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判斷(二)

“我認爲……”說到這裡,陸銘先是沉思了會,然後便用略帶肯定的口吻說道:“至少到目前爲止,我依然看不出西班牙王國政府有任何求和的心思。”

“我們只需要簡單換位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了。”陸銘爲自己的判斷做着解釋,“我們先看看西班牙人在這場至今已歷時十個月之久的戰爭中失去了什麼?拉普拉塔的幾個城鎮以及這些城鎮積存近百年的財富,而這些本來就不是西班牙國王的財富,也不是大貴族們的禁臠,他們有必要心痛麼?第勒尼安海海戰是怎麼回事我自己心裡清楚,西班牙人是損失了一些戰艦,但遠沒有到傷筋動骨的程度,我聽說他們4月份前往新大陸的弗洛塔船隊的船隻數量依舊達到了40多艘,平均噸位500餘噸,這證明他們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第勒尼安海海戰的消息我甚至懷疑能不能吸引腓力四世哪怕一絲一毫的注意力,畢竟和與法蘭西正在進行的事關歐陸統治權的爭霸戰比起來,與我們的戰爭實在不值一提。”

“西屬聖多明各的淪陷也許會對西班牙人造成一些震動,但然後呢?他們依然該幹嘛幹嘛,該部署對我們的攻勢的繼續部署,該和法國人死磕的繼續和法國人死磕。他們的損失有限,新大陸依然能爲國王提供源源不斷的戰爭經費,荷蘭人、猶太人、******人組成的放貸商人團依舊在爲他們提供財政服務,數量龐大的陸軍依舊奮戰在多條戰線上,他們不需要特別針對我們,就是這麼簡單地拖下去,試問我們能夠耗得起嗎?”

“我們完全拖不下去!因爲戰爭造成的各種因素影響,現在保守估算每年我們會有30萬元以上的財政缺口,這個缺口不是光靠發行匯票就能解決的。而且這還是目前的狀況呢,萬一西班牙人跟我們死磕,傾盡全力來阻止我們進入歐洲貿易,那麼我們的財政系統只需要一年時間就會徹底崩潰。”財政委員聶小倩也支持陸銘的判斷,只聽她繼續說道:“到時候我們怎麼辦?實行物資配給制嗎?所有人停發工資,只保障基本生活供應,憑票領取生活物資。但就是這樣也不能維持太久的,這也只是延緩,阻止不了我們經濟、社會結構的崩潰。”

“我們的船去不了歐洲,可以把所有商業貿易委託給荷蘭人。雖然這裡面一定會吃很多虧,荷蘭也會坐地擡價,但總比坐以待斃的好。”陸軍部長廖猛坐在角落裡,一邊抽菸一邊說道:“荷蘭人籌集物資的能力毋庸置疑,即便價格貴上一兩倍,也不是我們不能承受的。我們可以出口糧食、鋼鐵、皮具、紡織品等商品給荷蘭人,就算給他們專營壟斷權又如何,只要能夠換回我們維持戰爭所需的物資,那就是值得的。畢竟通過戰爭攫取的土地資源纔是無價的,纔是真正可以傳給子孫的。”

一聽陸軍部長廖猛這麼說,一干文官派系的官員們頓時直感覺血壓上升,額頭青筋直跳。這種不顧國家現實情況而窮兵黷武,什麼事情都靠簡單粗暴的戰爭來解決的調調,在文官們看來簡直就是開玩笑!

你難道不知道窮兵黷武的後果是什麼?咱們國家從夾縫中崛起,艱難求存到現在已經快十七年了,這麼多年來容易麼?難道你們軍部的馬鹿們一定要看到國家經濟崩潰、社會動盪才滿意麼?你難道不知道如今國內社會、宗教、民族問題極其複雜,戰場上或經濟上稍有一點差池就很有可能在國內掀起巨大的波瀾。經濟惡化、社會動盪、********上升,這是文官們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至於軍部勢力一直鼓吹的超常規發展在文官們看來更是“******”一般的危險舉動,他們鼓吹穿越衆生命有限,若是按部就班地種田發展,那麼等到他們謝幕之時國家可能仍然窩在烏拉圭的這個小角落裡,一邊和越來越惡化的國內外形勢做鬥爭,同時還要面對整合完內部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的歐洲列強。到了那個時候,東岸的外部形勢恐怕還要更加惡劣,更加無法通過戰爭來擴張自己的土地,相反還要面對歐洲列強充滿敵意的目光——畢竟東岸可是個異教徒國家。因此,現在必須超常規發展,用軍刀在滿是荊棘的周圍生生劈開一條道路、劈開一片生存空間,爲國家、爲子孫後代爭奪陽光下的土地。

這種論調無論在陸軍還是海軍中都極爲流行,而且民間也不乏擁護者。東岸以武立國,軍人社會地位極高,國內年輕人的理想除了當科學家外就是參軍。而且他們的收入也絕對很高,思想、穿着、用度等更是普通人效仿的對象。這種種的一切都令文官們極爲惱火,他們要的是溫文爾雅的紳士,而不是倨傲粗魯的軍漢,他們要的是繁榮發展的經濟,而不是捉襟現肘的苦逼財政。因此,儘快結束戰爭已在文官系統中取得了共識,但問題是:如何說服軍部的好戰分子?

“就憑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迅速結束戰爭無異於癡人說夢。”中央執委中的另一名女性、司法委員兼軍事法庭庭長孫麗宇與陸軍元老彭志成是親戚,因此她毫無疑問站在軍部的立場上:“我們想要停戰,但西班牙人肯麼?我們打痛了西班牙人嗎?我看遠遠沒有!拉普拉塔丟了對西班牙人來說確實是一大損失,但問題是拉普拉塔是西班牙人的核心利益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的核心利益位於哪裡?在波託西的銀礦!在智利北部維拉利卡的銀礦!在墨西哥的銀礦!在古巴的製糖!在哈瓦那的造船!在中美洲的木材!在佛羅里達的菸草和棉花!我們現在打下來的這些地方,對不起,不足以讓西班牙人如臨大敵從而做出讓步求和。”

陸銘雖然是海軍高官,但從來都是溫和派,和文官們的關係也相當不錯。此時看到會議室內的氣氛有些不對,便立刻出來打圓場道:“結束戰爭的想法是對的,國家的現實情況不允許我們長期拖下去,因爲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本錢。別的不說,因爲戰爭而導致的人員薪資支出就是一筆天文數字,雖然這些錢在戰士們手中理論上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回收過來,但這畢竟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我們能夠回收戰士們手中銀元的方式如今也不是很多了,因爲市面上的商品數量無疑每天都在減少,這樣下去顯然是不行的,財政最終也會難以爲繼下去。”

“但正如孫委員所說的,結束戰爭不是單方面的事情,這需要西班牙人同意。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這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爲我們並未給西班牙人施加足夠的壓力,他們還撐得住!他們依靠利馬殖民軍團的數千名士兵,至少到目前爲止成功地將戰事侷限在了拉普拉塔境內,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我們如今要做的,就是要讓西班牙人明白,戰局並未就此穩定,他們還可能有更大的、更嚴重的失敗在後面。如果不及時進行止損的話,也許今後的損失會難以承受。而要做到這一點,我想只有一個辦法了。”

說到這裡,陸銘苦笑了一下,但仍然鏗鏘有力地說道:“這個辦法就是繼續深入發展戰局,讓西班牙人感受到深入骨髓的痛楚。雖然這極有可能引起西班牙人的憤怒並導致他們投入更多的力量與我們作戰,但我們別無選擇,要麼這樣不死不活地拖下去,每天消耗大量的物資與金錢,然後等個十年八年,看看西班牙的腓力四世陛下哪天不耐煩了開恩與我們結束戰爭。說到底,我們還是過低地估計了西班牙人的綜合實力和戰爭意志,過高地估計了我們自己,蛇吞象的事情哪有那麼容易?但事已至此,我們也只有硬着頭皮打下去了,不打出個名堂來怎麼能夠與西班牙人平等地坐在談判桌前?”

陸銘的話一說完,會議室內頓時陷入了沉寂。其實在場的諸位哪個不知道如今的情況,只是戰爭打到這個地步,面對愈來愈困窘的局面,大家都有些一籌莫展,繼而有些火氣上升、意見對立,這也是情有可原。

不過正如陸銘所說,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此時大家再爭吵、埋怨確實也沒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面對現實,好好思索一下接下來的對策。如何能夠做到更好地以戰養戰,儘量延緩東岸經濟的惡化,同時保持國內的穩定,這纔是大家應該做的。文官們應竭盡全力維持國內局面、發展經濟,武官們要更好地打擊敵人、儘快結束戰爭,文武雙方精誠合作,才能保證東岸人在這場戰爭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然註定只會是一場空,而這顯然是東岸所無法承受的。

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菲,指日而克!(二)第三十八章 河中堡的困境(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東岸日本公司第四百零一章 新青島,新生活(二)第六十四章 非洲航線(續四)第二十章 人代會第六十九章 農業問題第八十二章 大河以西(五)第六十八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四)第五十四章 波爾多風雲(十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錢荒與票據(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亂局(十)第四十七章 巴西局勢(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挖掘根基(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渾水(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龍江的新秩序第三十章 新華堡(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覽會(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判斷(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篳路藍縷(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華夏、新危機(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中護航(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亂局(四)第九十八章 好望堡的新主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亂局(八)第二十一章 進擊的艦隊(三)第五十章 戰備之軌道(三)第二百十五章 熱帶沃土(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風險(二)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場(四)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二十一章 帕斯奎爾家族第六章 狼羣(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亂局(七)第五十三章 南方的英國人(一)第一章 政治任務第九十八章 重返黑水港(二)第十七章 混亂與秩序(三)第五十二章 波爾多風雲(九)第四百六十二章 紛擾的歐洲局勢(二)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三百十二章 新的拓殖(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見聞(四)第六十六章 新一屆政府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線無戰事(三)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過海(一)第八十三章 偉大的航行(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一)第七十八章 參謀旅行(四)第一百十六章 烏江之畔(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會變遷(三)第四十二章 平安堡(四)第四百十章 漂洋過海(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輿情洶洶第二十八章 聖奧古斯丁(六)第二十九章 聖奧古斯丁(七)第三百零二章 戰爭歲月(三)第五十七章 南方的英國人(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艱難的談判(四)第四百零七章 風吹麥浪(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覽會(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鐵公司(二)第二十二章 深固根本(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草谷(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合作(四)第五十三章 追逐戰(二)第五十三章 波爾多風雲(十)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識形態第六十六章 新一屆政府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工作(二)第九十六章 遠航船隊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業與外交(二)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航行(四)第一百零六章 煙臺(一)第四百零七章 風吹麥浪(一)第四十九章 金融市場(一)第八十九章 漂洋過海(十七)第三百三十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一)第二百四十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一)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開發(三)第八十四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四)第六十一章 東岸主義(五)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礦(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鐵公司(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會變遷(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過海(一)第六十四章 決戰:主題(二)第四十五章 戰爭結束的曙光(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山間的躁動第十八章 濟南(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難的行軍(十三)第十四章 西大荒(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過海(五)第一百二十章 見聞(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帥的臨別獻禮(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業與外交(五)