商店、交通部和國家鐵道總局下轄的建築隊,以及西北墾殖銀行了。

不過,隨着明人移民的大量流入,特別是一些在原本明國小有身家的一些商人、小地主或主動或被動地來到東岸,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活動開始顯露出萌芽,並漸漸發展了起來。目前有民間私人金融萌芽跡象的,主要在兩個地區,一是西嶺地區,以羅洽縣的所謂“青州幫”商人爲主;另外一個就是南鴨子湖地區了,以農業大縣西湖縣的一幫山東濟寧籍移民爲主,當地的明人稱之爲“濟寧幫”。

這些人在身攜少量金銀珠寶玉器什麼的進入東岸後,逐漸在地方上紮下根來,然後開起了流動雜貨鋪,專門避開大型連鎖辛迪加企業——東岸百貨商店勢力較盛的城鎮地區,進入廣大的鄉村腹地,向當地農民們出售各類生活必需品、收購農民們手中的剩餘商品(主要是糧食,偶爾有一些羊毛、皮革、獸脂等)。久而久之,他們便和當地的農民們建立起了相當密切的關係,信譽度也水漲船高。這個時候,很多完成這第一步積累(資本積累和關係積累)的小販們便開始了蛻變,他們開始向一些急需用錢的農民放起了小額貸款,西湖縣牧草嶺鄉的邵元義就是這麼一個人。

當然了,邵元義移民到東岸時身無分文,並沒有什麼原始資金。他的資本積累靠的全是發明阿司匹林藥物的部分專利權權益,以及行醫賣藥獲得的一些高額收入,但本質上他和那些小販們是一樣的,同樣有資金、同樣有關係網、同樣有不錯的民間信譽。他們的放貸,形式多樣,有的是現金貸款,有的商品賒銷,甚至其中有些人還經營起了一些匯票貼現業務,讓人看了大爲驚異。

邵元義現在在自家的院子裡搭了一個小棚子,開起了一種類似當鋪的“金融機構”。農戶們送過來的穀物、皮革、牲畜、木頭甚至雞鴨禽蛋都可以在這裡質當,以換取他們急需的現金。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按照營業規範,在西北墾殖銀行內是很難質押的,因此這些農戶們也只有去尋找鄉間的富戶,通過地下當鋪的形式來獲取資金。

除了“當鋪”外,邵元義還在自己書房裡辦起了純粹的現金貸款業務,且同樣是那種在銀行很難獲得批准的無抵押現金貸款。由於邵元義常年居住在鄉間,因此他很清楚誰能貸誰不能貸、誰的貸款能收回來誰的貸款根本收不回來。這樣做到有的放矢後,不良貸款的風險就會極大降低,而這也是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所不具備的優勢。

“1646年發行的西北鐵路建設債券?”坐在自己書房裡,邵元義手裡拿着一張紙片翻來覆去地看着。“紙片”確實是真的,財政部當初在西北鐵路開工前曾經在全社會公開發行了數十萬元的五年期、十年期建設債券,這張“紙片”應當就是在那時候購買的,且是不記名債券,因此在民間多有轉手。

“沒錯,先生。”坐在邵元義對面的是兩個歐洲裔男人,其中一個年紀大些,看起來入籍東岸有些年頭了,另外一個則是個來東岸打工的年輕人,漢語結結巴巴的,說起來不是很利索,此時說話的就是這個滿臉絡腮鬍子年輕人。

只見他緊張地看着邵元義,用一種邵元義聽不懂的語言說着,他旁邊的中年人則負責翻譯:“這是瓦倫蒂諾先生支付給我的,我爲他在一個伐木營地內整整工作了五年,然後他就支付了我二十枚銀元以及這麼一張鐵路建設債券。我當時本來不想要的,但他很不耐煩,他的手下也恐嚇我,說大家都是這樣的。但我哪知道這張債券要明年年底才能兌付,現在老君廟鄉在招募墾荒移民,限期三個月,本月就是最後一個月了。這次每畝地只要五元錢,教會可以爲我們申請國籍,還爲大家張羅住房按揭貸款,這麼好的機會錯過了下次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說到最後,這個來自蘇格蘭的年輕小夥子幾乎都要哭出來了。是啊,教會組織的墾荒活動,一向被認爲是極好的機會。不但有較爲廉價的住房,就連妻子也有教會幫忙張羅,划算得很。錯過了這麼一次,不但誤了一年種地掙錢的機會,也當然失去了獲得這些福利的機會,由不得這些外來主動移民們不着急。

說到這裡,他旁邊的那個中年男人也幫腔地說了兩句:“弗格森在伐木場裡砍了五年樹,幹活一直兢兢業業,也沒有任何違反過勞動紀律的事情,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小夥子。他以前因爲在深山老林裡幹活,學習漢語的時候不多,口語能力有所欠缺。但現在他每天晚上都會抽出時間來學習,很是用心,村裡的王夫子還誇獎過他,說他是‘化夏’語言班裡進步最快的一個人。這次機會難得,希望邵醫生能幫就幫一下吧,銀行那裡這個月的放貸額度用完了,做不了抵押貸款。我家裡的錢前陣子有事都花完了,要不然我也得幫小弗格森一把。”中年人也來自蘇格蘭,因此對這個年輕人很是照顧。

“唔……”邵元義沉吟了一會,然後嘆了口氣,說道:“我也是過來人,明白機會難得,當然不會誤了你的前程。這樣吧,小夥子,我這次就給你點優惠吧。你的這張債券面值一百元,1651年12月31日兌付,年息4.5%,每年1月1日付息。今年(1650年)的利息似乎已經被你的瓦倫蒂諾先生領走了呢,那麼這張債券還有一次利息可領。好吧,我也不多說了,想必你也明白這張債券的真實價值……”

說完這麼一番話,邵樹德示意他的妻子從一個木製保險櫃內取出了92枚銀元,數了一遍後放到了年輕人弗格森的手裡,說道:“既然你選擇死當這張鐵路建設債券,那麼按照規矩,九二折扣支付,這裡有92元現金,拿好了,以後這張債券就和你沒關係了,所有權益歸我一個人。這可是優惠價了,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拿好錢就趕緊去老君廟鄉報到吧。已經二月中了,時間不算很充裕,快去吧,小夥子!”

年輕人弗格森仔細數了數手頭的92枚銀元並確認無誤後,感激地朝邵元義笑了笑,說道:“我很感激,尊敬的邵醫生,天尊會眷顧你的。”

邵元義微微一笑,坦然受下了對方的感激。這票生意對他來說收益並不是很多,但正如那句話,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對於他們這種民間私人放貸者來說,一個良好的名聲也是必須的。這不僅僅是涉及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同時也關係到政府官員對他們這些活躍農村市場、促進貨幣流通私人小額放貸者的觀感。一旦觀感差了,那麼以後很多事情就不那麼好運作了。

第三十九章 善後會議第二十二章 漂洋過海(十二)第九十四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日(三)第二百十八章 熱帶沃土(四)第四百十六章 抱犢崮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四十一章 平安堡(三)第八十六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場面第六十二章 塔城煤礦(三)第六十三章 非洲航線(續三)第二十三章 聖奧古斯丁(一)第三十三章 談判(一)第七十九章 好望堡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蝦夷地的謀算第二百十八章 熱帶沃土(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二十五章 百萬法郎戰爭(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哈巴羅夫的抉擇(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炮臺,三日而下!(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燒營房事件(三)第八十二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二)第四百十六章 抱犢崮第一百二十八章 東南太平洋(一)第六十七章 決戰:主題(五)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國人(七)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三)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場(二)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國人(三)第三章 新起點(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聖菲,指日而克!(一)第一百零九章 遠東根基第四十七章 勇敢者的遊戲第三百十六章 軍隊與財政(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渾水(七)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渾水(八)第九十四章 附屬地建設(一)第六十五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統第一百十章 煙臺(五)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濟調查(三)第六十六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岱山島第二百八十四章 布城,不堪一擊!(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經濟工作(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第二百八十三章 炮臺,三日而下!(二)第四百八十章 南鐵公司(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印度公司(二)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三百二十章 策應(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亂象(二)第一百零一章 開拓總局(一)第七十二章 大掃蕩第三十五章 談判(三)第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三百八十三章 東線無戰事(一)第一章 安齊拉納納(一)第一百零二章 開拓總局(二)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五十九章 決戰:插曲(一)第八章 安齊拉納納(八)第七章 安齊拉納納(七)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爭催化(二)第六十三章 決戰:主題(一)第五十三章 追逐戰(二)第二十三章 深固根本(九)第五十章 南非駐屯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進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二十六章 貿易摩擦(二)第九十一章 表兄(四)第六十九章 決戰:間奏(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合作(二)第一百零五章 新華夏、新危機(一)第十五章 新發展(四)第九十章 表兄(三)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場(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序曲(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洽(一)第五十一章 繳公糧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班牙的凜冬(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第一百三十六章 創業與發展(一)第三百四十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網(六)第八十六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第九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一)第九十七章 附屬地建設(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合作(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大荒(一)第二十五章 聖奧古斯丁(三)第九十七章 附屬地建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